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羲累馈>头⒈旆础9倬种虐堋V钡教炱舫跄辏鞔ā⒌帷⒑先〉谋缓蟀阉制健S谑欠制涞刂米褚濉⑵皆蕉至デ瘛G宄褚甯氖艄笾荨G饔颍屯耆倭恕�
云南一省,唐宋两朝,都为大理所据。到元朝灭掉大理,才入中国版图,已见第三篇下第三章第四节。但是把他认真开设郡县,还是明朝的事情。明初仍多用土官。就使正印是流官,也一定要用土官做他的佐贰。到后来,才逐渐改土归流。其间大抵是和平进行的。只有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土府,在明朝隶属四川。其地距成都太远,节制不到。而又居川、滇、黔三省之间,颇为腹心之患。清初,乌撒土府已废。其余三府,这是隶属四川。一七二六年,鄂尔泰创议改土归流,世宗知其才可用,就把三土府改隶云南。才把他改设昭通、东川两府,明朝时候,云南的疆域,是很广的。所辖的土司,西南抵今缅甸,东南亦达今老挝,和安南接界。后来措置得不甚得法,实力所及,西不过腾冲,南不过普洱。从此以外,就都为安南、缅甸所吞并。其事别见下章。清初,云南西南部的土司,还有和“江外诸夷”勾结为患的。鄂尔泰也把他次第改流。澜沧江以东的地方,总算完全平定。
其兵力花得最多的,就要推四川的金川。金川,也是明初的土司。后来分而为两:东名攒拉,译言小金川,就是如今的懋功县;西名浞浸,译言大金川,就是如今的理番县属的绥靖屯。其种族,大概是古代的氐羌。地势极险,而又多设“碉堡”,实在是难攻易守的。清朝乾隆年间,大金川酋长莎罗奔,夺了小金川酋长泽旺的印,这时候,张广泗做四川总督,发兵攻之,久而不克。高宗代以讷亲,亦无功。一七四九年,又以傅恒代讷亲,莎罗奔才算投降。然而用兵已经三年了。后来莎罗奔死,其子郎卡嗣立。郎卡死,子索诺木继之。和泽旺的儿子僧格桑相联合。就又举兵反抗。一七七二年,高宗用桂林做四川总督,和尚书温福,分兵两路进攻。桂林屡战不利。高宗把他撤掉,代以阿桂。把小金川打破。僧格桑逃到大金川。清军逼令大金川交出,大金川不听。又移兵去攻他。明年,小金川又叛。温福被杀。高宗又添派丰伸额、明亮做阿桂的副手。这一年,十月里,再把小金川打定。又节节苦战,到一七七六年,才算把大金川打平,金川地不满千里,人不满五万,而清朝为着他,用了五年兵,兵费花到七千万。打天山南路,还只用掉三千万。这种牺牲,也总算得巨大而可惊了。
skbshge
第160章 两广的粤族()
广西地方,入中国的版图,远较贵州为早;然而实力所及,也不过东北一部分;其东南一带,则自唐以来,以邕管如今的邕宁县。为控扼之地;此外就都是粤族的据地了。从宋朝开辟诚州之后,才从诚州“创开道路,达于融县,南抵浔江诸堡”。然后中国的势力,直达于郁江流域。徽宗崇宁间,就招纳了左右江四百五十余峒,分置州县,总称为黔南路。然而实力实在不足,以致“夷獠交寇,洞蛮跳梁,士卒死者十七八”。只得仍旧废掉。元明以来,才把这地方渐渐的开辟做郡县,而其间最费兵力的,共有四处:(一)是桂林的古田。如今广西的永宁县。据其地的酋长,本来有韦、闲、白三氏。后来都为韦氏所并,屡次为患,明朝的孝宗、武宗、世宗、穆宗四朝,都对他用兵,然后把他打定。(一)是平乐的府江。从此西至荔浦,溪峒共有千余处。徭僮靠他做据地,四出劫掠。西南直到迁江、来宾,所有各溪峒,也都和他相应。交通上头,起了很大的障碍。穆宗、神宗两朝,屡次用兵。又“刊山通道,增置楼船,缮修守备”。这一条交通的动脉,才算保住。又(一)处是浔州的大籐峡。这地方:两山夹江。