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徒南当面答应,背地里却不屑一顾,战时经济,白宫权力滔天,挣脱了国会老爷们的约束,罗斯福当总统几年,真以为自己是上帝了,还敢对自己蹬鼻子上脸!
事实上,威廉财团早就停止对华输出武器技术了,中华需要的技术可以从德国和欧洲获得,并且有足够的实力吸收消化外国先进技术。
人会变,彼此关系也会变,司徒南不会过多搭理一个“将死之人“,他和白宫内阁里的****生、马歇尔等人关系也不算好。
“总统先生气急了。无论欧洲还是亚洲的局势,都给他带来太大压力。“副总统杜鲁门安慰司徒南,恭敬地送司徒南离开华盛顿。
司徒南瑶瑶头。淡淡一笑,目光落在杜鲁门身上。杜鲁门虽然是副总统,不受总统和其他内阁部长们的重视,常常被人轻视,但近年来他和威廉财团的关系越来越好,这让他获得一定的权势。
司徒南当然要好好捧一把杜鲁门了。
他突然凑到杜鲁门耳边说:“先生,你的诚恳态度和敬业精神让我想到了柯立芝,你可以成为第二个柯立芝。毕竟我们的总统身体……”
司徒南拍了拍杜鲁门胳膊,以示鼓励。转身离去,上了去纽约的火车。
杜鲁门一愣,慢慢地回过神来,眼神复杂地看着司徒南离去。
来到纽约,罗伯斯见面就调侃司徒南:“听说你在白宫过得不愉快?”
“总统不过找借口警告罢了,本质是他对威廉财团把持美国工商业不放心,我们的力量太强大了,不仅是其他财团,白宫也对我们意见大。”
司徒南一语道破道。
“这倒也是。“罗伯斯点点头,一脸无所谓。威廉财团发展到今天,就算是白宫,也不能说限制就能限制的。
站在克莱斯勒大厦楼顶下。俯瞰纽约,因为战争,纽约变得异常繁忙,尤其是港口码头那一片,往来的物资、军人特别频繁。
美国舆论对中国并不好,华尔街报纸上,舆论批评中国,甚至叫嚣对话开战,美国唐人街突然不安起来。但此刻,司徒南的心情是淡定和超然的。
中日之间突然媾和。不是司徒南希望看到的,在他的想象中。他甚至要核平日本,过一把愤青的瘾。
但武汉和新唐山方面做了那样的决定,他也认可,也符合情理。
日本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注定失败。这个国家就像****,踩他一脚,自己也不好受。
打日本除了解气,不会获得土地和资源,你不能期待一个靠女人卖/淫来获取军费的国家能提供什么值钱的东西!打苏联和东南亚就不同了!
武汉和新唐山选择向西拓展,海陆两路进军中东和印度洋,是合情合理的。
宋子文那些人是不能体会司徒南对日本人的感情的,司徒南也不会对他们倾诉自己来自二次元的感情。
司徒南预测,日本的下场很可能是领一个面位二战后的意大利!
就战斗力和战争表现而言,一百个意大利都比不上日本,日本是中华联盟的打手!
“这场战争要结束了!“他突然对罗伯斯道。
“哦?“罗伯斯不解,淡淡的抬起头看司徒南。
“欧洲衰落,中美统治世界,德国算半个。”
司徒南道。
“不,德国迟早会失败的,中国也不会赢得轻松。美国的力量太强大了。“
罗伯斯有些不认同,在他看来,美国将统治世界,中国人能自保,但会陷入和俄国人的纠缠中,美国和欧洲一定会扶持俄国人对抗中国的。
“你说的是常态下的结论。但原子弹已经出来了,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司徒南道。
“原子弹?”
罗伯斯开始有些不解,慢慢地想起司徒南曾经透露出来的机密,脸色变得严峻起来,“橡树岭那边的?”
司徒南点点头,罗伯斯是知道曼哈顿工程的,来源当然是,也只能是司徒南,司徒南也不用特意打听,他就知道曼哈顿工程。
“我的祖国比美国首先开始类似计划,并且已经成功了,他们还造出了b29那样的飞机。
美国就算制造再多的飞机大炮,也不会改变局势,因为那是一种极其恐怖的武器,一枚炸弹就能把曼哈顿岛给炸平!
我的,祖国!”
司徒南感慨道。我的祖国,这四个字不容易说出口,此刻说出来,司徒南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司徒南说得言之凿凿,罗伯斯将信将疑,怀疑世间真有那么样武器么?
他盯着司徒南眼睛。看他有没有开玩笑,司徒南眼神一片坦然。
联想到中国人突然翻脸,对美态度强硬。罗伯斯最后选择相信司徒南,中国人手里掌握了底牌。
司徒南之所以告诉罗伯斯。是相信罗伯斯,罗伯斯也不会把秘密告之别人,相反他会提前做好准备。料敌先机,领先一步,这是罗伯斯公司成为世界第一金融公司的秘诀,别人学不来的。
罗伯斯眼珠一转,笑道:“早点打完也好,罗伯斯公司要拓展亚洲业务。成为世界第一金融公司。”
国家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对跨国公司而言,利润才是一切!
