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指挥东指四十余万大军,荡平美国西部日占区,消灭日军八万余人,迫降意军十几万人,可谓是横扫千军如卷席,但刘铁汉却没有打胜仗的酣畅淋漓的感觉,是对手太弱,让他没有发挥的余地。
刘铁汉太想参加进攻日本本土战役了,当初组建东指部队的时候,就是以收复东北国土和进攻日本本土为目的,他很清楚,此战过后,独立师部队没有什么大仗可打了,这是自己十余年战场生涯之中,能够赶上的最后一战,还是打小鬼子老巢之战,想想心里就按捺不住激情澎湃。
给师指的电报发出去之后,刘铁汉就开始焦急的等待师长的回电,同时,也做好了在北美大陆上的东指大部分部队,返回国内的前期准备。。。。。。
亚洲远征军全军覆没了,超过二十万人的部队,战死九万余人,投降十余万人,这个噩耗般的消息,传回意大利国内,给一片喊打喊杀,好战情绪甚嚣尘上的意大利高层和国内民众,当头一棒,打得是眼冒金星,半天缓不过气儿来,也让意大利人开了锅的脑袋,温度从沸点降到冰点。
意大利国内的各大电台和报纸,再也看不到也听不到,诸多好战言论,打败中国人的叫嚣,意大利人似乎在一夜之间,明白了一件事儿,自己眼中的那个贫穷落后、百年羸弱的东方古老国家,并非人人可欺,至少意大利不成。
意大利国内民众的情绪,从狂热转为沮丧,难以接受亚洲远征军全军覆没的事实,对纳粹党和首相墨索里尼的指责和怀疑之声,有持续发酵的趋势。
而意大利纳粹党领袖,首相墨索里尼则是把自己关在首相府,闭门不出,按照以前的做法,每当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他都会频繁的出现在公众面前,鼓动如簧巧舌,来蛊惑民心,但现在他选择了逃避,看来,这位骄傲自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首相阁下,遭到的打击更严重。
()
第三千一百九十二章 墨索里尼的压力()
雄心勃勃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意大利王国开辟海外殖民地的雄心壮志,因为军队的惨败而破灭,首相墨索里尼为了躲避国内民众逐渐沸腾的民意,而闭门不出,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内,据首相府的人说,首相阁下病倒了,而且病的很严重。
诺塞里诺躲起来不见人,但意大利民众却是不答应了,战死的士兵倒是好说,毕竟人已经没了,政府有抚恤的标准,打仗死人是正常的事儿,可那十几万被俘的军官和士兵应该怎么办,政府怎么着也得拿出处理办法吧,总不能一直被中国人关押着吧?
首相墨索里尼躲起来不见人,政府集体失声,被俘官兵的亲属们不干了,于是乎,国内民意发酵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便转变为对首相和政府的不满,意大利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均爆发不同程度的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尽快与中国政府谈判,让被俘的军官和士兵尽早回国。
各地游行示威的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大有席卷全国的趋势,从指责墨索里尼到怀疑纳粹党执政能力的方面儿,墨索里尼再也坐不住了,如果是以前,各自游行示威自己早就派纳粹党徒组成的褐衫军去镇压了,但这次却不行。
十几万被俘官兵,背后站着几位亲人,再加上一些直系亲属,那就是十多人、二十几人,怕是有数百万的庞大基数,整个意大利全国总人口才是多少,总不能把所有人都关进集中营吧,那岂不是意大利都成了一个巨大的监狱?
墨索里尼感觉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不稳了,他在首相府召集党政军高官开会,紧急商量对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若是想促成十几万被俘官兵回国,只能去找德国元首希特勒去跟中国人唐秋离疏通。两个人的关系好着呢,而且。必须首相阁下亲自去柏林找希特勒面谈,其他人的分量都不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打中国政府向意大利宣战,意大利也应战之后,驻华使馆便全部撤离,断了沟通的渠道,直眉楞眼的直接找中国人谈判,肯定不成。人家是战胜者一方。
仔细的权衡之后,墨索里尼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不解决战俘问题,自己首相的宝座,怕是不稳,他决定,马上启程对德国进行秘密访问,并一再叮嘱自己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访问德国一事切不可声张。低调,越低调越好,他清楚。求人去了,丢脸的事儿,能闹得尽人皆知吗?
