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难得回家,我想你应该有事。”
司徒南笑道,清澈的目光落在个好强的女人!不过,越来越有政治家的味道了,这倒是值得骄傲的事。”
离开上海,来到武汉已经有些日子了,短暂离开宣传部后,
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在办公室加班,司徒南有时候想见她一面都难。“明天有个重要的会议,商讨建立南方关税同盟区。你架子大,我只好亲自回来请了。”
地说道。
要司徒南亲自出席,会议肯定是私底下的,非正式的,却对武汉政府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嗯,也是时候做决定了。列强没能力发动一次战争,不过也不希望南方成立关税特区。所以,还是那句话,以夷制夷,分化拉拢……你说呢?”
司徒南沉吟一会,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在房间里踱步思考。
这是他和就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然,有时候,两人也会进行一些更亲密的探讨,结论皆大欢喜,很和谐。
嗯?
司徒南发觉,甚至辩论的时候毫不相让,坚持己见,现在这么安静,不由得奇怪。
抬头一看,吮吸,样子好像很满足。
司徒南难得见到如此可爱的一面,心里好笑。
像在和人辩论,嘴巴微微撅起,显得不服气。
怕声上楼了。
不能在美国过圣诞,心中有些可惜。不过比起接下来的大事,这点遗憾不算什么。
晚上,司徒勇、李宗仁、白崇禧等武将联袂来访,新置办的司徒公馆一时将星璀璨。如果传到外面,肯定引起轰动,因为这些宾客,每一个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司徒南这位大老板喜得千金,他们这帮亲信自然要表示表示。同来的还有军情局局长。苦艾中将。这个家伙低调惯了,特意脱下将服,穿了一身长袍,抱着新生儿一番评头点足。恢复老道士的本色。
“阿勇,这一仗打得好啊!还有德邻、健生,每次在后方听到你们的捷报,我都兴奋不已,为你们喝彩。”
司徒南举杯痛饮,有些遗憾的是,自己此生不能成为一名军人。在战场上热血一番。
“南哥,你这位大老板光高兴还不够啊?最好能为兄弟们赞助一些趁手的装备。”
司徒勇一脸痞气的笑道。军中也就只有他敢在司徒南面前放肆了。
相比而言,李宗仁、白崇禧两人显得客气一些,毕竟在关系上比不上跟随司徒南起家的保安公司的那些兄弟。
“是啊。司徒先生,你财大气粗,把一根毛,都够下面的兄弟舒舒服服地过好几年了。我们现在非常迫切地需要飞机,成立独立空军。你看。是不是给美国那边打打招呼啊?”
白崇禧笑道。
此言一出,坐在他身旁的李宗仁闻言一动,有些期待地看着司徒南。
附和道:“武汉虽然地势险要。为了保护首都,我军还得部署相当数量的飞机警戒北方之敌。”
在和北洋军的作战中,他们尝到了飞机的甜头,拥有空中优势的北伐军对上北洋军几乎没有败绩。
如今,军委会有成立独立空军的声音,司徒勇、白崇禧、李宗仁等人要求最为强烈。而司徒南和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的关系因为司徒勇的关系,也被李白两人得知。
“目前的军费已经上升到极限,给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此前政府向美华银行等财团的贷款基本上都花得差不多了,幸好我们及时完成了作战任务,不然就要动用那笔建设资金了。”
。休息了一下午,此刻她容光焕发,举手投足之间皆有独特的气势。
她和司徒南的关系,在高层里不是秘密。
听到她这样说,司徒勇等人有些不舒服,一下子想到政府要中止北伐作战。集中精力于国家建设。
“飞机呢,自然没问题。美华公司将在武汉投资一家大型的飞机公司,生产线已经和康明斯飞机公司谈好了。总之政府会重点扶持航空工业的,绝对不会少了你们的飞机的。”
司徒南笑道,“不仅是航空工业,我们还打算在武汉、马鞍山建设两大钢铁基地,汽车、拖拉机、造船等和军事相关机械制造项目也会陆续地出台。
所以,政府采取见好就收,韬光养晦的策略,未来的重心转向工业建设,你们这些核心将领应该要理解这一点。”
司徒南平和地解释道。尽管他不是政府总理,但他说出来的话更有说服力。
司徒南的决心和雄心远远超出李白等人的想象,比起二战时期美国担任反法西斯联盟的军工厂,百年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那种庞大的社会生产能量,如今致公党取得的一点点成绩,一点也不算什么。
司徒南的见识、眼界要比这些人超出太多了。他最佩服的斯大林,一直都计划这中国能像世界经济大萧条时代的苏联一样,拿出超人的魄力,为实现国家重工业的腾飞,砸锅卖铁在所不惜。
“希望你们用心读一读我写的大国崛起,战争打的其实是国家工业,世界强国无一不建立在强大的社会生产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得到的半个中国,将近两亿人口,丰富的资源,庞大的市场潜力,一旦实现工业化,就用无数的飞机大炮战舰,试问,谁还敢小瞧我们?列强欠我们的东西还不会乖乖还回来么?嗯,还得加上厚厚的利息!”
