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一民的秘书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淡黄色的电报。打断房间里的尴尬气氛。“总部转过来的。”
说完那秘书利索离去。
听说是南华总部的电报,林一民不敢怠慢,拿起电报,看了一下。马上就笑了。
“你有活干了,可能要去非洲一趟了!”
“非洲?”张孝若瞪大眼睛,从林一民手中接过电报。
“你怎么看?”林一民笑问道,两年没见,有些挂念司徒南了。他知道司徒南现身北非,肯定有种重要的事情,了解内情的他只能暗暗感慨。
“美国的棉花太远。国内的棉花数量有限,日本企业和大生激烈竞争,以大生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除了印度,我们的确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我得亲自去一趟埃及!”
张孝若爽快道。他心里有点疑惑,怎么万里之外的一封电报就让林一民态度恭顺呢?
张孝若有强烈的进取心,林一民放心。美华财团在大生集团花费大量精力,就寄托大生集团能从日本和英国的纺织企业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对大生集团构成强烈竞争对手就有英国的普拉特公司,世界最大的纺织巨头。纺织产品、纺织机械畅销全世界,体现英国纺织业几百年来的沉淀,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也是普拉特公司的原棉产地。
而在东亚,日本纺织企业几乎和大生集团的竞争激烈,几乎到了近身肉搏程度。三井财团在日本纺织业有重大利益,旗下不仅有数量庞大的纺织工厂,还有丰田自动织机公司这样实力不俗的纺织机械公司。
技术是大生集团的短板,也是林一民比较焦心的事。大生在上海的纺织设备大部分就是从日本进口的,近两年在南华投资的新厂倒是采购美国普林斯公司的织机加上康明斯电气的电机,改装而成。效果良好,由于采用电力动力,比起传统的蒸汽功力,新唐山的纺织工厂比上海的高10倍。
引进这些昂贵的机器花费500多万南华元,如果没有国家支持的大量的订单,大生集团真不敢轻易在南华花巨资投资新厂。但也仅此在南华一地而已,大生集团在中国的纺织工厂不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就是收购英国纺织厂购买而来的。
似乎明白林一民的担忧,张孝若有些苦涩道:“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终究不是办法。最近,日本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推出一种新型的自动织布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效率比我们在南华拼凑的设备还要高。如果可以,我想——”
又是丰田织机?令人讨厌又不得不佩服的日本人!
林一民嘟哝道,鼓励地看着张孝若:“你想怎样?”
“购买专利许可。”张孝若咬牙道。
“没那么容易。如果想你说的那样神奇的话,要知道日本人是出了名小气的,这么重要的技术我看不会给我们的。”林一民摇头道。
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政府为了限制先进的纺织技术不泄露到国外,命令禁止任何纺织机器出国的,直到一位纺织工匠到了美国后凭借记忆复制纺织机,这才开始了美国的纺织业。
现在的日本人就像当年的英国人一样,绝对不会轻易把国家领先的技术出口到国外的,就像克莱斯勒日本分公司在日本组装汽车,而不会把发动机工厂搬到日本一样。
“那就用钱砸!实在不行,我们就偷出来,拿回南华拆卸,模仿,山寨他们。”张孝若一脸坚定道。
“嗯。这样也好!”林一民点点头,他才不管大生公司去偷还是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33 张少帅的拉拢()
“对了,上次的事,不知你考虑如何?”张学良有些严肃道。
话中之意暗示,钱给了部分,生意也给你们做了,应该有所表示吧?
眼神期待地看着林一民,张学良心想:这几年,老子一直往南跑,少说在广州和南华购买武器弹药花费不下千万,连日本人都眼红了。
按理说付出这么大代价,广州政府至少应该吭一声吧!但陈炯明那些人忙着搞什么廉政建设,发展经济,创办民族工业之类,除了前阵子不痛不痒地批评曹锟贿赂选举闹剧,对于周围的局势几乎一点也不关心。
要不是这群混蛋背地里积极向各方兜售军火,人们还真以为他们“光荣孤立”呢!难道玩联省自治玩上瘾了?
这段时间,东北和北京政府之间的口角多了起来,因为即将爆发的苏浙战争,就差没动手,不过在舆论方面的战斗已经白热化了。
在这沸沸扬扬的电报战中,硬是没见广州方面憋出个屁!
张学良很想说,你们要是不舍得拍十几个大洋的电报的钱,我帮你们出了,只要为我们奉系打打气。
看着有些着急的张少帅,林一民心里冷笑:急什么,苏浙战争还没打起来呢,这场战争将影响直奉之间会不会再次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此事,难啊!如果说,投资什么工程,我自信还有些把握说服他们。不过要是介入到其他势力的纠葛中。那帮广东佬就不好说话了。
你不知道啊,他们就怕死贪财,有钱没钱的都爱往南边跑。穷人不爱当兵,那些富家弟子更不愿意了。
不怕你笑话,广东的士兵工资最高,待遇最好,规矩还特大,都像个老爷似的,要想那帮家伙出省拼命,啧啧。这可不是1920年打陆荣廷的那会了。唉——”
林一民长叹一口气,一脸无奈地看着张学良,毫不介意唱衰两广军队,张学良可能不一定信,但可以给他留下一种错觉。
就像现在两广的军队对云南唐继尧开战一样,又是飞机轰,大炮炸,浪费了不少弹药。但每天进展缓慢,想要打进昆明,没一年半载是不行的。
但战事能持续一年半载吗?