行事历来张扬、习惯讲排场的墨索里尼,非常低调的到了柏林,在意大利外交部的一再要求下,连机场的欢迎仪式也取消了,一辆普通的轿车,把他拉到了德国议会大厦元首办公室,希特勒在办公室里等着他呢!
两个人一见面。墨索里尼就差点儿哭出声来,一把拉住老朋友的手。就跟看到救星一般,眼巴巴的说道:“元首。我此次秘密访问德国,是有事相求来了。。。。。。”
希特勒不动声色的听完老朋友的哭诉,内心里却十分鄙夷这个脸色晦暗,身体肥胖的家伙,当初,墨索里尼决定向唐秋离动手的时候,自己亲自跑到罗马去劝阻,费尽口舌、苦口婆心的陈述厉害,当时这家伙是什么态度,嚣张啊!不可一世啊!
现在知道哭天抹泪的求自己来了,我咋说来着,意大利人不碰得头破血流,满脑袋大包,是不会吸取教训的,连我跟唐秋离打交道的时候,都平等待之,不敢有丝毫的轻慢,就凭你意大利一个跟在德国屁股后头打酱油、捡便宜的主儿,也敢叫嚣着打败中国人?
希特勒的内心里,油然升起一种快感,也可怜同为纳粹党一脉的墨索里尼,便和蔼的说道:“我的老朋友,德国和意大利是永远的盟友,天然的盟友,老朋友遇到了难题,我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与唐秋离和中国政府的沟通,我义不容辞!”
一听这话,墨索里尼的眼泪都下来了,这个感动啊,他没有想到,一贯强势的希特勒,会这么通情达理,看到并理解自己的难处,毕竟,意大利对中国宣战的时候,人家不辞辛苦的跑到罗马去劝阻自己,却被自己给撅回去了,一点儿面子都没留,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干的那叫啥事儿啊?
“不过!”希特勒的话风一转,正色说道:“我只负责把老朋友的话,转达给唐秋离,至于唐秋离提出什么条件,那是你们双方谈判解决的事儿,德国概不参与,也不想、更不能参与其中!”
“成成成!”墨索里尼点头如捣蒜,感激涕零的说道:“只要元首能够沟通与唐秋离的联络渠道,促成双方进行谈判,我本人和意大利民众,就感激不尽了,我这就回国,静候元首的佳音!”
墨索里尼的屁股还没坐稳,就心急火燎的回国了,看着他肥胖的身体,蹒跚着离开办公室,希特勒摇摇头,颇有些无奈的说了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朝鲜半岛釜山,独立师前线指挥部,参谋长赵玉和走进了师长唐秋离的办公室,说道:“师长,刚刚接到刘副师长的电报!”
唐秋离拿起电报,仔细的看了几遍,沉吟许久才说道:“给刘副师长回电,铁汉兄,来电尽悉,为兄取得北美之战而倍感欣慰,但夺取美国西部迪勒拉山系以西之日占区,尽歼日军和意军,仅为北美战略之第一步!”
“兄之所言,美国西部地区局势一定,但在秋离看来,却并非如此,如无庞大军力在该地区实际存在,则实际控制就是一句虚话,弟理解兄之所愿,但控制阿拉斯加至美国和加拿大西部,乃至中美洲一带,事关到今后对整个太平洋的实际控制权和防止其他势力染指,如此大事,非铁汉兄这等重量级将领坐镇不可!”
