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上降低了渠道商对中间利润的盘剥。最后展现给消费者的当然就是相当诱人的价格了!自然,这价格是给会上网的人准备的。要是不会上网或者不信任网络,那就多添两百块钱去各种黄牛甚至是各种所谓的实体店去买吧,这事儿贾鸿渐也没办法管。人家实体店自己从网上拍了手机,然后线下卖给消费者,贾鸿渐这总不能拦着吧?就算是他限制身份证,一个身份证只能买一台手机之类的,这身份证还不能借了?历史上深港股市认购证的时候,那全国上下都是多少车皮的麻袋往南边运啊。这麻袋里装着都是身份证!
说不好听的,黄牛只要开价,借一个身份证给他,他给50块钱,这认识黄牛的老百姓怎么就不愿意借给他了?实在不行身份证主人亲眼看着人家在网上注册然后买了手机就把身份证拿回来呗,这转眼就50块钱,谁不干?而这样一来,所谓的身份证限制还有用么?而最终这么50块钱的额外成本会转嫁到谁身上?还不是最后接手的消费者身上?贾鸿渐这事儿就算做了,自己一点好处没有,还要投入不小的资金来研发相关软件。最后还一点用没有,还让真正想买手机的老百姓觉得麻烦,这不是自讨没趣么?再说了。一家俩老人都不会上网,儿子给俩老人买手机顺便自己买个手机,假设人家就是有这钱,人家就一个帐号,为什么一定要人家麻烦的弄三个身份证去买呢?朋友之间帮忙买难道还要身份证号什么的?所以说限制黄牛这到最后就是有点劳民伤财!贾鸿渐他们手机又不是春运火车票,有必要这么照顾公平么?
话说回来,这中档和低档手机都研发成功了之后,那接下来要做的当然就是找个合适的时间来发布这么两款手机了。这日子可是必须要调好的,一方面来说在国内这才上市了两个月。在欧洲也不过是四个月,整体算起来的话。马上就宣布有新手机上市,那这高档手机卖毛啊?虽然说咱们不指着硬件赚钱。但是咱们这边已经生产出来的总是要卖掉吧?库存要清的差不多吧?否则到时候库存1000万台手机,只卖出去了500万台,那剩下的500万台这不就是亏损了?要么快速降价卖出去,要么自己就吃了这亏损!
在美国那边呢,手机已经销售了快半年了,整体来说虽然进入了销售的平淡期,但是每周的销量都不算少——毕竟今年那是美国几千万人手机合同到期的时候,所以大家都零零散散的要换手机。如今在美国那边的销售数量,已经到了1800万台了,眼见着就能到2000万台,销量自然是不错。在这么一个时候去美国市场公布新机器的事儿,看起来应该是没什么的。不过毕竟中国和欧洲市场才刚发布没多久,日本市场在下面的人的主持之下,那也开始销售了,这都没有多久的事儿,如果现在马上就开新闻发布会说将来要有新手机出来,这会不会耽误了在这几个市场的销售?
为了这么一个事儿,贾鸿渐专门查了一下公司里面在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总共加起来有多少库存,还好的是库存并不多。美国那边大概有个三百万台的库存,欧洲有个两百万台,中国这边有个一百万台,日本一百万台,韩国50万台。看起来不多的库存,乱七八糟的加载一起,这也是900万台呢!而另外一边代工的比亚敌那边的代工速度,倒是也不满,现在一个月的生产速度那真真的有三百二十万之多了——人家又把生产线给扩充了!现在的生产速度,那真是有后世的生产速度的疯狂了,一周就直接80万台啊!
