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帐篷之间的距离有七十米远,本来是为了防备袭击的,可是现在却成了他们的致命伤!后面的人听见枪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顿时响起了一片日语的叫喊声。
有的脑子灵光的指挥官此时反应过来,可能是有敌人冲进来了,可是敌人是怎么闯过雷区的呢?
顾不上思考这些,日军一面向上级汇报,一面组织了百十个人来向出事的地方赶了过来,日军帐篷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所以向上级报告还要花上一段时间,就在这个时候,清军的部队已经从通道进入了营地。
清军利用日军各部相距较远的特点,采取步步为营的打法,先占据了通道口旁边的帐篷外的沙袋墙,这些帐篷位于陈飞他们的两侧。帐篷里的日军士兵也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不过他们已经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了,有的士兵拿起枪,胡乱放了几枪就向后撤下去了,更多的人是连枪都来不及拿就跑了下去。
靠近通道的日军指挥官正是川古正雄,他并没有惊慌,他分析了一下战场上的局势,周围的雷区并没有爆炸声传来,说明清军只是从那条通道来的,日军帐篷之间距离较远,帐篷外又有沙袋墙组成的掩体,所以只要现在能防守得住这里,不让清军向纵深进军,等到援军一到,就能对清军实施反包围。
于是他命令日军依托各个帐篷进行防御,目的就是不让清军向纵深前进。
此时陈飞想到了一件事,这件事情让他毛骨悚然!
为了保守秘密,清军并不知道提前进入日本军营的同伴穿着日军军装,他们接到的命令就是,一见到烟火升空,就向日军大营里冲,而他们到达机枪阵地的时候,陈飞他们已经在百十米外的帐篷了。
这就意味着一但混战开始,清军可能把他们这二十一个人当成敌人!
陈飞的心砰砰地跳了起来,也是急中生智,他决定:这二十一个人混在日军队伍里,往日军军营里冲。
陈飞把人叫过来一说,一个士兵说:“上官,和鬼子混在一起,天这么黑,我们这些人要是走散了怎么办?”
陈飞往边上一看,一面日本军旗扔在地上,旗手倒在一边,胸前开着一个血洞。陈飞一把将日本军旗扯下来,对众人说:“把这个膏药旗撕成条,绑在胳膊上。”
众人七手八脚把旗撕扯下来,绑在胳膊上,就见到几个日本兵从他们身边往后跑,陈飞说:“都给我记住,无论如何都不要说话,跟着我走就行了!”说完一挥手,他们就跟了上去。
黑灯瞎火的,又是大敌当前,所以日本人也没有在意他们的胳膊上绑着一块白布,有的日军军官朝着陈飞他们高喊:“快去迎敌!敢逃跑我就打死你们!”
陈飞毫不理会,带着人就往日本军营的纵深里跑,朝自己的同胞开枪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再加上清军越来越多,陈飞他们跑得又快,那个军官也就顾不上陈飞了。
陈飞就带着人跑着跑着,只见从东西两面各跑来一队日军,陈飞看着东边的距离自己近,抬手就给了西边的日军几枪,然后朝着东边的日军叫道:“支那人穿着我们的衣服混了进来,就是那伙人,快点开枪!”
越是在危急时刻,人越缺乏主见,这个时候的人很容易听信他最先听到的意见,东边的日本军官不假思索,命令手下朝西边的人开枪,西边的军官想:“狡猾的支那人居然穿着我们的军装混进来!”于是也命令手下还击,两队人当面交锋,又没有掩护的地方,一顿乱枪下来,十来个日军士兵横尸当场。
陈飞知道日军极为注重“乡土部队”的打造,意思就是:一个师团里面的士兵和军官最好都是同乡,谁要是表现不好,被老乡往家里一传,爹妈都抬不起头来,所以人人都会奋勇作战,日军高层就是觉得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力。
所以陈飞明白这两伙人里很有可能有人相互认识,一但认识的人认出了对方,那误会就解除了,自己就危险了,于是陈飞趁着混乱,带着人就往东边跑。
由于日军的帐篷距离较远,造成通讯不畅,所以一些帐篷里的日军站在帐篷口往枪响的地方观望,因为没有得到命令,也不敢轻举妄动!