“现今,德军与美军和加拿大军在美国东部境内激战正酣,战事短时间之内看不出结束的迹象,德国人在北美战场上的消耗,亦十分巨大,最终,独立师部队也会介入北美作战,因此,兄之部队的存在,就十分必要了!”
“非但如此,待进攻日本本土之战结束,还会给东指部队增加兵力,铁汉兄在美国西部地区休养生息,训练部队,严密关注美国东部战场,做好出战准备,一点契机出现,兄之部队,则为妙棋,望兄能够理解其中奥妙!弟秋离亲笔!”
既然东指四十余万大军,已经在美国西部站稳脚跟,唐秋离是决不能丢掉到了嘴里的肥肉,非但如此,自己的胃口可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西部地区这么一小块土地,意大利已经被自己从北美战场上淘汰出局,在战后北美利益划分上,中国人应该得到自己应得的那一块儿大蛋糕。
而且,控制北美大陆乃至中美洲濒临太平洋一线的土地,把整个太平洋变成中国人的内海,是自己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刘铁汉的东指部队,驻扎在美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任务就是这些,否则,停留在中美洲圣何塞一带,区区万余意大利士兵,还值得东指派出重兵,大动干戈?
对于刘铁汉想要亲自指挥大军,杀上日本本土的心愿,唐秋离非常理解,甚至感同身受,但在更大的战略目标面前,只能让这位跟随自己一路打过来的老哥,心存遗憾了!
放下电报,刘铁汉的心情很是复杂,有理解、也有失落,还有遗憾,更多的是新使命的责任感,唐秋离的电报,给自己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未来画卷,他更为自己看着一路成长过来的年轻人,胸中有如此的宏伟蓝图而折服。
“克天,命令在美国西部地区的部队,立即就地转入休整,同时,派出一定数量的中级军官,参与到管理地方民政事务上来,尽快恢复地方经济,咱们几十万人再加上十几万意大利俘虏,总不能啥都依靠澳洲的补给,能自己解决一部分,也减轻后勤部门的压力!”刘铁汉对参谋长杨克天说道:“咱们要常驻北美了!”
杨克天想要杀上日本人老巢的心情,比刘铁汉还要迫切,师长的电报自己也看了,说实话,心里很不痛快,见刘铁汉这么说,便忍不住发牢骚到:“副师长,其他几个兵团都参加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战役,唯独咱们东指主力,却呆在北美!”
“眼睁睁的看着其他部队,掏小鬼子的老窝,日本人和意大利人都打败了,留着这么多的部队,还有啥意义?没仗打,几十万人以后就是干闲着了!”
“你这么认为?”刘铁汉盯了杨克天一眼,说道:“以后还会有仗打,而且规模不会小!师长对北美大陆所图甚大,对咱们东指部队期望甚深啊!”
“难不成师长要咱们参与到德国人和美国人、加拿大人的战争之中?”杨克天的脑袋反应很快,“那依副师长您的判断,跟随打的可能性最大?”
“不好确定!“刘铁汉神秘的一笑,说道:“静观待变吧,总之,仗是有得打的,对了克天,南下中美洲的部队,现在到达什么位置了?”
()
第三千一百九十三章 兵进中美洲()
对于南下中美洲的部队,是否能把圣何塞的一万多意大利军士兵一锅端,刘铁汉没有丝毫的怀疑,现在的意大利士兵,就跟吓破胆的兔子似的,惶惶不可终日,十五六万人都没了,一万多人能顶啥事儿?
刘铁汉担心的,是南下途中,德军是否暗地里使小动作,设绊子,毕竟,从洛杉矶南下要经过墨西哥西海岸一线,再进入中美洲的狭长走廊地带,那可是德国人的地盘儿,如果发生了双方冲突,哪怕是最小的冲突,都会给南下部队造成极大的障碍,乃至影响到师指的整体战略。
参谋长杨克天显然是全盘关注南下部队的情况,每天都与南下部队指挥官,第一旅旅长赵毅少将通几次电报,十分了解部队的情况,见副师长问,便回答道:“副师长,目前部队南下的进展非常顺利,沿途德军没有设障碍,目前,已经到达特古西加巴尔一带,预计再有两天时间,即可对圣何塞之意军部队,发起攻击!”
