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汉王打压地圆教的政策,刘汉胤可谓是举双手赞同。这群教徒看似温和,其实随时可以变成暴徒。
而且这个教派容不下其他任何不同的学说,甚至容不下放弃信仰的信徒。
虽说宗教对于弃信者都是会有处罚的,但是地圆教对于弃信者的刑罚令人发指。
石刑,就是把人埋进沙土之中,用石头活活将其砸死。这样的刑罚,残酷程度胜于车裂,甚至直追大汉律中的凌迟。
而大汉律的凌迟,只针对谋反、连环杀人,人口贩卖等灭绝人性的罪犯。可是石刑,除了针对一些违反教法的人之外,还针对弃信者。
大汉律信仰自由,放弃信仰也算在其中。而地圆教的石刑,无疑与大汉律是相悖的。
刘汉胤抄起街边的竹竿,向前冲了几步,越过那名少女,三下五除二的将几名地圆教徒打翻在地。
“你们要做什么?大汉严禁私藏武器,你们人手一把长刀,已经犯了重罪了。”刘汉胤厉声喝道。
其中一教徒爬起来,拿刀指着刘汉胤说道:“我劝你让开,地圆教徒处置弃信者,不关你的事。”
此时周围的百姓也都围了起来,喜欢凑热闹是人的天性,这些百姓顿时把刘汉胤几人围在中间。
“弃信者?”刘汉胤笑道:“弃信者又如何?”
那教徒说道:“地圆教法,弃信者受石刑。”
刘汉胤哈哈大笑:“大汉律法有言,凡我大汉之民,信仰自由。若有弃信仰而入世俗者,皆允之。而你们地圆教居然要处置弃信者,这是对大汉律法的公开挑衅。”
那信徒依旧拿刀指着刘汉胤:“无信者,我劝你让开。否则我将遵从大食的意愿,对你进行净化。”
刘汉胤说道:“两年前的安定郡,你们的大食被我大汉的王给灭了。知道王上怎么对待你们这些人的吗?把你们绑起来,强制让你们破戒。”
那信徒顿时目露凶光:“给我上,杀了他再处置弃信者。”
几名信徒一拥而上,冲向了刘汉胤。刘汉胤浑然不惧,拿起竹竿就冲了上去。
“恩公小心,他们是教内的护法。”那名地圆教徒少女对刘汉胤喊道。
刘汉胤冲上前去,举起竹竿就是一个横扫。一个教徒举刀勉强挡住,自身后退了好几步才站稳。
此时刘汉胤冲向了另一个教徒,拿竹竿向他一捅。那名教徒侧身躲过,刘汉胤再顺势往身边一扫,那名教徒顿时飞了出去。
几名教徒虽然配合默契,但是一时间也被刘汉胤压着打。而站在一旁围观的百姓,不断的拍手叫好。
不过刘汉胤拿着的毕竟是竹竿,不知道过了多久,手上的竹竿被砍断了。而刘汉胤力气已经用老,身体向前冲过去。
而一名地圆教徒抓住了机会,挥刀向刘汉胤砍过去。
“小心!”那名弃信者少女大喊一声,向刘汉胤跑过来。
刘汉胤看着长刀离自己越来越近,心中出现一丝绝望。
“娘!恕孩儿来不及回来尽孝了。”刘汉胤心中想到。
“噗!”利器入肉的声音响起,不过刘汉胤并未感到疼痛。只见那教徒的身上多了一支箭矢。
“都给我住手!”这时,一声爆喝传来。
只见一身穿皮甲的壮汉,带着二十几名军士走了进来。放他看见几个地圆教徒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参与者都带走。”他说道。
刘汉胤回过神来,连忙喊道:“李县尉!我是汉卿啊,今天全是这帮地圆教徒在挑事,与我无关啊!”
李县尉走到刘汉胤面前,又看了看扶着刘汉胤的地圆教徒少女问道:“弃信者?”
听到李县尉如此问,那少女顿时低下了头。良久才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李县尉说道:“按大汉律,凡我大汉之民信仰自由。你放弃信仰也是合法的,到县衙,大汉会给你一个交代。”
这时刘汉胤抢话说道:“李县尉,我就不用去了吧?这事我毕竟还是外人,他们教内的事不用我管。”
李县尉看着刘汉胤,戏谑的笑了笑说道:“街道斗殴,你说这事与你无关?你已经构成私斗了,打你二十廷杖酸轻的。”
刘汉胤顿时苦着脸说道:“李县尉你行行好,你就当没看见我,我保证以后不惹事了。”
李县尉看着刘汉胤苦涩的脸,也有些忍俊不禁。不过还是绷着脸说道:“少来这套,你必须回县衙。”
这时那少女站出来说道:“县委大人!恩公是为了救我才动手的,我愿意代恩公受罚。”
刘汉胤连忙说道:“你闭嘴!我堂堂七尺男儿,不需要女人代替我受罚。”
李县尉说道:“姑娘!我一切按大汉律办事,不是你说愿意代替就代替的。”
说着他看了看身后的地圆教徒,完全换了一副脸,对军士说道:“全部带走。”
第296章 日常()
一路上,刘汉胤都没有说一句话,他脑子里正在思考着,怎么面对之禹的哭闹呢!
