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了一个多小时,枪声才逐渐平息,ri军随即进行全城搜查,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这些袭击者,空气般消失了,倒是搜集到不少物证,无一例外是苏联军人的用品和枪支,折腾了一夜,sāo动不安的绥芬河,才安静下来。
关东军部队驻绥芬河指挥官看到损失报告,气得火冒三丈,一夜的时间,关东军驻绥芬河部队,宪兵部队,死亡五百余人,负伤七百余人,几处重要的军事机关和兵站仓库被炸毁,火车站、发电厂和自来水厂,遭到严重破坏,没有十几天的时间,无法恢复正常。
这一夜,不单单是苏联境内的双城子,东北境内的绥芬河,从伯力到双城子,几百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几乎所有双方境内的重要城镇,都遭到了袭击,不同的是,苏联境内遭袭击的城镇和军事要点,都发现被打死的ri军士兵尸体。
而东北境内关东军遭袭击的地方,虽然没有苏军士兵的尸体,却发现大量遗留下来的苏军武器和制式军服等物品,ri本和苏联双方,都忙着统计损失,ri本关东军方面,伤亡人数为一千四百多人,苏联远东军区方面,伤亡九百余人,发现遗留在战场的ri军士兵尸体,共有二百多具。
八月二十五ri暂时平静,ri本和苏联方面,都没有出面表态,表面上,似乎双方都在克制,避免事态近一步激化,也没有往边境地区,大规模调动部队的迹象。
已经安全撤回秘密基地的唐秋泉,却从各个分队传回的情报中看出,这种平静表象下面,潜藏着汹涌的暗流,这锅水,终于烧开了,达到了沸点。
第八百零九章 日苏开战(一)()
八月二十四ri夜,中苏边境东段几百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到处都是枪声,边境沿线的东北和苏联境内的重要城镇和军事要点,均遭到袭击,ri军和苏军均有很大伤亡,以ri本方面的损失更大一些。
八月二十五ri一整天,中苏边境出奇的平静,既看不到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也看不到大战来临之前的兵马调动,ri苏双方似乎刻意保持某种意义上的克制态度,唐秋泉根据各方面情报,却看出了端倪,小ri本和苏联人,都在积蓄力量,这场仗除非不打,一打就是惊天动地的大兵团对决。
而且,还没有不打起来的道理,他给师长唐秋离发去电报,只有四个字:“玫瑰凋谢”,意味着挑起苏联和ri本之间战争的点火阶段,已经结束,请示下一步行动任务和方向。
在外蒙古西部,乌里雅苏台地区,指挥部队还在围困朱可夫第一集团军的唐秋离,接到电报后,一阵让人恶寒的jiān笑,秋泉哥干得漂亮,一千多人,连着两个晚上的多路出击,挑起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这绝对是高超的导演,而幕后策划者就是自己,他岂能不得意。
说实话,他真不想对朱可夫和他已成瓮中之鳖的十几万苏军,采取全部消灭的办法,尽管这是极其轻松的战斗,就以包围圈内苏军士兵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来看,用不了半天的时间,朱可夫和他的手下,除了当俘虏,就是变成尸体。
唐秋离不想这样做,打仗就会有伤亡,而且也不符合他的整体战略计划,围而不打,是最佳的策略,而ri本人和苏联人开战,更是给他的策略增加了很多亮点,包围朱可夫部队,和命令刘铁汉从辽西一带回撤,都是这一策略的延续和完善。
他给唐秋泉发去新的命令,“唐支队长并全体特战队员,你部继续留在该地,严密监视ri苏两国的动向,根据你的情报,此战不可避免,在战争开始阶段,为避免ri军遭受苏军的严厉打击,你部可采取各种方式,暗中帮助ri军,最好以开战之初,ri军能将苏军击退至外兴安岭一带为最好,具体行动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不必再上报师指挥部。”
这是唐秋离交给特战支队的最新任务,也是难度最大的任务,他可不想一开始,ri本人就被苏联人打得口吐鲜血,这就失去了这次行动的意义,也绝了ri本人北进的野心,转而全力对付中国。
历史上,ri苏之间的战争,必然会爆发,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地区,苏联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员兼政委朱可夫将军,指挥部队,在外蒙古茫茫戈壁和草原上,给了深具北进野心的关东军,以及其沉重的打击,此役,苏军以不过五千余人的伤亡,击毙ri本关东军士兵五万余人,至伤者过十万。
这是一场飞机、大炮、坦克与武士道jing神的对决,ri本惨败,此战彻底埋葬了关东军北进的野心,转而将主要兵力,放到中国和东南亚一带,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将英美等国在东南亚一带的传统势力,一扫而空,逐出东南亚,最终与英美发生根本利益上的冲突,遂爆发太平洋战争,随着膘肥体壮的美国参战,ri本人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灭亡。
唐秋离在后世看到这段战史的时候,有个疑点始终困扰着他,ri本人既然主动挑起ri苏之战,为何将战场选择在,最利于苏军机械化兵团,发挥其优势的外蒙古戈壁和草原一带,当时的ri本在亚洲是第一流的军事强国,可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无论是战术指导思想,还是兵器装备上,都落后整整一个时代。
把几十万士兵,拉到平展展、无险可守的戈壁和草原,正好给了朱可夫指挥的苏军,发挥其优势的机会,坦克、飞机加大炮,对于崇尚白刃战的ri本军队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ri本人用五万多条xing命,证明了武士道抵不过飞机、大炮和坦克,此战。也成就了朱可夫的威名,并最终走进斯大林的视线。
是ri本人的狂妄还是高级指挥官无能,唐秋离搞不清楚,不过,在与ri本人无数次交手之后,他对ri军高级指挥官的军事素养,还真是不敢恭维,却发现,越是中下级的ri军军官,军事素质和战斗意志越强。
现在,ri本人和苏联人必须开战,他却为两个野心勃勃的国家,选择了中苏边境东段,沼泽和河流密布的地区,作为北极熊和ri本狼掐架的战场,让苏联人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失去一多半的作用,与ri本人打一场实力相当的战争,cāo控局面的感觉真好,坐山观虎斗更是不亦乐乎?
