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寿的嘴很能说会道;又懂得讨人欢心;见人三分笑;于活不推诿。拿出以前敷衍官军里长官的功夫;运输队上上下下都喜欢他;都知道“老孙是个不错的人”;所以他调薪比别人快得多;现在他的工资甚至比伏波军下来的几个退伍兵都高。
这样过了一阵子;他已经攒了不少流通券;他在运输队里第一个买了房子;而且都没贷款——孙寿和所有传统的大明人一样;都非常厌恶欠钱的感觉。
今天的任务是去高山岭;运的是一批资材;据说是新产的电线。整个运输队出动了十二辆车;孙寿是第四辆。高山岭是元老院的重地;那里是军管区;一般的土著是去不了的。孙寿的车上也坐了一个押运员;他穿着伏波军陆军制服;看军衔是个中士。他背了一支没上刺刀的米尼步枪;坐在孙寿边上一言不发。孙寿赶着车的同时;给押运员递过去一支“圣船”;一阵烟雾里;两个人开始说些闲话;气氛也变得融洽起来。
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们已经赶了大半的路。车队停下休息了一会;给牛喂了点料和水;接下来要过一个大坡;有十几里山路;走完这段山路之后;高山岭基地就差不多在望了。
这条路本来修得很不错;但是前几天下了大雨;有几个低洼的地方还是有些泥泞颠簸。路的另一边是一道山涧;和路基的高差有四五米;因为下雨的关系;山涧里水量很充沛;水声哗哗的流着。
这会儿的孙寿跟押运员已经熟络了;一个“老孙”一个“老刘”聊得不错;两个人说着男人间的笑话……猛然间;路边的山坡发出一阵巨响;一堆石块和土方向道路倾泻下来。
滑坡了
从山上滑下来的土石虽然并不算很多;但发出的巨响和滚落的石块已经惊了孙寿车上的两头牛。孙寿还没来得及反应;惊了的牛就怒吼着;彼此冲撞着乱跑起来;最后竟撞翻了一个试图拦路的押运员;冲出了路边;顿时跌了下去。而牛车自然也被带了下去;“轰隆”一声倒扣在山涧里;溅起了大片的水花。
——百仞第二运输队运输记录:63年10月6日;高山岭运输电线任务;因道路塌方发生车辆倾覆事故;两人死亡;一人重伤;损失资财合计……
※※※※※※※※※※※※※※※※※※※※※※※
钱震走在马袅堡陆军训练基地的操场上;腰杆挺得笔直;皮带扣闪闪发光;胸前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勋章略表(就是《大决战》里面国民党将官胸口常见的那种彩色小方块);引来了几个新兵羡慕的眼神。
钱震当然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这些都是刚刚从归化民里面新招的兵;从净化营出来没有几天;讲着夹杂着各地乡音的普通话;一个个佝偻着背;膝盖软得跟面条一样;动不动就往地上跪;看着就没出息。
钱震是盐场村人;当初元老院在盐场村招兵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报名的。
那时的百仞还是个小地方;东门市还没有现在的五分之一那么大。
他还记得第一天走队列的时候;左右都分不清;教官教了他几次;他总是弄拧;后来教官教他左脚穿鞋;右脚光脚。教官喊:“左”他犹豫了半天;最后抬起了光着的那只脚。
全队一时哄笑。他从此得了一个“钱光脚”的绰号。
他晚上躺在自己铺位上发了狠心;发誓一定要当最好的兵。
他做到了。
他参加了临高的剿匪作战。他还记得第一次端起米尼步枪向活人射击时的时候;嘴巴里当即就泛起了一股难以形容的苦味;喉咙里于得像咽了一把土。