在这么一个生产速度之下,可以说华夏高科的高端系列,那已经真正的进入了放量销售的时候。在这么一个时间段里面,其实按照通常的定价策略来说,这么一个时候是应该开始降价了——历史上70年代卡西欧开始的一个模式就是这么一个模式。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卖高价,然后本来物料成本就高,所以制造数量也少点,加上高溢价带来的宣传效果,可以让产品在市场上压着别人产品一头,然后随着别家也开发出来了类似的产品,咱家的产品那就要开始放量了。这一放量本来就过了几个月,各种物料成本开始下降,于是放量降价销售之后,直接就让别家没办法卖高价了!直接就让别家没办法卖高价了!然后这边一放量赚了钱了,直接在别家也准备跟进放量的时候,就干脆大甩卖降价,刺激的别家根本没办法卖。
这么一个卡西欧的做法在这么一个年头很多企业都在用,哪怕是采用了机海战术的三星诺基亚索尼都会用!三星又不是没有过新旗舰机上市的时候5000块钱的售价高高在上,半年之后直接降到3000左右的事儿!半年时间,旗舰机近乎腰斩的降价速度,吓人不吓人?就算物料成本下降也没有下降这么厉害的!只能说是当初三星手机上市的时候,那溢价真的是太高了,价格太虚了!甚至说不好听的,纯粹就是坑铁杆粉丝的节奏!而相对来说,苹果这种企业因为他们没有采用机海战术,所以实际上他们的手机售价相对也比较平稳。的确也是有降价,可是降价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下一代已经出来的情况下,才降价的。
这华夏高科的高端手机呢,到了这么一个时候实际上是已经可以降价了的,但是因为在许多国家这手机才刚刚上市没多久,这直接就降价还是有点……打击自己品牌了!而且总的来说,咱们这手机定价相对来说最早就是没有什么利润的所以在物料成本下降了之后,这手机的定价实际上还是非常良心!3500左右的成本,咱给定价4500左右卖,虽然一台赚一千块钱,可是别家的同样配置的手机拿出来卖,怎么不要5000甚至更高了?这就是因为别家都是靠硬件来赚钱,而不是软件!本来高端旗舰级别的手机销量就相对少,如果他们再不卖高价,这怎么赚钱,怎么保持高收益?
所以哪怕别家最近开发出来新的高端机在配置上能够跟华夏高科的进行一拼,可是在价格上搞不好华夏高科的手机价格还能跟他们差不多甚至比他们低一点!而这么一个时候如果差不多放出来中段和低端的消息,好像也可以阻击一下相应竞争对手的市场?让他们的产品也不太好卖?想了想之后,贾鸿渐决定,差不多可以降低这高端的生产数量了。可以从每个礼拜80万台的速度降低到每个礼拜40万台甚至更低,然后这多余的生产能力呢,就用来生产中段和低端的产品库存好了!
然后过两三个月,等到现在的库存已经销售的差不多的时候,咱们那就可以开始宣布中低端产品了,这样一来不就是根本不等潜在的竞争对手们出来应对,咱直接就把人家可能应对的招数给封死了么?这不是让对方憋死的节奏?这种事儿,贾鸿渐那可是最爱干了!
第三千四百章 倾销()
不过显然老天和竞争对手不能让贾鸿渐这么轻易的就布局折腾人,在华夏高科的手机于欧洲卖的还不错的时候,欧洲的那些厂商们可是有点受不了了,他们可是要给华夏高科来找点事儿做了。什么事儿?首先来说,那就是瑞典的那什么诺基亚前员工建立的n什么的公司,这就要找华夏高科的麻烦了!去年华夏高科在美国,那也被这公司找麻烦,不过成功的挡掉了对方的敲诈之余,顺便反起诉了对方一通。当时这华夏高科的手机在欧洲没有开卖,所以这n公司也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只能捏着鼻子被华夏高科告了一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华夏高科那可是在欧洲销售了,而且还销售了好几个月,这n家公司当然可以想办法折腾华夏高科了!他们怎么折腾华夏高科?简单的说来就是反倾销啊!这多明显的事儿!没错,他们要控告华夏高科反倾销!这华夏高科当初在美国国内的时候,那可是对着这么一个小n公司一通揍,人家没有办法反抗,这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可是如今这华夏高科进入了人家的“地盘”了,哪怕人家这公司在欧洲是个小公司,可是怎么说都是欧洲公司啊!在这种时候找欧洲相关的部门来告华夏高科倾销,带给了他们公司利润损失,这当然就是给华夏高科带来麻烦了!