其中有“大籐如斗,延亘两崖”。好像是天然的桥,徭僮在上面走来走去,很为便利。其地势又最高,走到山顶上一望,好几百里的地方,都如在目前。这种地方,真是难攻易守了。而籐峡、府江之间,又有一座力山。其险更甚于籐峡。住在力山的僮人,善造药矢,着人即死,大籐峡则为蓝、胡、侯、槃四姓所据。靠着天险,“居则遮断行旅,出则堕城杀吏”。为患很深。成化年间,命韩雍、赵辅发兵去攻他。深入其阻,把大籐砍断,改峡名为断籐峡。从此僮人失险,不敢再远出为患,然剽掠沿岸的事情,终不能免。正德年间,王守仁又发兵攻讨一次。到嘉靖年间,又为患,又命蔡经督师讨平之。(一)处是梧州的岑溪。酋长姓潘。万历年间,有名唤积善的,拥兵为患。也派戚继光带着大兵去,然后讨定。以上都是邕桂间的地方。其邕州以西太平府如今的崇善县。的黄氏,和龙州的赵氏,泗城凌霄县。的岑氏,蒙古人。也都靠着兵力,然后平定。
还有广东的琼州岛,是后汉时,才开辟为珠崖、儋耳两郡的。《后汉书》说:“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和哀牢夷相同。《后汉书》:“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酋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可证其亦为粤族。历代虽多隶版图,然开辟的地方,都在沿海,中央的黎母山,仍为黎人所据。以地势论:则彼高而我下;地味则彼腴而我瘠;形势则彼聚而我散,所以历代未能开发。从元明以后,大举戡定,共有四次:(一)在一二九一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发兵犁其穴,勒石五指山。(一)在一五八五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在一六○○年,神宗万历二十八年。都发大兵渡海。(一)在一八九○年,清德宗光绪十六年。提督冯子材亦提兵深入,从海边到黎母山,开成十字路,从此黎人失险,就不复能为大患了。
总而言之,对于西南诸族的用兵,要算元明清三朝,最为剧烈。这不尽由办理的不善,却反可视为开拓的进步。原来开拓进步了,移居的人就多。移居和往来的人多了,就不免发生冲突。冲突发生了,有时不免要用兵。这也是无可如何的。开拓这么大的土地,而用兵不过如此,牺牲总还不算大。
skbshge
第161章 平缅麓川的灭亡和缅甸建国()
后印度半岛地方,地势的平坦,交通的便利,都以红河流域为最;湄公河和湄南河流域次之;而伊洛瓦底江上流,则地势颇为崎岖;所以开化的先后,也就因此而定。然而伊洛瓦底江上流的人民,实际上颇为强悍。所以到近世,缅甸和暹罗、安南,就并列为大国了。
明初,永昌以外,最大的土司,要推平缅、麓川。如今保山以西的潞江安抚司,腾冲以西的南甸、平崖、划达,以及缅甸北境,伊洛瓦底江右岸的孟拱、孟养,左岸的八莫、孟密等,都是其地。其南,如今蛮得勒、阿瓦一带为缅甸。又其南为洞吾。又其南为古剌。如今的摆古——亦作白古。其在普洱以南的为车里。车里以南为老挝。老挝以南为八百媳妇。观此,可知明代云南的疆域,实在包括伊洛瓦底江流域,和萨尔温河、湄公河上流。
