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骚重生传-第16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就是荆轲!假设历史上荆轲刺秦王没中,结果被秦始皇说服了呢?后来传出去荆轲死了那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荆轲实际上就只是要亲眼看着这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底是不是可以带来和平,是不是可以抵挡外辱!如果不能的话,他荆轲就第一时间杀了秦始皇?当然了,为了让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这荆轲当然也要保护秦始皇不被别人杀掉!然后这荆轲之前和元彪一番打斗的过程中,让秦始皇欣赏了,所以这秦始皇决定收服元彪?于是最后元彪也变成了第二个荆轲?

    不……这样一来感觉元彪这样的第二波的刺客和第一波的荆轲完全相同啊!这就没有一种让人惊讶的感觉了!就没有秦始皇那么一番强悍的发言直接把刺客收服的震撼感觉了!当观众们知道了荆轲被说服了之后,这震撼的感觉就已经提前来了,甚至在秦始皇没有说那么一番大道理之前就出现了,这点很不好啊!要不……就干脆设计让元彪成为荆轲?这样一来荆轲在太子丹的引荐之下,认识了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然后说服了樊於期自杀,把头颅给他荆轲,这荆轲才能来殿上见到秦始皇?再配合上“图穷匕见”的典故,来一个献上燕国的布防图,接着这荆轲就要刺秦王,结果谁知道秦王直接一通嘴炮就把这荆轲给说的放弃刺杀了?就说的把荆轲反而变成了秦王的保镖了?这样的一个结局大逆转有意思吧?至少比之前的那么一个套路更加震撼一点吧?

    只不过这么一来的话,那李栤栤要怎么弄呢?这样一来弄的好像就没有戏了啊!好不容易400万签了一个女影星,不能再给人家几分钟的镜头就算了吧?怎么都要弄的长一点吧?于是这贾鸿渐又陷入了思考当中……

第两千九百一九章 科班出身的习惯() 
“什么,大幅度改动剧本?贾老师……这真的好么?”老谋子当时就惊了!他本来剧本大纲都已经写好了,然后都已经专门聘用了大陆和港港的编剧了。那俩人过来就是负责按照他老张的意思写分镜头剧本以及各种演员对话什么的,结果这边都要开始快速动笔了,贾鸿渐又说整个大纲的剧情要动?这……这闹那样啊?这从头一改的话,那接下来的整体进度多要慢不少啊!总不能把那俩编剧扔在酒店里不让他们干活吧?

    “当然真的好!我们哪怕是拍商业片,那也是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又不是拍糊弄人的片子,否则你要我来当制片干嘛?”当时贾鸿渐脸一掉就如此说道。没错!在他贾鸿渐看来,既然让他来当制片了,那就按照他的要求来!既然要挂他的名字,那就听他的话!回头要是票房不好,亏的是他的钱,他自己不说话别人谁敢怪他?他又给钱又出主意,按照他对产品的要求来弄电影,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么?

    而且再说了,既然这片儿不是想糊弄一下观众简单的骗点钱而已,那么显然是要尽量精益求精的。要说这电影目标是三四千万人民币票房,那贾鸿渐还会想着在这么一个基础上精益求精呢,更何况是2。5亿投资的大片儿?想拿着贾鸿渐的钱随便乱花随便糊弄?真把他贾鸿渐当傻子了?

    这事儿在贾鸿渐看来是这样,而在老谋子看来就是另外的一回事儿了。在老谋子的严重,现在这事儿就像是甲方委托他这个乙方做了建筑设计,这乙方测量了各种周边环境,想了好久,终于开始设计,这已经设计出来一个框架了,结果现在乙方又说要改需求?要改设计?那设计师怎么着都想砍人了好么!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两个人之间不同位置造成的不同感觉,但是谁让贾鸿渐是老大呢。谁让贾鸿渐大牌呢,那也只能是老谋子屈服了。

    不过贾鸿渐能够让老谋子屈服,那不是仅仅简单的行政命令而已,他当然也有足够说服力的东西——“你看。我昨天突然想到咱们如果剧情这么改怎么样……”说着,他就把昨天看了格瓦拉死党日记所得到灵感的想法都告诉了老谋子。这么一个想法,那不仅仅是一个想法而已。贾鸿渐昨天晚上一宿没睡,就是在来回思考这个点子到底好不好!他不是说一下子又了新点子,自己就觉得不错,还没怎么验证就一拍脑袋开心的不得了然后就要找老谋子来改。他是那样的人么?

