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幼伯却不这么想,能被太子委以重任,他只觉得激动与兴奋,恨不得现在就去准备行囊,明天一早就出发。
“没错,”崔幼伯一想到太子信任的目光,他的热血就不自禁的沸腾,捉着娘子的手,把太子交给他的任务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太子命崔雅伯去蒲州,是为了整合安邑、解县两地的池盐,若是能统一起来有官府经营那就更好了。
说到这里,咱们有必要解释下唐代的盐政。
读点历史书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古代,铁盐都是官府的主要经济命脉,当政的朝廷大多采取垄断、专卖的政策。
自汉武帝全面推行盐专卖,到隋朝已有七百多年了,制盐、贩盐要课税,也成了惯例。隋朝时,文帝除旧布新,全面废止了盐税。唐朝建立时,为了恢复民生、罢黜前朝的苛政,也继续采取停罢盐税的政策。
所以,在彼时,煮盐、卖盐都是不用纳税的,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私盐贩子,朝廷还允许甚至鼓励百姓煮盐。
当然也不是说朝廷对盐务不管不顾,朝廷还是控制了一些临近京畿地区的池盐,在司农寺下设置了专门的盐监,设监一人,负责盐田的管理。所得利润用以支付京城官员禄禀、朝会、祭祀等开销。
另外,朝廷在边境屯田的同时。也会进行盐屯,开垦出盐田来。所得的银钱用以支付军需,当然这些盐田也归朝廷统筹调度。
除以上两项之外,官府对私人制盐的行为并不制约,也不课税。
而时至今日,朝廷接连对外用兵,再加上修建皇陵、汤泉宫、芙蓉园等工程,另外宫里宫外自上而下的奢靡之风渐起,政府开支日增庞大,收上来的赋税有些入不敷出。
太子处理了一段时间的政务。户部尚书已经数次向他哭穷,而昭陵还没有彻底完工,仍需大量的银钱。
为此,太子很是苦恼。
随后,有东宫僚属向太子献计,建议太子整合主要池盐产地的盐务,课以薄税,用以缓解目前的财政压力。
太子听了深觉有理,但此事牵涉甚广。他还没有坐上龙椅,实在不好大张旗鼓的改变父亲的法令。
再说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河东道、关内道、陇西道等距离京畿比较近的盐产地的池盐。已被当地的大小世家控制,如果太子贸然插手,很有可能引起当地望族豪门的反抗。
如今太子地位虽稳。但仍需世家们的支持,他哪里肯轻易得罪他们?!
但他又实在缺钱。思量再三,太子决定先派个人去蒲州看看。若是能在不得罪世家的前提下收回盐田最好,若是不能,那就争取跟世家合作经营盐田,无论如何也要弄回些银钱来。
至于派谁去,太子又犯了难,‘税盐’这件事,他并不想让大家都知道,所以去蒲州的人必须是他的心腹之人。
而且此人必须是世家子,因为世家之间有属于自己的沟通、来往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圈子,寒门庶族根本就插不进去。
再次,这人必须有才学、有能力,否则,即便是世家子也可能被当地的世家们哄得团团转,最后无功而返。
左思右想之下,太子终于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襄城郡主的夫君、他的太子舍人崔幼伯。
太子对照了下那几个条件,惊奇的发现,崔幼伯竟然全部符合。
于是,太子立刻召来崔幼伯,闲话了几句后,便直入主题,并询问崔幼伯,如果遣他去蒲州,他可有何良策整合当地的池盐。
崔幼伯并没有当场给出答案,而是恳求太子许他回去查阅些当地的资料,然后再写一份详尽的奏章,条陈蒲州盐务事宜。
太子听了,非但没有因崔幼伯无法当场回复而觉得失望,反而很高兴,因为在他看来,崔幼伯的言行体现了他踏实、严谨的性格,并不会为了应付而胡说八道。
好了,就是他了!
