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小分队只有六十多人,已经阵亡了好几个了,另外还有几个受了伤,要不是他们之前都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加上装备太好,全部是自动武器,估计早就被消灭了。
而此时,苏军也是着急啊,打了一个多小时了,他们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中国军队只有几十人而已,但是他们已经派人冲锋了好几次,就是没办法靠近,非但如此,他们还损失惨重。
苏军军官用望远镜看着中国士兵实用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好了,迫击炮,掷弹筒,火箭筒他们已经认识了,还有冲锋枪,另外他还看到一款跟冲锋枪有些相似的武器,火力丝毫不弱于冲锋枪,但是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些奇怪的武器的精准度堪比他们的莫辛纳甘步枪。
苏军军官有些胆寒,在看着天上助战的直升机,他彻底感觉到背上冒冷汗,心底的寒意无法清除。
第175章 占领咽喉()
不多时,第二批5架直升飞机携带了五十公斤的燃烧炸弹前来支援,这些炸弹是定制的那种。王汉章后世看过无数的影视剧,特别是是好莱坞的,那些层出不穷的炸弹总是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
很快飞机飞临半山腰的苏军壕沟上空,苏军见势立马将一部分火力集中攻击飞机,尽管那些步枪的子弹打在飞机上很徒劳。
苏军的阵地上没有高射炮或者是其他专业的防空武器,因此在中国飞行员熟练的驾驶之下苏军的子弹只是给飞行造成了一些干扰,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
直升机上的通用机枪在舱门那里朝苏军的阵地上疯狂的发泄子弹,苏军各个避之不及,一群人不是狼狈的趴进战壕就是被高速射来的子弹打到。
几分钟之后直升机将携带的燃烧弹投进战壕,燃烧弹落地的那一刻,爆炸燃烧的火焰像四处喷去,即便是躲在战壕里的苏军也被烈火淹没。一时没死的苏军浑身是火,然后在地上嘶喊着打滚,飞行员们都不忍心看了,但是苏军的翻滚是徒劳的,他们没几秒钟就被烧死烧焦了。
突击队员们看着这一切很庆幸,幸亏敌人没有这些武器,要不然被烧的就是自己了,他们一部分人趁势而上,不过战壕里还是火,他们还不能进入战壕,不过阵地上的苏军很快被陆空两军联合消灭了。
外围的苏军从望远镜内看着这一切心里着急,但是那也没用,他们被阻击在外围不能前进一步,中国军队的火力实在太猛了。
外围继续在战斗,而里面则逐渐稳定下来,随后又有一批士兵乘坐直升机抵达,他们的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还有大量的重武器也被运抵,外围的苏军逐渐被击退、撤退。
其他各地的部队大多也跟这个差不多,武器上的优势,训练有素的士兵,带来了不一样的战果,至少初次交锋是占有优势的。
苏军的防御完全是针对蒙古作战的经验得来的,要是中国军队真的按照那种打法,那么苏军的阵线绝对能非常大程度的杀伤中国士兵,中国军队没前进一部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苏军的防线是沿着东西萨彦岭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进攻的中国军队必须越过这些不利的地形才行。
作为进攻的中国军队其实并不占有多大的优势,中国方面受制于后勤的压力,所以进攻的部队并不多,更多的是从事运输。
开战两天,尽管中国军队投入了直升机这种先进的武器,但是进展顺利的只有外兴安岭地区的军队。
不过这里的军队之所以进展顺利,并不是因为这里的军队比其他地方的军队战斗力更强,而是因为斯大林没有在这里安排多少守军。
自从领土交换后,贝加尔湖以东的领土和铁路全部归属中国,没有了铁路,东西伯利亚驻守再多的军队也守不住,中国军队只要围困这些苏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他们。
斯大林不是不知道远东对于东西伯利亚和勘察加地区的重要性,只不过两害取其轻。中国如果真的跟苏联爆发战争,那么应当优先保住中亚和西西伯利亚的工业区,只有这样苏联才有希望。
如果不保住这里,不做领土交换,那么很可能亚洲之地会全面失守。现在这样把新疆的中国部队卡在山东边,要是不做领土交换的话,中国军队就可以直接驻扎在中亚的平原上,这里地形开阔,非常利于进攻,到时候真的打起来肯定对苏联不利。
中国军队要想继续进攻西西伯利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拿下西伯利亚的铁路,只有拿下西伯利亚的铁路,中国军队的后勤才能得到保证,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王汉章在怎么努力,在怎么从德国弄来援助,但是都不是成品,有技术也需要时间消化,中国此时并没有什么人才,有一点也是半桶水或者还没有半桶水,任何人站在王汉章的位置都会知道王汉章的难处。
德国人给的技术总是苦于没有人手,这不单单是科研人员,还有就是技术工人,有生产线,但是没有人你呢个生产,能操作这些设备,所以也生产不出来东西。
之前中国只能生产最基本的步枪,就是这样还有些东西制造不合格等问题,至于坦克,飞机大炮就别提了。