很多人开始不看好粤军桂军,就连缓过神来的唐继尧也得意洋洋地说自己的滇军战斗力强,那些广东兵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少爷兵,要是滇军有对方的装备。不用三个月就打到广州了。
他不知道,粤军桂军根本没出力,只是拿滇军来演练山地战术,提高作战配合。在联合参谋部的安排下,数万部队轮流从广东调到桂滇边境。完成训练后又秘密坐火车从广西调回来。
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完全是原来的那支部队了,军中加入了不少新面孔,他们来自南华,这些带着煞气的新军官开始对军队进行更加残酷的训练。
通过系列军事调动,粤桂军中加入大量的南华部队,同时在粤北、桂北等贫苦地区招募的新兵也在这次有些儿戏的演练中得到锻炼。
经过严密部署。广州政府秘密完成了扩军,大量的部队一时集结在偏僻的桂滇山区,默默地等在爆发的那天。
林一民隐约知道一些情况,不过不太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大佬有所默契:这次要雄起!向国人展示四年来的建设成果。
但林一民不会告诉张学良,就连张孝若也不告诉,虽然张孝若多少猜到其中的状况。
“话虽这样说,难道就让吴佩孚那匹夫和曹锟那混蛋继续祸国殃民?北京被他们乱成什么样子。你们也是看到的。这大是大非问题,绝度不能姑息!”
张学良气愤道,好像他们张家进了北京这天下就安定繁荣似的。
“所以此事就得靠张老帅了!只有他老人家才有势力和威望担当此重任。我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要什么物资的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
林一民推诿道,怎么会轻易许下出兵的承诺呢?
又是在推销军火?
张学良心里有些滑腻,这帮家伙真是良心大大地坏,一**商,都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混蛋!
不过从广州购买的军火质量比进口货稍差,但很便宜,性价比确实很高。还有上次从南华进口的战舰和飞机,贵虽贵,但比起日本货要强大截了。
除了广州政府,奉张算是舍得花钱投资海军空军的,张学良一度去南华考察,买下南华半卖半送的飞机战舰,飞机是老式的飞机,已经落伍了。
战舰是俘获荷兰人的几艘小舰,包括从海底打捞起来的,几乎老掉牙了,南华海军宁愿开着新型的武装渔船去训练也不愿伺候那些老家伙,不过落在野心勃勃的东北海军中,却是宝贝。
还别说,这次张学良南下就打算购买一批军火应急,包括采购一条子弹生产线,谁叫东北军中除了日本枪就算棉兰造最多呢。
不过这次他打算赊购,也就是说暂时不给钱,要钱,等我干掉吴佩孚再说。
张少帅蹙起眉头,端起酒杯,大喝一口,耐心道:“好吧!我正好还有笔大生意要找你谈谈。这是清单,你看看!”
林一民一听来了兴致,从张学良手中接过清单,心里暗暗高兴,自信满满地保证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美华的招牌绝对是杠杠的!”
“那就好!不过你知道,现在我们的手头有些紧,所以——”张学良有些抱歉地看着林一民。
“哦——”林一民点点头。有些后悔刚才说话太满了,不好翻脸说你不给钱我不交货,仔细打量张学良一眼,又低头看了看清单,好家伙,单是这3万条棉兰造,300万发子弹,怎么也得三五百万南华元啊!还不算其他呢?
要是让奉张用军火订单拖住了,没准还真的卖力出兵了。这王八蛋,想玩空手套白狼?林一民心里暗暗嘀咕。借军火给你打仗还不如武装自己人。广东子弟兵战力彪悍,贫穷的广西兵打起仗来更是不得了,比你们东北土匪兵强多了。
张孝若凑过来看了一眼,暗暗咋舌:“这军火比卖衣服来钱快多了!”
“怎么样?能不能接下这单子?我们是老关系了,绝对不会赖账的。”
张学良有些玩味地看着林一民。诱饵已经下了,就看对方吃不吃了。不过从林一民扭捏的样子来看,南方的那些人野心真的不大。不过这样也好,等我们入主北京后。也省得这些混蛋跟东北军争!
