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其武慢慢站起来,“是,局长。左少卿这件事,局长还有什么指示?”
叶公瑾向他一笑,“其武兄,既然你问,那么我就告诉你,让你有一个准备。一,不惜一切代价,联络上右少卿。二,命令赵明贵那个组,秘密转移到武汉潜伏,等待我的命令。其武兄,这就是你现在的任务,不要再让我失望。”
潘其武走了之后,叶公瑾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他轻声自语:“少卿,我很期待和你再次见面。”
说起来,这个叶公瑾是走过沧桑的,他这只千年的老妖已经快成精了。他有一个极其清醒的判断,左少卿即使回国后,也不会轻易与杜自远联络。因为“水葫芦”,已如一尊门神一样站立在他们之间,阻隔着他们。
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那么,左少卿最大的可能,就是去找她的妹妹右少卿。她要打开这个困局,也许只有右少卿可以帮助她。叶公瑾忍不住微微一笑,他希望潘其武能尽快找到右少卿。他已经准备好出招了。
这样一来,在下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是关于右少卿的了。
这个时间,就要稍微往前一点,是一九五七年的四月初。这个时候,她姐姐左少卿还在南越金兰湾美军基地里,训练当地的情报军官,还没有在“绿竹”咖啡店里与老黄见那最后一面。而远在北京的杜自远,则刚刚接到浙江省委书记杨克勤的电话,正处于心惊肉跳的时刻,驱车行驶在尘土飞扬的中直路上。
右少卿所在的地点,则是在湖北的武汉。再具体一点说,就是武昌。至少,在潘其武提供给叶公瑾的绝密简要资料里,是这么记录的。
看官们看见这个“至少”,一定会有一点疑惑。但要说清楚这个“至少”,在下还得掉一掉书袋,抡圆了从一千多年前说起。
公元二二三年,三国时期的江东吴王孙权,看中了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山,名为“黄鹄山”。认为它是“上控蜀川,下视吴起”的战略要地,便命人在山上建了一座军事要塞。在以后的历史上,这个要塞并未起什么军事作用,倒是后来建在要塞里的黄鹤楼却名扬天下了。
这个要塞后经多次扩建成为城市,始称夏口,又称鄂城。公元二二九年,孙权在鄂城登基称帝,取“因武而昌”之义,将鄂城改名为武昌。
但是,看官们要是以为这就是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那就错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一直被称为“江夏”。这就可以明白,最初的鄂城为什么被称作“夏口”了。“江夏”这个名称,从隋朝时就开始使用了,历史十分悠久。直至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国民政府才将原名鄂城的那个武昌,更名为寿昌,而将江夏更名为武昌。所以,今天的武昌,在一九一三年之前,名为江夏。
一九一四年,国民政府又将寿昌更名为鄂城。国民政府为何如此一改再改,还请知道者指点。
但是,右少卿的潜伏地点,明为在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而实际却在鄂城,即一九一三年之前的那个武昌。这是右少卿耍的一个慎之又慎的小阴谋。她可不希望在台湾国防部情报局的秘密档案室里,被人抄走了底细。
二百九十三、 潜伏武昌()
这个小阴谋,是右少卿的精明之处,但也是误事之处。她的电台损坏之后,潘其武曾派出两组人潜入大陆,要与她恢复联系。其中一个小组已经到达武汉,却没有找到她,也正是这个原因。
右少卿与台湾失去联系之后,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个麻烦,是她目前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怎么解决,容在下慢慢叙述。
武汉(对右少卿而言则是鄂城)的四月,正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季节。梅雨季还没到,酷暑也没到,阴冷的冬季却已经远去。人们已经穿上春装甚至夏装了。街上的行人已经一改臃肿和灰暗,变得绚丽多彩了。尤其是年青的姑娘们和少妇们,变着法地打扮自己,自然也就打扮着这个城市的街景。
右少卿也换上了春装,只是并不鲜艳。她穿一件白色的棉布衬衣,袖子半卷,下面是一条米黄色的宽脚克罗丁长裤,脚上是一双极普通的平跟皮鞋,看上去清爽而麻利,在朴素中透着美丽。她头上仍是短发,只比过去在南京时略略地长了一点,将将垂到肩上,一只黑色的发卡别在右侧的头发上,衬出她好看的容貌。
她坐在狭窄昏暗的办公桌前,整理着一堆货单。她所在的这间小小的贸易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定货和发货,整理发货单是她每天干不完的工作。'
她今天整理发货单的速度比较快,离下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她已经整理完全部发货单。她今天想提前下班。她有重要的事要办。
这个时候,右少卿手里拿着整理好的一摞发货单,敲门进了经理办公室。她把发货单放在经理沈平福的面前,露出淡淡的微笑,轻声说:“沈经理,这是今天的单子,你看一眼。我家里有一点事,要早走一会儿,行吗?”
这个要求,沈经理自然会同意。右少卿是个很能干的职员。她其实是干着两个人的活儿,平时整理货单,月底时整理财务报表,两个活儿都干得简明而精细。但她只拿一个人的薪水,这是沈经理最满意的事。再说了,这么文静漂亮的女职员提出这么一点小要求,哪个男经理会拒绝?
