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骚重生传-第15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在贾鸿渐看来就是这么一个事儿!甚至拿国内车市来说,如果贾鸿渐他们的华夏汽车可以统治国内中低端市场,从3万到20万之间的这么一个阵营都具有绝对的统治力,那么虽然看起来好像利润并不多,所谓的附加值并不多,但是在有了这么一个市场之后,他们华夏汽车却可以进攻高端的宝马的固有市场!宝马的市场那是从30万到一百万这样,再竞争他们都是这么一个范围。贾鸿渐他们竞争高端市场输了一次没事。反正本来这个市场就不是自己的,能抢过来一点就是一点!可是对于宝马来说呢?他们能够放下身段和所谓的品牌价值,去出个10万人民币就能买到的平民车么?宝马愿意只赚那么少的钱么?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除非宝马不断的去进攻更高端的市场,否则他们面临的那就是自己的固有市场一点点的会被侵袭。哪怕这次不被侵袭。下次也要被侵袭!反正放到一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段来看,他们在自己固有市场里面的份额就是会不断的降低!他们无路可逃!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战略层面的考量,一个大方面的设计。具体在市场竞争中如何跟宝马竞争这当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但是反正本来就竞争不过,咱想尽各种办法,只要能获得一点那就是成功啊!丰田他们也还会想着各种办法甚至是建立新的子品牌来闯入更高端的市场呢!办法总是会有的嘛!这也就是类似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样的道理——占领低端市场的商家或者国家,慢慢的往高端爬的时候,那本来就是占领一点就可以更多省力赚钱的。所以相对容易适应。但是对于高端品牌以及高端国家来说呢?他们本来早就习惯了高附加值了,习惯了一个车子有一半利润了,突然现在让他们面临造一台车子只有10%的利润,他们能受得了?他们能习惯的了?后世中国年轻一代的农民工都不太能吃苦了呢,让美国的年轻人进血汗工厂试试看?看他们乐意不乐意?

    贾鸿渐的信心由哪里来?就是说是从02年之后开始,中国制造这个概念突然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了世界上了!突然之间就出现了一个段子——好不容易去美国旅游一趟,结果买回来的好东西仔细一看还是中国制造的!可以说几乎是一夜之间,突然从小东西到大东西,全都变成了中国制造的!从小到世界杯的各种纪念品再到球迷买的球衣、围巾、足球袜甚至还有球迷假发,这都是几十万个甚至几百万个的被生产出来然后卖到了日本和韩国去!就像是后世南非世界杯的嗡嗡组啦一样,全是在中国生产然后漂洋过海!

    从共两千多亿美元,占据了整个亚洲外资落户的45%!一个国家就占了一个大洲的几乎一半的份额!而投资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制造业!而制造业这种脚踏实地一步步往上走,而不是投机取巧搞金融对赌什么的这种做法,则是让中国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增长!中国几乎连续20年保持了每年8%以上的增长!这都让日本的前首相桥北龙太郎羡慕到要哭了!人家到中国来访谈的时候都当面说了,太羡慕了!甚至有外国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学者进行了一番调研,结果发现英国发展最快的工业革命时期。他们最高的年度gdp增长也不过是1。5%!而美国从1860年内战结束到1918年的一战结束,算美国正式的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一这么一段时间,美国的年度最高gdp增长也不过3%!

    所以中国可以从1978年只有美国分之一的gdp,增长到2012年差不多美国一半的gdp!这,就是制造业带来的结果!而制造业。就要在进入造要来了,接下来中国制造会摧毁大多数国家的实体经济!让他们的老百姓供职的工厂关闭,生产线被送到中国去。然后他们的老百姓没钱,失业,就只能更加购买中国的廉价产品!

    进,现在正式就要拉开帷幕了。而始作俑者,就是现在的贾鸿渐!他曾经参与到了中国进很多知名企业关掉他们在当地的工厂,然后把他们的生产线给搬到中国去!

