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徒南考虑到梅隆家族的影响力,也同意和梅隆家族再次合作,一起控股固特异轮胎公司。
除了种植橡胶树,用化学手段合成橡胶也是一大趋势。有感于此,司徒南接着又给巨人公司下令研究合成橡胶技术。这是后话不提。
胡茂清偷偷地去了一趟棉兰,回来仔细地向胡国廉报告棉兰的所见所问。
“真的有那么厉害?”胡国廉激动地看着一脸兴奋地赶回来的儿子。
“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总感觉他们还有更多的实力没有显示出来。司徒南说得不夸张,那隐藏的几千号军队一举拿下苏门答腊岛不是难事。爹,我不骗你,有个叫何文秀的将领亲自带我去参观了他们设在大山了仓库,密密麻麻地,满是枪支弹药,我看都可以装备几万人呢!”胡茂清激动地描述道。
“有如此实力还蛰伏,此等耐性,真可怕。他们果然所图非小啊!看来,我们胡家要做出抉择了。不然??????”胡国廉意味深长地说道。既然对方敢把这么多秘密透露给胡家,这是诚意,也是种自信,更是一种淡淡的威胁。
让司徒南更高兴的是,司徒美登和黄三德双双从棉兰赶到滨城,跟胡国廉进行了深刻的交谈。胡家父子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加入致公党,成为即李仁桥家族后的又一个加入致公党的华人家族。
这结果不出司徒南所料,当他再次踏进胡家的大门的时候,胡家的态度又恭敬了不少。他拉着司徒南的手,连连感慨。
“老爷子,你说我们再开个体育学校怎么样?”司徒南问道。
“体育学校?”胡国廉有些抓不住司徒南的意思。
“对啊,体育学校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当然最好能打打枪什么的。”司徒南笑道,“叫精武学校怎么样?”
!#
 》
第三卷 余波 51 精武学校()
  第三卷 余波 51 精武学校
“精武学校?这个名字不错,只是学校宗旨要仔细筹划妥帖。”胡国廉道。有些明白三天内的意思了。
“以体育学校的名义,培养华人青年的尚武精神,自然是好,但过犹不及,要注意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干涉。”胡国廉道。他现在已经开始站在致公党一边了。
“老爷子说得是。体育学校自然不能办成像军校那样扎眼,但只要把我们最重要的东西交给我们的青年就足够了。那就是知识、意识、还有情操。”
司徒南自信地笑了笑,这方面致公党在美国有了不少经验。致公党人在旧金山开办了一家致公中学,招收的都是华人学生,不仅教育学生文化知识,同时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把军国民思想教育灌输给学生。
致公中学的学生完成学业后,优秀的分子被致公党派遣到各国的军事院校学习,剩下的除了一部分文化素质好的学生进入大学再教育外,大部分不是进入保安公司担任骨干,就是被派到拉美、南洋进行军事训练。
这一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次何文秀跟司徒南提起过,那些中学生进入部队后,表现出色,比一般的队员更有潜力。无论是武器使用维护还是指挥作战,都比那些放下锄头的农民工强多了。
尝到甜头后,司徒南便想在南洋也开办一所类似的学校,于是他向胡国廉大致地讲述了致公党在美国办致公中学的事。
“善,大善!”胡国廉抚掌赞道。
“呵呵。此时又得麻烦你老出面了。”司徒南笑道。精武学校开在华人聚居,占优势的滨城最好不过了,而有能力有名望出面料理此事的也非胡国廉莫属。谁叫胡国廉不仅是滨城的地头蛇,而且在殖民地政府还担任要职,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胡兄,希望你能出面动员南洋的华人家族把他们的青年送到精武学校接受训练,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华人家族保护自己不受土人侵害,同时也可以教育我们的新一代青年,加强华人的影响力,扩大致公党影响。”司徒美登建议道。
“醒得,醒得。”胡国廉欣然应允,“回头我就让我拿顽劣的三儿去精武学校,把他的皮性训掉。”
众人笑道,关于精武学校的事情就这样通过了。有胡国廉以身作则,其他的华人家族也慢慢地把家里的青年送到精武学校去。
这是非常现实的需要,在南洋,土人对华人态度不友好,很多华人家族都意识到武力的重要性。胡国廉一动员,他们就应允了。不仅开始把子弟送入精武学校,而且越来越多的华人家族也开始像胡国廉一样,为家里的保镖装备几把枪,吓唬土人好防身。
为了把精武学校尽快办起来,致公党不仅从美国的致公中学抽调了一批教师,同时还从棉兰的保安公司那里排除优秀的军事人员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
英国殖民地政府不是没关注到滨城精武学校的异常,但一直捉不到精武学校的把柄,在团结一致的华商的压力下,也对精武学校的存在默认了。
精武学校跟旧金山的致公中学一样,虽然有军事训练的痕迹在,但没有拉枪拉炮地大干,也没有什么技术兵种,最多也是让教会那些学生打打枪而已。这样的情况最让英国人放心不过了,他们只是笑笑那些华商钱多了,妄想通过体育学校来满足一下他们的虚荣心而已。
??????