再者,唐秋离也不想让ri本人一开始就被苏联人打得鼻口窜血,一头撞翻在地,这样的话,就失去了用关东军牵制苏联人的最大筹码,给以后的计划,增加不必要的困难,所以,他命令秋泉帮助ri军打得顺利一些。
ri本,东京大本营御前军事会议,裕仁天皇的心情,即紧张又兴奋,还有极端的烦躁,他已经接到了关东军的报告,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在报告中这样写道:“敬呈天皇陛下御览,八月二十四ri夜,我关东军东满一线,与苏联交界处各地的重要城镇和军事设施,均遭到苏联人的袭击和破坏,关东军阵亡一千四百多人,失踪二百余人,伤者无数。”
“卑职根据各地情况汇报,得出的结论是,这是苏军蓄意挑起的,对我大ri本帝国领土的侵犯,所有搜集到的证据表明,这是苏军正规部队,进入满洲国境内,针对我帝国部队发动的侵略行为,综合二十三ri苏军提出的无理抗议,可以得出结论,苏联人再为侵略满洲领土,制造事端和借口,恳请陛下,允许关东军将主要军力东移至东满边境一带,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植田谦吉在报告中,还详细列举了关东军阵亡军官和士兵的名单,与损失的物资情况,长长的名单,看得裕仁天皇心头的火儿一阵阵直往上拱,苏联人也太自不量力了,在外蒙古被支那魔鬼唐秋离打得丢盔卸甲,一再吃败仗。
远东地区的苏军主力部队,朱可夫的第一集团军,还被唐秋离包围在乌里雅苏台地区,竟然还有心思在满洲边境挑起事端,莫非我大ri本帝国怕了斯大林不成?拿我裕仁当软蛋?他有深深的被侮辱和欺负的感觉,裕仁天皇带着一肚子的火气,一颗受伤的心灵,立即召开御前军事会议,会议就一个主题,与苏联人打还是不打?
军事会议立即分成了两派,陆军主张立即与苏联人开战,对于这样的公然侵略行径,保持沉默,是对大ri本帝国陆军的侮辱,也会影响我们在世界的形象,传扬出去,帝国陆军如何面对国人的质疑和责难?
海军则主张保持克制,看看苏联人是什么态度,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现在,对支那战争陷于困境,不宜再与苏联人发生冲突,还是将主要军力,倾注在中国战场和东南亚一带,哪里有帝国急需的各种战略资源,是一块肥的流油的肉。
一开始,陆军和海军就吵得不可开交,究其实质,还是ri本军界内部,由来已久的陆海之争,北进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海军根本靠不上边儿,打下大片的俄国土地,功劳都是陆军的,这让高傲的海军,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ri本陆军一贯主张北进策略,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同让使ri本陆军着迷,打下西伯利亚地区,转头南下支那,占领其全部国土,在ri本四岛周边开拓疆土,最符合陆军的利益。
陆海双方吵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裕仁天皇只是沉默不语,参加会议的外务大臣石shè猪太郎,见这样吵下去不是个办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先由外务省出面,通过外交途径,向苏联提出严重抗议。
如果苏联接受抗议,并赔偿一切损失,则没有进行战争的必要,如果苏联断然拒绝道歉并拒绝赔偿损失,则准备开战,最后,石shè猪太郎还提醒一句:“诸君,请不要忘记,在满洲的辽西一带,还有三十几万支那军队,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满洲。”
这话一说完,陆军方面的高级将领们,越听越不是滋味,心头一阵火起,这个家伙,一贯与海军方面打得火热,平时没少为海军干些暗度陈仓的事情,现在又跳出来做好人,还不是明显偏向着海军?