“这就好!”刘铁汉放心了,说道:“给赵毅发电报,对圣何塞之意军部队的攻击,要迅猛,力争一棒子将其打懵,最好促使其投降!唉,又多了一万多张嘴吃饭,这叫啥事儿啊!”
刘铁汉把远在中美洲圣何塞的一万多名意军士兵,早就视为俘虏了,又多了这么多白吃饭的嘴,他心里很是不舒服,不过,不久之后,他就会发现,这一万多意军俘虏,不仅不是累赘,还是金元宝。
两天之后。东指第一旅旅长兼南下部队指挥官赵毅少将,指挥由四个机械化步兵旅,两个坦克旅以及八个自行火炮团和八个火箭炮营组成的南下纵队。便逼近圣何塞城北部郊区,还没等他命令部队展开。便接到前线部队指挥官的电话,说是意大利亚洲远征军司令官亚科齐上将,派来代表商谈投降事宜。
放下电报,赵毅这个扫兴啊,自己指挥七万多人、数百辆坦克外加几百门大炮,杀气冲天的跑了数千公里的路,原本要大打出手,一股脑的把一万多意大利军士兵吞下。哪知道,自己这里已经刀出鞘了,对手却怂了,主动投降。
真他娘的,早知道这样,老子何苦大老远的跑过来,郁闷之下,只好把高举的拳头收回来,赵毅差点儿憋出内伤来,嘴里不停的骂着怂货对手。一边安排与意军投降谈判代表的会面儿,至此,意大利亚洲远征军全军覆没。司令官亚科齐上将及其属下的一万多名军官和士兵,走进了战俘营。
接到赵毅的电报之后,刘铁汉没有丝毫的兴奋,结果早就在意料之中,他给赵毅下达了一道命令,“迅速接管圣何塞的防务,你暂时担任东指中美洲地区部队司令官,并将部队防区延伸至巴拿马城一带,切记。不可与当地的德军部队发现任何冲突!”
刘铁汉给赵毅的命令,完全是按照师长唐秋离的意思。他也不明白,师长为啥对巴掌大的巴拿马城感兴趣儿。特意发来电报,强调部队一定要占领该城?
东指南下部队按照刘铁汉的命令,在中美洲一线展开,如此,几万人的部队再加上一万多意大利战俘日常的物资消耗,就得从洛杉矶陆路方向进行补给,形成了事实上的,从美国西部地区到中美洲巴拿马城的一条后勤补给线。
德国南美集团军群司令官隆美尔元帅,时刻关注着独立师部队在北美大陆的动向,包括在独立师部队与日意两军大战期间,迪勒拉山系一带驻军将领们,观摩战场的文字材料,都反复看了几遍。
通过这些亲眼看到独立师部队士兵的战斗力,指挥官的指挥水平以及装备水平的军官们的描述,隆美尔元帅改变了对中**队的看法,同时,出于军人的敏感,他对于中**队在北美战场的存在,有些担心,准确的说,是不大舒服。
特别是中**队南下中美洲一带,完成对圣何塞地区意大利军的战斗之后,迟迟不返回美国西部,而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和怀疑,为此,他亲自给元首希特勒发去一封密电,阐述自己的观点。
核心意思就是,既然中**队对意大利军的战争已经结束,就没有继续留在中美洲地区的必要,自己是否可以与中**队在北美大陆的最高指挥官会面,敦促和提醒,当然也不乏警告,让中国人把伸到中美洲的手缩回去?
电报发出去之后,足足过了三天时间,才接到元首的回电,可见,国内决策层对于中**队在北美大陆乃至中美洲地区的存在,也是感觉到非常棘手和慎重。
电文的内容很简单,也很明确,“来电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