平缅、麓川,在元代,本分为两个宣慰司。明太祖始命平缅酋黑伦发,兼统麓川。后为部酋刀榦孟所逐,逃到中国。太祖为发兵讨平榦孟,乃得还。于是分其地:设孟养、木邦、孟定、潞江、干崖、大候、湾甸诸土司。伦发卒,子行发立。行发卒,弟任发立。想恢复旧境,就举兵犯边。一四四一年,英宗正统六年。命王骥、蒋贵将大兵讨之,任发逃入孟养,为缅人所执。子机发,仍据麓川为患。命王骥、蒋贵再出兵讨之。先是任发逃走时,明朝命木邦、缅甸,有能捉到他的,就把平缅、麓川的地方赏他。缅人既捉住任发,就想要求明朝给了他地方,才把任发献出来。明朝不曾答应。于是缅甸也帮着思机发,列兵来拒。王骥、蒋贵把他打败。然而缅甸终不肯交出任发,而机发也仍旧据着孟养。一四四六年,缅人才把任发来献。明年,再叫王骥带着十三万兵去攻机发,机发逃去。后来亦给缅甸捉住,景帝时候,把他送来,杀掉。王骥兵才回来,部众又拥戴任发的小儿子,名字唤做禄的。王骥晓得麓川毕竟不能用兵力打定,就和他立约,许他居住孟养;而立石于金沙江,说“石烂江枯,尔乃得渡”。遂班师。这一役,明朝连出了三次大兵,其结果,反默认把金沙江以外弃掉。真是天大的笑话。然而思氏给明朝屡次大举,一种恢复统一的运动,始终没有能成功。伊洛瓦底江流域统一之业,就让给缅甸了。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民族,本来很为强悍。平缅、麓川,地最大,又最近边。太祖的乘机把他分裂,似乎不是无意的。
缅甸地方,当明初,本分设缅中、洪武二十七年。缅甸永乐元年。两宣慰司。宣宗以后,入贡的只有缅甸,而缅中遂不复见。思任发、思机发两代,都给缅甸人擒献,所以思氏怨恨缅甸。嘉靖中,思禄的儿子思伦,和木邦、孟密攻破缅甸。把他的酋长莽纪瑞杀掉,莽纪瑞的儿子,名唤莽瑞体;他的母亲,是洞吾酋长的女儿,就逃到洞吾。洞吾酋长,把他养做儿子。于是莽瑞体就承袭了洞吾的基业。这时候,葡萄牙人初来东洋,莽瑞体雇他做兵,把古剌灭掉。孟密、木邦、潞江、陇川、宣抚司,王骥所立。干崖诸土司,次第归附。于是平缅、麓川旧地,殆悉为所并。只剩一个孟养。瑞体发大兵攻之,思氏的酋长名字唤做个的走死,思氏遂亡。一五二九年,嘉靖八年。莽瑞体卒,子应里袭。一五三一年,入侵。明将刘健、邓子龙大破之。明年四月,出兵直抵阿瓦(先是江西人岳凤,在陇川经商。陇川宣抚使多士宁,用为记室,而且妻之以妹。岳凤反和莽瑞体相结,杀多士宁而据其位。莽瑞体的跋扈,有许多是岳凤所教。这一次,把岳凤杀掉),定陇川而归。于是暹罗乘势攻击缅甸,莽应里的儿子机挝,就为暹罗所杀。缅甸国势骤衰,明朝的西南边,就无复边患。然而附近缅甸诸部,依然依附着他。缅甸建国的规模,到此就确立了。
skbshge
第162章 清朝和缅甸的交涉()
明桂王逃奔缅甸的时候,缅甸酋长,名唤布达刺。莽瑞体的曾孙。把他迎接到国里;合了诸土司的兵,共拒清朝。清兵沿伊洛瓦底江而下,直逼阿瓦。这时候,葡萄牙人,侨寓阿瓦的颇多,都帮着缅甸人守御。清兵不能攻破,只得退还。而缅甸人怕清兵再来,都抱怨布达剌。布达刺的兄弟怕剌都木,趁势把布达刺杀掉,窃据王位。就把明桂王执送吴三桂。缅甸从此以后,内乱相继。古剌乘机自立。一六八六年,康熙二十五年。藉荷兰人之助,攻破阿瓦,把缅甸酋长底布里杀掉。遂并缅甸全境。乾隆初,有一个人,唤做麻哈祖的,起而恢复故国。乘势灭掉古剌。一七五四年,缅甸酋长莽达剌,又为锡箔江夷族所杀,木梳土司雍籍牙,起而平定其乱。取阿瓦,灭古剌。雍籍牙的儿子孟驳,又吞并了阿剌干,攻灭了暹罗,国势又蒸蒸日上了。
