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大明南方那些当兵的人来说,他们不仅参军也只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平日里对于百姓,甚至是自己的邻里也是狐假虎威,想要捞些好处。这正是东南沿海面对着那些比鞑子要弱小很多的倭寇,却是一直的如此被动,一直的如此害怕。甚至很多巡逻的军队在见到倭寇登岸的时候,只不过是象征性地放几箭便转头就跑。而他们回去之后,还要说倭寇势大,自己抵抗过却是无用,这才退回来的。不仅没有解决倭寇,反而还让他们登岸行凶,而这些人不仅是不用付出丝毫的责任,反而还得了个英勇作战的好名声。

    张凡心里明白戚继光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然而他什么也没有说,毕竟如今戚继光所说的这些话若是被外人听了去,传到朝中去的话,又会是一番不必要的麻烦了。不过现在,有张凡这么个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听着戚继光说这段话,估计就算是被什么听到,也是不敢往外传的。

    “今日也是尽兴,说了这么些废话,倒是要你觉得我啰嗦了。”戚继光突然说道。

    “那里的话,戚大人的这一番话,发人深思,我也是从中领悟到了不少东西。”张凡赶紧说道。

    “哦?说来给我听听,我倒要听听你这状元郎有何见解。”戚继光却是突然起了性质,问道。

    张凡没想到自己这一番附和的话居然让戚继光起了性质,也就只得在心中想了想,硬着头皮说道,“戚大人刚才所说的话,我心里都明白的很。说来说去,人活一世,最多不过几十年罢了。这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然是要先为自己着想。但是戚大人,你说了这么多,却是单单漏掉了一个人没有说。”

    “谁?”戚继光被张凡的问题弄得性质更甚,赶紧问道。

    “那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张凡看着戚继光回答道。

    “你是在说我?”戚继光被张凡的回答弄得有些不知所云了。

    “不错,我所说的正是戚大人你。”张凡点了点头说道,“戚大人方才说,治军之时,让手下的士兵们能够加紧操练,奋勇杀敌,所用到的并非什么爱国心思,亦或是对于陛下或者是朝廷的效忠,这点我是十分同意的。但是戚大人却忘了说说自己了,当初戚大人为何会有立志扫清倭寇,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的想法呢?

    “我知道,戚大人是将门之后,或许是戚大人骨子里就是个喜欢打仗的人。但是我怎么都看不出你是那种人。再加,你的家世也并不贫困,年纪轻轻就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想要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是你还是选择了去打仗这么一条路,那么剩下来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你这么做还是为了大义。”

    戚继光听了张凡的这一番言论之后,深思了起来。他之前还真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想过为何自己会选择走这么一条道路。而如今,张凡说了出来,戚继光这才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是为了大义,为了心中那份爱国之情。只不过所谓“身在局中不知局”,他自己却是从来都没有发现过这个问题。

    “向那汉朝,汉武帝刘彻,一生征战无数,虽然他也是弄得国家百姓死伤惨重,死在疆外,家人连尸首都见不到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张凡突然说起来这事,“但是,他手下的臣子和百姓们却没有人说过他的不是,反而还为他的做法而感到骄傲无比。这一切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因为刘彻激起了人们心中的那份爱国之情吗”

    “你说的不错。”戚继光肯定了张凡的说法,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如今,却是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情形了。”说完,戚继光长叹了一口气。

    而张凡却是没有再说什么了。

    :

第三百零二章 回到扬州() 
午饭之时,张凡和戚继光聊了很多东西,话题也是在二人说话的不知不觉之间变得沉重了起来。 不过待到二人吃完了饭,那种沉重感又消失了。二人都是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对于之前所谈论的那种情况,二人虽然在心中觉得有些惋惜,但是他们还没有到有本事可以去改变的地步。既然改变不了,又何必还要纠结于此呢,再说了他们眼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太还要写奏,准备奏隆庆,向他说明一番这里的状况,并且让隆庆能同意,让那一千扶桑俘虏帮助修缮被他们所破坏的城池。而戚继光还要写好呈交给并不的战报,如今战事已经结束,向朝廷发放捷报的传令兵已经派了出去,这准备呈交给并不的战报自然也是要赶紧完成的。

    张凡也就没有回去,就留在了戚继光的大帐中,两人是一同奋笔疾,加紧完成自己的任务。戚继光所要写的战报没有多少,毕竟他从蓟州亲率大军千里迢迢赶来杀敌,一路之又没有碰到过什么问题。等他赶到南直隶的时候,已经是接到了张凡从扬州城发来的求救信,他也就这么直接朝着扬州城来了。而之后,扶桑人快速退去,他也就这么率军围住苏州城,直到对方打开城门打算突围。而早有准备的戚继光则是将对方前后夹击,一举歼灭,最终只是留下了一千余人的地方俘虏。这份战报简短的很,戚继光并没有花费多长的时间就已经写完了。不过他在其中也漏掉了很多东西,比如那最重要的一点,敌军为何驻守在苏州城中好好的,会突然打开城门突围,这种情况照理来说是有点不合常理的,毕竟面对着比自己更加强悍的军队,敌人所应该做的是进守城门才是。