此时王汉章虽然很努力,华夏所有的力都调动了,但是汽车、坦克等数量依旧不多,好在王汉章从德国一船一船的拉那些有技术的犹太人过来,否则连今天这种局面都没有。
如今已经有六万多**从欧洲个集中营弄来的犹太人3万多名,这些人都是根据王汉章的意思弄来的,三万多名各种犹太人才确实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另外就是他们还可以带大量的工人,让这些工人得到指导。
犹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开始只是被关押到集中营,并没有被大规模的屠杀,,这世受王汉章的影响,历史也被改变了很多,犹太人,特备是王汉章需要的犹太科学家也被大量的保留下来,并被运往华夏。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难题,那个时候双方虽然已经貌合神离,但是英美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上找麻烦。
但是随着华夏跟德国的往来越来越密切,英美开始阻挠起来,另外就是很多犹太人上了船之后妄想中途离开,去美国或者英国。
而英美也知道这些船运送的是犹太的高级人才,他们并不希望华夏得到这些人才,要不然以后会很麻烦。
中国脱离战争后正在快速蓬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可为是一日千里,报纸的报道让英美各国都非常的不安,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华夏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英美原来还找借口想要把这些人留下来,不过运输的船是中立国的,他们不好下手。他们想过趁着轮船加煤和食物的时候怂恿这些犹太人离开,但是最开始几次成功怂恿了一些人之后,后来就再也没有成功过。
最开始王汉章没有想到英美会来这一招,但是有过几次之后,王汉章也长了个心眼,打肯定是不行的,太远了,王汉章的那支宝贝舰队可不是这个时候用的,再说打了之后,关系就全部断了,王汉章就再也没办法从欧洲运犹太技术工人和科学家过来了。
而王汉章后来想的一个办法就是,派人专门劝告这些犹太人,首先告诉这些人,去华夏是享受幸福的生活的,华夏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排犹的民族,他们在华夏可以宗教信仰自由,可以像华夏民族的任何一个民族一样生活。
第二点就是,告诉犹太人,华夏政府很同情他们的遭遇,所以现在是跟德国人商量将他们运往华夏,这个是靠着华夏同德国良好的关系才搞定的,如果他们中途逃跑了,那么德国人一旦发现之后很可能就会停止运人,那么他的同胞就必须继续呆在可怕的集中营,甚至被杀掉。
还有就是他们是科学家,是技术人员,如果他们去了英美这样的德国的敌对国家,为英美效力,那么德国人肯定会恼羞成怒,到时候会直接杀了所有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他们要逃跑简直是置自己的几百万同胞的生死于不顾。
另外这些人的家属或者还有人活着,如果因为他们的逃跑使得德国人恼羞成怒这么做了,那么他们的妻儿家人、朋友肯定连最后的希望都没有了。
除了恐吓之外,王汉章自然还要画大饼,这么做自然也是希望这些犹太人能够在中国或者秦国工作的时候卖力,你呢个狗毫无保留的将他们的只是传授给华夏的人。
王汉章许诺,会尽量将欧洲集中营几百万犹太人解救出来,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帮他们复国,反正能够南下亚洲,犹太的故土到处是沙漠,地理位置也不重要,另外地方跟整个亚洲比起来简直小的可怜,给他们也无所谓。
经过这么一开导,王汉章的人加上接受这一理念的犹太人的劝说,不管英美的人怎么劝说,这些人打死他们也不下船了,当然复国的事情没有说,这种事情还不需要他们这么快知道,免得传出去麻烦。
但是他们这些人当中就算在自私不考虑自己同胞的死活,但是也必须想想他们还不知道在哪个集中营的家人,只有华夏才能解救他们的家人,除了华夏没有其他人了,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鲁莽让自己的家人失去了最后一次活着的机会。
当然他们留下来还有就是来华夏是过正常人生活的,另外还有机会见到他们的家人。
美国的犹太复国组织对于他们派出去的人居然无功而返感到非常的不解,他们很意外,但是他们的这些同胞看起来不像是被威胁的,而是自己不愿意跟他们走的,就算是上岸休息,这些人没有任何监视,他们也不逃跑。
第176章 安加拉大桥之战()
犹太复国组织依旧在中国观察着,王汉章派去联络他的人犹太人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当然王汉章自然是希望得到犹太人的财富用来发展经济、打仗,另外就是得到犹太科学家的挺力支持。
有了全世界犹太科学家的贡献,他完全可以弥补华夏缺乏人才的局面,华夏的科技水平也可以很快追上美国和德国,至少把科技的差距拉的非常近。
王汉章知道只有双方的国力差不多才能保证安全,如果实力太差,恐怕华夏就是第二个宋朝(北宋同女真的金朝共同打击辽国,但是宋朝太差,所以金朝面对北宋的花花世界忍不住动手,最后就是岳飞抗金,之后才使得大宋能够偏安江南)。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联手绝对可以统治亚洲,安稳的统治亚洲。
