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大家都听闻,美华公司有海外华人的背景吧?”
宋子文说到这里,环视四周,对他们的担忧心知肚明。挑起了众人的胃口后,他微微一笑。解释道:“此事是真的。南洋和北美的华商确实在美华公司里有重大的影响力。广东一带的一些富商就知道这点,不过秘而不宣而已,他们和美华公司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可能大家不知道,为了从日本人和盛家手里夺回汉阳铁厂。美华公司做出很多努力,也付出不小的代价。现在很多人都笑他们冤大头了吧!
但,这很值得。为了挽救中国的钢铁工业,他们还是认了这盘赔本的生意。美华公司毕竟还会外国公司,就算感情上有所倾向。如果缺少中国股东的话,很多时候他们还是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宋子文道,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思考,宋汉章他们没想到事情还有这样的内幕。
“你说的是真的?那美华公司真的想为中国钢铁业干点事,不是买办?”陆伯鸿一双大眼盯着宋子文。他是上海钢铁工业的代表人物,独自创办的上海兴化铁厂曾红火一时,不过这两年面临洋货倾销,亏损不少,正打算从德国引进机器设备,再大干一场呢。
宋子文点点头。
“怪不得这两年,粤商发展得那么快,原来搭上了美华公司。”有人恍然大悟道。虽然上海的是中国工商业中心,但广东的经济实力也不差。这两年,美华公司带着一批南洋华商大量投资广东的百货、贸易、房地产、金融甚至水泥钢铁业,发展的势头迅猛,让人惊讶。特别是广东银行上海分行,实力在上海华资银行里名列前茅,让上海的宁波商人感到压力。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宋子文见众人感情上已经倾向汉阳铁厂了,继续说道:“投资汉阳铁厂,可能一时没有回报,但作为中国最主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一家钢铁公司,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旦让他复苏,这意味着什么?财源!所以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
“开铁厂真的那么好赚?我听说外国钢铁倾销,上海的中国钢铁产商纷纷不敌,这汉阳铁厂会不会也”
呃,此人被外国大商人吓怕了,不过他的问题很实际。
宋子文微微一笑,道“外国资本无非就是资金、技术、政策方面有优势,这些其实我们都不缺。我们宋家就是经营机器设备进出口生意的,每年都从外国引进大量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给中国的产商,绕过了上海的外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所以,我敢保证,我接手汉阳铁厂后,一定会把它打造成亚洲最先进的铁厂,让生产成本不低于国际水平,这样外商再倾销也不会轻易挤垮我们。”
看着宋子文一幅信心十足的样子,不少人想到宋家生意在宋子文主持下短短几年内快速崛起,慢慢地产生了对宋子文的信心。
宋子文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们气愤。“其实,这次汉阳铁厂融资我们已经做了充足准备,不需要大家倾家荡产,让大家一下子认购大量股份是不现实的,我只希望大家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投资中国的未来。
我本人就投资了60万,同时汉阳铁厂也会在广东募股集资,广东银行已经表示了,如果上海这边的集资不足的话,他们愿意全部接手。”
此话一出,让众人脸色不愉,心道:“这宋子文太坏了,这不是说我们这些上海商人比不上广东佬吗?”
看着众人脸上浮现的不忿的神色,宋子文心里笑了。继续调油加醋道:“实业救国重在行动,日本人一心要搞垮汉阳铁厂,我们偏偏要建设起来,现在是考验大家的时候了。”
“此事算我一份!我认股50万!说什么也不能让那帮广东小赤佬小看阿拉!”虞洽卿粗气道。
他一表态,其他人不好拿捏了,宋汉章、李平书等人也跟着认购汉阳铁厂的股份,加起来金额达到了150万。再加上宋子文认购的60万,汉阳铁厂在上海的融资一下子就完成了三分之二。
宋子文非常高兴,见大家那么配合,他又放出一个利好消息。“继汉阳铁厂后,萍乡煤矿也会向上海商界募股集资,我们会首先考虑汉阳铁厂的股东。”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投资煤矿比铁厂保险多了,萍乡煤矿是成熟的煤矿,是南方唯一的大型优质煤矿,除了向汉阳铁厂提供焦炭外,所产煤还大量的地供应上海,和北方的开滦煤矿一起垄断了上海的大部分煤炭生意。
这样一本万利的投资自然让人趋之若鹜,一些醒悟过来的商人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宋子文抛出来的骨头,于是他们表示回去后向亲朋好友推荐汉阳铁厂,争取把这次的股份全部认购,不留给广东人一分一毫。
李平书、宋汉章、虞洽卿等人都是都是上海商界、银行界的头头人物,由他们向上海的其他资本家推荐投资汉阳铁厂的话,事情会顺利得多的。
宋子文心里美美地想道。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宋子文在上海发起的汉阳铁厂的首期300万的募股集资全部被认购完,他忍不住兴冲冲地向司徒南汇报。
司徒南挺高兴。
“300万对于上海的资本家来说不算什么,不过他们舍得投资这300万进见效慢的钢铁工业,实在难得,让他们分享萍乡煤矿也是应该的。”
司徒南道。
萍乡煤矿随着汉冶萍被肢解后,现在落在了江西省,但实际控制权却在美华公司手中。不过有了开滦煤矿后,司徒南对萍乡煤矿的**不是太强烈,所以美华公司把萍乡煤矿8%的股份划到汉阳铁厂,自己保留3%后,就把刚刚到手的萍乡煤矿转让给刘鸿生、宋子文等上海富商。
上海、广州、香港、天津等地的投资者也购买了不少萍乡煤矿的股份,他们都看好萍乡煤矿这座大金矿,这次投资后来也的确让他们赚了钱。
主导这一项目的是“卖火柴的中年男”刘鸿生。当然他也是新成立的萍乡矿业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继“火柴大王”后,他又被好事之徒称为“煤炭大王。”
正因为美华公司的慷慨,宋子文才敢向李平书、宋汉章等上海富商许诺让他们入股萍乡煤矿。
第三卷 余波 133 汉阳重生(中)()
对于众人识若珍宝的萍乡煤矿在司徒南眼里只是座不错的煤矿而已,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煤了。司徒南有兴趣的话,可以随时找上现在在山西种田的军阀阎锡山,只要运作一下,还不是想挖多少煤就挖多少?