    他贾鸿渐昨天一晚上没睡,到底是在想啥?不就是在反复验证他这么一个主意到底是不是正确么?他贾鸿渐看过太多上司拍脑袋想主意,有的时候开会了,这上司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让贾鸿渐这种属下听了就想笑!结果当场不是还要忍住,然后回头过个几十分钟偷偷摸摸的跑去找上司提醒?不是还要告诉人家这么做可能有风险?他贾鸿渐见识过太多这种事儿了。他自己还能犯这种错误?

    昨天晚上他那是从头到尾的自己想了好几遍,甚至在脑内幻想这么两版情节到底那个拍成电影对观众来说更好看。结果最后他还就是喜欢后想出来的这么一种!也许他天生就是偏向于喜欢欧亨利式的小说,就是喜欢这种故事发展发展到了最后来一个大逆转的套路,所以这么一个前期铺垫秦始皇多么多么坏,让元彪和观众都带入的慢慢的想杀掉这秦始皇。结果到了最后一下子被说服了。一下子逆转了,这多有趣啊!这多惊人啊!而且这么一拍,那是能够刺激的观众们反复进电影院看吧?第一次看到了大逆转结尾的时候,观众可能都会没反应过来,都会觉得好像之前的铺垫自己都没看的太仔细。然后就想再对照着结尾,再去电影院看一次啊!这样一来咱不就是翻台率增加了么,不就是能多赚票房了么?因此不管是从商业上考量。还是从艺术上考量,贾鸿渐都觉得他的这么一个想法靠谱!要不然怎么他会跟老谋子说呢?

    而老谋子这边在最初的惊讶和不理解之后,很快他就转变了想法。他听着贾鸿渐叙述的那么一个剧情套路之后,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这个套路还真的挺有趣的!就跟《唐僧》一片儿一样,都是在结尾故意弄了一个大逆转!而相对来说。《英雄》这个故事的新套路,比《唐僧》的套路还好一点的就是在过程中那是慢慢的不断在进行铺垫,在用侧面描绘的方式在渲染着秦始皇本人的残暴。通过老百姓日子的凄惨,通过哪种战争给人带来的摧残,还有那种战争之后秦朝统治的高压。那种大家私底下评论秦始皇是恶魔,是三头六臂,是天天要吃小孩的怪兽……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侧面描绘的说法,可以成功的把观众洗脑,让观众们觉得杀秦始皇就是理所应当的,就是为天下除害!然后到了最后再来一个大逆转,这种力度,这种震撼,那绝对了!

    所以在听到了贾鸿渐讲述那么一个思路五分钟之后,这老谋子都不仅不再反抗,甚至还主动的帮着贾鸿渐思量怎么改动拍电影的流程!“贾老师,要不这样,干脆我带着两个编剧一起弄,先把剧情大纲修改好了,让您过目一下,您觉得行了,我们再弄分镜头剧本。写好了分镜头本子之后,我再找美工画成图,再开始采景以及跟美术指导讨论造型设计和服装设计?”

    “行!”贾鸿渐点了点头,不过很快他回味到了一点不同的东西,“画图?你的分镜头剧本还要画图?”对啊!这一下让贾鸿渐觉得都不对劲儿了。跟李安合作的时候,李安根本就没有分镜头的详细设计,他虽然知道今天要拍什么戏,可是他绝对不会提前想好要怎么拍!所以他都是到了现场要拍了,才让演员折腾好久,才临时选一个自己满意的出来。而诺兰那边呢,更是没有画图这么一项了。诺兰那都是在一个巨大的纸或者是白板上跟写板书一样密密麻麻的写一堆东西,还带着各种划线什么的,然后他自己看着就知道一个镜头要怎么拍了。而跟程龙合作的时候,那程龙更是用的港港那种超级不规范的赶进度模式,别说是分镜头剧本了,拍戏的时候连剧本都是现赶的好么!第二天演员要说的对白,都是拍戏之前一天晚上程龙和贾鸿渐拍着脑袋想出来的好么!而每场戏拍啥,那更是到了现场之后,程龙看着各种环境临时设计的,像是机位什么那更是临时安排的!这还哪儿有什么画画的事儿啊?