1943年下半年,随着战争进展,美国b29等战机不要钱地派往欧洲,对德国狂轰滥炸,德国人不要钱地把v1、v2导弹射向伦敦。
导弹是昂贵的,精度有限,从性价比来说,并不高,但在心里威慑层面颇大!
两面开战。德国人快扛不住了,隆美尔的北非军官已经失败了,迫切需要来自东方的支援。
快到1944年时。希特勒威胁宋子文:“如果中华不加大对欧洲方向的兵力投入,支援德国,德国将可能战败。”
宋子文答应希特勒,中华联盟将对英国开战,占领印度和中东,并且尽可能的援助德国。
中华联合舰队最先做出反应,中华联合舰队一分为二,分别是以中国海军为主力的太平洋联合舰队和以南华海军为主力的印度洋联合舰队。
太平洋联合舰队抗衡美国,主观上不愿意。但客观上为日本海军助阵,关键时刻。通过租借军舰方式,让日本获得继续对美国作战的资源。
日本迫于压力。已经邀请中国和南华加入澳大利亚防御计划中,愿意和中华联盟共享澳大利亚。
而印度洋联合舰队则突飞猛进,杀入印度洋,在印度洋上所向披靡,灭掉英国印度洋舰队,继续西进,剑指苏伊士运河。
除了海上进攻,中国和南华的陆军部队还从中亚、缅甸攻入印度,轻易就占领印度,富饶的南亚大陆成了中国人的囊中之物。
历史另一个面位里,本没有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一词是被人生生造出来的。
中国人对印度实施分而治之的策略,印度被分成十几个邦国,而斯里兰卡则落入印度洋联合舰队的控制之下。
美国大量武装英国,派遣志愿军保卫印度,和中华联盟作战,但诡异的是,两国明明已经打起来了,但政府的白衬衫们偏偏没有宣战。
通过知情人爆料,原子弹核爆的一张照片被送到白宫,白宫已经知道中国人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并且拥有投送能力。
罗斯福得到这个情报时,惊讶得几乎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中华联盟通过外交渠道,已经向美国提出瓜分世界的计划,并且大方地亮出了底牌!
不管美国答不答应,中华联盟已经决心干掉世仇俄国人!
………………………………………………
…………………………………………
以下内容本来有的,大约两千字,现在没了。别说我骗字数,不是我愿意的,我修改章节,还要控制字数,比我写新的章节难多了。也不知道这样改,直接删掉结局,能不能过。
简单说说结局吧,中华联盟首先成功研制出蘑菇弹,并用此来结束战争,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最大赢家,得到俄国亚洲部分领土和控制中亚,得到世界最大的产油区——中东。
俄国战败,命运和历史上战败的德国类似,被和平改造。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中德有仇,但加在两者包围中,命运被支配。
德国逃过一劫,在中华联盟的支持下,得到半个欧洲,(不包括法国),成立以德国为核心的欧盟。
世界三分,至于最后一方就是英美为首的英语联盟。
澳大利亚悲剧,战后虽在中华联盟和美国支持下,日本撤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恢复独立,但处在中华联盟的控制下。
在中日合作下,中日两国移民在澳洲成为和白澳同等数量,同等地位的种群。
澳洲处在分裂的潜在威胁中。
至于印度,南亚次大陆处在分裂中,分裂成十几个邦国。
以南华为主的中华联盟海军控制斯里兰卡和印度洋,直达中东和苏伊士运河,以及非洲东海岸。
如果你们看到本章,那是我修改后的结果。
至于结局,不会再有了!至少在起点找不到,有兴趣的读者留意本书第一卷的相关资料,或者去网络找吧。真正的结局,在我的新浪博客上。
(。)
结局、()
原子弹爆破后,如何将这种超级威力炸弹投送到战场成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大型运输机。
作为最注重航空工业的国家之一,中国目前能造出类似美国b17空中堡垒的中型轰炸机,并且大量生产,装备到海空军,在对苏作战中发挥巨大作用,苏联乌拉尔工业区因为中国的轰炸损失惨重,苏联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未能像历史那样急需足够的力量对德展开战略大反/攻。
斯大林给全军全国的指示中经常提到一个词——苦守待变。
某种程度上,苏联扮演了历史上抗日战争中苦逼的国民政府的角色,外国援助进不来,本国生产遭到破坏,腹背受敌,被强敌蹂躏,叫天喊地都没用,除了苦苦坚持,还是苦苦坚持!