资金有限,司徒南不打算让美华继续投资煤矿,而是瞄准了真正值钱的东西——稀土。为此,美华公司悄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美华矿业公司,把旗下的煤矿业务全部划入美华矿业公司,包括少量的萍乡矿业公司的股份和大量的开滦煤矿股份。
同时,从萍乡煤矿套取资金后,美华矿业公司开始有计划地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进行地质勘探,他们把目光瞄向了钨、锰等稀有金属,当然也包括铜锌锡等有色金属。
司徒南一直对德国佬的钨技术很着迷,为此他不惜投入巨资在威廉大学设立合金实验室,还从德国引进了一批合金技术方面的专家。
他的计划是,把中国开采来的钨猛等稀土运回美国,通过康明斯动力公司旗下的特殊金属公司把这些稀有金属变成各种特殊的合金。
汽车、飞机、轮船、电子、电器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这些宝贵的金属。这样的心思很“歹毒自私”,所以司徒南不会随便跟人透露。
宋子文不知道司徒南的计划,他心里暗暗为美华公司让出萍乡煤矿感到惋惜。
宋子文点点头,又道:“广东那边怎么办?他们也要求入股汉阳铁厂呢?总不能厚此薄彼吧?”他有些担心地看着司徒南。
“美华手里还有汉阳铁厂差不多一半的股份,他们要坚持的话就让出15%到20%给他们。不过我看。他们的心思可能要变了。”司徒南笑道。
“哦?此话怎讲?”宋子文看着司徒南一脸轻松的样子,不由得问道。
“此事还属秘密,告诉你也没关系。不过免得你分心,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吧。总之,对你对铁厂来说是好事,。你还是回去好好想如何让汉阳铁厂凤凰盘涅吧!”司徒南笑道。
“这家伙,玩什么神秘!”宋子文心里骂道。没再追问下去。
司徒南煞费苦心得到汉阳铁厂也不完全出于自身的感情,也有经济利益成分在内。汉阳铁厂最主要的产品是铁轨,质量也不差,曾在外国博览会获过奖。
美华公司最近准备谋划修筑粤汉铁路,广东境内一段很早就修好了,不过湖南湖北一段因为历史种种一直没能修建起来,严重地制约了华南华中几省的经济发展。
为此。美华公司正跟英国银行团谈判,同时也发动联络广东、湖南、湖北的士绅。一开始汇丰怡和等银行不同意美华提出的商办铁路的建议,并且傲慢地提出了各种要求。
让司徒南一顿好气。他马上指示美华公司的谈判代表威胁道,如果汇丰他们不同意,那美华银行就打算找英国本土的几家财团合作,反正他们也对汇丰、怡和等洋行把持的中国利益很感兴趣。
一旦由本土的财团出面和美华公司合作,汇丰、怡和他们将不再使用英国政府赋予的特权了,没有特权,那汇丰还是汇丰吗?
