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吴佩孚所知,美华公司销售的步枪有两种,一种是美军一战用枪。
吴佩孚以为手中的是美国货,但其实是棉兰造。菲律宾的钢铁厂拉出来的枪管,运到棉兰加工为各种部件,秘密组装后,就连南洋自己的军队都没来得及装备就运完中国大陆。
这点,就连小嘉道理本人也不大清楚,不过他知道美华公司是有能力生产一切所需的武器的。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不反对为吴将军的兵工厂尽一份力。只要付得起价钱,机器技术,什么的都好说。”
小嘉道理淡淡地笑道,对于吴佩孚要建立兵工厂的野心,他不由得高看吴佩孚一眼。
因为大大小小的军阀宁愿每次花100万买武器,也不愿意花三五百万建个自家的兵工厂。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不如借,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各大军阀的脑子里。
原因是复杂的。不过吴佩孚有这样的远见和行动,让小嘉道理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眼前的这个被称为秀才将军的将军。
“对了兵工厂,我想起汉阳铁厂,现在差不多要落入日本公司手里,我觉得对于中国来说不大合理。不知道吴将军也是这样认为吗?”小嘉道理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
“汉阳铁厂?哎。大总统晚节不保,祸国不浅啊!”吴佩孚有些心痛道。
“这样就好。吴将军,如果有一天你得势了。请记得帮帮我们一个小忙。
实不相瞒。我们正在谋夺汉冶萍公司,也取得了一些股份,如果加上中国政府手里的股份,我们有信心击退日本人。
如果汉阳铁厂被我们控制的话,我会承诺大力投资汉阳铁厂,使之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钢铁联合体,也会是中国最重要的兵工厂。这也是美华公司的态度。到时像你手中的这种步枪要生产多少就有多少。”
小嘉道理淳淳善诱道。
“为什么?”吴佩孚冷冷地看了小嘉道理一眼,任他说得天花乱坠,谁敢保证美华公司不会像是日本人一样。只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呢?
不过美国钢铁工业发达,距离有远,不可能对中国铁矿砂有兴趣的。如果投资汉冶萍的话,说不准会建成一个先进庞大的汉阳兵工厂呢?如果能为己所用的话??
想到这里,吴佩孚脸色又缓了下来。
这是比较远的想法,现在北洋3师只能窝在这衡阳,不能回到直隶,能否战胜皖系也为之,所以吴佩孚只能把心里的想法埋在心里。
“好啊!如果我们得势的话,相信对于友好的朋友。我想会有很多合作机会的。”吴佩孚许下了个有点空的承诺。
小嘉道理自然看着吴佩孚字眼里的陷阱,不过他不介意,就算没有吴佩孚,美华公司也能从湖北督军那里得到更加具体的承诺。
所幸的是,小嘉道理不用和吴佩孚讨价还价,因为在北京的曹锟已经会付钱的,那家伙有钱!
作为新直系的老大,吴佩孚和北洋3师将是曹锟未来称雄的本钱,不由得他不舍得花钱。
几年后,曹锟能花几千万元买选票当总统,自然是个有钱的主。为了赢得战争,赢得中央大权,曹锟痛快地付出了1000万元,除了大部分装备北洋三师外,也组建其他部队。
吴佩孚无疑是个有远见的军阀,他看到了飞机的重要性,又向美华公司购买了美军陆军航空队在一战中大出风头的康明斯——林肯飞机。
5架战斗机,5架轰炸机,另外再加两套配件,一共花了150万。
美华公司对此非常积极,不仅派出机械师,同时也表示可以派出飞行员,前提是吴佩孚付他们工资。
嗯,这些全都是美华公司在美国培养的飞行员,送到中国战场去积累经验最好不过了。
就这样,吴佩孚在美华公司的帮助下,秘密组建了航空部队,大大地提高了作战能力。几个月后出现在北方战场的时候,一举惊动了各路军阀。
看到飞机大显身手后,他们也纷纷组建自己的飞行队。不过没有系统的飞行系统培养,只能买下飞机回去充门面。不过也让美华公司赚了不少,为已经陷入困顿的康明斯——林肯飞机公司带去一丝生机。
小嘉道理和吴佩孚成功交易很快传到司徒南的耳中。
不纳妾、不积金钱、不留洋、不走租借。听起来不错,历史上吴佩孚也做到了。对于这个观感不错的好像颇有志气的军阀,司徒南心想先不论吴佩孚为人如何,但凭吴佩孚未来在洛阳大肆建造兵工厂,客观上建设了中国的军工业,就应该多一点支持吴佩服。
至少从经济利益出发,也应该和吴保持良好的关系。想了想,司徒南在美华援助名单里填上吴佩孚三字,等级为a级。
??
小嘉道理又回上海报捷了,吴佩孚站在湘江河畔,伫立良久。
“相传北方的大雁因惧怕塞外凛冽的寒风,便成群结队往南迁徙,飞越千山万水,来此气候温和,风景秀丽之地,安营扎寨、停歇栖息,这就是雁城衡阳。”
如今风和日丽,天气转暖了,我这个在南方羁旅数年的北雁也时候归巢了!小徐子,这次你要倒霉了!