    “对啊!拍戏不都要画图么?脑子里先想好这么一个镜头要怎么拍,来回想好几遍,寻找到自己觉得最好的镜头角度和人物动作,然后画示意图跟美工说明,让美工化成跟日本漫画差不多的稿子。这样长期的拍摄过程中,咱导演才能不忘掉每个镜头要怎么拍才最好看……”张一谋眨了眨眼睛,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擦!这就是学院派和各种野路子的区别啊!当时贾鸿渐就感叹咱大陆的影视学校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可能拍摄水平不咋顶尖,但是这好习惯真是培养的太好了!其实想想就知道,诺兰那是伦敦大学毕业的,主修的还是英国文学。他只不过是在学校里面的时候,在学生们弄的电影社团里面玩儿,这才学会了拍电影——当然了,他早年就开始玩儿各种,这诺兰是没有电影专科教育的,不是科班出身的!这诺兰虽然有天赋,虽然水平高,但是所有脑子里想象的画面都是只靠着文字来记录的话,这真有点……效率低,至少没有画图来的一目了然!而且有了画图的话,那要跟演员们沟通就更加方便,甚至跟后期特效沟通也更加方便——只要把分镜头图拿出来给对方一看,对方就知道是啥概念了!

    程龙那种方法就更不用说了,港港当年就是各种粗制滥造,甚至各种明星赶戏赶的急的时候,那都是在这部戏的片场刚拍完,上车去另外一个片场赶戏,然后在车上临时背台词,背完了下车就拍,拍完再换……这种情况下拍戏哪儿还有什么科班不科班的规矩?都是各种胡来的。所以程龙的方法哪怕快速,但是这也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毕竟当场去看环境,当场想怎么拍才好看,这玩意临时没想到最好的拍法呢?万一过了好几天才想到呢?这到时候要咋弄?再回去临时补拍?同样,李安那种拍法也太过随意,也跟程龙这种一样,都有点风险的。虽然李安也是科班出身,但是让贾鸿渐奇怪的是这老哥们儿怎么就没学到一身好习惯呢?

    总体说来,老谋子这些习惯那是真好。这提前来回想好最好的想法,然后画图画出来,这样哪怕再忙再累,自己看一眼分镜头稿也能很容易的就知道这场戏要怎么拍。整体来说这样的进度虽然比程龙他们的拍法慢,但是估计怎么都要比李安的拍法快呗!至少不用一个晚上的戏连续拍个半个月才收工,不用连续半个月天天拍才能让李安满意!这样一来整体费用那也是能省很多的啊!

第两千九百二零章 后院起火?() 
《英雄》的剧情被大动了。大动之后的情节很赞!为了弄这么一个剧情,两个编剧和老谋子在一起那真是翻阅了多少历史书啊,这才算是好不容易编出来了一套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元彪变成了历史上刺秦的荆轲。这个荆轲那真是按照历史上的走向来说,他还真不是刚开始就跟燕国的太子丹混到了一起,这荆轲刚开始还就是一个“游侠”,还到处游历的。结果到了燕国跟太子丹认识了之后,这才有了被招揽着去当了刺客的事儿。

    经过一改了之后,这荆轲,或者说是庆柯那就一路在游历着。说起来这姓氏,在古代的三代,也就是夏商周的时候,那姓和氏是分开的。姓代表的是祖宗,可以认为是最原始的部落来源,而且还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来源,像是最古老的姜、姬等姓那都是女子旁的。而氏则是代表分支,像太子丹,姓姬氏燕名丹,这要分析起来,就是最早老姬家部落出来的燕地这一支中叫丹的这个人。而姓氏里面,称呼男人是要称氏,称呼女人是姓。于是叫太子丹的话,就应该是燕丹,而如果太子丹是个妞儿,那就应该叫姬丹。