司徒南霸气道,扬起头,有股睥睨天下的气势,说的李宗仁等人心有所思。
接下来,军方同意裁减军队,保留相当精锐主力后,把几十万淘汰下来的官兵或遣散或编成工程兵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司徒南的一席话。
当然,司徒南还是同意赞助一批飞机,用来开办飞行学校,培养飞行人才,满足李宗仁等人的愿望。
离开司徒公馆,李宗仁等人回到司令部。司徒勇惋惜道:“就知道那个家伙没那么容易说服。接下来要裁减部队,真是不爽啊。这才刚刚过了一会儿百万大军的瘾啊!”
“兵不在多,精锐即可。”白崇禧白了司徒勇一眼,心里倒是非常愿意成为百万大军的参谋长的。
倒是李宗仁沉默了一会,才平静道:“大老板出手果然不同凡响。凭着这几年我们在广东广西建设的工业,一下子就打下了大好几倍的地盘。
如果像他所说的,我们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建设,那么统一全国,甚至对上外国列强的一天就不远了。反正我们还年轻,二十年后也不过五十来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那时的舞台将会大几倍吧?”
说到这里,李宗仁不由得憧憬起来。作为广西省的主官,胸怀广大,目光不局限于军事方面,他考虑问题更全面。发生在两广的工业成就,让李宗仁对司徒南不得不有了几分崇拜。
当初他还是一个小小桂军营长的时候,因为司徒南的赏识,一下子成为一省主宰,冥冥中,有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其实,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打到北京城应该不是问题。”白崇禧突然补充道。
“不。这样刚刚好。北京是个是非之地,如果我们成为众矢之的,政府就没有精力进行工业建设和社会改革了。
北方的军阀以及他们身后的列强,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
李宗仁点点头,露出一丝微笑。他想到离开广西的时候,经过四年的建设,广西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究其原因,就是安定的环境,调动社会各界建设家乡。
第二天,在和陈炯明、陈天明、林一民、宋子文等政府高层的秘密会议上,司徒南重复昨晚对李宗仁他们说的话,得到众人的同意。
特别是负责财政的林一民,几乎双手赞成。
“如今我们是名符其实的南霸天,我们不欺负别人就好了,难不成北方的那些军头还敢找不自在?”
陈炯明风趣地笑道,对前景很乐观,估计也跟最近收编国民党实力比较顺利有关。
“北京政府是个烂摊子,谁捡了谁倒霉。所以,这几天,无论英国公使多么热情,我都不松口,硬是不要那个中央政府的名义。”
外交部长部长伍朝枢的话让人会心一笑。
司徒南暗暗松了口气,经过他多次强调,武汉政府并没有给中央政府的名义迷惑住,这样一来,就少了很多麻烦。(。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77 外争国权()
1925年,武汉政府宣布将废除《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收回列强抢占的租界。长江通航权不复外国所有,外**舰退出长江。
一石激起千层浪,武汉政府的强硬果敢引起列强强烈震动。
民间沸腾,在军队的保护下,无数群众自反到各国领事馆前游行示威,砸烂领事馆玻璃数块,群众扭伤脚数名。
英国是最大的目标,因为英国租界在中国开得太多了,中国的报纸不断指责英国人霸占中国海关,是列强侵华的罪魁祸首,从卖鸦片,倾销印度布匹,洗劫中国白银,甚至一战时,虐待中国劳工等坏事都被翻了遍。
武汉政府治下,正是英国人利益最多的地方,被报纸铺天盖地地宣传,英国人的名声臭大街了。
曾几何时,跟随英国人四处作恶的印度土兵何等嚣张,如今租界外面不仅来了愤怒的中国人,还有阴冷的中**队,他们把大炮机枪对准英军,如果某个英国官兵胆敢向游行的人群开枪,他们就把英国灭掉!
皇家海军军舰试图开往武汉,却被北伐军的大炮飞机以及从南方调过来的舰队驱逐,狼狈地退出长江,直到上海在悻悻地停住。
形势紧张,英国人受到中国人的抵制,报纸上还指责汇丰、太古等英资企业吸食中国血脂,他们的银行、工厂、码头受到中国百姓有秩序地围堵,抗议,遭受很大损失,生意纷纷落入中国人的手里。
领事馆发到上海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从伦敦过来的电报口气也很谨慎。新上台的工党内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本土经济恢复,主张提高社会福利,关心工人阶层利益,而不是耗费巨资远征东方。
庞大的殖民体系反而成为英国经济的累赘,入不敷出。这个字眼本能地让工党内阁对殖民地麻烦感到讨厌。
上海,公共租界,英美法日公使聚齐在一起,商讨应付当前的形势。
武汉政府很聪明。他们把矛头指向英国,嗯,谁叫英国人地盘最多,从中得到好处最多,还恬不知耻地霸占人家的海关,人家不跟你急才怪呢?