太子一拍书案,当场给崔幼伯安排了差事,命他年前赶赴蒲州,争取在早春时开垦好盐田,夏季东南风吹起的时候,能收获白花花的盐。
听完崔幼伯的讲述,萧南低头沉思,良久,她才抬头,笑道:“恭喜郎君,太子将如此重要的事儿交付与你,定是非常信赖郎君,看来郎君之前的努力,太子都看在了眼中呢。”
崔幼伯闻言,愈加开心,右手成拳用力捶了下左掌,踌躇满志的说道:“太子如此信我,我定会将此事办稳妥了。”
萧南笑容一敛,准备给他泼点儿凉水,“只是,蒲州世家在那里盘踞上百年,势力盘根错节,郎君此行,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极有可能遭到当地势力的阻挠甚至武力抗击。”
崔幼伯听了这明显泼凉水的话,倒也没有生气,反而满脸欣慰的笑了笑,道:“我知道,娘子所思所虑之事,在回家的路上我也想过了。娘子只管放心,对付这些小世家,我还是有几个好法子的。”
出身顶级世家,崔幼伯对自己的出身异常骄傲,在他眼中,那些小世家根本不堪一提。
萧南见了,心中涌出一丝不妙的预感,她觉得崔幼伯太高看自己、小瞧对手了,这还没出发呢,就如此自大,唉,十足十失败的前兆呀。
不过,萧南并没有再劝,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她没有责任也没有必要继续扶持着他,他也应当尝尝什么叫碰壁、什么叫失败、什么叫承担了。
思及此。萧南浅浅一笑,轻声道:“看样子。郎君已是成竹在胸呀,呵呵,那我就提前预祝郎君此行能顺风顺水、凯旋而归。”
崔幼伯更加开怀,朗声大笑起来。
夫妻两个说笑了一会儿,便开始商量起崔幼伯出行的具体准备事宜来。
首先,是随从问题,崔幼伯此行,虽称不上什么千难万险,但也绝不是轻松的闲差事。万一与那些世家们商谈无果,再动起手来,‘误伤’了崔幼伯,那就不妙了。是以,他身边必须跟着得力的护卫。
对此,崔幼伯很不以为然,大手一挥,“有阿大、阿尔、阿山几个跟着就好,我又不是去打仗。没必要多带人手。”
萧南却不赞同,她可以坐看崔幼伯去碰壁,但并不想有个伤残夫君,她郑重的说道:“不行。蒲州虽离京城不远,但也有近千里,走官道少说也要两日。且郎君不是去蒲州游玩儿,而是要长期留在那里办事。就算不为了安全,身边也应当有些跑腿打下手的人。所以。郎君还是多带些人吧。”
想了想,萧南继续说着:“这样,我调出二十个铁甲护卫陪郎君一起去。”
见崔幼伯欲开口,萧南抢先道:“郎君先别急着拒绝,我让他们跟着去,也是有私心的,郎君别忘了,咱们家在东海也有盐场,虽然海盐与池盐的熬制工艺不同,但道理应该是一样的,让他们跟着去学学也没有坏处。”
听萧南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崔幼伯也不好推辞,只得点头答应。
随从的问题解决了,接着便是幕僚。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饶是崔幼伯再天纵英才、聪明绝顶,实际办事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个得力的助手在一旁提点。
对于这一点,两口子的想法一致,那就是请郑勤跟崔幼伯一起去。
话说自郑勤兄妹跟着崔幼伯一家从洛阳回来后,他并没有闭门读书,而是时不时的去京城各处溜达,先是带着妹妹去逛了逛京城的几大游乐胜地,像什么乐游原啦,什么曲江啦,什么法门寺啦,什么杏园啦……只把兄妹两个玩儿得乐不思蜀。
逛完了这些地方,郑勤又开始出没在坊间有名的酒肆、茶楼、书肆,甚至还去平康坊的北三曲逛了逛,领略了下教坊才女的别样风情。
白天逛累了,晚上他也不闲着,要么去拜访老相公,陪老人打打双陆,顺便谈一谈自己对于时政的某些看法,并细心听老相公的讲解;
要么来找崔幼伯喝酒、聊天,闲话些京中的八卦与官场的趣闻。
虽然没有什么正经差事,但郑勤的小日子过得很是忙碌且愉快。
不过,崔幼伯和萧南都明白,郑勤看着每日里都优哉游哉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等待的是一个时机,一个一飞冲天、光耀家族的机会。
夫妻两个正说着,忽而有人来回禀——
“好叫郎君、娘子知道,裴太医已经给金枝诊了脉,她已然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萧南听了,别有深意的看着崔幼伯,调笑道:“恭喜郎君呀,呵呵,又要做父亲了,这应该算是双喜临门吧?!”