沈经理是个忠厚的中年人,但在小心眼里还是有一点点好色。他并不敢挑逗这个能干的女职员,但在心里,却时时希望她有一点点那个意思的暗示,好让他得一回手,毕竟她是在自己的手下混饭吃。不过,他也并不敢抱多大希望。他隐约看出,在这个女职员漂亮温柔的外表下,偶尔会透出一丝冷峻来。他感觉,这一丝冷峻,来自于这个精干女人本性里的杀伐决断。
右少卿手里提着自己的布包,离开公司,走在日渐繁华的街道上。她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一边不经意地打量着前后左右。
时时保持警惕,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偶尔,她就会想到姐姐,也体验到当初姐姐在南京时,可能也是这样谨慎地打量前后左右,时时保持着警惕。
她体验到,公开和隐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
右少卿今晚出门有两件事要办。第一件事,她要为全组七个组员重新寻找适合的工作和可靠的居住地。这是她每隔两年或者三年就要做的一件事。
对于任何潜伏人员来说,在一个地方住久了,或工作久了,周围的邻居或同事就会对这个人有越来越深、越来越细的了解。从说话方式,可以判断出他的文化程度。从吃喝习惯,可以看出他过去的贫富程度。甚至从他的知识面,也可以判断出他从前做过什么工作,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这很危险。迟早会有人对他的某一点感到疑惑,甚至看出他们的底细来。那个时候的老百姓,都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右少卿因此时时保持着警惕。
所以,每隔两年或三年,右少卿就要让她的组员们变换工作和住地,切断他们和从前的联系。这样一来,即使是了解他们的邻居或同事,也不会了解得很深。
右少卿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尽快解决电台问题。这件事就很扯淡了。和台湾的联系中断,本可以让他们轻松一些。少承担一些任务,他们也就更安全一些。说到底,对潜伏人员来说,能多活一天也是好的呀!
但是,联系中断了,经费也中断了。人员潜伏是要花很多钱的。
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但他们不敢做收入高的工作。收入越高越引人注意,也越危险。潜伏人员需要许多经费。出门的各种服装,必需的请客吃饭,外出的车马费,还有房租水电,处处都需要钱。不能说弟兄们为党国卖命,还得自己掏腰包养活自己吧?没有这个道理呀。
所以,眼下右少卿比较急迫的事,就是尽快解决电台问题。
右少卿不慌不忙地走着,又坐了几站公交车。下车后拐进太和街,前面不远,就是武汉第五潜伏组,组长魏铭水的“荣和小吃店”。
这个魏铭水,也是有些来历的。潜伏几年来,右少卿通过与魏铭水的接触和闲谈,逐渐了解他的底细。
魏铭水是湖北黄陂人,生于一九一三年。一九三五年,在国民政府武昌行营调查科任司法科员。一九三七年,任重庆市警察局四科科长。一九四一年,任重庆市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二科科长。一九四五年,任息峰监狱副主任。一九四七年,任贵州保安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一九四八年年底,被保密局秘密派遣到湖北武汉潜伏,任少将衔组长。武汉是他的老家,他也更熟悉一些。
这个魏铭水有一项天生的爱好,就是下厨,尤其对家乡的饮食小吃情有独钟。保密局安排他到武汉潜伏,他一口就答应了,留恋的就是家乡的饮食小吃。'
魏铭水的“荣和小吃店”是一家小饭馆,门前的招牌已经很陈旧了。在街两边琳琅满目店铺之中,毫不起眼。这也正是右少卿所要求的。
右少卿走进“荣和小吃店”时,正赶上饭点,小吃店里的十几张桌子已经坐满了客人。
看官们一定还记得,这个右少卿是个吃货。当初在南京,她和姐姐左少卿在新街口吃街边的小吃,能把一个小肚子吃得滚圆,把姐姐的老鸭肉也给抢走吃了。
别看“荣和小吃店”的店面不大,却把武汉比较有名的小吃都汇聚在店里。简单地说一说吧,有“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米粉、“老谦记”的牛肉豆丝、“田启恒”的糊汤粉。其余的还有面窝、米粑粑、鱼汁糊粉、油墩、鸭脖子等等,也是一应俱全。至于武汉最着名的老干面,虽是早点,但在这个小吃店里,则是从早到晚都供应。
魏铭水在经营上面很上心,把人家的好东西都学来了。所以,他的这个“荣和小吃店”,每日三餐都是满座。此时,三四个伙计,正不停地把各色吃食端了出来,吆喝着送到客人面前。所以,当右少卿走进这个店里时,只觉得满店里都飘着诱人的香味,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她一掀门帘,直接进了店后魏铭水的小账房,笑着说:“老魏,我还没吃饭呢,有什么现成的,赏我一点儿。”
魏铭水斜着眼睛,撇着嘴角,一脸的坏笑,向门外喊:“阿三,一笼包,一碗豆丝,一碗汤,快点啊。”
门外的伙计一声吆喝:“好耶,包、丝、汤,这就来喽”
几分钟后,阿三端着托盘进来。他在右少卿面前放下一笼热腾腾亮晶晶的小笼汤包,一盘油汪汪黄白色里间杂红辣椒丝牛肉豆丝,还有一大海碗香气四溢的鱼汁糊粉。之后,又在她面前放下一碟米醋、一碟梅花酱,一碟脆生生的豆芽菜,还有筷子和调羹。笑着说:“苏太,您慢用。”
右少卿看见阿三出了门,立刻卷起袖子,说:“老魏,谢了。”她先抓起调羹,舀了一大勺鱼汁糊粉滑进嘴里,“哇”,那叫一个爽滑。又把一只汤包吊进醋碟里,呲出两排细齿,小小地咬了一口,再“”地一吸,立刻满口都是浓香的肉汁。她仰起头,长长地“嗯”了一声说:“老魏,真好吃,真好吃。”
魏铭水哈地一笑,“妈的,右少,是老子好吃,还是汤包好吃?”
