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泽之称赞道:“主任您看人就是准,老赵可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您的意思是……”
“我给你一笔钱,你找个什么人,以他的名义开家公司,让赵敬东负责,以后有机会做点生意。”
“是。”刘泽之很高兴的点头答应:“请主任放心,属下这就去办。公司的名字……以前夫人说过,三鑫商贸公司,怎么样?”
“俗不可耐”李士群想了一下,在办公桌一张白纸上写下“意诚商贸”四个字,说道:“《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刘泽之再次称赞道:“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任您博览群,属下望尘莫及。”
有钱好办事,有权事情更好办。众人都知道刘泽之是李士群的秘,虽然他口口声声说是瞒着李主任,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意思,但是谁也不敢把这话当真。三日后,赵敬东走出提篮桥监狱的大门。元月二十七日,农历除夕之夜,“意诚商贸公司”正式挂牌。由赵敬东出面,请来了76号一些同仁,共度除夕。
这是一栋刚装修好的两层石库门小楼,楼上楼下,厢房正房,一共十来间房子,由于还没有正式开业,整栋房子里除了赵敬东,只有一个看门的,和赵敬东一个叫张小丹的小兄弟。出狱不过数日的赵敬东换了一身黑色高档西服,精神焕发。他对那个叫杨君的看门人说道:“老杨,再打个电话,催催送酒的。菜都来了,一会放凉了。来,我们先入座吧。”
众人入座,张克清笑道:“老赵,你这可真应了一句话;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人都年轻了。”
倪新也说道:“是啊,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你是因祸得福了。”
蹲了大半年的班房,赵敬东沉稳收敛了不少,他笑着一一给客人倒上酒,赔笑说道:“这还不是托你们几个好兄弟的福吗,这一劫可算是满了。以后全要仰仗诸位大力帮忙。唉,这半年,在牢里倒也没受什么罪,一是泽之花钱托人,监狱长王洪英的关照;再说咱们兄弟到哪都不能任人欺负。就是想这口酒,馋的我啊,五脊六兽的不自在。来,我先干为敬。泽之,你怎么不喝?”
刘泽之笑笑,叹道:“自从上次中秋节中毒后,一直没有缓过来,医生千叮咛万嘱咐,必须戒酒。老杨,麻烦你给我倒杯茶。”
那个看门的四十来岁,身材很高很瘦的男子拿来一杯茶壶,给刘泽之倒了一杯茶,然后把茶壶放到桌上,又出去张罗。
“我以茶代酒,也敬老赵一杯。老赵,什么时候正式开业?得过了正月十五吧?”
赵敬东答道;“可不是吗,怎么也得过了十五。泽之,我知道你的胃还没有好,吃不了凉的冷的,特意让老杨去饭馆定了个火锅,一会就送来。泽之,我要特别谢谢你。”
刘泽之笑道:“谢我干什么?在座的都是自己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这都是李主任的意思,我不过是个跑腿的。”
“那是,李主任的恩典,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倪新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问道:“泽之,过年这几天假期,有什么安排吗?”
“我准备去杭州玩两天。和徐……我自己一个人。”
大家都笑了,倪新开着玩笑:“放心,我们不会要求同行的,就你一个人,和徐……泽之,你知道什么叫越描越黑吗?”
刘泽之瞪了倪新一眼,这时,杨君带着饭馆伙计,端进来一个热气腾腾的什锦火锅。赵敬东招呼道:“来来,大家都动筷子,泽之,我先给你盛一碗。”
“我自己来,你先给张大哥盛,毛俊,你自己也吃啊。”
本書首发于看書
:
第九十二章 西湖之夜()
正月初一的杭州,游人如织,微风拂面,冬日暖阳,照的人熏然欲醉。 刘泽之和徐建雪,携手游湖。四周不时传来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之声。西湖边上的饭馆酒肆,人来人往,一片歌舞升平。
刘泽之叹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徐建雪嫣然一笑:“哪来的这么多的牢骚?你不是答应陪我坐画舫游湖吗?时间不早了,我们去码头吧。”
二人相携来到码头,上了一艘中型画舫,船上除了他们两个人,还有一家四口,和一名身穿灰色印度绸长衫、蓝缎紫羔皮马褂,一看就是苏杭乡下殷实人家的男子。此人正是周成斌。七个人包下这艘由一对中年船家夫妇经营的画舫,说好在湖上过一夜。那名男船工摇着撸,画舫摇摇晃晃离开码头,进入西湖。不大一会功夫,岸边的人就消失在地平线上,天地之间只剩下这艘画舫。刘泽之徐建雪二人很自然的和那名单身男子聊到了一处。刘泽之笑道:“人家一家四口用餐,这位先生不嫌弃,就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吧。敝姓刘,这是我的……表妹。先生贵姓?”