崔幼伯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避开萧南的视线,讪讪笑着:“娘子说笑了,这、这算什么喜事呀。”
虽这么说,崔幼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他的血脉,作为一个传统男人,他自然信奉多子多福、家族繁盛的说法。
萧南却叹了口气,道:“刚才我还想着郎君此去蒲州,身边需得有两个贴心、能干的侍婢服侍,金枝平日就很稳重,我原想着让她和碧丝跟郎君去,结果她还怀孕了,这样,不如让芙蓉和碧丝跟郎君一起去蒲州?!”
ps:刚看到主站首页的公告,某萨很难过,同为写手,某萨想说一句:“十年雪落,一路走好!”(未完待续。)
。。。
第079章 崔大出差(四)()
“娘子果然这么说?”
葳蕤院的某个角落里,两个碧衣婢女躲在假山后,小小声的嘀咕着。
“没错,我就在门外廊庑下服侍,郎君与娘子的谈话听得一清二楚,”
其中一个小丫鬟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看着四周,低声将从主人那儿偷听来的话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对方。
郎君要去蒲州?估计要在那里待一段时间,最少半年?!
魏紫的大脑迅速的转动着,整个人也陷入了沉思当中。
那小丫鬟见魏紫傻愣愣的呆在那里,忙用手捅了捅她的胳膊,提醒道:“魏紫,魏紫姐姐!”
魏紫回过神儿来,迎上小丫鬟急切又有些贪婪的目光,她如梦方醒,忙从袖袋里掏出一个鼓鼓的荷包递给她,“喏,这是给你的……”
小丫鬟利索的接过荷包,动作极其熟练的捏了捏,然后咧着小嘴笑道:“多谢魏紫姐姐。”
魏紫故作大方的摆摆手,拉着小丫鬟的耳朵叮嘱着,“以后再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千万别忘了告诉姐姐哦。放心,姐姐绝不会亏待了你!”
“恩恩,”小丫鬟连连点头,一双眼睛笑成了小月牙,“我知道,姐姐也请放心,只要我听到了什么消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姐姐的。”
两人‘交易’完,齐齐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发现后,这才一前一后的离开了花园。
魏紫心里藏着事儿,脚下也快了几步,不多会儿人就消失在甬道中。她没有发觉,就在她离开后。一身黑色胡服的红花从假山上跃了下来。
而那小丫鬟看到红花,忙恭敬的行礼。“红花姐姐好!”
红花扫了眼魏紫离去的方向,微微颔首,“都告诉她了?”
小丫鬟笑容中带着几分骄傲,用力的点着小脑袋:“嗯,按照姐姐的吩咐,我把那事全都告诉她了,而且看她一脸沉思的样子,应该在想着如何借此事为那位杨姨娘争取好处。”
别看小丫鬟年纪不大,心思却敏捷。这也是玉簪为何派她来做‘钉子’的原因。
说着,小丫鬟将手里的荷包展示给红花看,乖巧的小脸上挂着一丝讨好的笑容:“红花姐姐,您看,这是魏紫给的哦,您帮我收着吧?!”
