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时间过去了大半年,是到了‘巴巴罗萨计划’启动的时候了!”希特勒郑重的说道。
虽然早就知道,元首灭亡俄国的决心,从来都不会改变,但是,现在听到元首亲口说出来,几个人还是心里一颤,元首的话,几乎给出了“巴巴罗萨计划”启动的时间表,不会超过今年三月份。
冯?克莱德曼元帅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霍然起身,大声说道:“我的元首,请您马上批准我,返回英国前线,给我两周的时间,结束英国战争,而后,第三集团军群,挥师东进,作为首批进攻俄国的部队,出现在那些布尔什维克面前!”
希特勒大笑,显然是非常欣赏克莱德曼的斗志和豪气,却连连摇着头,说道:“不不不!我亲爱的克莱德曼,第三集团军群,滞留英国本土战场上,要比出现在任何地方,更具有战略价值!所以,非常遗憾,你第一个攻进俄国领土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
((。)
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利益与朋友()
德国元首希特勒的话,显然又是大出冯?克莱德曼元帅的意料,第三集团军群,自从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一直是作为德国jing锐的突击集团,鏖战在欧洲战场,击败过欧洲大陆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军队,是第一个进入法国首都巴黎的德军部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撕碎了法兰西人的高傲,承载着ri耳曼民族的骄傲。
如果说,第三集团军群不能作为进攻俄国的先头部队,克莱德曼元帅想象不出,还有那支部队,能够承担如此光荣的重任,莫非,元首以为第三集团军群,在英国本土与英美联军作战过程之中,消耗过大,已经是兵困将乏,不堪再用?
那自己就用行动来告诉元首,第三集团军群,锐气正盛,在自己的指挥下,可以第一个进入法国和英国,当然也可以第一个攻进俄国,如此一来,第三集团军群将会成为陆军历史上,第一支攻陷三个欧洲强国首都的德**队,将会载入史册,这是身为一名职业军人的荣耀和机会,一定要争取!
希特勒却没有再给他慷慨陈词的机会,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克莱德曼,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一名出sè的指挥官,不仅仅要在战场上勇猛善战,有横扫千军的勇气,还要有长远的战略和全局眼光,第三集团军群对英美联军的进攻,突然终止了,俄国人会怎么看?”
冯?克莱德曼元帅毫不迟疑的回答道:“我的元首,俄国人一定会认为,我们第三集团军群,作为对英美联军作战的主力部队,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或者说,已经疲惫不堪,需要休整,英国本土的战争,不会很快结束,肯定要推迟!”
希特勒愈发得意的大笑,“克莱德曼,这就是第三集团军群停止进攻,留在英伦三岛的意义所在!”
克莱德曼元帅的心中,猛然如打开了一扇天窗,无尽的阳光照shè进来,瞬间领悟了元首的意图,激动的说道:“我的元首,明白了,第三集团军群停止对英美联军的最后一击,放的是烟幕,是为了迷惑俄国人,让他们以为,德**队在短时间内,无法从英国战场抽身,而元首阁下的计划,却在按照正常速度进行,三月份,将会发起对俄国的进攻!”
希特勒见将一位勇猛善战,勇冠三军的元帅,摆弄得如同小学生一般,愈发的得意,笑着对总参谋长斯特朗斯元帅,盖世太保总头目希姆莱,和德国三军情报总局局长科沃尔中将说道:“说服我们的克莱德曼元帅,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感谢上帝,我的努力总算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而这三个在德国呼风唤雨,手握重拳的大佬,也被希特勒层出不穷的思维,搞得一些摇摇晃晃,只能符合着干笑。
克莱德曼元帅有些羞愧的说道:“元首阁下,请您原谅属下的愚钝,还有刚才冒犯的言辞。”说完,“啪”的一个立正。
希特勒正sè说道:“不,克莱德曼,你的担心并非多余,英国人和美国人,肯定会利用这个难得的喘息之机,尽量的补充兵力和武器装备,以用于固守英国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个自大狂丘吉尔,老谋深算的瘸子罗斯福,是绝不甘心放弃英国的,必然会在英国本土,与我们德意志的军队,拼到最后!”
克莱德曼元帅又不明白了,既然元首知道,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停止对英美联军的最后一击,会带来这么多的后遗症,怎么还。。。。。。?
接下来,希特勒的话,彻底解决了他心头的疑惑,“关于这一点,克莱德曼,你不要担心,我已经命令海军司令官邓尼茨上将,派出海军所有的军舰和潜艇,封锁美国本土通往英国的大西洋航线,所有驶往英国的船只,无论是军舰还是商船和民船,一律击沉,你就不必要担心美国人增兵了,英伦三岛将会变成一座死岛,何况,在西南太平洋澳大利亚战场上,我们的盟友ri本人,也会牵扯罗斯福的大部分jing力。”
克莱德曼元帅算是彻底放心了,既然元首早就做了jing心的安排,自己还担心什么?