    同样,这荆轲本来姓姜,氏庆,名轲,那应该是叫庆柯的。后来按照史记中的记载,“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於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到了燕国这才变成了荆轲。而这么一来,如此的一个设计,倒是应该也能起到糊弄观众的用处,让观众们第一时间联想不到主角就是荆轲!至少不是那么确定就是荆轲。然后把游历的内容给放到前面,变成这荆轲先是一路游历,发现秦始皇太坏了,秦国太坏了,然后再到了燕国之后,被太子丹一忽悠就愿意当刺客了。而在这个时候太子丹为了让荆轲去当刺客。还给了各种美食美酒以及美女给荆轲,而这送的美女,自然就是李栤栤了。

    爽了一阵之后,这荆轲准备去刺秦。拿了樊於期的头这就准备去见秦王。可是谁知道美女李栤栤却是毅然决然的表示要跟他同去,表示因为敬佩荆轲,敬佩荆轲为了天下百姓做出的贡献,所以她愿意陪荆轲共死,生是荆轲的人,死是荆轲的鬼!然后这么一对小夫妻俩那就上路了。一路上的故事不提,到了最后开始刺秦的时候,图穷匕见,结果谁知道秦始皇根本就不躲!反而是嘴炮的把荆轲给说服了!而在这个时候,本来一直跪在旁边帮忙拿零碎小东西的李栤栤却也是图穷匕见的暴然而起。刺杀秦始皇!荆轲顿时惊讶万分,他下意识的去拦李栤栤,可是谁知道李栤栤转眼就把匕首捅到了荆轲的肚子上!

    在荆轲倒下的时候,这李栤栤又要开始刺秦,结果顿时被万箭穿心!倒下的荆轲质问李栤栤为什么要捅他。奄奄一息的李栤栤则是痛骂荆轲是叛徒,居然背叛了太子丹!她说她根本就不是什么爱上了荆轲才陪他来刺秦的,她实际上是“宪兵队”,是监军!是仿制荆轲关键时候掉链子而补刀的!此时的荆轲简直不敢相信,直接世界观崩塌!他之前以为的好人太子丹居然这么狠辣,他之前认为的坏人秦始皇却像是个好人……最后,这重伤的荆轲被秦始皇派人救活。隐姓埋名成为了秦始皇身边贴身的侍卫。性情大变的荆轲表示,秦始皇如果不能兑现说过的话,不能给天下带来长治久安,不能抵御外辱,那么他荆轲就要近距离拼死刺杀秦始皇!而秦始皇也答应了,就整天让荆轲贴身保护……

    这么一个剧情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小赞?虽然没有那种跟《唐僧》一样的最后超级大逆转。没有推翻之前的整个故事,但是也把人物形象什么的都给推翻了吧?这样起码也有了一些那种欧亨利式的神奇逆转的效果了吧?这样的一个剧情挺符合这个年代年轻人什么都想质疑,什么都想推翻,整天想找跟书上记载的历史完全不同的故事的那种风潮吧?当然了,这么一个主线前半段是比较平淡。甚至可以说到最后的大结局之前都颇为平淡。可是平淡是可以加各种其他的东西来进行调整的嘛!比如说什么游历的过程中看到官府强制征税,百姓各种苦不堪言,结果这庆柯半夜里就杀入官府,开仓放钱,劫富济贫什么的?这要加戏的话那总是有可以加的地方的!

    其实本来来说,老谋子他们很想加入一个戏份,那就是说比如秦始皇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妹子,这妹子比如说是赵国人。而秦始皇早年则是出生在赵国,直接就是在赵国当人质的,那在赵国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妹子啥的,也很正常嘛!接着秦始皇为了打燕国,就派妹子去燕国怂恿太子丹,让太子丹找刺客来刺杀秦始皇,然后这就足够有理由让秦始皇出兵打燕国了。结果因为打赵国打的太狠,或者其他的一些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