右少卿满嘴都是食物,连连摇着手说:“是,是汤包好吃,是汤包好吃。”
一通风卷残云,右少卿满嘴舌齿留香,把个小肚子吃得又鼓了起来。她心满意足地擦着嘴,笑眯眯地看着魏铭水。
魏铭水仍然斜眼看着她。他点燃一支烟,把沾在嘴唇上的烟丝吐出去,轻声说:“好了,右少,你说吧,什么事?”
右少卿仍是笑眯眯的,盯着他那双有些阴沉的眼睛,轻声说:“老魏,弟兄们在这里,已经呆了快三年了,我想,最近给他们挪挪地方。这样安全一些。”
不管什么事,只要一涉及安全,在魏铭水心里,就是大事。
二百九十四、 思念()
但是,魏铭水还是对右少卿翻了一下眼睛。官场小说文字首发他问:“你准备,往哪里挪?”
右少卿从魏铭水的烟盒里也取了一支烟,划火点上,说:“老魏,我是这样想,鄂城这个地方,还是小了一点。咱们就算是挪了地方,但保不齐还会碰上熟人。所以,我想把弟兄们都挪到武昌去。那里是老城,环境又比较复杂,容易隐藏。”
魏铭水喷出一口烟,“你***,都想好了?”
右少卿笑了一下,“这不是和你商量吗?”
魏铭水把下巴一扬,“滚球去,你还用得着跟老子商量!老子都成磨道里的驴了,哪回不是听你的吆喝!”'
右少卿嘻嘻地笑着,“你是深藏不露,我不过是猜到你的想法罢了。”
魏铭水把下巴向四面一甩,“那么,我的这家店呢,怎么办?”
右少卿小声说:“老魏,你恐怕,得忍痛割爱了。道理,我不说你也明白。”
魏铭水再次撇起嘴,在脸上露出一副恶相,转动着眼睛四顾这间小小的账房。他沉默许久,才说:“老子好不容易才把它弄得像个样子!我说,老子在武昌那边开个分店不好吗?”
“不成。”右少卿的声音,要多柔软就有多柔软。
“我***带两个伙计走!不成呀!”老魏瞪起了眼睛。
“也不成。”右少卿露出好看的笑容。
“***,你让老子怎么着!”魏铭水更加凶恶。
“你重打锣鼓另开张呗,还能怎么样。”右少卿还是那么柔声细语的。
“混账丫头!”老魏真生气了,“那老子得花多少本钱呀!啊!你知道不知道!这个店,一天的流水是多少,你知道不知道!”
十五分钟后,右少卿终于说通了魏铭水,一身轻松地离开“荣和小吃店”。外面天已经黑了,昏暗的小街里,闪烁着迷离的灯光。
她晚上还得赶路,脚下也就加快了速度。
说起来,这个魏铭水是军统时期的老资格,又曾经当过情报处长,现在是少将衔的潜伏组长。但在武汉这个硕果仅存的潜伏组里,他说的话不算数。所有的事,都由她右少卿说了算。这个地位,不是平白来的,是她拿自己的命,实在说起来,也是拿全组的命换来的。
她,还有全组的弟兄们,包括魏铭水,都不希望被人五花大绑地架在卡车上,拉到荒郊野外被枪毙。对右少卿来说,不为别的,她还有一个女儿呢。
右少卿走上灯光绚丽的大街。大街里的车声和人声在她耳边喧哗,四月的暖风从街边的暗影里吹来,让她的眼里心里,既迷离又清醒。
她和组里的弟兄们潜伏在这个城市里,至今已经八年了,极不容易。她通过电台向台湾现在的情报局汇报她的位置,就是武汉。但是,现在的武汉是共党的天下,也已经八年了。
台湾的情报局,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安插了那么多潜伏人员,不过是希冀着有一天东山再起,重回大陆。但是,具体到她,具体到每一个潜伏人员,能不能等到东山再起那一天,就不好说了。至少她,没抱这个希望。
哎呀——!右少卿在心中,忍不住叹息。人生就怕回首。再回首时,一生的来路都会陷于迷雾之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