希特勒又对希姆莱和科沃尔中将说道:“剩下的,就是你们情报机关的事情了,我要求你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斯大林确信,在今年八月底前,德**队无法从英国战场抽身!”
希姆莱和科沃尔赶紧起身,一起立正,接受希特勒的任务,“好了,你们各自返回工作岗位上去吧,斯特朗斯留下!”希特勒说道。
三个人急忙告辞,克莱德曼元帅走到办公室门口,迟疑一下,转身问道:“我的元首,第三集团军群,什么时候恢复对英美联军的进攻?”
希特勒干巴巴的说道:“等待总参谋部的命令!”
大概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希特勒又接着说道:“克莱德曼,利用这难得的休整机会,好好享受一下英伦三岛上的风光吧,不过,伦敦的大雾,还是很讨厌的!”
偌大的办公室内,就剩下希特勒和斯特朗斯两个人,斯特朗斯知道,接下来自己应该干些什么,“我的元首,我马上赶回总参谋部,着手组织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争取在三月份,发起对俄国的进攻!”他简洁的说道。
希特勒诡诈的一笑,连连摇头,说道:“不,斯特朗斯,不要那么着急,‘巴巴罗萨计划’正常进行,三月份内,肯定要动手,不过,我们对俄国的军事进攻,还不到时机,我们要等到,斯大林调往东方的四百万部队,和我的老朋友唐秋离的部队,正式开战之后,最起码,要等到俄**队进入外蒙古地区,你明白吗,斯特朗斯?”
作为希特勒的军事助手,斯特朗斯岂会不明白元首的意图,要等到俄国人和中国人打起来之后,斯大林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在东方的时候,德军趁机出手,打俄国人一个措不及防,这当然是最佳的机会。
就算斯大林想要从东方抽身,把东方的四百万部队,重新调回欧洲方向,且不说时间上是否来得及,以自己对那位中华民国副元首唐秋离将军的了解,他能轻易放俄国人离开,那位年轻的中国将军,绝对不是个好说话的人,肯定会大打出手,元首的设想非常奇妙,等于直接的将中国人绑在一架战车上,德国和中国联手对付俄国人。
不过,对于唐秋离将军的部队来说,却很是不公平,有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四百万俄国士兵,我的上帝,会淹没在外蒙古地区的几十万duli师部队,这未免有些。。。。。。,斯特朗斯元帅还没忘记,唐秋离对德国的帮助,有些于心不忍。
斯特朗斯元帅的表情,全都落在希特勒的眼睛里,岂能不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觉得自己这事儿,干得有点不地道,难得的脸红了一下,略带尴尬的说道:“斯特朗斯,我知道,这对于我的老朋友唐秋离来说,的确是很不公平,但是,为了德国人民的利益,我只能这样做。”
“斯特朗斯,你负责拟写一封电报,将我们的计划,详细告知唐秋离将军,并说明我们在三月底前,无法进攻俄国的原因,至于如何措辞,你就斟酌着办吧,另外,在电报里,一定要加上以下内容,德国将赠送给我的老朋友,最新研制的新型战斗机五百架,并负责培训五百名战斗机飞行员,所有的费用,由德国zhèngfu承担!”
希特勒说完,便躲避似的,急匆匆离开办公室,只留下心里五味杂陈的斯特朗斯元帅,在那摇头苦笑,元首的做法,怎么说呢,掩耳盗铃,亦或是。。。。。。?
斯大林在东方大规模用兵,瞒不过ri本人的情报网,自然不会置身事外,从海参崴到外兴安岭一线,还被关东军占据着呢,从某些方面来说,ri本人感觉到的压力,比唐秋离的还要大。
二月中旬,ri本天皇裕仁发出诏令,召集ri本军政两界大佬,在宫内举行了一次高规格的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ri本陆军部和海军部所有的部长和次官,大本营总参谋部以及其他部门长官,还有外务省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几十号人,把一间宽大的会议室,坐得满满登登。
另外,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也特别奉召,赶回东京,参加这次最高规格的军事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面对斯大林调集到东方的四百多万大军,ri本怎么应对?