第两千六百九七章 惊呆() 
叶静也许不太理解贾鸿渐说的话到底有没有什么依据,不过显然她不想跟贾鸿渐争辩。接下来的几天贾鸿渐快速的写好了这么一个大概的方案之后,那就要跟蜀川那边打个招呼,让他们看看了。并不是说贾鸿渐不做可行性的研究什么的,而是他一个人根本没办法做,必须找蜀川那边配合!比如说像是代工微波炉里面的高频变压器的事儿,这个不可能说贾鸿渐拍一下脑袋,觉得15美元就ok了,然后就去跟蜀川那边的官员定下来,然后直接就去找美国人谈吧?这事儿肯定是要人家厂商过来实地看看,结合着美国这边的要求之类的,然后估算一下自己那边的良品率、物料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之后才能算出来到底多少钱的!所以这个事儿既然要这么实打实的来做呢,那肯定是要先跟蜀川那边打招呼,接着蜀川那边原则同意之后,大家再组织人过来一点点的接洽,一点点的去计算,这最后才可能有一个可行性报告出来,才能跟人家美国这边的企业认真谈然后签合同什么的,不是么?

    所以贾鸿渐当然要把这么一个大概的方案先给蜀川那边过目一下,这么一个方案并不是一个完全做好的可行性方案,只是跟对方商讨,让对方能了解贾鸿渐的思路而已。不过哪怕是这么样的一个简单的大而化之的意向性报告,在通过网络发给了上沪的华夏高科,再通过传真发给了蜀川那边的省府高层之后,却把那边一下子把那边的几个头头们都给惊到了!

    本来先看到了这么一个计划的,那是蜀川那边省府里面主管工业方面的副手,毕竟他是跟主管经济方面的副手俩人最直接就能得到贾鸿渐帮助的,而他的工业这方面或者说就是他负责的工业国企这方面呢,那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这计划首先就先送到了他这边来,结果谁知道他一看这计划,当时愣是以为自己没睡醒!真真正正的瞠目结舌了半天之后。才赶忙把主管经济方面的同僚给叫了过来。结果那老哥们儿过来了之后,也直接看傻眼了啊!

    他们盘算了一下,按照今年刚出来的数据来说,2000年全年整个蜀川的gdp一共才3000多亿人民币。而其中省会蜀都一个市就占了1300亿,都快一半了!然后贾鸿渐这个计划中,预估计首期在蜀川这边搞的代工大工程的投入就要200亿元左右!这是什么概念?等于一下把省会蜀都市六分之一的全年gdp一次性投入进去!而这还是先期投入!还不知道后期要投入多少呢!

    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花钱不多,好像只是占掉了蜀都的六分之一,全省的十几分之一。但是问题是gdp这不是说全年能装入口袋的钱啊!gdp这是说全省范围一年内创造的总财富数量啊!gdp是国民生产总值啊!如果用一个公司来打比方的话,这玩意儿就相当于是全年生产的商品总价值,而且还不是总销售额,而是最终出售价值!也就是市场价!这就是把什么经销商、零售商的出手价格都算进来了,然后这么一个全年生产的总价值,跟一个公司一年能赚到的钱有关系么?关系其实并不大。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可能完全没卖掉而积压在仓库了!而且就算都卖掉了,因为零售商、经销商都分走了很多利润,外加物料成本、人力成本等等一堆东西,所以到最后企业真正收入的可能是所谓的生产总值的n分之一!

    而作为蜀川省那更是这样了!表面上看起来蜀川一年创造了3000亿的“财富”,但是这最终有多少是“利润”?然后收税还是要按照比例来收的吧?2000年蜀川全年税收才一共362亿人民币!这里面还没算国税地税呢!还没算最后到蜀川政府手里可以动用的资金有多少呢!哪怕就算是362亿里面有200亿返还给了地方。这比例不低了吧?国家还只拿了个小头呢,地方还拿了大头呢。这地税收入加上各种其他乱七八糟的小钱,这就是2001年的蜀川财政预算的来源,就是他们的财政收入。那么回头就要把这财政收入里面的绝大部分都给丢到贾鸿渐的计划里面?那别的什么教师工资之类的都不发了?各种市政建设都不拨款了?这完全不可能啊!