在美华公司的劝说下,汇丰等银行放弃了让人苛责的主权矿权等条件。而南方几省的士绅也对美华公司提出的中外合办,完全商办的铁路很感兴趣。
美华公司和汇丰等英资财团谈判修炼粤汉铁路不知道为什么被日本人知道了,这帮狗鼻子兴冲冲地贴上来。他们吞并了俄国在东北的利益,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势力膨胀的厉害,已经严重地威胁英国在华的经济利益。焉能再让这狼子野心把手伸进华南?不用美华反对。英国人就冷冷地拒绝了日本人。
法国人倒是非常羡慕地看着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合作,知道没自己的份后,转而谋求修建安南到四川的西南铁路。不过他们势力有限,特别是中国段工程进展缓慢。让人绝望。
司徒南很希望能在离开上海之前把粤汉铁路的事定下来。心想:只要找到双方的平衡点,有美华居中联络。还是挺有希望把铁路修起来的。这样也可以带动汉阳铁厂的发展。
司徒南看着宋子文略带疲倦的面容,本想告之粤汉铁路之事,不过还没有落实,话到嘴边又止住了。
“只要让厂子运转起来,哪怕一时不能扭亏为盈,也会让人看到希望。做出了成绩,下次在融资就容易多了。”司徒南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在技术方面,你得帮忙。最好能从美国的钢铁厂抽调一些出色的管理人才过来,汉冶萍原来的那些家伙靠不住。”宋子文道。
“没问题!说道技术人才,我还真有个不错的人。他叫余名钰,是我在加州创办加州钢铁公司时的认识的留学生,也算得上公司的元老,技术上的事你得听他的,可不能干张之洞那样胡乱拍案的事。”司徒南提醒道。
“还用你说,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我可干不出来。”宋子文笑道,心里却对司徒南推崇的技术人才余名钰有些好奇。
司徒南突然想起来宋子文算计盛家之事,又问道:“算计盛老四感觉怎样?盛七小姐没说你吧?”
“有什么好说的。盛家的男人一个比一个孬种,废物一窝。反正他们盛家家大业大,失去一些也没关系。把 他们从汉冶萍公司里清算出去,正好让他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随了他们意。”宋子文不屑道。
对于自己那个一夜赌博就输掉一条里弄的大舅哥盛恩颐,宋子文实在没什么好感。
“盛老七虽然有些傲气,但是个聪明人,此事没什么好说的。”宋子文道。如今盛家失势,早不如昔,盛老太太还算英明,见宋子文前途无量,一心要为盛家找个靠山,不然她一死,盛家马上分奔离析。
在双方老太太的催促下,宋子文和盛七小姐的婚事有了落实,准备在年底结婚。
“那就好!可惜赶不上你的婚礼了。”司徒南笑道。他一时想到了宋御姐??
离开威廉花园不久,宋子文见到了司徒南派给自己的副手余名钰,一个带着眼镜,一脸斯文的24岁青年,专门负责汉阳铁厂生产管理。
“我准备在汉阳铁厂打掉一批人,包括哪些挟技自重的外国技术专家,你能保证在技术生产上没问题么?”宋子文开门见山道。
“没问题。我已经准备好一个管理团队,此前也对汉阳铁厂进行过调研。我有信心在一个月内让汉阳铁厂重新点火。”
余名钰道。他从北京大学矿冶系毕业后,去了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司徒南旗下的加州钢铁公司、康明斯公司在威廉大学未建起前,和加州大学关系良好,合作了不少项目,余明钰也有幸参与其中,是司徒南重点培养的华人技术人才。
他和康明斯公司的总裁徐周洋关系莫逆,曾多次到康明斯动力公司、加州钢铁公司等企业实习过,还曾被派到菲律宾筹建钢铁厂,所以技术上的事难不倒他。
“真的?”宋子文兴奋地看着余名钰,又问道,“怎么司徒南没跟我说过这些呢?”
“或许他太忙了吧?没空理会这种小事。”余名钰笑了笑,保证道:“至于我和我的团队水平如何,到时就就知道了。总之不会让你失望的。”
见余名钰信心十足的样子,宋子文点点头,心道:司徒南推荐的人才口气真大,嗯,这余名钰应该有本事,不能敢胯下海口?
跟余名钰交谈后,余名钰的修养、专业、见识都让宋子文很满意。
余名钰还有不俗的管理才能,早在收购汉阳铁厂前,司徒南就吩咐余名钰组织自己的管理团队,随时等待召唤。
宋子文没想到司徒南为自己准备了这样一份厚礼,得到余名钰的助力,宋子文对重整汉阳铁厂更有信心了。
“好吧!我拭目以待!希望你我合作,重新点燃中国钢铁的希望之火!”宋子文上前握着余名钰的手,心情激动。
他不知道,历史上,余名钰跟人创办上海重型机器公司的前——大鑫钢铁厂,是中国近代钢铁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
宋子文走马上任,由原来的不受待见的英文秘书变成了汉阳铁厂的话事人,让不少曾经看不起他的人暗暗着急,心想当初宋子文被流放到汉阳的时候,怎么没结下善缘呢?
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宋子文一到武汉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把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全部赶出铁厂,同时整顿财务,对那些贪污腐化的蛀虫进行严厉清算,追缴赃款,把他们送进监狱。
宋子文对汉阳铁厂管理层的血腥清洗极大地震慑了一帮别有心思的人。余名钰也开始对汉阳铁厂的技术生产进行严格整顿。一上任就毫不客气地辞退了日本派来的技术专家。
怠慢的工人,挟技自重的外国专家成了他整顿的对象,也被他清扫出门。在他的严格考核之下,一些滥竽充数的半桶水所谓专家也原形毕露,灰溜溜地离开汉阳铁厂。
对于那些努力工作的外国专家则得到了提拔,待遇也得到了改善,他们大多数是德国人,德国经济不好,所以在汉阳铁厂工作的德国技术人员都很珍惜这份工作,同时也佩服余名钰的技术。
第三卷 余波 134 汉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