红花看都没看那荷包,嘴角勾了勾,带着几分笑意,道:“既是给你的。你就自己收着吧。”身为郡主的贴身护卫、心腹之人,她还真不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
“嗯,多谢红花姐姐!”
小丫鬟知道这位姐姐的脾气,向来是说一不二。听她这般说,当下便欢欢喜喜的将荷包塞进了自己的袖袋里。
次日,魏紫陪着杨婥去了趟荣康堂。在大夫人那儿待了足足一个时辰,直到中午才回来。
下午。崔幼伯刚与郑勤商量完去蒲州的细节,正待去荣康堂与老相公再细细说说。大夫人身边的一个小丫鬟却跑来寻他,说是大夫人有要事想请。
一听阿娘寻他,崔幼伯下意识的就皱起了眉头,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常态,点点头,表示马上就去。
路上,崔幼伯心里不断的猜测,阿娘这次找他又是为了何事?
是为了表妹?崔幼伯摇头,他最近并没有冷落表妹呀。
是为了娘子?崔幼伯继续摇头,娘子这些日子孕吐的厉害,连寝室都不能出去,再说了,自那日娘子杖责了阿娘的亲随,阿娘就再也没有说过娘子的是非。
崔幼伯想了许多种可能,但最后都一一否定了。
带着莫名的疑惑,崔幼伯来到迎晖院的正堂。
主位上,大夫人正倚在隐囊上,她身边跪坐着个小丫鬟,双手捧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几碟颜色鲜亮、造型别致的糕点,大夫人手肘撑在凭几上,另一只手捏根银签子,插了块葵花造型的糕点小口的吃着。
见崔幼伯进来,大夫人将吃了一半的糕点放回白瓷葵型碟子上,另一边的小丫鬟忙伶俐的递上温热的湿帕子给她净手。
擦完手,大夫人稍稍坐直了身子,一脸慈爱的看着她的小儿子。
“儿请阿娘安!”
崔幼伯跪下来行礼问安。
大夫人往前倾了倾身子,伸着一手往上托了托,道:“吾儿快起来,来来,到阿娘身边来。”
说着,大夫人还拍了拍身边的单榻。
“是,”崔幼伯答应一声,爬起来行至榻前,恭敬的跪坐下来。
大夫人拉着他的手,上上下下的仔细打量着,那炙热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只把崔幼伯看得后脖颈发凉。
喉头缓缓滚动,崔幼伯吞了吞口水,道:“阿娘,为何这般看儿?可、可是儿哪里有什么不妥?”
伸手就想去摸脸,暗道难不成在书房的写条陈的时候,不小心沾到了墨汁?
大夫人却轻轻拍掉他的手,并没有就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感慨的叹道:“吾家八郎终于出息了,呵呵,听说太子有要是派你出京?”
崔幼伯一听是这事儿,心中悬着的大石顿时松了下来,忙道:“阿娘是听阿耶说的吧?没错,儿近日就要启程去蒲州。”
大夫人满意的连连点头,又柔声询问着他出行的诸事可都准备妥当。
面对如此温柔的母亲,崔幼伯有种错觉,他那个知礼慈爱的阿娘又回来了,真好!
看向大夫人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孺慕,渐渐忘了之前她的种种癫狂。
大夫人见状,暗自得意,她就知道她的儿子最在意的还是她这个阿娘。想到这里,大夫人扭头冲着身边侍立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那小丫鬟会意,微微行了个礼,转身去了内室。
不多会儿,那丫鬟捧着个紫檀螺钿的木匣子走了过来。
大夫人示意她把那匣子放在崔幼伯面前。
“阿娘,这是?”
崔幼伯有些不解,疑惑的看着大夫人。
大夫人用下巴点了点那匣子,故作神秘的说:“打开看看。”
崔幼伯伸手打开锁扣,露出一沓纸页微黄的契纸,他惊讶的抬起头,“阿娘?”
大夫人笑得愈发慈爱,目光却含着几分伤感与回忆,幽幽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