    所以这俩省级副手能不惊么!他们突然发现求了贾鸿渐之后,贾鸿渐给他们返还回来的办法,居然是他们这么一个省的财政都有点支撑不起的庞大计划!这换谁不惊?本来按照通常人的想法来说,蜀川这样的西部大省。怎么都比其他省发展的好吧,虽然比不上什么沿海经济强省,可是在全国范围内看咱也不弱啊,也中游啊!有啥计划是咱一个省支付不起的?那样的计划怎么都是国家级别的大计划吧?可是结果谁知道,贾鸿渐这边轻轻松松快速给出来的一个计划,却还真是他们省支付不起的!你妹啊。一个省都支付不起的计划啊!本来以为钱不是问题的,结果现在发现钱就是最大问题啊!

    接着这俩副手赶忙就去找正主啊!结果谁知道俩正主一看到这计划,在一听俩副手的解释,当场也傻眼了!赶忙打电话给贾刚,问是不是贾鸿渐数字写错了?是不是把20亿给写成200亿了?结果贾刚一打电话一问。不是,就是200亿!而且的确是先期投入,外加后续投入的话,最后可能全套下来最终累计投入接近一千亿元!

    这价格直接把省里的俩正职俩副职都给听傻了!这一千亿的累计投入就意味着差不多五年内蜀川的财政收入都要砸进去!这他们支付不起啊。哪怕就算他们咬牙坚持,可是问题五年里面其他的活儿都不干了?光为了这么一个事儿?那其他地方都要炸锅了好么!别的不说,地方上面的各种失业救助低保救助什么的,这不都要走财政啊?这些人难道都不管他们了?

    然后这四个人那叫一个大眼瞪小眼的!最后,他们把省里面几套班子的成员都给叫过来了,算是开了一个省高层的扩大会议。然后呢,就是与会者全傻眼!大家每人站出来表示这个方案好还是不好,大家就是纯粹的都不约而同的傻眼了!谁都不敢说着方案好啊,也不敢说不好啊。而是完全不知道怎么说啊!看到了这种场景呢,几套班子的头头商量了一下,干脆当时就一个越洋长途就打到了美国,亲自问问贾鸿渐到底咋回事。

    “咋回事?就是咱们两边一起投资。尽量跑马圈地的把能抢的生意都抢过来。不然的话回头抢不过来的肯定要给兄弟省份弄走,以后再想抢都没办法了!”说道了这里,贾鸿渐顺便免费的再给了一个主意,“你们那边不是本来什么弄了一个托普软件园么,结果那托普就光炒地,屁事没干。我看回头咱们合作起来,把这么一个软件园收回来,弄成一个省级开发区,直接向做强做大的方向发展,把相关上下游企业都给安排到这儿。然后附近修个火车站什么的,直接出来就能撞车运走……”

    “可是……可是鸿渐……我们蜀川没这么多钱啊!我们一年的财政预算其实还不到两百亿呢!这……哪怕让我们出一百亿,我们这也出不起啊,别的各种事儿都要钱啊。要不……要不你们华夏高科出大头,我们出小头?”电话那头传来了这样“怯懦”的声音。一听到了这里贾鸿渐也愣了一下。要知道这大半年来他可是花了不少钱的!先是中石油上市,他花了不少钱买股票,然后中石化上市,又是14个亿美元扔出去了。这两边都是等五六年才能卖的,毕竟是赚大钱的事儿。然后呢,他又在美国这边把福尔摩斯公司给重新私有化了,这也用掉了不少钱;一下子等于把抵押了华夏高科大厦的钱都给花的七七八八了。现在就是靠着华夏高科大厦的租金还贷呢!