陈飞心中一动,冲着他们叫喊道:“清军大部队从南边攻上来了!联队长命令,速速向南边增援!”
日军心想:“枪声明明是从北边传来的,怎么向南边增援!”
一个日本军官于是大声喊出了自己的疑问。对于这个问题,陈飞早就想好了托词,就说北边的清军是佯攻,真正的主力在南边,可惜的是:日语里也有很多方言,这个日本军官说话的口音太重,陈飞硬是没有听懂。
陈飞于是又把刚刚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带上人就跑,没想到这样一来效果更好,那个日本军官以为陈飞他们急着传令,来不及答话。也不再问,带上人就往南边跑。陈飞每跑一个帐篷就下一个命令,在军队中,没有人敢假传命令,那些日军又没想到有清军混进来,个个信以为真。
平心而论,川古正雄的确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他下的原地坚守的命令可谓完美,如果日军真的把清军挡在营门口,林远的计划就被毁了一半,可是他万万想不到,此时的战场,已经被陈飞他们二十一个人彻底搅乱了。
这时陈飞他们跑到一个帐篷外,刚刚把命令交待完,只见一个日本兵骑着快马跑了过来,大声说:“联队长有令,清军穿着我们的衣服混了进来,各部小心行事!”
124 战局陡转()
骑着马的传令兵说道:“速速去北边支援!”
那队日军听到两个不同的命令,一时间不知道该听谁的好,都愣在当场,那个传令兵心想:“难道是联队长又改命令了,我得到命令就赶过来了,要改命令的话,他们又没有马,怎么可能跑到我前面去!”
陈飞身上穿着的是军官的军装,刚想说那个传令兵是清军伪装的,只听见日军队伍里有人叫到:“滨田桑,联队长到底下了什么命令?”
日本人在认识之后,称呼的方式就变成了“姓加桑”的形式,这样表示尊敬,这个“桑”是日语的音译,对应于不同的语境可以翻译成“先生”或“女士”,那个“滨田桑”就是在叫那个传令兵。
这样一来,证明了传令兵不可能是清军装扮的,那队日军看着陈飞他们,一下子警惕起来。
传令兵把枪摘了下来,瞪着眼睛问:“你们是哪个中队的?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们!”
陈飞灵机一动,说:“联队长什么时候改了命令?你们快去迎敌吧,我们要去通知别人了,我们走!”
说完,陈飞一摆手,可是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在这个场合下,陈飞是一句汉语都不敢说的,汉语和日语发音的差别很大,只要说了一句汉语,就会立刻被日军识破,所以陈飞说的都是日语,可那二十个清军士兵听不懂日语啊!所以就在陈飞说出“我们走”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要做什么!
陈飞连挥了两下手,清军士兵才反应过来,开始跟着他走,但是那队日军士兵也不是傻子,一下子就看出不对劲了,那个传令兵“哗啦”一声把子弹推上了膛,厉声喝道:“你们是支那人!”
陈飞抬手就是一枪,把那个传令兵打下马去,然后大声说:“开枪!”
这句话是用汉语喊的,所以清军士兵都听懂了,这些人经过陈飞的特训,从举枪到瞄准都很快,所以清军士兵抢先开了枪,日军士兵倒下了几个,其他的赶忙找掩体,陈飞带着人边打边撤。
借着暗夜,陈飞带着人很快逃脱了。一个士兵问道:“上官,我们往哪去?”
陈飞不假思索地说:“走!我们往日军多的地方去!”