到剿匪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是上士;因为击毙三名土匪;还得了二等功和英勇勋章;并且被评为“优秀士兵”。那些叫他“钱光脚”的人从此永远闭上了嘴。
澄迈大战的时候;他守在土堤第一线;向着蜂拥而来的官兵一次次开火。
官兵最后杀上土堤的时候;他是挺着刺刀冲上去的第一批步兵。
他中了两箭;挨了一刀;浑身是血的他高声怒吼着捅死了两个官兵;用一个手榴弹逼退了官兵的进攻。
战后;何司令亲自到医院;给浑身都是绷带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的钱震颁发了“英雄士兵”的勋章。
他被即时晋升为少尉;并被指定参加下一级的“军官训丨导队”。
钱震继续努力;在马袅堡的训练场上;他从“军官训丨导队”到“军事训”又到“军官教导团”。
他去过广州;去过台湾;去过福建;打过野人;打过海盗;也和日本的倭人见过仗。
在元老院的十字星军旗下;他从未缺席过。
现在的他;已经是伏波军陆军上尉;步兵专家;军事教导队教官。灰色军装的肩膀上星星闪闪发光;未来的路一片熠熠生辉。元老军官们对他青睐有加;游老虎曾经拍着他的肩膀说他一定会成为未来陆军的骨于;以后也许可以做营长——是的;新的步兵营正在组建。伏波军在大陆的作战行动越来越铺开;需要更多的部队投入。这批新兵出来;也许以后就是他的部下。
钱震看着新兵们走队列;这些新兵还需要继续操练;还有很多人左右不分。
想到这个;他脸上微微一热。
他不愿意在自己的勤务兵面前露出这种脸色;于是加快脚步;走向实弹训练区。
新兵们在教官的口令下;用米尼步枪做着分解式装填和射击动作。他们还很生疏;动作不连贯;很多人在教官急促的口令声中不知所措。
钱震想着;还是要继续加强训
再前方;是投弹训练区;教官是他以前练过的兵;叫符生财。
苻生财看他走过来;喊着口令;所有的士兵向后转;一起向他敬礼。
钱震还礼;并示意训继续。
按照操典的规定;新兵应该先用训练弹模拟投掷二十次;然后是实弹投掷一次;每次训练二小时。
新兵们跟着符生财的口令;用分解动作投掷着训练弹。
钱震不无欣喜的看到;有几个投得相当远;有做掷弹兵的潜质。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生疏。可能是因为他在场的缘故——新兵们看到军官在旁边看;总会格外紧张些。
下面是实弹训练;苻生财分发完手榴弹;首先做了一个示范——苻生财投掷的手榴弹在6多米外落地爆炸;腾起一片烟雾。新兵们一个个咋舌;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手榴弹爆炸。
钱震走近了队列;他打算仔细看看;有好的苗子一定要找出来。
澳洲元老们说的对;专长要专用;但专长需要发现。
符生财站到了他的身边;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
钱震听到苻生财喊着口令。
一——摘帽
二——挂绳
三——拉弦
四——投掷
离他最近的一个新兵出错了他的手榴弹从手中脱出;落在了自己的脚边。
钱震上尉根本来不及多想;只是高喊一声:“卧倒”就一把推开了身边的苻生财;蹿上前去;一脚踢倒了那个吓呆的新兵;自己扑在了还在滚动的手榴弹上面。
然后;手榴弹爆炸了。
——马袅堡军事训练安全记录:6…l年ll月4日;新兵教导队第七支队实弹投掷训练发生事故;军事教官上尉钱震殉职……
※※※※※※※※※※※※※※※※※※※※※※※
赵猪笼喜欢别人叫他赵大;后面跟“哥”也可以;跟“爷”最好;“伯”也凑合;“叔”也勉强。
这个烂名字是他爹给他起的;赵猪笼的爹说:“猪笼进水满是金;我们打鱼的;不进水进哪里?”