    关于这件事情,戚继光也是跟一旁的张凡商量过之后才决定不写进战报里去的。毕竟那件事情,说来没什么,但是也并非能在朝中大张旗鼓说出来的。而解释的事宜,就自然而然地交给了张凡这个锦衣卫的统领去做,他就不用在这面费什么心思了。想来这件事情有些奇怪,也有些好笑,一个是大明的将领,一个则是负责监察百官的锦衣卫的都指挥使,二人写去朝廷的公文竟然会这么互相商量着写,这实在是在明朝历史罕见的一幕。

    而张凡那边,所要奏隆庆的奏疏内容也是没有多少的。他只要说明一番这里的情况,并且请求隆庆下令让这一千余名扶桑战俘帮助修缮城池民居什么的就可以了。而且,张凡心中对于这件事情也是把握十足的,他相信爱财的隆庆一定会同意他这种低价的方式的。

    很快二人就将该写的东西写完了。正当二人准备唤来各自的手下,将战报和奏疏送往京城的时候,张凡这才是想起来,自己还少了一份战报没有写。

    在这之前,他是被隆庆临时委任为那个“驱夷将军”,在戚继光没有到来之前,他才是江南之地抵御倭寇的主帅。虽然他的这个职务早在戚继光到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自动解除了,可是对于之前的那场战斗他还是同样需要写一份战报呈交给兵部阅览的。

    没有办法,这种事情也没有其他人能够帮他代笔,张凡只好重新坐下来,拿起纸笔开始写起来。奏的奏疏,张凡早就已经是驾驭的轻车熟路了,可是这战报,他还是第一次写,应该怎么写,里面什么内容能写,什么内容不能写,他完全是一概不知。好在如今,一旁有戚继光在,他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戚继光询问一番。而戚继光也是毫无保留地全部告诉张凡。

    写战报的过程中,张凡脑子里总是会走神,他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段日子。特别是他作为主帅,坐阵扬州城城楼之,守卫那里的那段日子,那可谓是张凡两辈子里面最为艰苦的时候了。时时刻刻都有被对方攻占的危险,也时时刻刻都有着自己会身死的危险。虽然如今,那些都已经过去,但是现在回想起那时候事情的张凡,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冒出冷汗。也许以后的张凡,还会遇到比这更加危险的情况;或许他从此以后就身居高位,再也不会和这种事情有缘。但是那副场景,却是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带着颇为沉重的心思写完了这封战报,张凡这才是长出了一口气,放松了下来。将战报和奏疏送出去,张凡也打算回扬州去了。

    “对了,戚大人。”临走之前,张凡向着戚继光说道,“这几日不知你有何打算?”

    “我?我自然是要呆在这里,等候朝廷的调令到来了。”戚继光理所当然地说道。

    “不,戚大人,我的意思是,这里似乎有些不太适合扎营?”张凡说道。

    戚继光听他这么,想了想,这里倒还真是不太适合扎营。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实际是苏州城通往扬州城和应天府方向的官道。

    “这事好办的很,我等会就下令让将士们拔营,反正这边地方也大得很,总能找到一块空地让我扎营的。”戚继光说道。

    “嗯,戚大人说的是。”张凡说道。

    “不过,我倒是有件事要求你帮忙了。”戚继光突然说道。

    “哦,是什么?”张凡见戚继光居然会开口求人帮忙,不由得好奇了起来。

    “是这么回事。”戚继光说道,“之前我收到朝廷的调令,要我率兵来江南救援。我知道了之后,就立刻发兵朝这边来了。因为时间紧迫,粮草辎重什么的都没有准备多少。直到之前在徐州府停留的时候,这才是补充了一些干粮。如今,也只是剩下够用一天的干粮了。”

    张凡听到原来是粮草的问题,心中也不由得解开了疑惑。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毕竟人是要吃饭的,再抢的军队,吃不饱也无法阵杀敌。而戚继光这人为了这件事情,居然会对张凡说出一个“求”字,由此可见粮草的重要性。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凡点了点头说道,“戚大人还请放心,如今战事已了,那扬州府中的难民也该回来了。等我回去之后,就立刻让那扬州知府王德照调拨粮食,送到戚大人军中便是。”

    “如此,还是要谢过你了。”戚继光拱了拱手说道。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张凡赶紧说道,“话说,如今这苏州城可算是全空着了,城中也有很多粮食。再加如今虽然战事已了,可是朝廷的公文还没有下,戚大人你作为此战的主帅,有权征用当地州府的粮草充作军辎,又何必要我来帮忙?”