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些被他们忽悠了的日军在路过其他帐篷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传递了假命令,让不少人都往南边去了。
日军的坚守策略的确很成功,日军士兵的战术素养普遍高于清军士兵,就拿射击这一项来说,在将近一百米的距离上,日军士兵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七十,可清军士兵就差得多了,一时间,清军士兵被日军士兵精准的枪法压在沙袋墙下抬不起头了。
林远也知道清军士兵的射术较差,没办法,谁让清廷的生产能力太差,提供不了足够多的子弹来训练,所以他特地把十门近卫雷霆炮派给了夜袭的清军,清军士兵在沙袋墙后面架起了炮,第一波十发炮弹嚎叫着扑向了日军。
炮弹在沙袋墙的侧后放爆炸,飞舞的弹片一瞬间吞没了躲在墙后的日军,清军士兵趁着这个工夫冲了出来,没被炸死的日军连忙起来开枪还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清军士兵已经冲到了眼前。
日军使用的村田二十二年式步枪在加装刺刀的时候,射击精度会下降,所以日军士兵普遍在作战的时候都是不加刺刀的,看到清军士兵冲到眼前,再想上刺刀也来不及了,再填子弹射击就更来不及了,慌乱之下索性用手拿着刺刀就向清军刺去,清军的射击水平就算是再差,也不可能在面对面的时候打不中一个160公分高的人,所以清军很快又占据了几个帐篷外的沙袋墙。
日军指挥官的战术素养还是不错的,他们一见到清军拿来了火炮,知道在沙袋墙后面坚守的战术已经难以奏效了,很快下令,全线出击,和清军展开白刃战!
最近的几个沙袋墙后的日军接到命令,纷纷装上了刺刀,跃出沙袋墙就向清军冲来,日军一向注重在行进中的射击训练,所以在冲击过程中仍然把清军的火力压制了不少,尽管清军占据有利的防守位置,还是让日军冲到了跟前。
日军使用的村田二十二年式步枪长度接近1300毫米,枪上配备的村田十三年式刺刀的长度接近600毫米,这样算下来,刨去枪把和刺刀与枪身连接部分,从刺刀的刀尖到握枪人的身体至少有160多公分,这样的距离足以保证在短兵相接的时候,握枪人可以刺中别人,可别人打不到他!
刺刀的加工还是比较难的,因为它要和步枪配合,所以必须保证尺寸的精确,而清朝的时候,加工能力很差,所以清军很少装备刺刀,再加上清廷又不愿意掏钱买这些看起来不如大刀和长矛好用的东西,所以在这个夜晚,日军优势占尽!
日军又是往清军的人堆里扎,所以后面的清军也不好开枪,于是双方就在营门口纵深三百米的地段里厮杀起来。
日军在出枪的一瞬间都大叫一声,一方面是为了集中身体的力量,一方面是为了震撼对手,这样的一击速度很快,清军士兵很难抵挡!往往一枪就能刺死一个清军士兵,更艰难的是:清军的手中没有近战用的武器!战场一下子出现了一边倒的局势,满场都是清军士兵的惨叫声!
当面对一柄随时可能刺进身体的刺刀时,每个人的心里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控制这种恐惧,并把它当做是杀敌的动力!可是这只清军部队却不一样,他们来参军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打顺风仗没问题,可要是碰上逆风仗,他们心里就会琢磨了:“仗都要打输了,要是再不跑,吃饭玩女人的家伙就都保不住了!”
这个时候,就要看指挥官的了,要是指挥官身先士卒,还能镇得住场面,要是指挥官先跑了,那可就兵败如山倒了。偏偏这个指挥官是个酒色之徒,战场上充满了他能听得懂的哭爹喊娘声和他听不懂的嚎叫声,尽管他听不懂那些嚎叫声的意思,他也能从语气中感觉出来,那里面满是兴奋和疯狂。
这些声音加上火光中的日军,让他心底的防线崩溃了,他不由自主地向后撤去,他这一撤,其他的士兵也就跟着后撤,后面的清军士兵还在往营里进,双方一挤,清军的战阵一片混乱,日军趁势掩杀过来。
就在清军即将一败涂地的时刻,日军军营的深处,传来了震天动地的爆炸声!