很快,这欧洲反倾销法庭的传单那就发到了华夏高科的欧洲子公司去了。而当公司的高层纷纷知道了自己这华夏高科在欧洲被告了倾销之后,那一个个的真是震惊了,真是慌张万分啊!比如说像是章朝阳,这么一个在华夏高科里面服务了有十年的老伙计,那在知道了华夏高科要面临反倾销事宜的时候,那真是惊的当时就有点不知所措的来找贾鸿渐了!“贾总。咱们在欧洲那边……在欧洲那边被告倾销了,欧洲那边让咱们快点去应诉,怎么办?”章朝阳不得不慌。他知道这倾销的事儿可是很严重的!
就像是前些年中国电视最开始被欧盟反倾销的时候,哪怕7家厂商联合应诉。可是结果还是失败了。最后那可是直接就被欧洲法院给判定为了倾销,然后限定了每年只能出口到欧洲30万台的这么一个数字。这样的一个数字那还怎么卖手机?最后也就是在这么一个逼迫之下,贾鸿渐才操作着长宏跑到了欧洲去收购了一个小工厂,开始挂羊头卖狗肉。而就算是挂羊头卖狗肉,这长宏也没敢在欧洲卖廉价的中国制造,那卖的也是液晶电视这么一种相对当时高端的电视机,而整体价格那也就是比索尼和三星什么的便宜一些而已……如果便宜太多的话,那妥妥的要引人注目的啊!
而现在华夏高科如果说是要被定为了倾销的话。如果一年就限定给了华夏高科30万台的出口到欧洲的数量,这可怎么办?贾鸿渐的大计一下子不就被限制住了么?可是谁知道说完了这话之后,这章朝阳看着贾鸿渐却发现亲爱的贾总脸上一点都不紧张甚至一点都不惊讶!难道……这贾总早就知道了要被告倾销的事儿了?差不多吧!贾鸿渐之前不是在美国做好过被人反倾销的准备么?虽然整体说起来好像美国的规矩跟欧洲不一样,但是通过在美国那边的律师介绍之后,整体流程贾鸿渐就已经知道了啊,甚至都还知道了这欧洲其实在反倾销上跟美国比起来还更加的宽松呢!
所以贾鸿渐紧张啥?咱按部就班的来不就完了么?“这事儿也简单,别慌。”贾鸿渐先是安慰了一下这章朝阳,然后接着就吩咐应对措施了,“首先通知欧洲那边准备开始雇佣律师团,这雇佣律师团的事儿不要怕花钱。要找就找最好的!然后咱们这边你去通知一下比亚敌什么的,把相关的资料都准备好,每一步的资料都准备好……”没错。这要应对倾销诉讼的事儿,绝对是要把每一步的资料都要准备好,要表现的咱这边一点不亏心的样子,要表现的咱们这边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明码标价发票的,而不是有什么国家补贴的!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欧洲那边在先期进行调查的时候,这就不容易冤枉了华夏高科了!反而不给对方各种数据各种资料,那才容易导致对方觉得肯定是咱华夏高科有什么秘密的资金来源,每生产一台就要从国家拿多少钱什么的。这才容易被定性为倾销啊!不过就在贾鸿渐这么安排完了之后,章朝阳在转身去干活之前。还是有点担心,“贾总。咱们公司能被认定为是市场经济公司么?”没错,这欧洲法庭判定一个公司是否是倾销之前,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判定这么一个公司是否是市场经济公司!