之禹对他有情,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早晚是要离开南郑的,他不想把之禹卷进那个世界里。
所以对于之禹的情意,刘汉胤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恩公若是为难,就不必管我了。”白怡突然开口道。
刘汉胤愣了愣,说道:“不为难!帮人帮到底嘛!我去给你找地方住,你这几天就住在之禹家。”
白怡感动不已,直接在刘汉胤面前跪下说道:“恩公救白怡性命在先,为白怡容身之所烦恼在后。如此大恩,白怡无以为报。唯有跟随恩公左右,端茶送水,为奴为婢。”
刘汉胤见周围行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连忙说道:“你先起来,这么多人看着不好。”
白怡不为所动,刘汉胤便说道:“我一无所有,用不起奴婢。你也不是什么下贱之人,用不着这么糟践自己。”
白怡还是跪在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刘汉胤无法,只能说道:“行,我答应了。”
白怡这才说道:“奴婢多谢公子收留。”
刘汉胤翻了个白眼说道:“你们这些信徒也喜欢听民间故事啊?动不动就为奴为婢,我对婢女的要求很高,受不了可别哭。”
白怡终于露出了笑脸说道:“公子放心,奴婢绝不会如此。”
这是她父母死后,第一次露出笑容。看到刘汉胤,她仿佛又找到了主心骨。
刘汉胤来走到自己的小骡马面前,对白怡说道:“莫阳村离南郑有六十里呢,只能委屈你和我同乘一骑了。”
说着便拉着白怡的手,将她扶上马。白怡之前从未与男子已过肌肤之亲,脸顿时红了起来。
刘汉胤也跟着上马,贴在她后背上,双手还着她拉着马缰。
“别看是匹骡马,跑得可不慢啊!自己抓紧,掉下去了我可不管。”刘汉胤说道。
白怡感受着刘汉胤呼出的热气,心里犹如小鹿乱撞般。她点了点头,却不敢说话,因为她怕她一说话就昏过去。
“驾~!”随着刘汉胤的喊声,小骡马驮着二人,向莫阳村的方向飞奔而去。
。。。。。。
长安,承明殿后殿
吴链走进殿内,对被对着他的刘瑞拱手道:“王上?”
“四次拒绝遣回我的诏书,太过分了吧?”刘瑞直接说道:“未满十八岁而体格健壮者,等同成丁。我十七岁便举孝廉了,奸民以不满十八岁而逃避兵役,朝廷提前征召,怎么了?有什么坏处吗?”
吴链想了想说道:“臣不懂兵法,但是臣知道,军旅作战,胜败决定于统帅指挥策略,而非两军数量多寡。
王上征集法令上的成丁,只要强加训练,足以天下无敌。为什么要征召一些没成年的孩子,只为了军队看起来更多?
更何况王上曾说过,要以诚信治理天下,要让臣属和百姓都没有欺诈。而今大汉建立不久,对百姓失信就已经多次了。”
一旁的关化立刻质问道:“吴链!我且问你,王上自即位以来,那些事情失信了?”
吴链说道:“王上刚刚即位的时候曾下诏说,积欠朝廷的债务,一概不必偿还。有的府衙就认为,积欠太尉府的债务不是朝廷的债务就继续追查。王上由太尉高升,开国封王。那太尉府的财物不是朝廷的财物又是什么呢?
王上还说过,关中百姓可免田税两年,关外百姓可免劳役一年。不久又有手令,凡已经缴税和已经服劳役的则明年开始。
把已经退还的东西又重新征收,百姓就会感觉奇怪了。如今是又要征收赋税,又要征召当兵。
还有,辅佐王上治理国家的,是全国的郡县。平时呢把兵役行政都交给他们,等检查兵役体格时,又怀疑他们心怀奸诈。难道这就是王上所谓的诚信治国吗?”
刘瑞一直在来回踱步,吴链说完了,刘瑞也就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
片刻之后,刘瑞点了点头。
他说道:“从前我认为你个性固执,不懂朝政。如今你议论朝政,探讨周全。你说的对,若是朝廷失信,国家就会失民,国家失民则亡国有日矣!这是我的误。”
吴链摇了摇头说道:“不!这是王上的错。”
刘瑞无奈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我的错行了吧?”
吴链说道:“孔子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王上能够及时认识到错误,臣还希望王上能够及时改错。”
刘瑞笑了笑,面露揶揄道:“那我是不是还要下一道罪己诏啊?”
吴链说道:“臣惶恐!王上改错便好,罪己诏大可不必。”
“好了好了,此事揭过了。”刘瑞说道:“奉智,你说说,你觉得刘衍这人怎么样?”