而保管中国关税的汇丰银行,生意比其他国家银行加起来还要多。早就不得人心了。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看英国人出丑的。
“各位,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武汉企图对列强发起挑战,我们必须团结一致,让中国人见识列强的态度。”
英国公使麻克类板着脸道,这个英国人以少有的直接,提出列强共同向武汉政府施压。
“呵呵”美国公使舒尔曼神情平静,一边品美酒。嘴角带着享受的笑意,一点也不着急。
“中国人太胆大妄为了,我们的确要教训他。日本愿一臂之力。不过最近我们的经济不太好,军费方面……”
日本公使芳泽乖张道,眯着小眼睛有些期待地看着英国人。打仗,日本是愿意的,不过英国人得给钱。
当然,拿到好处后怎么帮也是个问题,如果用来讨好武汉政府,换取更多的好处就更好了。
“出兵尚早,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措施。”
马克类公使婉拒日本的好意,日本人才不会那么好心。他们的利益重心在东北,他们损失也不多,属于可以忍受的范围,还是舔好地震的伤害再说吧。
“武汉政府手里的兵力并不弱,他们的军队是一支现代化的部队。美国人教他们生产武器,德国人叫他们打战。这真是个麻烦。”
法国公使雨果倒是有些同情英国人,听他这样一说,英国公使麻克类不禁哀怨地看了美国公使舒尔曼一眼。
众人之所以走在一起,完全是因为狗屁的列强一致的原则,事实各有打算,欧洲在亚洲影响力日减,美日后来居上,列强一致原则早已失效。
商量了半天,都没商量出一个结果,只好散去,向国内汇报情况。
美国企业和武汉政府的关系最为密切,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默认武汉方面对英国强硬。
而偏偏此时,英国是不能打仗的。
就算打仗,也得先把埃及人放倒再说。埃及刚独立,执政的华夫托党为了苏伊士运河和英国人闹别扭,所以英国就算有心开战也无力。
第二天 ,英国麻克类公使找到美国舒尔曼公使,询问道:“我想知道,白宫是什么态度?舒尔曼先生。”
“我们不希望南中国动荡,对谁都没有好处,除了日本人。中国人的要求其实可以考虑的,免得刺激那些民族主义者,他们现在不同于往日了。南华就是一个例子。”
舒尔曼道。美国政府连辛丑赔款很早就不要了,放弃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什么可惜呢?反而会得到更多呢。
实际上,白宫发给舒尔曼的指示是对武汉政府友好,必要时不必理会其他国家,国内的好几个大人物给舒尔曼打招呼,而且大财团正打算和武汉政府合作投资,舒尔曼就算有自己的感情倾向也不能帮英国人。
相反,他更想让驻华公使这个职位变得更重要一点。
麻克类公使眉头一蹙,继续沉默,大概明白美国佬打什么主意。有听到舒尔曼道:“我准备去武汉一趟,这是白宫的命令。如果中国人同意保持香港租界不变的话,英国方面能否接受呢?”
“不,更重要的是上海!”麻克类坚定道。
舒尔曼耸肩一笑,知道英国人的底线了。
……
没有证据显示埃及和武汉有默契找英国人麻烦,但实际上是存在的。
放眼长江水悠悠,心思飘到远方。岸边,汉阳铁厂高炉喷出滚滚浓烟,飘来淡淡的硫磺味让人迷醉。
“在神龙腹地奠下钢筋铁骨,改变千年来崇拜等级压迫,人为政治,轻视技术,压制人性。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实现民族复兴,这比长江边上过往千年的所谓英雄豪杰,王公贵族更有成就感。”
司徒南作感慨状。
“知道你志存高远。不过对岸的那些苍蝇都得收拾,不然把牛皮吹破天都没用。”
宋子文嬉笑道,马上脸色严肃起来。
他已经盯上了汉口,汉口将作为武汉的造船基地和商业中心,横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外国人的租界。
“哼!也就这几天的事!”司徒南冷冷一笑。
武汉政府和外国列强的谈判到了关键时刻,梅隆在华盛顿传来消息,白宫决定撇开英国人。在租界、关税问题上支持武汉政府。
这是司徒南运作的结果,他和梅隆家族关系密切,国会外交委员会主任参议院威尔森等人是威廉财团以及美国华人势力的代言人,提出对华友好,扩大美国在华利益,这正合白宫的心意。
武汉政府大兴工业,将需要进口大量的装备,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无论华盛顿,还是华尔街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一战赚饱了,全世界都欠美国人的钱。
美国钱多的是。每年都有海量的资金输出全世界,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