    “话是这么说不错,我这也不是怕会惹麻烦吗”戚继光有些无奈地说道,“毕竟这世,能干事的人不多,却是会胡乱瞎搅和的人不少,万一有了什么麻烦,那还真的是麻烦的很呢”戚继光现在的心情似乎有回到了午饭之前那种畅快的状态,一番话说的虽然情况难以让人觉得高兴,但是却更加罕见地用了一番绕口令似的的话。

    张凡,甚至是一旁的王猛等人,听到了戚继光的这番话,也是觉得有些好笑。

    “既然如此,张凡就答应下来了。”张凡笑着说道,“等我一回到扬州,第一件事就是找人为戚大人张罗军粮的事情,绝对不会耽误戚大人手下将士们吃饭的问题的。”

    “那就好。”戚继光很是高兴。

    告别了戚继光,张凡等人骑着马,走出了戚家军的大营,向着扬州城走去。

    一路,张凡的心情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好,比之来时可算是好的太多了。如今诸事落定,他之前所担心的事情,也不再过滤了。不管朝中是否有人打算对自己开炮,总之他们现在是没有理由了。这万余名紧守在苏州城中的扶桑敌军,并没有耗费他和戚继光太多的时间,而且最终的结局,戚家军几乎可以算得是完胜。虽然不能说没有损伤一兵一卒,但是伤亡的确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如此一来,朝中,哪怕是高拱,恐怕也是没有什么理由发难了。”张凡心中想到。

    心情舒畅,这时间仿佛也不再难熬了。等到张凡等人能够隐隐看到扬州城的城墙之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而众人却没有一丝疲惫的意思。

    扬州城中,松江府和苏州府逃过来的百姓们还都在。张凡进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找来王德照,让他宣布战事告捷,并且让他组织人手,将这件事情通报给城中的百姓们,并让他们在明晨十分回到原住处。他还特别让王德照注意,要派人手维持秩序,万万不可出现什么拥挤无序的状况。

    之后便是关于戚继光所要军粮的事情。而王德照也丝毫没有犹豫,立刻就答应了下来,并且还派人连夜送往戚继光的大营。

    做完了这些事情,张凡总算是可以回家了。当他到得家门口的时候,便看见映月正等在张府的大门前,就像是一个等待着自己张府得胜归来的小媳妇一般。看到这幅场景,张凡心中真的非常开心。

    :

第三百零三章 巧之又巧() 
所谓“巧合”二字,从来都有着其不可抗性。 一般能够被称为巧合的事情,基本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是认为所操纵的。

    当然,这只不过是这个词所解释出来的意思罢了。但是真正到了社会,或者是商场,也别是朝廷里,几乎是没有人会相信“巧合”这两个字的。对于经受过大风大浪来说,他们永远都不相信巧合,而只相信在所有的事情背后都必然有着其原因的存在。

    高拱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还记得他自己刚刚踏入仕途之时,心中也是跟很多人一样,抱着的是那种全心全力报效朝廷、皇,为百姓造福的想法,再加他的性格也是豪爽的很,他当时的想法也是有些天真的。

    但是如今你若是再去问高拱关于这方面的问题的话,他会告诉你,绝对没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的。任何事情在现在的高拱看来,只要你在事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考虑到了各方面的问题,那就自然是没有问题了。而若是当真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看天意行事的话,他会告诉你,要你强行将天意篡改过来。现在的高拱就是这么简单、直白。

    其实说来说去,他这个性子也是被徐阶给弄出来的。之前的他,一直到嘉靖坐皇位的时候,虽然因为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变得懒散了起来,但是那个时候的高拱还是比较随性的。直到那次,徐阶弹劾他渎职的那一刻开始,高拱可算是尝尽了他人生中最为艰辛的日子,也因此让他那本来是豪爽的性格,变成了如今这种,外表看起来没有变化,而内心却是更加申城的状态了。这,其实是最危险的人。

    今天的早朝,高拱很早就起床开始准备了。为了今天的早朝,他昨晚更是早早地睡觉了,这点也是让他的家人觉得很是怪异,虽然平日的高拱也并没有要日日处理事务知道深夜,但是也不会这么早就歇息。

    高拱的打算,就是要在今天的早朝,当中弹劾张凡和戚继光二人的。他所弹劾的内容自然就是,二人面对占着苏州城的万余扶桑敌军,手握比之敌军更加厉害的火器,却迟迟没有进攻的打算。总之,这就是要弹劾他们指挥作战不利,让外族军队在中原大地占了一座大城,还迟迟没有出兵收回的打算。

    说来说去,高拱所要弹劾的就是张凡一个,毕竟按照如今朝中的形式发展下去,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会对他高拱造成麻烦的人就是张凡了。他倒还真不怕张居正能搞出什么事情来,毕竟此刻的他才是内阁的首辅大臣,而且还有一个郭朴在自己身旁帮衬着。而张居正只不过是一个人,他一个人的声音是没有多大的。而剩下的李春芳,没有事情的时候还能说两句;若是出了什么小事,那他最多就是“嗯”几声,绝对不会说什么的;而若是发生了什么需要听取意见的大事之时,李春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