宋子文等人已经考虑利用原子弹结束对苏战争,一举奠定中国的亚洲霸主地位。
他们不得不佩服司徒南的战略眼光,就连军方都认为中型轰炸机足够用的情况下,只有司徒南依旧坚持发展超大航程重型飞机。
这一重任落在美华航空公司上,尽管军方有些诟病研制新大型战机会占有资源,但就算是在战争体制下,司徒南依旧是美华航空公司说话最有分量的人。
美华航空公司集飞机制造和航空运输一体,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工业垄断组织,在三十年代获得美国航空工业的大量技术,如今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就飞机制造而言,以南华新唐山和中国武汉两大基地为主。
武汉黄陂,自从30年代时候美华航空公司在当地建立飞机制造工厂。这里就成了航空工业的聚集地。原居民被迁走后,航空公司特别建立一条2公里长水泥混凝土跑道,用来试飞新飞机。
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不久前刚刚服役,波音公司和美国陆军签下第一批500架大单,他们要赚了,武汉这边的进度也不慢。
天气晴朗。试飞场一片肃穆,东湖过来不少重量级高官,这些大人物和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目光都被跑道上的大飞机吸引,长三十米,宽四十米,高三层楼,机头微微昂起,人站在这钢铁怪兽下就像个蚂蚁。
这飞机型号叫鲲鹏轰炸机,装备4发美华动力研制的星型发动机。每个发动机功率达到1400千瓦,最大载重5吨,航程5200高达公里,性能可能比美国b29稍逊些许,但同样有种俾睨天下的气势,看上去不可一世,至少从体型上看上去,让人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的确也是如此。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试飞了。而是载荷试飞,特别受到政府高层的重视。
只见飞机发出怒轰。四个巨大螺旋桨相继搅动,急速的气流扬起地上的尘土。
滑行一段距离,随着人群中一阵惊叹“起来了!”,鲲鹏轰炸机离开地面,冲向云霄,巨大的身影开始变小。渐渐远去,过了一会儿,又从远处天空出现,飞了回来,一点一点地变大。最后变成刚才那个空中巨无霸“嘭“的一声重响“砸“在地面,扬起一阵烟雾,慢慢地滑行,停在跑到尽头。
为了制造鲲鹏,美华航空公司不仅大量采用轻便坚固的铝合金,还特意用大型超级液压机锻造起落架和大梁。
美华航空公司不仅自己花费上亿元资金,还利用美华财团的影响力把政府拖下水,整个项目至少花费十亿元,前前后后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
这还是通过某种渠道得到美国有关飞机制造商的资源的前提下。
为了这个项目,司徒南差点和宋子文翻脸。
毕竟,美国大黄蜂号航母造价不过三四千万美元,中国造的大型航空母舰造了十来艘,平均每艘造价也不超过五千万元法币,鲲鹏计划花费的资金已经足够打造小半个中华联合舰队了!
不过,南华政府积极参与进来,立场坚定地支持这项计划,司徒南终究说服了宋子文,鲲鹏计划和原子弹计划是一体的。
宋子文原本对原子弹计划有所怀疑,原子弹成功爆破后,他反而成为鲲鹏计划最激进的拥趸。
看到那鲲鹏飞机稳稳地降落,宋子文紧握拳头,心里暗暗兴奋:“成了!”
“从我们的阿拉木图机场可以飞到西欧,不用从东部沿海就从武汉起飞,照样可以把日本炸了个遍。如果部署在南华,同样可以把印度和澳大利亚纳入作战范围。”
看着那发着金属光泽的鲲鹏战机,军委会主席李忠仁一脸憧憬地对身旁的宋子文等人道。
他口中的轰炸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轰炸,而是原子弹战略轰炸。
“嗯。“宋子文点点头,“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
“没错,我们必须在美国重返亚洲前,奠定我们在亚洲大陆和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至于日本,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苦艾严肃道。
美华航空公司松了口气,来自政府的订单让他们兴奋不已,公司上下和相关的合作企业,如美华动力等公司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
尽管造价不菲,每架售价超过100万元法币,武汉政府还是一口气发出100架鲲鹏轰炸机的订单。
南华政府也发来30架鲲鹏轰炸机的订单,并要求美华航空公司在南华本土开设生产线,但遭到武汉政府和美华航空公司的抵制,理由是,生产能力有限,不能分散资源。
为了调和双方矛盾,美华航空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南华总理何文秀的妹妹何仙姑来到武汉,见到宋子文和宋美龄,她向宋家兄妹强调南华战略的迫切性。
“南华不是中国的附庸,我们在核子工程和鲲鹏计划中付出巨大。就算暂时不能获得生产能力,也要获得使用能力。我们迫切需要来自盟友的支持,就像盟友需要南华的石油和橡胶等资源支持一样。”
何仙姑做了母亲后,虽不热衷抛头露面,但在商业上的头脑估计是司徒南女人中最好的,为人也最低调。现在她也被这场战争卷进来了。
“何妹妹性子最柔顺,现在连你都急了,看来我们此前有些疏忽了,忽略了南华的声音。”
宋美龄对宋子文笑道。
中国地大物博,战争催化工业发展,如今国内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国防军规模达到一千万,对苏联作战不负众望,取得的胜利。中国人成为世界大战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