“免贵姓周。只要二位不嫌打扰,太好了。”
“周先生这话太客气了,相逢就是缘分。”刘泽之让船家拿来一碟糯米藕、一盘酱牛肉,又点了一个莼菜汤,和两个蔬菜。又要了一小壶绍兴黄酒。三人坐在船尾一个小桌子上边聊边吃。太阳快落山了,湖上风大,刘泽之很自然的脱下西服外套,披在徐建雪身上。周成斌看在眼里,没有说话。
另外一家人也在船头坐定,开始用餐。船尾只剩下他们三个人。过了一会,刘泽之笑道:“想起来这好像是你我相识以来,相处时间最充裕的一次。”
“是啊,总算有机会聊聊天。你怎么不喝酒?是不是上次中毒后,还没有康复?”
刘泽之关切的问道:“我没事,再调养一段时间就康复了。倒是你,上次电刑之后,有没有留下后遗症?你的心脏怎么样了?”
周成斌微微叹了口气,他的身体……恐怕康复无望。只是何必说出来让刘泽之跟着担心?笑道:“我没事,多少有一点后遗症,慢慢调理吧。泽之,说点正事。重庆局本部从南京汪伪集团高层得到消息,日本人在崇明岛上修建了一个大仓库,近期准备投入使用。奇怪的是这个仓库既不归属军方管辖,也不归上海市政府管辖。你觉得这个仓库,和你以前提到过的倪新和山木龙三参与建设的那个基地,是不是一回事?”
刘泽之自是明白周成斌的身体,绝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乐观。但是多问何益?只好不再提及这个话题。他想了想答道:“我想应该是一个项目。崇明岛并不大,不可能同时修建两个大型基地。还有件事,小野平一郎农历正月十五后会重返上海。我留心观察,他应该不会回日军司令部。淞沪占领军司令部的特务机关长还是由影佐祯昭担任。”
“你有没有机会上崇明岛上看看?”
“嗯——正月初七,李士群上岛视察,他应该会带倪新去,我可以想办法让倪新去不成,但是倪新去不了,他会不会带我去……我不敢肯定。”
周成斌想了想说道:“那就先别着急,等小野平一郎回来了再找机会。我怀疑小野平一郎重返上海和崇明岛这个基地有关系。你还记得吗?那些失踪的技术工人,当时是小野平一郎出面答复市警署的。对了,李士群搞得那个‘意诚商贸’是怎么回事?杨君安排进去了吗?”
“已经安排进去了。这个商贸公司就是李士群为了敛财成立的。这家公司李士群本人不便管的太多,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前几天我听李士群的太太说要挣钱,还是药、军火利润大。杨君是咱们的人吧?”
“是的,但是他不知道你的身份。药、军火?李士群有什么反应?”
刘泽之答道:“当时李士群不在场。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打着叶吉卿的名义,先斩后奏。”
周成斌犹豫了一下,说道:“你别大意了。这家公司实际上是由你在操盘,出了事你第一个脱不了干系。何况公司刚办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买卖。万一你因此暴露,得不偿失。你先好好的把公司的经营搞上去,规模搞的大一点,经营的种类杂一点,以后才好有机可乘。”
刘泽之点头称是:“我明白,要先让李士群挣到钱。再出点什么事,他就脱不了干系了。”
周成斌说道:“前几天毛先生派遣一个特使去了孙文凯那里。这个特使带来了一个消息。你知道南极星是如何被甄别出来的吗?说起来你应算头功。”
“哦,是吗?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刘泽之很奇怪:“我一直在寻找谁是南极星的蛛丝马迹,却一无所获。”
“还记得在你主动找茬被李士群关禁闭之前,派你弟弟刘无送给郭烜的那张张克清交给你的纸条吗?”
刘泽之想起来了:“记得,张克清说是从李明华办公桌抽屉的夹层里发现的,请我替他翻译。”
“郭烜偶尔触动灵机,从里面发现了重要线索,推断出来南极星的身份,设下了陷阱。具体情况那名特使也不清楚。”
刘泽之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才继续说道:“这么说这个张克清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他到底是敌是友?会是中统的人吗?”
周成斌很肯定地答道:“不是。”
“为什么如此肯定?”
“因为毛先生就是这么答复我的。我也不知道理由,但是我相信毛先生不会信口开河。我最担心的是从这件事情看起来,张克清似乎知道你的身份,你会不会有危险?”
刘泽之想了想答道:“应该不会。如果他要出卖我,早就可以动手了。我从来不相信巧合,现在看起来张克清一定是有意把‘南极星是谁’这个重要情报泄露给了我们。只可惜我们明白过来太晚了。你放心,以后我会多留心这个人。”
正事谈完,周成斌站起身来,走到船边,极目远眺。刘泽之和徐建雪有说有笑的和船家商量,说是要自己动手做几个鱼鲜菜做夜宵。周成斌看见这一幕,突然走过来笑道:“问个题外话,你们……相处的还好吗?”
徐建雪笑了笑没有说话,刘泽之很意外,周成斌怎么问起这个问题?也没多想,顺口呵呵一笑,答道:“挺好。你看我们是不是很般配?哎,我们的事你就别管了。”
周成斌不好再说什么。刘泽之又说道:“成斌,影佐祯昭让你搞得灰头土脸,大失颜面。现在你是他的头号敌人。我想如果最近没有紧急任务,你最好在苏杭多待几天,避避风头。”
周成斌淡淡一笑,答道:“我是军统上海站的站长,现在是战时,一个军人,怎么可以擅离职守?”