陆军大臣杉山元站起身,先是向裕仁天皇深鞠一躬,然后说道:“石shè君,提醒一下,八月二十三ri,苏联方面提出的所谓严重抗议,已经表明了苏联人的态度,那就是,对我大ri本帝国满洲的领土,决心要占领,只不过是在找借口而已,请问,您所说的外交手段,能够保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开玩笑,这样大的事件,谁能保证,谁又敢保证?半神半人的天皇陛下也不行。
第八百一十章 日苏开战(二)()
duli师特战支队支队长唐秋泉,根据师长唐秋离的命令,在中苏边境东段,连续两夜四处点火,制造事端,终于激起了ri本和苏联两国的怒火,虽然还没有火光冲天,也是浓烟渐起,火花四溅。
ri本裕仁天皇,当天即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就二十四ri夜晚,苏军侵入满洲境内,大肆袭击关东军部队一事,进行紧急商讨。
会议一开始,各有目的的陆军和海军,就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各不相让,裕仁天皇没有表态,外务大臣石shè猪太郎,本想做个和事佬儿,站在中立的立场,把解决方案提出来。
没有想到,他这一番好心好意,陆军方面并不买账,陆军的头面人物之一,陆军大臣杉山元,直接质问石shè猪太郎,用外交手段,能保证苏联人对满洲的领土没有野心吗?并且,永远不会与大ri本帝国开战?
老天爷,慢说是石shè猪太郎,就连被ri本人视为半神之体裕仁天皇,也不敢做这个保证,杉山元的问话,实际上就是将军,一句话就把可怜的外务大臣逼到墙角,看着石shè猪太郎涨红得如同猪肝sè的脸,讪讪坐下,杉山元一阵痛快,这个老家伙,屁股总是做到海军那一边儿,今天不给你个厉害,你也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说实话,杉山元有些冤枉石shè猪太郎,这个为ri本国策奔走呼号的政客,不想与军方发生任何关系,只是陆军方面太盛气凌人、过于骄狂,他才对海军略有好感,却被陆军这些死硬的好战分子,视为海军线上的人。
他今天这些话,算是老成谋国之言,通过外交手段,摸摸苏联人的底儿,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的确稳妥,可听在陆军这些自认为皇军天下无敌的将领们的耳朵里,却是极为不舒服,明面儿上是不偏不倚,暗地里是为海军争利益。
石shè猪太郎一门心思为大ri本帝国权衡利弊,却被杉山元当场弄个烧鸡大窝脖儿,何苦来哉?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看不下去了,站起身,也是依足礼数,不yin不阳的说道:“杉山君,外交手段是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有效方式,石shè君的建议,我看可行。”
看来一眼面无表情的裕仁天皇,和瞪着他的杉山元,继续说道:“如果与苏联开战,帝国的军事重心,必将北移到满洲一带,这与占领整个支那的国策相违背,也影响到帝国的利益,陆军不能以一己之私利,置于帝国利益不顾,最主要的,满洲的辽西一带,还盘踞这唐秋离三十余万兵力,这是心腹大患,陆军为何不顾实际情况,还有多开启一条战线?倘若与苏联开战,陆军方面尤其是关东军,有必胜的把握吗?”
米内光政这几句话说的条理清楚,很有说服力,可最后那句话,绝对是个败笔,打仗这玩意儿,谁敢保证必胜?
杉山元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抽这个死对头几耳光,也不理米内光政,转身对着裕仁天皇说道:“陛下,目前的态势是,苏联人在远东地区的主要兵力,都被支那魔鬼唐秋离围困在外蒙古地区,其下场就是被全部歼灭,根据陆军情报局的情报,由铁木辛哥指挥的远东第二集团军,不过是新组建的部队,约二十七万人左右,与我帝国关东军部队相比,绝对处于劣势。”
“再有,支那军队在辽西发动的攻势,为什么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会后撤呢?这就暴露了唐秋离的兵力不足,不足以支持他对满洲腹地的进攻,唐秋离与苏联人在外蒙古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决战,牵扯了双方大部分兵力。”
“这正是我大ri本帝国皇军进攻远东地区的最佳时机,难道米内君希望等到苏军再来几次八月二十四ri那样的挑衅事件,逐步渗透进满洲,或者打到沈阳、新京的时候,整个满洲都落入苏联人之手后,我们才还击吗?倘若陆军像海军那样,一味的避战,何以能承担起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历史重任?”
杉山元口才不错,分析形势也是头头是道,唐秋离命令刘铁汉从辽西回撤,的确给了ri本人以错觉,米内光政刚要反击,裕仁天皇摆摆手,制止了两个重臣火药味十足的争执,杉山元的话,打动了裕仁,也说服了他。
形势的确如同杉山元所说,唐秋离主力部队和苏联人的远东部队,都陷在外蒙古,僵持不下,而且,局势对苏联人极为不利,苏联人的抗议和越境袭击,是一种试探更是挑衅,试探远东苏军调到外蒙古战场之后,大ri本帝国对远东的领土,是否有企图。
挑衅帝国的尊严,挑衅我裕仁的耐心,再说了,远东地区也的确吸引人,尤其是哪个海山威,是顶在帝国后背的一支利箭,裕仁已经有了打算,既然苏联人首先挑起战端,也给了帝国一个很好的理由。
“众卿,朕意已决,对苏联人开战,”裕仁yin测测的说道,陆军将领们喜出望外、摩拳擦掌,海军将领掩饰不住的失望,既然天皇陛下定了调子,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