军事会议一开始的气氛,就是压抑而沉闷的,在座的ri本军政两界大佬们,谁也轻松不起来,陆续云集于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四百多万苏军部队,如同一层带着暴风雨的yin云,黑压压的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上。
会议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还是没有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坐在主座上的裕仁天皇,脸sè愈发的难看起来。
((。)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日本人的小算盘()
裕仁天皇的御前军事会议,进行到这种程度,也怨不得这些大佬们,都不是傻子,局势明摆着,斯大林如此大动干戈,肯定不是针对那个支那魔鬼唐秋离一个人来的,干掉duli师部队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关东军,谁也不怀疑这一点。
正因为局势非常明朗,反而难以决断,摆在关东军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从外兴安岭一线撤退,退回满洲境内,把已经吞到肚子里的苏联远东地区领土,包括时刻威胁ri本后院儿的港口海参崴,吐出来,还给俄国人,再派出特使和俄国人谈判,如此,则关东军可全身而退。
另一条路,就是在远东地区,与苏军决一死战,誓死保护已经到手的利益,大ri本帝国吃到嘴里的东西,还没有吐出来的习惯,虽然军方将领们,有这个心思,可也得有这个胆量不是。
只要不是发高烧到了糊涂的程度,亦或是狂妄到不知道的天高地厚,那个人都明白,眼下的局势如何,关东军面对苏联远东方面军二百来万部队,只能僵持,而无法打破苏联远东方面军的防线,否则,以关东军的骁勇善战,不会在外兴安岭一线,和俄国人磨了两年多的时间。
第一条路,可以说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ri本什么也没有失去,让出来的,不过是从俄国人手里抢过来的土地,但是,这就意味着,在斯大林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大ri本帝国胆怯了,退缩了,怕了俄国人。
最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肯定会成为千夫所指,被狂热的国民唾弃,被舆论淹死,一顶“懦夫”的大帽子,肯定跑不了,万一为了平息国内沸腾的舆论,天皇陛下再用自己的脑袋,以谢国人,那就死的更冤枉!
第二条路倒是可以捞个好名声,可代价是一百五十多万关东军,四百多万从苏联欧洲方向调过来的大军,再加上朱可夫的远东方面军一百五十多万兵力,加在一起,达到近六百万人的庞大军力,苏联人就是不打,用人也能淹死一百五十万关东军士兵,而关东军兵败或者是全军覆没之后,满洲怎么办?
别忘了,还有支那魔鬼唐秋离手下头号战将,duli师东指司令官刘铁汉指挥的五六十万人马,在辽西虎视眈眈,关东军被苏军重创,正合了支那魔鬼唐秋离的心思。
倘若关东军兵败远东地区,丢掉的,不仅仅是远东,还有满洲,到那时,天皇陛下追究起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的责任来,当初竭力主战的人,肯定是第一个吃苦头的人。
以天皇陛下心狠手辣的作风,yin森带些神经质的xing格,能有好果子吃?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提出从远东地区撤兵,与苏联人将和的人,会被带上“懦夫”“卖国贼”的大帽子,下场好不到哪去,提出在远东地区,与近六百万苏军决一死战的人,关东军兵败之ri,就是自己倒霉之时,那边儿都讨不着好,所以,ri本的军政大员们,抱着祸从口出的心态,来个缄口不言。
裕仁天皇自己唱独角戏,喋喋不休的说了三个多小时,直说得口干舌燥、嗓子眼儿冒烟,无奈,下面的军政大员们,一个个如同庙里的菩萨,低眉顺目,洗耳恭听,摆出一副聆听天皇陛下教诲的虔诚态度,就是一言不发,连个随声附和、捧臭脚的都没有。
连一贯不对眼儿,逢会便掐架的陆海军将领们,也破天荒的没有红眼鸡似的,上来就呛火,屁大点小事儿,也能吵翻天,出奇的安静,也不再互相看着不顺眼了。
裕仁天皇一阵气苦,这些大员们,平素都跟得了话痨似的,一个个抢着说,生怕表现不出自己对天皇陛下,对大ri本帝国的忠心似的,今天这是怎么了,都哑巴了?
裕仁天皇yin沉着脸,目光yin寒的扫视了一圈儿,冷冷的说道:“诸位爱卿,谁有好的建议和条陈,尽管当着朕的面儿说出来,值此大ri本帝国利益攸关的时刻,诸位爱卿要替朕分忧啊!”
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御前军事会议,本来,自己是首当其冲,四百万苏军,就是朝着自己的关东军来的,应该有所表态,可仔细思考下来,却发现不知道该任何向天皇陛下进言。
让出远东地区的领土,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就算是在座的那位大佬,提出这样的建议,自己也会跳出来反对,自己容易吗,指挥关东军部队,和苏军一场场血战,才有今天的局面,那是关东军的士兵们,拿命换来的。
可是,要说与苏军放开手脚大打一场,南次郎也没那勇气,苏军的增援部队,就算来了一百万人,关东军也有勇气和实力,与苏军决一死战,可来的是四百万苏军,再加上朱可夫的远东方面军部队,兵力对比为六比一,这仗怎么打,还没算上重装备的差别。
即便是关东军是大ri本陆军之花,骁勇善战,武士道jing神悍不畏死,南次郎大将指挥作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可面对绝对优势的苏军,南次郎大将也暗自胆寒,不得不掂量一下实力的对比,兴不起一点儿拼命的心思。
现在,听了天皇陛下发自肺腑的话,南次郎大将就觉得浑身的细胞都跳动起来,满腔的热血,“呼”的一下就涌到脸上,一股悍勇之气,油然而生上心头,为天皇陛下分忧,是每个大ri本帝**人的责任和神圣使命,何况,决战战场就在自己的战区,要是再不说话,就对不起天皇陛下了,更是自己的耻辱,即使是关东军全体玉碎,也要与苏军决一死战。
想到这里,南次郎便要站起来吗,陈述自己的观点,当然,是一力主战的,还没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