美国那边的做法是直接判定一个国家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是不按照公司来的。这样做的话当然对华夏高科非常不公平,特别是如果选择替代国是其他国家的时候,怎么比好像中国的成本都过度的低,这就显得像是倾销了啊!而欧洲那边的判定虽然是按照公司来的,可是别忘了人家也是按照所有制来的!如果是外资和合资企业,很可能就被认定为是所谓的市场经济企业,而如果是民营企业也就是私企以及中国国企的话,那很容易就被认定为是非市场经济的企业!从这些方面来说的话,这民企简直就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在国内国企被各种银行当成宝贝疙瘩,要什么给什么,而民企要贷款那简直就是要了银行老命一样!可是这到了国外,你妹的民企又被当成了是跟国企的一丘之貉了?又别当成了是跟国企一路的了?你妹的这民营企业简直就像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啊!
要不然这章朝阳怎们会急呢?要不然章朝阳怎么会担心呢?可是谁知道只听着贾鸿渐此时笑呵呵的说道:“放心,这些事儿我早就做好准备了!实际上咱们欧洲的子公司,确切的说起来只是一个跟咱们华夏高科完全没有关系的公司而已。咱们的欧洲公司,那是我重新弄过的,是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个所谓的华夏控股公司之后,然后由这么一个公司在欧洲建立的一个公司。所以实际上这么一个开曼群岛的公司,那就是一个理论上完全独立于我们华夏高科之外的公司!除了我们公司正好控制了他们母公司以外,彼此之间任何关系都没有。他们在欧洲销售手机,也不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分公司,不代表他们在欧洲之负责销售……”
什么?当时章朝阳听到了这里完全愣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贾鸿渐已经早就有了准备了?必须的!贾鸿渐是谁?当初在美国就预计到了可能有公司要告他们倾销之后,他还不赶紧的做准备,难道非要让别人欺负到了头上来才行?所以当时在于欧洲销售之前,这华夏高科就专门针对欧洲分公司进行了体制改动!这改动到了最后呢,实际上在欧洲负责销售的这么一个子公司,是跟华夏高科完全没有一分钱关系的公司,甚至他们卖的的手机那也不是华夏高科发给他们的!而是他们直接跟比亚敌定的货!
没错!等于是华夏高科除了投入了资金以外,还把的知识产权什么的投入了开曼群岛注册的那么一个公司里面,然后由这么一个公司建立的欧洲子公司当然就拥有了这些权利,就相当于是华夏高科把授权别家生产“兼容机”的权利交给了这么一个“不相干”的公司,而这么一个公司呢恰好就跟比亚敌定货,让比亚敌帮忙代工了!这样一来,这欧洲公司实际上就是开曼群岛那边的企业啊,这是外资啊,不是中国企业啊!贾鸿渐还就不信了,这么一种做法,那还没办法在欧洲的法庭上好好的辩论一下?真以为他贾鸿渐现在还是谁都可以随便欺负一下的人物?他贾鸿渐和他的华夏高科现在已经成长起来了,已经开始慢慢的变身成为巨头了!现在他们可不再是跟以前一样,随便可以让国外的企业欺负的了!
这一点,那是贾鸿渐艰苦这么多年来,千方百计想到达到的,而这么一点,随着这2006年那会慢慢的成为现实!别忘了,到了明年的时候,这华夏高科还会一下子入账相当多的资金,而当这些资金入账之后,运用到了研发等等地方,再加上还有贾鸿渐最后几年的知识作为指导,这华夏高科还不变为新世纪的新巨头之一?到时候还有谁敢来欺负华夏高科?到时候还有谁能来欺负华夏高科?
第三千四百零一章 义愤填膺()
欧洲相关商务部门给华夏高科欧洲公司发了立案公告,要求华夏高科于立案公告之日起20天内向调查机关申请参加诉讼。一周之后,华夏高科欧洲公司便向欧洲法院登记申请参加诉讼。紧接着,欧洲反倾销法院向华夏高科欧洲公司发出了反倾销调查问卷,并要求其在37天之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