第三卷 余波 120 少了些匪气的张少帅()
吴佩孚是个潜力股,那东北的土匪张何尝不是呢?
这次直皖大战,土匪张也是另一个重要玩家,狡猾的他已经和直系商量好,一起对付皖系,企图把地盘扩大到关内。
想到关内花花河山,土匪张一派大腿,骂了r /》 除了从日本大肆购置军火外,也把主意打到了美华公司。竟然派出心腹袁金凯到上海和美华公司洽谈军火合同,同来的还有张家大少爷张学良。
张学良刚刚从军校里镀完金,听说奉系要来上海和美华公司洽谈军火合同,便自告奋勇跟着到上海来涨涨见识。
具体负责军火采购的是奉系老人袁金凯,张学良只是跟这袁金凯涨见识,同时也开拓人脉,所以他更多地花时间和宋家的搞好关系。
军购很顺利,数量不是太多,只有区区200万,美华公司把货物运往北方的秦皇岛港就行了。
上海的花花世界让张学良打开眼界,迷了眼后,有点乐不思蜀。跟苦寒的东北相比,上海简直是天堂,这才懂得为什么老爹和一帮把兄弟为什么一心要打进关内。
上海滩的女人也很洋气开放,比家里规规矩矩的老婆让人更赏心悦目。
张家从上海商业机器公司购买不少机器设备,张学良和宋家搭上了关系,因此也认识宋美龄,被宋美龄的大方得体、高贵雍容、学识不凡吸引。
宋美龄也虽英气过人的张少帅颇有好感。只是进入这所富丽堂皇的威廉花园后。宋美龄有点小心翼翼,和张少帅保持一定距离。
这种细微的变化张学良感觉到了,他有些奇怪。来之前,他听宋美龄说过这威廉花园的主人,只知道对方很有势力。
司徒南得知张学良来到上海后。有些惊讶,便通过宋美龄邀请张学良到家里做客。看着那毁誉参半的张少帅。司徒南笑了。
“张大帅威震北方,张少帅气宇轩昂,一表人才。可谓人中之龙。虎父无犬子,果然没说错啊。”
司徒南热情地赞道,快步上前向张学良握手。
“司徒先生过奖了,学良才疏学浅,万万不及家父,只求努力奋进,不辱没他的威望。”
张学良谦虚道。
他刚刚从军校毕业,寸功未立,还没有骄傲的资本。
不过他也不是草包。常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他高大身材,从卖相看比一般的大烟公子好多了。
有张作霖这个狡猾凶悍的老土匪在背后督促,言传身教下,小张自然也有几分本事。
张学良回头看了一眼落落大方的宋美龄,笑道:“美龄给我说了不少司徒先生的事,我对司徒先生仰慕已久啊。像司徒先生这样有实力的商人,我非常希望你到东北去投资。”
美龄?叫得那么亲切?
司徒南心里有些不爽,不过脸上却笑道:“好说好说。听说东北在张大帅的治下,蒸蒸日上,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
对于投资东北不置可否。在他的计划里没有到东北投资的想法。
张学良听出了司徒南的想法,他微笑地点点头。心想:毕竟双方不大熟悉,司徒南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
他从宋家处得知,司徒南是个很有势力的商人,在国外有打量的投资,便有心结交。如果能引入欧洲资本进入东北,对快速扩张的日资多少也有点遏制作用。
张学良环顾了一眼富丽堂皇的威廉花园,能在寸金寸土的上海滩拥有这样天价房产,也说明了眼前的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司徒南确实像宋美龄描述的那样,富贵而有些神秘。
张学良暗暗告诫自己:上海滩藏龙卧虎,自己可不能盲目自大。
宋美龄不可能告诉张学良关于司徒南的太多信息,所以张学良还不知道跟自己做军火生意的幕后人就是司徒南。
司徒南倒是有心了解一下东北的情况。他问道:“张少帅,我听说关东军飞扬跋扈,中**队不敢阻挡,日本人正向东北大量垦殖移民,东北的重要工商业也被日商控制,不知是否属实?”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张学良听完没有微微一皱。
他知道张家一方面保持和日本的合作关系,离不开对方,一方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暗暗戒备,但不能正面对抗日本。
张学良缓缓地点点头,道:“东北现在日方一家独大,也是定然,家父只能勉力维持。我这次来上海,主要是采购机器回东北,发展东北的工商业,以图实业兴国。”
“其志可嘉!”司徒南理解地点点头。
心道:土匪张不学有术,有点像死去的袁大头,懂得发展地方的工商业,夯实争霸基础。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现在虽然日商势力强大,但还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如果自己插手的话,也能分到一杯羹。
只要土匪张没死,那么美华的投资还是有保障的。未来几年正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大不了赚够钱后,如果张家扛不住日本人的话,就把资金撤回关内。
如果小小布局一番,十年后,不让日本人太轻易地得到张家在东北掠夺的财产也是可能的。
司徒南默默地想着,越想越入迷,以至忘记了身边的客人。
“是啊!所以来之前,家父曾吩咐,要学良邀请上海的资本家投资东北,我们张家一定会保证你们的投资畅通无阻的。所以——”
张学良保证道,只是司徒南坐在一旁,不出一言,让张少帅的热情落了空。只得讪讪地放下了那像是要挥舞的手。
“司徒南!司徒南!”宋美龄摇了摇司徒南胳膊,不悦道,“汉卿在和你说话呢!”