苏联在基历1939年的人口为1亿7千5百万。
伊尔库茨克州也是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开发发展起来的,建立于1937年。伊尔库茨克州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
伊尔库茨克市位于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淡水湖,有西伯利亚明眸之美誉的贝加尔湖西侧66公里处的。
在近350年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1661~1669年成为西伯利亚的要塞城市,1764年成为东西伯利亚的首府。十九世纪成为帝俄同中国贸易的重要转运点。河港,铁路和国际航空要站。随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通车及附近煤田的开采而兴起。
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重型机械、机床、电缆)、机修为主,并有建材、云母加工及食品等轻工业部门,拥有向世界供应毛皮的传统产业,其中特别是黑貂皮举世闻名。市西南18公里的舍利霍夫建有大型炼铝厂及电缆厂。
这里的地理位置在沙俄时代一直是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沙俄夺取远东之后,这里的作用不减反增,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后,这里不但继续承担着侵略中国桥头堡的任务,另外就是要为远东地区提供各种物资,各种物资,人员也纷纷从这里中转。
中国军队在拿下斯柳江卡市之后,下一步就是夺取这个交通要地,不过苏军在这里布置了重兵。经过6天的激战终于突破了斯柳江卡市这道防线,中国军队一部分直接扑向伊尔克茨克。
伊尔库茨克周围集结了十万苏军,在贝加尔湖还有军舰助阵,同时他们的飞机一点也不落后,在数量上慢慢的还会比中国多。
中国军队可以说只能硬着头皮去啃了,拿不下这里的话,后勤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此时进攻伊尔库茨克的是戴安澜,目前他指挥这15万部队,需要的话还有更多的军队调给他。
而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北线,也就是经过贝加尔湖北边城市的下安加尔斯克,在这里进攻的部队比较顺利。
在这里的部队一方面在苏军的主要集结点佯攻,然后一部分部队从更北边的陆地上穿插,这给苏军不晓得压力。
苏军的兵力毕竟有限,民兵不能跟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较量,何况在这里进攻的是孙立人兵团。
王汉章最开始也认为从伊尔库茨克一线进攻难度很大,苏军兵力雄厚,中国在空中未必能取得优势或者占据天空,所以平常打法就算拿下来了,损失也会惨重无比,因此王汉章希望在贝加尔湖北边进行穿插,扰乱苏军的部署,给他们造成恐慌,迫使他们抽调兵力支援北边,中国军队在以逸待劳。
贝加尔湖有苏军的大量的炮艇和小型的潜艇等兵舰,而中国连一艘炮艇都没有,所以没办法做船从水面进攻,苏军也知道这一点。
中国控制贝加尔湖以东的陆地才半年,来不及建设造船厂,就更别说造船了,一艘炮艇虽然小,但是也有几百吨重,工期还是漫长的,而且王汉章半年前就知道要开战了,可不会浪费原本不多的资源造来给苏军炸。
7月10日,中国军队进攻到了安加拉河边上10公里处,苏军在这里是层层设防,而伊尔库茨克主城则在安加拉河对面的尖嘴之上,如果中国军队拿下河南面的阵地,还要面临苏军炸桥的风险,如果被苏军把桥给炸了,那么没有中国军队就只能依靠皮划艇等工具渡河了,但是这样一来死伤肯定也会多很多。
戴安澜看看周中的地图,德国人提供的地图有很多误区,要不然早就打到这里了,不过眼下的三座大桥到是标出来了。
戴安澜打算派直升机运送部队去抢占大桥,不过风险也是很大的,首先要夺取大桥就必须夺取两岸的阵地,还有消灭桥上的苏军。
另外就算在苏军炸毁大桥之前占领了,大桥还面临着被火炮炸沉的危险,另外还有苏军飞机的助战了。
连日来,中国军队除了开战前两天,其余时间在白天的作战当中几乎占据不了什么优势,苏军运送了不少的高射机枪,给直升机造成了不晓得威胁,同时也有了伤亡。
如果不是戴安澜临时改变战法,发挥中国军队的夜战强项,依靠直升机的探照灯去发动夜间攻击,现在恐怕还没有打到这里来。
在伊尔库茨克城内,苏军指挥官高尔察克中将正在皱眉深思,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再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那种随时随地可以起降的飞机更是骇人听闻,高尔察克发誓如果没有这种神秘的飞机,他的部队一定可以将中国军队继续阻挡在斯柳江卡一线,但是这种武器的出现让战局出现了变化。
最让他伤心的是,他们没有响应的武器可以抗衡,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白天效果还不错,但是晚上就不行了,偏偏中国军队又晚上行动了,要不是这种飞机的声音很大,他认为中国的士兵可以随时随地飞到自己的指挥部来杀掉自己。
当然他的想法是正确的,王汉章当初也是这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