这艘画舫上只有很小三间客房,由于刘泽之和徐建雪是以表兄妹的身份一同游湖。船主很自然的把一家四口安排在一间房子里,让刘泽之和周成斌住一间,徐建雪单独一间。
夜幕降临,周成斌和刘泽之聊了一会天,很快睡着了。半夜又被心口阵阵隐痛憋醒,他赶紧起身坐起,大口喘气,稍有缓解,却发现一旁刘泽之的床空了。凝神细听,隔壁房间里传来低低的说话声。周成斌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这个时候,刘泽之怎么去了徐建雪的房间里?
周成斌披衣起身走到门边,想拉开门过去看个究竟,转念一想,又收回了已经放到门把手上的手。这个时候他过去,也许会很尴尬。他回到床边坐下,三年前的一幕闪现在眼前……
民国二十五年八月的南京,骄阳似火,奉命外出公干的周成斌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天,没赶上好友郭烜的婚礼。他一下火车就直接来到郭烜租住的小院,门口贴着大红双喜,鞭炮屑犹在。门却关的严严的。他用力砸着门,高声叫道:“老郭,开门什么时候,还在高卧?你可真是快活不知时日过,太阳都要下山了再不开门我就……”
院门咯吱一声打开,一个身穿正红织锦缎旗袍、烫着齐肩长发的淡妆少妇站在他面前。周成斌只觉眼前一亮,一下子愣住了,暗道郭烜这小子眼力不差,别看他又古板又不通人情,居然娶了如此漂亮的一个太太,艳福不浅。他语无伦次的寒暄道:“郭烜哪?怎么是你……你是……我那个,是郭烜的兄弟,我叫周成斌,比老郭小两岁。我是说应该叫你一声嫂子。我们在一起随便惯了。你可别介意。”
那名少妇低头莞尔:“请进吧。郭烜一大早六点多钟就被叫走了,说是局里的电台监听到一个可疑信号。他说去去就回来的。进来喝杯茶。”
唉,三年的岁月逝去,那个兄弟如今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而当初那名艳绝人寰的少妇就在旁边的房间里……
又过了没多久,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周成斌赶紧脱下外套,回身躺在床上。刘泽之蹑手蹑脚的推开门,悄悄上床睡去。
第二天天大亮后,画舫返程,刘泽之和徐建雪在船尾低声聊着天,基本上都是刘泽之在说,徐建雪偶尔插两句话,时不时被逗得展颜一笑
本文来自看蛧小说
:
第九十三章 假钞()
二月一日,正月初七,李士群带着倪新前往崇明岛视察。 临走前对刘泽之说到:“你在办公室等我回来。”
刘泽之应了一句,打开车门,目送李士群的专车远去。
这一等就是一整天,下班后,李士群还是没有回来。刘泽之百无聊赖,外间办公室里只有两个单人沙发,他拉过倪新办公桌后放着的椅子垫脚,半躺在单人沙发上,准备小憩片刻。躺了一会,又觉得有点冷,顺手拉了一件倪新的外套盖脚。
一张照片从倪新外套里侧的暗兜里掉了出来。刘泽之捡起来一看,是两个人的合影,坐着的是一个穿着和服的妙龄女子,有点似曾相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站着的正是穿着一件立领衬衣的倪新。
照片上两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倪新的手还搭在那名女子的肩膀上。没听说倪新有过什么过往密切的异性朋友啊。而且看照片上二人的神态,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异性朋友那么简单。看照片边缘的磨损程度,应该是几年之前照的。这个女子是谁?是日本人吗?倪新和她到底是什么关系?倪新不会也是日本人吧?不可能啊,怎么看都不像。再说如果他真是日本人,上海沦陷日寇之手,倪新又不像田中胜荣那样,化名在国统区潜伏,他有什么必要隐瞒自己日本人的身份?
刘泽之又想起自从和倪新相识以后,这个人的种种令人费解之处,认定在倪新身上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小心翼翼的把照片放回倪新衣服的暗兜里,又挂回原处。
晚上十点多钟,李士群终于回来了。刘泽之赶紧迎上前去,替李士群宽衣:“主任,您辛苦了。我替您沏杯茶吧。”
“不用了,我马上还要走。泽之,你先看看这个。”李士群递过来一沓十美元面值的钞票。然后去了洗手间。
刘泽之拿起钞票看了又看,这些钞票都不是全新的,也不连号,李士群给他看这些干什么?
没过一会,洗漱完毕的李士群回到办公桌后坐下,又递给他一沓法币。刘泽之看了看,还是半旧的钞票,也不连号。不同的是各种面值的都有。“主任,您给我这些干什么?”
李士群笑了笑说道:“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和赵敬东找一些跑江湖的,在一星期之内在上海市面上把这些钞票兑换出去,或者花出去。看看有多少人能鉴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