    所以虽然华夏高科大厦建成了,然后很多商户入驻了,入驻率还挺高的。可是问题在于租金最后都要用来还贷款不说,华夏高科还得贴进去一些!因为现在上沪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业房地产市场还稍微有点低迷——本来90年代开始建立了蒲东新区,就弄的跟南海建省一样。一下就引起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不仅蒲东到处盖楼,那蒲西也到处盖!蒲东那边因为人少,而要盖商业楼呢,因为是市政府预留的地标建筑需要批准,所以蒲东那边盖的主要是各种民房小区什么的多哪怕是商业楼也不高。而蒲西则是各种商业楼都出来了!可是到了97年。港商和台商跑了一批之后,这房地产市场一下子就停滞了!虽然不至于说崩盘了,但是全是范围内商务写字楼还真是大概有个一两百个变烂尾了。然后就导致这几年上沪的商业楼盘价格实际上跟94年前后差不多,并没有如何飙涨!

    在这种情况下,可不是租金还不够还贷款的?可不是华夏高科每年还要贴进去一点?然后又要开始筹建第四代的液晶生产线,这也是要花钱的。投建了之后呢,第五代的也要开始研究了,又要烧钱!可以说真心这个时候贾鸿渐觉得自己没钱用啊!虽然像是拍电影之类的动不动可以一两亿美金的往外出,可是这是“小钱”!真正的大钱现在华夏高科账户里面也就差不多200亿的家底了!这要跟蜀川合作一下,投入进去,那华夏高科自己的现金流就有点紧张了!虽然不至于说影响经营,可是万一出点意外情况,可能真不太好救急!这可怎么办呢?是投资还是不投资呢?难道说因为大家都没钱,所以这么一个大好的计划就给放弃了?

第两千六百九八章 为钱头疼() 
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就放弃了!可是钱怎么办?现在华夏高科的账户里面实际上就那么200亿左右的压箱底的资金,贾鸿渐要给拿出来么?拿出来了之后怎么办?要是稍微碰到点风险什么的,这日子就不过了?虽然说好像不太可能碰到风险,可是谁又能百分百的确定?贾鸿渐重生到了这个世界上,那都已经改变了多少事儿了?谁知道会不会突然来一个蝴蝶效应之类的,导致大形势稍微出了点问题?导致稍微出了点风险?

    比如说在网络股崩溃之后,美国的各种电信以及光缆行业都被看衰,实体经济被影响了,美国开始弄次贷,万一这种电信和光缆行业的萧条传到了国内呢?前世的时候在国内处于电信设备提供商里面优势地位的那是华威,现在可是华夏高科啊!回头万一出现了点小不同,华夏高科这边电信设备行业出问题,导致亏了不少资金,或者需要突然砸钱进去咋办?

    亦或者说第四代液晶生产线虽然研究的差不多了,可是要真的投产的话,一两条生产线够用么?历史上的三星并没有华夏高科之类的竞争对手,人家可能就上了少量的生产线。现在人家一看有华夏高科了,一下多上马了几条生产线,开始利用产能和上下游生产链的统合来跟华夏高高科价格竞争怎么办?到时候贾鸿渐是投资生产线来跟三星什么的对拼烧钱,还是就看人家抢走市场份额导致自己这边的生产线白投资了?

    但是贾鸿渐这边筹划的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这么一个亲手组织国内企业慢慢的帮助中国走上世界舞台……多好的机会啊!多有历史成就感啊!贾鸿渐也不想放弃这么一个机会!那可怎么办呢?而且真要说起来的话,贾鸿渐他们这边的存款实际上只够先期投入的,后期投入钱够不够都另说,这两百亿投资下去了,什么时候能够回本还不知道呢!也许5年也许10年?如果再加上了后续投资的话,感情5到10年里面华夏高科就一分钱存款都不要了?就干脆做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