司徒南和胡国廉定下精武学校的事宜后,想起一段时间没见李仁桥了,便想在离开滨城之前再见李仁桥一面。
“我留在滨城已经没什么事了,也该到下一站走走了。对了,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司徒南问李仁桥。今天,据说李仁桥带着他的未婚妻来威廉号做客,但司徒南出来的时候,只看到李仁桥,李仁桥的未婚妻已经被劳拉带去参观威廉号了。
“也差不多了,美国那边有不少项目都等我回去处理呢。”李仁桥随口答道。他那老爸要忙着李氏锡业公司的事,不大关注李仁桥了,因此李仁桥也难得过了几天清净的日子,可惜好死不死,他那在英国留学的未婚妻前天突然从英国回来了,于是李仁桥又被这恼人的事情缠上了。
他和那女子已经十多年没见了,再次见面,彼此都改变了许多,突然间要被人告诉,要和一个陌生人结为伴侣,心里总感觉到别扭。所以,李仁桥就想赶快赶回美国,反正到了美国后,他一个人就自由自在了。
“这样也好。组织的事,你懒得参与,那就给我好好地搞研究吧,将来革命成功了,也有你一份功劳。”司徒南笑道,又想起合成橡胶的事情,便交代道:“合成橡胶还有石油化工衍生物将会是未来巨人公司的研究重点,这方面值得注意。”
“放心吧!我不会给你省钱的。”李仁桥笑道,说起研究项目,他就来了兴致,和司徒南讲了一些研究方面的成果。
末了,李仁桥突然来了一句:“按你这样做法?以后巨人公司到底是医学化学巨头还是化学化工巨头呢?”
司徒南微微愣了一下,他设计的巨人公司应该是一家化学化工巨头,应该类似杜邦,巴希夫的,但由于磺胺的成功,让巨人公司更多地像辉瑞拜耳这样的医学巨头。这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家公司必须要专心,做专业的事情,最忌讳的是贪多嚼不烂。只是巨人公司的发展超乎司徒南的预料,他不知道要选择哪个方向好?
巨人公司现在在经营磺胺等医药技术研发的时候,也在投入巨资研究合成氨,而且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扩建工厂,把辛苦研究的技术转为产品,从而获得利润。
巨人公司现在虽然是个巨人,但这个巨人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如果不及时分拆的话,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干脆一拆为二好了。”司徒南突然说道。
“什么一拆为二啊?”李仁桥疑惑地看着司徒南。
“我发现巨人公司的发展方向有些问题,就想把它一份为二,分为两家公司,一家专门研究医学,一家专门研究化学。反正公司发展壮大,迟早都会分家的,还不如现在早早地规划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的。”司徒南解释道。
“哦!这个是你的事。”李仁桥淡淡地说道,对公司经营没有太多兴致,“不过巨人实验室可不许分啊!”李仁桥又道,他可不想因为公司的事分散实验室的实力,在他心里还有很多项目要研究呢?
“嗯。”司徒南道。分拆巨人公司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他也是跟李仁桥提了一下,具体的事情还是要等他回到美国后再做决定。
中午吃饭的时候,司徒南终于见到了李仁桥的未婚妻了,一个叫刘子璇的小女生,个子虽不高的,但长得很精致,娇小玲珑,显得非常可爱,有点小家碧玉的感觉。
更为难得的是,这位看起来小家碧玉的刘子璇处事却大方得体。
“威廉先生,你这船简直就是一艘梦幻之城,刚才夫人带我去参观的时候,我真是大开眼界了,比我坐的英国人的邮轮还有好。”刘子璇微微顿首,彬彬有礼地说道,举手投足之间带着带着一些英国伦敦淑女的味道。
“谢谢。刘小姐喜欢可以多住些日子,我们非常欢迎你。”司徒南笑道。他开始以为对方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子,没想到,刘子璇在贤妻良母的同时,还带着一种知识女性的风采。
李仁桥捡到了。司徒南心里笑道,他偷偷地留意旁边的李仁桥,虽然刚刚表面上,这位名满天下的李博士脸色有些冷淡,但从他目光停留在刘子璇身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上开,司徒南估计这技术男应该动心了!