赵猪笼的爹叫赵金海;在赵猪笼十五岁的时候死了;在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里;连人带船都没回来。
赵猪笼的娘一直说;他爹的名字起错了;金海金海;那是进海啊;进了海;哪里出得来。
赵猪笼十五岁没了爹;十六岁跟本家二叔出海;十八岁入伙金大雄的海帮。
隔了一年;金大雄在打劫一条福建船时挨了一火铳当场毙命;他的海帮也散了;赵猪笼跟几个关系好的兄弟一起投了诸彩老的大帮;在海上纵横了好几年;没想到诸彩老被郑芝龙一战就打得大败;整个大帮就此溃散。赵猪笼也跟着自家伙的头目一起跟着施十四又投奔到临高的澳洲人这里。
然后;赵猪笼跟着老大们一样的也剪了头发;换了衣服;进了学习班。经过半年“政治学习”;他居然考出了丙种文凭;被昔日的老大揶揄:“赵猪笼;看不出;你还是个读书种子嘛”
赵猪笼只是笑笑;不说话——他长年漂泊海上;一条腿受了风湿;有点瘸。读书是为了想留在岸上;胡九妹胡老大不就洗脚上岸了?
但他还是没有能上岸——澳洲人看他瘸了腿;没有让他进海军;而是让他上了货运船。赵猪笼也改名叫赵助隆;分到一条小船;在临高到广州的航路上跑货运。
后来王德尊总督发动官军来讨伐琼州;跟广州之间的贸易暂时断了;赵助隆先是帮助运了几次兵;之后又被分配到新组建的经远航运公司。
开始的时候没事于;每天在临高博铺码头的公司签押房;或者说办公室里跟一帮同是老海狗出身的旧同僚打屁聊天;每天听听海情课;熟悉海图;做做“航线推演”。
澳洲人的航海术别具一格;所有的航线居然都是算出来的;但是要懂“数学”才能会;老海狗们对这个最不在行;可是没办法;开澳洲人的船;就要按澳洲人的法子——其实澳洲人的法子比中国的针路啥的强得多;至少知道自己在大海的哪里。
半年以后;所有人都有了新船;那是澳洲人叫做自由轮的大船。赵助隆的这一艘叫做“经适号”。这船比赵助隆以前见过的红毛船还要大;用的是不中不西的帆:帆是中国式的;索具是西洋式的。要的水手比以前的福船还要少;载的货可多多了。
然后就是连续不断的运输任务:福建、台湾、日本;跟在舰队的屁股后面;运食物、衣服、军火、资材;偶尔运军队。回来的时候有时运人口;有时从江南运丝绸和茶叶。
这次从松江出海回临高的紧急出航;其实是很奇怪的;因为货物还没采购齐全;“经适号”的舱位还只装了不到一半。但是元老院派驻当地的负责人却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坚持要唯一停泊在松江码头上的元老院下属船只“经适号”火速出海;说是有十万火急的情报要以最快速度发往元老院;哪怕回临高的路太远;去安装了无线电报设备的高雄市也行……眼看着胳膊拧不过大腿;赵助隆只能悻悻然地听命出航。
刚刚从松江出发的时候;一切还算顺利;可是自从“经适号”到了福建海面以后;海况就越来越糟了;东边有大片的积雨云;厚厚的挤满了半边天;看着似乎是要来一场暴风雨。于是;赵助隆指挥“经适号”落篷收帆;检查货物;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准备。到了晚上;海上果然暴雨如注;狂风卷起一百多尺的浪头劈头盖脸的往船上砸。澳洲船虽然牢固;船身各处接缝也发出了“吱吱嘎嘎”的呻吟。
水手们聚在艉楼里;都是老水手了;虽然颠簸十分厉害;但是没人晕船。大家都面面相觑;听着大浪打在船身上发出的巨响;绳索在风中发出尖锐的啸叫;暴雨一阵阵打在货舱上蒙着的油布上;如火枪般发出“砰砰”声;猛然又被狂风卷走;于是又是满天的风声在呼啸。
忽然前甲板上发出一声巨响;震得整个船身一抖。赵助隆透过艉楼的前窗望去;原来货舱上那块油布的绑绳断了;狂风卷起没有束缚的油布在空中狂舞。
“糟糕”前舱里全是茶叶和丝绸;想也不用想泡了水会变成什么样子。赵助隆急得跳起脚来;“快;去前甲板”几个水手露出恐惧的眼神;互相张望着不敢答应;赵助隆早就不耐烦;一把拽开了艉楼的门;冲了出去;但身后的大副动作更快;一把拽住他;把他推回了艉楼;自己带着几个人冲了上去。