“有钱不赚是王八蛋,谁让美华公司赚不了钱,谁就是王八蛋,王八蛋该死!”林一民一拍桌子,斩钉截铁道。
“那我就恭候佳音了。相信林先生是个守信之人。”张学良心情舒畅,说服了林一民相当于广州政府半只腿踏上奉张的马车了。下面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来喝酒!今天不醉无归。我请客!”张学良豪气道,这家伙酒量好,觉得葡萄酒没意思,要换烈酒,把林一民和张孝若折腾得够呛。
“感情我是来陪酒的!”张孝若酒量最浅。被张学良灌了一大杯,不一会儿就倒下了,迷迷糊糊感觉倒在一片温热中。
第二天,张孝若摸着脑壳,一脸痛苦地醒来,酒精的影响没完全消除。
“醒了?”一张动人的脸出现在他面前。单薄白色睡衣罩不住吴小莉的傲人身姿,昨晚风情万种的秀发用绳子绑在脑后,显得干爽可爱,那双眼睛还是那么妩媚。
“昨晚——”张孝若迟疑问道,掀开被子,发现全身光秃秃的,心里一紧。
“不会喝酒就别喝,我进去的时候。你像个醉猫一样东歪西倒,好心扶你出来,还被你吐了一身。更多分的是——”
吴小莉连忙住口,似乎想起什么尴尬的事情,眉黛蹙起,脸上浮现一丝懊恼,白了张孝若一眼,一扭一扭地出去了。
“这位姑奶奶!”
张孝若嘀咕着,拿起旁边的衣服正要穿,吴小莉径直走了进来——“喂,这可是我的房间啊!”
林一民一身得体地出现在餐厅里,面前的杯子腾起香喷喷的咖啡香味,这是夜巴黎专门为过夜的贵宾准备的服务。
“听说你昨晚和小莉一夜?”他对着张孝若挤眉弄眼,有说不出来的暧昧。
“我现在头还疼呢?昨晚醉得一塌糊涂,你说能干什么?”
张孝若用力地揉脸,好让自己清醒一点,今早醒来,他就感觉那麻木的脑袋做什么都是慢一拍似的。
“这难说,有些事就是喝醉酒才做出来。”林一民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感觉全身暖洋洋的。笑眯眯地看着张孝若,有些好奇昨晚他们在房间发生什么事。
“我算明白了,昨晚你故意找我去顶死的。妈哟,同是姓张,那家伙喝酒跟喝水一样,不要命地敬过来,挡也挡不住。”
张孝若有些后怕道。
“那倒也是。还好有你,不然我现在还没起床呢!”林一民笑道,很高兴抓了张孝若这个壮丁,分散张学良的“火力”。
轻轻搅拌咖啡,随口问道:“你觉得那张少帅怎么样?”
张孝若就想起张学良昨晚喝酒时豪迈,心中有些佩服:“应该是个性情中人吧!不像你怎么阴险狡猾。明明偏偏还等着别人开口。”
“谢谢夸奖!”
林一民一点也不在意自己被形容阴险,停顿一下,叹道,“这次我们不得不出手,曹吴迪势力已经膨胀到极点,要是他们收拾奉张,肯定不客气对我们下手。就算我们打赢他们,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沉重!”
与此同时,在夜巴黎的某处房间里,大清早起来的张少帅就吩咐身边的秘书向奉天发报,说林一民军购交易大体谈妥,不日将南下广州。(。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34 陈果夫南下()
上海。
银行职员是让人羡慕的工作,体面而薪水不菲,多少青年都梦想着进入银行工作。
如果是外资银行,地位好像要更高一点,得到洋老板的赏识,说不准能成为银行大班,跻身上流社会。
美华银行作为上海金融界的新贵,特别是两年前的信交潮中,美华银行名声鹊起,兼并了上海的好几家华资银行、钱庄,他的母公司美华公司更是厉害,一举吞下大生纱厂在内的华资纺织工厂,霸气十足,让人瞠目。
在很多人的眼中,这家发迹于南洋的华资银行背后有着新近崛起的南华国家为后盾,实力能比肩于汇丰等老牌银行,所以近年来留洋回来的或者本土的年轻人都渴望进入美华银行这家国际巨头工作。
陈果夫就是的一员,工作勤奋,态度踏实,赢得同事和上级的好感。最近他刚升职,从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成为投资部的副主人。
副主任是最低级的干部,算是有点权力,待遇也比上海的大多数白领要好,下班后,他提着公文包,西装革履地走出美华银行,朝新买的二手汽车走去。
那是一辆克莱斯勒牌汽车,陈果夫的上司升职后,便把这车转手卖给陈果夫。据说是在南华组装,再运到上海销售,不过就这二手货也花了陈果夫足足400南华元!
嗯,南华元也在上海滩的主要几种货币之一。近年来越来越普遍了,是美华公司结算的货币。作为美华银行的职员,陈果夫每个月都能领到不少南华元。
“两年了,突然要离开真的有点舍不得!”
陈果夫回头看了看伫立在头顶傲气凛然的美华银行大厦,心中有些感慨,摇摇头,钻进车里,发动汽车在别人羡慕中向浦东中学驶去。
回来的时候,车里多了一位清秀的少年。
“陈叔,我们要到南华。你不骗我我?”
14岁的蒋j国兴奋地看着陈果夫,这几年,在上海一直都是这位世叔照顾蒋j国,而那位整天忙着干事业的父亲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