从缅甸强盛以来,澜沧江以外诸土司,几于尽为所并。清初,云南边外,只靠着茂隆、桂家两个银厂做屏蔽。茂隆银厂,在普洱边外,属大山土司。桂家是明桂王的遗民。所经营的银厂,名唤波龙。两厂所聚的人,都有好几万。一七六○年,茂隆厂主吴尚贤,为云南官吏所诛。厂众都散。不多时,桂家亦为缅甸所灭。一七六五年,缅遂侵沿边土司。官军三路皆败。诏罢总督吴藻,代以杨应琚。应琚到了云南,刚好缅甸兵退去。就张皇说缅甸可取。其实毫无方略。一七六七、一七六八两年,和缅甸相持,屡次败北。诏代以明瑞,和参赞大臣额勒登额,分兵两路进讨。额勒登额顿兵不进,明瑞败死。诏磔额勒登额,以傅恒为经略,阿桂、阿里衮为副将军。更调索伦、吉林兵,健锐火器营,和广东水师。一七六九年,陆军夹着澜沧江,水师则在江中,顺流而下。三路皆捷。然而走到老官屯,在孟养南边。经略已因水土不服,害病。攻打老官屯,又不能破。只得因缅人请和,许之而还,缅甸人明知清朝无能为,竟就不来朝贡,清朝也拿他无可如何。后来暹罗郑氏复国,缅兵屡为所败(缅人徙都蛮得勒)。一七八六年,郑华又受封于中国。缅甸才惧而请和,诏封其酋孟云为缅甸国王。孟驳卒,子赘角牙立。孟驳弟孟鲁,弑而代之。国人又杀孟鲁,而立雍籍牙少子孟云。
skbshge
第163章 黎莫新旧阮的纷争和清朝讨伐新阮()
安南黎氏的建国,已见前第一章。一五二七年,嘉靖六年。黎氏为其臣莫登庸所篡。后来明朝前去请问,莫登庸急了,只得入镇南关,“囚首徒跣,请举国为内臣”。于是明朝赦其罪,削去国号,把他的地方,建立一个都统司,而以莫登庸为使。一五三九年。
黎氏之亡,遗臣阮淦,立其后于老挝,是为安南庄宗。一五三三年,复入西都。自是安南之地,黎、莫二氏并立。一五九二年,安南世宗入东京。灭莫氏。明朝说莫氏是中国的“内臣”,仍立其后于高平。而且要讨伐安南。安南大惧。世宗只得也仿照莫登庸的办法,入关受都统使之职。明朝才算罢休。一六六六年,康熙五年。清朝册封黎氏为安南国王,而高平莫氏,亦仍受都统使之职。一六七四年,安南乘三藩之乱,清朝顾不到南边,把莫氏灭掉。请两贡并进,许之,一场对中国的外交,也总算了结。
先是安南庄宗复立之后,以婿郑检为太师。而阮淦子潢,因和郑氏不协,南镇顺化。自是郑氏世执政权。世宗死后,郑检的儿子松,废掉太子,而立其弟敬宗。一五九九年,明万历二十七年。阮潢举兵讨之,不克。就自立为广南王。自此广南对于安南,不过名义上称臣,实际则完全独立。广南的立国,以西贡为重镇。因其濒湄南河下流,最富饶。乾隆时,阮潢的八世孙福屿,置副王以镇之。后来福屿杀其长子,而传位于次子福顺。西贡家族阮文岳、文惠、文虑弟兄三人,借此起兵。攻破顺化,福顺走死。而这时候,郑松的五世孙郑森,恰好也废其嫡子栋,而立庶子榦为后。郑森卒,栋仍废榦而自立。郑榦就遣使乞师于新阮。一七一一年,阮文惠入东京,郑栋自杀。文惠留其将贡整守东京,自还西贡,而贡整又想扶黎拒阮。文惠还兵把他攻杀。安南末主维祁遁去。其臣阮辉宿,保护着他的妻子,逃到广西。一七一二年。事闻,高宗命两广总督孙士毅出兵。一七一二年,十月,士毅和提督许世亨出镇南关。十一月,到富良江。杀败了安南的守兵,遂入东京。黎维祁出谢。士毅承制,封为安南国王。这时候,孙士毅十分得意。听了阮文惠来降的假话,想把他捉着回来,算做功劳。不肯退兵,又不仔细提防。明年,正月初一日,就为阮文惠所袭,许世亨战死。兵士回来的,不到一半。高宗大怒,再命福康安出兵,恰好阮文惠也怕中国再举,遣人乞降。高宗就掩耳盗铃的许了他,而把黎维祁编入旗籍。
skbshge
第164章 暹罗的建国()
暹罗,隋以前称为赤土。第二篇下第二章第五节。后来分为暹和罗斛两国。暹国事实无考。罗斛王孛罗隆亚,以六四○年建国。唐太宗贞观十四年。暹罗人现在用这一年纪元。是为暹罗第一朝。后来史乘阙略,事迹也无甚可考。一三六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