赵助隆却不肯就这么缩了回去;他一边痛骂那几个畏缩的水手;一边扒住门口张望着前甲板上的情形——雨狂风骤;天空黑如锅底;四下里海浪滔天;船身剧烈的起伏颠簸着;他只能看到前甲板上大副带着的汽灯发出的光芒;还有油布……油布被拉下来了;好得很;他们抓住绳子了;赵助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也只能在舱门口伸长了头颈张望着。
然后;狂风卷起了甲板上的什么东西;随风向艉楼疾速飞来;正在赵助隆的额头上猛地撞了一下。
于是;赵助隆当即头破血流、一阵晕眩;身子向舱外倒去;一个狂浪卷过;海水漫过了整个甲板;经适号发出不堪重负的巨响——但还是顽强的从海水里探出了头。而倒在甲板上的赵助隆却已经不见踪影。
——经适号航海日志:6…l年2月2日;本船于台湾海峡遭遇暴风雨袭击;自船长以下死十五人;伤二十人;五人失踪。船身结构损毁严重;无力继续航行;现已在福建霞浦搁浅靠岸;正准备修补船体;抢救伤员……松江商馆托运的紧急公函在风暴中失踪;请元老院联系松江方面尽快补发……
※※※※※※※※※※※※※※※※※※※※※※※
然而;这一切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缔造者;被无数人敬如神明;也被许多人视若魔王的存在;伟大的临高元老院最高领导;永远光荣、正确的执行委员会主席文德嗣;此时却没有通过残酷的血祭;从死亡与绝望中汲取邪恶的力量;踏着无数尸骨登上至高的王座;孤高地俯视众生……而是毫无风度地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瞪着墙上悬挂的地图;抓着头发急得团团转。
“……唉;糟糕了糟糕了糟糕了居然又冒出一股澳洲穿越者来了还已经接触了不少欧洲人这下可要统统穿帮了真是悔不该当初一拍脑门;就随口自称是澳洲人啊这下可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澳洲来人了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完全可以自称是从南极来的呢?至少帝企鹅不会跟别人乱嚼舌头……”
二十一、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一)()
第二十一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一)
第二十一个瞬间:当澳洲人遇上了澳洲人
海南岛临高县的“澳洲人”大本营;元老院驻地;百仞城
按照这个时空某些欧洲“国际观察家”的看法;在临高的五百名“澳洲人元老”之间;实行的是一种欧洲式的“评议会”制度。在形式上所有元老享有相同的政治地位;组成一个所谓的“元老院”的机构。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大政方针要由元老院投票决定。但事实上;由于五百名元老不可能天天召开全体大会;所以又有十名最高级的“执行委员”实际掌握全部权力;组成一个类似于执政内阁的最高权力圈子。
而这个圈子的最顶端;自然就是执委会十长老之首——永远光荣、伟大、正确的文德嗣主席
然而;这位永远光荣、伟大、正确的文德嗣主席;此时却站在他的执委会主席办公室里;一脸愁容。
在文德嗣主席面前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用红色小旗标明了元老院名下与日俱增的版图——截止到目前为止;经过三年的征伐与扩张;海南岛、台湾岛和小半个福建省都已经变成了元老院的实际领土;即使扣掉那些无法做到有效控制的“蛮荒地区”;实际掌握的版图也达到了四万多平方公里;与这个时代的荷兰共和国本土相差仿佛;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块争霸东亚的基业。在这一片核心领土之外;还有广东的香港岛、越南的鸿基煤矿、闽浙沿海的若于岛屿等等一系列重要据点;形成一条坚固的锁链;牢牢勒住了从北越到江苏的大陆海岸线;在中国大陆上最北方的触角;已经伸到了苏鲁交界处的海州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