吴链说道:“此人与我正好相反!我是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而刘衍总是在猜度王上的心思,做王上喜欢的事。”
刘瑞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你看,你们两个就不能互补一下吗?你就不能变得圆滑点吗?”
吴链面色有些严厉说道:“我要是变得圆滑了,王上还要我做什么?”
关化顿时笑出声来,他说道:“你原来也清楚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瑞也跟着笑了起来。
“可我要说的还没说完呢。”吴链说道。
刘瑞收敛了笑容说道:“你想说什么?”
吴链说道:“我曾多次向王上说过,治国必先律己的道理。”
刘瑞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是,你说过。说过多次了,我也听烦了。怎么,你难道准备再说一次吗?”
吴链:“正有此意!王上既然听了这么多次,为什么不能照着去做呢?”
“我又做错什么了?”刘瑞也又些恼火了。
吴链说道:“这些日子王上一直在利用刘衍,打压周室老臣,还有朝中各大世家。最终得罪世家人的是刘衍,这样利用他,是一个君子所为吗?更不用说,刘衍还是王上的堂弟。”
关化说道:“刘衍本就是个小人,王上为什么要用君子之道待他?”
“此言差矣!”吴链高声道:“王上乃一国之君,是天下人行为的典范。这等小人行径,难道不是教百姓学坏吗?”
关化毫不示弱,也高声道:“这是政争,争的是权力。哪有什么君子小人的?”
“难难难难难道。。。。。。。”吴链有些激动。
“行了!”刘瑞打断道:“我告诉你吴链,这次我绝不会听你的。你去吧!”
说完便扭过头,不再看吴链。
第297章 西域使者()
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先秦《国语》有“西方之书”;《诗经》有“西方之人”;《庄子·让王篇》载:“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焉。’”
《楚辞·离骚》有“朝发轫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极”;《楚辞·远游》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姜亮夫校注:“西皇,西方天神也。西方庚辛,其帝少皞,少皞即西皇。”
而现在的西域,则是玉门关以西的地方,这里分布着三十六个国家。
他们的分别是乌孙、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戎卢、弥、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尉都国、车师后城国。
除了这三十六个国家之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乌弋山离等十几西域国。
乌孙国人有十二万户,六十三万口。不田作,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
不过与匈奴的是,匈奴与华夏是世仇,而乌孙则与华夏亲善。
自大周太祖高皇帝时期,乌孙每年都会向华夏朝贺,带来乌孙当地土特产。而大周为了表现大国风度,总会回赠丰厚的礼品。
而如今大周诸侯割据,大汉做为华夏大地上最强的国家,自然也成为了乌孙国朝贺的对象。
今年乌孙国也派出使臣来华夏朝贺,不过他们的对象从大周变成了大汉。
乌孙国使臣子车,是乌孙国大国师的长子。汉王刘瑞给予了他最高的礼仪,在召开大朝会的所在地,祈天殿接见子车。
“外臣子车,参见汉王。”子车穿着游牧部族特有的皮制服饰,跪在地上,匍匐拜道。
刘瑞坐在御座之上说道:“使者免礼!贵国国君派贵使,不远千里来到大汉。寡人深感欣慰,贵使请坐。”
子车谢坐之后,刘瑞开口问道:“贵国国君派贵使前来,所为何事啊?”
子车拱手道:“汉王容禀!自大周动乱以来,华夏与我西域诸国的来往便断了。玉门关更是紧闭,不得有非华夏之人进入。
知道去年,汉王才开放玉门关。外臣此次前来,是为了带来我王的善意。并且我王希望,从今以后能与大汉互通有无。”
刘瑞点了点头,脸上泛着灿烂的笑容说道:“好,与西域诸国,尤其是乌孙这样的强国通商,寡人早已有此意了。只是不知乌孙国能为大汉提供什么,又需要大汉给予什么呢?”
子车顿时一愣,这和他想象的不一样。以往大周之时,周朝皇帝绝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了显示其大国风范,周朝皇帝总会一口答应下来,无论得利多少。
不过毕竟是通商,乌孙国也不会让周朝吃亏太多,以免其恼羞成怒,发兵攻打。不过子车知道了,眼前的汉王不是大周皇帝,他完全就是一副不要脸的做派,直接上来就谈利益。
不过子车也只是愣了一瞬间,随即便说道:“回禀汉王!中原王朝自秦末以来便失去了河套养马之地,大周三百余年并未收回。
因此中原王朝长期处于缺马状态。而今汉王虽然收回河套,但是大量养马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且我听说大汉缺少耕牛,我乌孙国身为游牧之国,不缺牛羊马匹。我们愿用我们的牛羊马匹来换取大汉的一些东西。”
刘瑞问道:“那贵国想要些什么?只要是我大汉拿得出的,都可以用来通商。”
子车说道:“外臣来时,我王便和外臣说过。我乌孙国希望换取大汉的粮食、珍宝玉器、丝绸,以及大汉北地的烈酒。”
刘瑞点了点头说道:“回国所要的东西,大汉都给得起。粮食大汉虽然不多,但也不缺。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