不过闷骚如他,对于感情有些木讷,反而不如刘子璇落落大方。
“刘小姐接下来有和打算呢?”司徒南问道。
刘子璇轻轻一笑,“刚回来,还没有想好,就被家里人压着去见我们的李大博士了。”
她的小幽默让司徒南夫妇不仅莞尔。
“女子学院曾邀请我去学校上课,我在犹豫要不要答应他们呢?按我本意,跟希望办一份报纸,杂志什么的,宣传欧洲的先进制度文化,为南洋的文化事业做一些开化的工作。”刘子璇道。
嗯,听独立自主的,想要有自己的事业,似乎没有一点相夫教子的兴趣,司徒南忍不住同情地看了李仁桥一眼。
不过,李仁桥的眼睛更亮了些,刘子璇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新女性的形象正是他渴望的,就算最后成不了夫妇,也比娶一个没有共同语言,只懂得唯唯诺诺的女子要强。
“办报?不错啊!”司徒南笑着点点头,心想,自己打算在新加坡办报纸,说不准这刘子璇也是难得的人才呢。
“刘小姐,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从事慈善的事业呢?我们威廉基金会在南洋和中国有很多的慈善项目,正需要像刘小姐这样的里通中外的人才。”劳拉突然说道。
刘子璇眼前一亮,坐在一旁的李仁桥正关心地看着她。
!#
 》
第三卷 余波 52 黄仲涵()
  第三卷 余波 52 黄仲涵
出生富人家庭的她不用担心金钱问题,又不想过早地担当相夫教子的角色,刘子璇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对劳拉的提议很感兴趣,开始打听起威廉基金会的事情,劳拉都一一作答。
由于刘子璇此前在英国时曾加入教会,经常帮助教会做些社区教育之类的义工,所以对慈善教育有一定的经验。
在劳拉的邀请下,刘子璇加入了威廉基金会,负责基金会在滨城的慈善教育项目,其中就有司徒南和胡国廉提起的精武学校、南洋工程学校等一批教育机构。
劳拉为刘子璇的加入很兴奋,在南洋,很少很有人和她亲切交往,而且还是个女性,所以一用晚餐她就拉着刘子璇到一旁商量基金会的事情了,把司徒南和李仁桥撇在一旁。
看着刘子璇的身影消失在转角,李仁桥才有些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他转过头来,看见司徒南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笑什么?”李仁桥白了司徒南一眼。
“没什么,我就是想笑。”司徒南随意地耸耸肩,又有些认真地看着李仁桥,道,“你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李仁桥道。
“别装蒜了,说你那个未婚妻来着呢?刚刚你也听见了,她要在南洋负责基金会的工作,而你又要回美国,这夫妻隔着个太平洋总不好吧?”司徒南有些皱着眉头说道,似乎在为李仁桥担心。
“都是家里安排的而已,成不成还两说呢?”李仁桥无所谓地说道,他已经和刘子璇私底下已经约定好了,大家先处一处敷衍一下双方家里人再说,平时各人有各自的自由,不得干涉对方。
“哦。”司徒南点点头,不再追问下去了。他对刘子璇的印象不错,真心希望她和李仁桥能成事。
除了刘子璇,司徒南不久后又认识了南洋的一位名媛,她就是糖业大王黄仲涵的女儿黄蕙兰,一个时髦而美丽的女人。
离开滨城不久,司徒南来到了新加坡。新加坡是南洋最闪耀的明珠,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北岸,战略位置突出,就亚洲通往西方的咽喉。英国人控制了新加坡,就像他们在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好望角等地所做的一样,大英帝国把全世界重要的黄金水道都抓在手里了。
司徒南看着英国人在马六甲海峡上修筑的炮台,忍不住有诅咒了英国一番,约翰牛真是太贪婪了,怪不得成为世界公敌!司徒南恶意地想道。
新加坡不仅是做战略要地,也是南洋重要的商业城市,航运便利,商业发达,很多世界性大公司都在新加坡开设分公司或者办事处。美华公司也不例外,还把美华银行南洋分部设在了新加坡。
新加坡也是华人的聚居城市,跟槟榔屿一样,新加坡的几十万人口中,华人人口占大多数。几百年来,华人在新加坡经商,开垦土地,用自己的汗水灌溉了新加坡的繁荣。
看着街上往往来来的熟悉的乡音,司徒南心里有些感叹,怪不得后世这里能出现一个华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呢!
除了部分趾高气扬的欧洲白人外,华人无论从商业、农业、工业上都在新加坡这座城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力量。历史上,抗战的时候,新加坡一度成为华人支援祖国抗日的大后方,大量的物资资金都是在新加坡筹集,然后通过西南运送到大陆的。
平心而论,司徒南认为新加坡的发展潜力比槟城还好,经济辐射能力可能覆盖整个南洋,未来威廉财团在南洋的投资应该更多地向新加坡倾斜。
司徒南还没来得及考察新加坡的商业环境,就接到黄仲涵的邀请,原来黄家有个千金要庆生,她就是黄仲涵最疼爱的女儿黄蕙兰。
当司徒南携着劳拉神采奕奕地走进黄家的时候,发现来宾可真不少,就连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也赏脸出席了,后面跟着一大群英国海峡殖民地政府的要员。除了政界要人外,各国驻新加坡的领事也来了不少,还有南洋的华商也蜂拥而来。
新加坡是中华总商会的总部,所以新加坡的华人富商也比比皆是,比司徒南在槟城看到的华商还要多得多。
司徒南夫妇到来抢了主人家不少风采,司徒南的英俊潇洒搭配劳拉的美丽大方,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他们一路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不少人都在猜测这对年轻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