125 一枪定胜局()
爆炸声从哪里来?
这当然要归功于陈飞他们。
他们一路向着日军纵深狂奔,期间不断传达着错误的命令,不知所措的日军也没有认出他们。
他们很快就跑到了炮兵的驻地,炮兵联队没有接到任何命令,于是就守在火炮旁,把已经打开保险的炮弹放到一边,随时准备作战。
陈飞见到守卫部队也在,于是他们绕过那些火炮,后面三百米就是堆积炮弹的地方,炮弹装在箱子里,箱子堆在一起。这里正好位于日军大营的核心,所以并没有士兵把守,而且日军也怕炮弹意外爆炸杀伤自己人,所以放炮弹的地方方圆三百米之内都没有人(这也是在朝鲜得到的血的教训,北京舰上的舰载机就曾引爆了日军的弹药库,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按照操作规程来说,炮弹之间是要隔上一定距离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枚炮弹出现危险引爆其他的炮弹,可是日军为了使用方便,炮弹之间的间隔远远小于安全距离。
陈飞看着那些炮弹,心中想出了一个法子。。引爆这些炮弹!
可是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炮弹上都有保险,不解除保险,炮弹的引信是不会引爆弹体内装填的炸药的,就算是解除了保险,能让炮弹顺顺利利地爆炸,几十枚炮弹的爆炸威力,引爆炮弹的人是不可能有时间逃到安全地域去的。
陈飞叫来两个士兵,把一枚炮弹从箱子里面搬出来,然后陈飞把一枚炮弹的引信上的保险解除,然后让人把这枚炮弹搬到堆着的炮弹的箱子的前面,弹头对准箱子。
陈飞知道日军使用的75毫米口径的炮弹是定装式的,就是发射药和弹体是安装在一起的,这样做可以保证射速,一般用于直径105毫米以下的炮弹。在发射的时候,炮弹直接装入药室,弹体的弹头部分嵌入坡膛,这里面药室和坡膛都是火炮结构,所谓“药室”就是火炮的身管上保证发射药燃烧的部分,“坡膛”就是连接药室和线膛的地方,弹体在这个位置嵌入膛线。
在发射的时候,火炮上的撞针撞击装填发射药的弹筒上的某一个部位,这个部位就是底火,底火装的一般是比较易燃的化合物,底火被撞击燃烧之后,引燃发射药,发射药剧烈爆炸,产生的气体就把炮弹推出炮膛。
陈飞回过头问:“你们谁有烟?”
一个士兵赶忙拿出一支洋烟,这种洋烟和后世的香烟很像,陈飞接过来说:“你们都到后面等着去,至少到二百米之外。”
陈飞等到众人退到了二百米之外,点燃了那支洋烟,把它紧紧地靠在那枚炮弹底火的位置,然后也退到二百米之外,拿起一支村正二十二年式步枪,瞄着黑暗中的那点火光。
众多清军士兵不知道陈飞要做什么,在他们看来,那个火光只不过是头发丝一样的亮点。
陈飞举起枪,对准那个亮点开了第一枪,那个亮点没有任何变化,陈飞深吸了一口气,又开了第二枪,依然没有变化。如果这些子弹的尾部涂上了化学物质,比如磷,镁,子弹在射出的时候,磷或镁会燃烧,让子弹发出绿色或白色的亮光,从而让陈飞知道子弹的轨迹,他便可以校正射击,可惜的是,子弹上没有这些东西,所以陈飞只能靠着自己的感觉,来修正下一枪的位置。
有的时候,人的感觉可以超越很多精密的仪器,也许有一天科学可以完美地解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