“不好意思,有些走神了。”司徒南回过神来,歉意地看了看张学良。
可能见司徒南情绪不高。张学良也再也没谈及投资东北的事,谈起了上海滩的风俗人情。
平心而论。张学良的豪爽大气,司徒南还算是比较欣赏的,只是一想到日后这个家伙的种种。司徒南就没有打算要和这张大少爷深交。开始虚以应付。
还好有宋美龄在一旁插科打诨,所以谈话也算顺利。
傍晚的时候,张学良的副官过来催促,原来他们已经定好了回北方的船票。
“司徒先生、宋小姐,这次来上海很高兴认识两位。有机会两位到东北,学良一定进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两位。”
张学良笑道。
“有机会的。”司徒南笑道。
“一路顺风啊!汉卿!”宋美龄有点不舍道。
昨天张学良接到东北的电报,要他回去统军,应付接下来的直皖大战。军火购买到了。向宋家采购的机器也买到了,所以张学良这次来上海两个任务都办好了。
他豪气挥挥手,钻进汽车走直往码头。
“人都都走了。”看着宋美龄有些留恋的样子,司徒南心里有些吃味,伸手在宋美龄眼前晃了一下。
“汉卿是个不错的朋友。”宋美龄道,回身看了司徒南一眼,有些无奈地摇头,可惜这这个优秀的男人都给不了她想要的东西。所以,她的心虽然有所倾向,但总感觉有些悬在半空。不踏实。
还有那刚刚离去的张学良,也没有。
“不错的朋友?或许吧~”司徒南淡淡一笑,嘴皮微微翘起,有些不以为然。
“你好像不大喜欢汉卿?”宋美龄皱着眉头道。回想起来,她觉得司徒南对张学良的热情好像有些虚伪。
“喜欢?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只是觉得可惜了。”司徒南自顾自说道,“从性格上,张学良可能会是个不错的朋友,也可能是个优秀的军人,只是可惜没有遗传土匪张的匪气!”
“匪气?”宋美龄若有所思,细细品味司徒南的话。性格决定命运。被司徒南小小提醒,宋美龄才想起,张学良一直都太顺了,少了磨难,又没有老土匪的匪气,确实可能会影响他日后的成就。
抬起头看司徒南,宋美龄的眼神里又多了说不清楚的东西。当然她不知道日后张少帅跌宕起伏,荣辱交织的人生。但司徒南知道,所以他不打算和张家走得太近。
“他少了些匪气,那你呢?”宋美龄突然问道。
“我?我很他不是同一路人!不过我倒是有些欣赏他老子,够狠能忍,又会投机!”司徒南笑道。
“我看你啊!不仅有匪气,还有赖气呢!只是平时总是一副斯文得体的样子,倒是能骗人的。”
宋美龄有些哀怨地说道,对这个家伙的若即若离的态度有些恼火。这个男人的心就像大海,自己几乎从没看清他汹涌的浪花下面的潜流。
司徒南涩然一笑,不语。本想找其他话题的,但又显得自己心虚,索性把心里的一点烦心事放在一旁,思考投资东北的事。
宋美龄感觉厅里只有两人,有些尴尬,心里有些难受,想起报社还有事,便扭着屁股走了。
“哒哒哒!”高跟鞋用力地敲地板,空荡的屋子里回荡着离去的恼意。
看着宋美龄的背影,司徒南无奈地摇摇头,有心思和行动是两码事。顺其自然吧!他心里想道。
想了一会儿,司徒南拿起笔,给林一民写信。
“若有余力,可考虑投资东北事宜,开发当地资源,以抗日商”
看着纸上那歪歪扭扭的字,司徒南有些汗颜。敲惯键盘,让他写字,感觉有些别扭。
真丑!
司徒南自嘲道。
末了,又添了一句——我想知道你和黄家小姐相处可好?
写完信,司徒南还有些烦闷,便驱车去见识上海滩真正的醉死梦生。只有看到忙碌而麻木的众生各态,才会让他感觉清醒,好像上帝一样冷冷地看着人间的一切。
第三卷 余波 121 夜上海()
上海滩最时髦的地方应该是戏院、电影院等场所,但大多数男人最向往的还是迤逦的夜总会。
司徒南闷极的时候也会考察上海的夜生活,因为那里龙蛇混杂,政界要人、帮派流氓、商贾巨富、外国商人还有传说中的各种特务都会云集在那光怪陆离的灯红酒绿中。
在司徒南印象中,小人物发愤图强(小流氓崛起)、民间的恩怨情仇、中外各势力的惊心动魄的间谍战,绝大多数电影情节都发生在上海滩的夜总会,那里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