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映式啊?
也就是在洛杉矶这边首映的时候,诺兰和他老婆。还有贾鸿渐以及斯皮尔伯格等人会进去看一下首映的效果而已,没有什么记者围着采访,甚至连主演都不会来参加首映!电影市场就是这么的功利,就跟中国国内以后也会有很多影院一日游以及两日游的影片一样,没什么人关注的上映了,然后在没什么人关注的情况下。下线了,可能大部分的观众都不一定知道影院上映过这么一部影片。特别还是美国这噶哒,从来只是商业电影的大本营,不是欧洲那边艺术电影的天堂,所以能有138家电影院首映。那已经很不错了。
在电影院外面的一辆奔驰面包车里面,贾鸿渐、斯皮尔伯格、诺兰等人坐在车上,等着电影开场。虽然诺兰现在在观众中不是太知名,可是斯皮尔伯格老头儿知名啊!老头要是一出现,那些电影院大厅里面买票的观众一个个的不要疯了啊?坐在车上的斯皮尔伯格,此时正在饶有兴趣的“调戏”着诺兰,“怎么样,克里斯,你现在紧张么?”“唔,稍微有一点,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对我的电影挺有信心的。”诺兰笑了笑之后说道。
听着他的话,贾鸿渐表面上笑了笑,可是在心里面他可替诺兰稍微担心了一下——要知道通过他看《记忆碎片》这个片子来说,好看归好看,诺兰的确也是通过了各种犀利的剪辑,在没有任何大投入以及大场面的情况下,把“小快灵”给玩儿出了水平了。但是呢,贾鸿渐怎么都赶脚这个片儿有点过于炫技,像是他贾鸿渐都需要第一遍集中精神来记台词来前后对应着看才能看懂呢,美国这边习惯不带脑子看电影的老百姓,那有多少能一遍看懂?
从某些角度来说,诺兰现在还是有点青涩的,还是有点故意炫技的。也许到了2010年左右,通过十年之间的磨练,他就会更加的成熟,不过现在的他显然不是成熟的那种诺兰。一群人在这边聊了一会儿之后,车门外面走来了一个人,他敲了敲车窗。在贾鸿渐他们拉开了车门之后,只听着这人说道:“先生们,已经快要开播了,诸位请进吧?”
听到了工作人员说道了这里,贾鸿渐他们一行人就下了车,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贾鸿渐他们一行人从侧门进入了电影院。七拐八拐的进入了放映厅之后,贾鸿渐他们发现这放映厅里面的灯光已经暗淡了下来,荧幕上正好出现了梦工厂的标志,这就算是电影正式开始了。贾鸿渐他们在拿着手电筒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到最后一排坐了下来。说实在的,挺没有必要的——因为这首映场里面人根本没坐满,甚至谈坐满都有点奢侈,只是零零散散的坐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人而已!
一个在观众眼中不知名的新人导演,一个没听过名字也没听过宣传的电影,而且还不是黄金时间上映,虽然是周末,但是却是下午上映,这能有多少观众来看?能有三分之一,这都已经算是运气好的了,估计是因为其他的电影名字取得都够烂的,所以让观众下意识挑了《记忆碎片》这么一个听起来好像有点酷炫的电影来看吧?
贾鸿渐大概的看了一下,零零散散的观众们那一个个手里拿着的都是爆米花和饮料,看起来这一个个的美国观众都是抱着看娱乐电影的想法来的。这样一来的话,估计他们里面第一遍能看懂的人可能真不多。所以这电影到底票房怎么样,还真要看之后的口碑了,毕竟,这样的一个电影指望着丢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进去宣传,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只可能靠着口碑来获得更多的观众了。
很快,电影开始了。这个电影的故事其实不太复杂,但对于这些观众来说可能会有点难看懂。它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条倒叙,以彩色呈现,另一条顺叙,以黑白呈现,两条线每隔几分钟穿插一次,然后到了最后,这两条线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可以说给了一个神结尾。但是呢,在之前这剪辑的有点支离破碎的情节,还是挺难让观众看进去的。哪怕贾鸿渐当年能一遍看懂,那也是他在知道了这片子比较文艺之后,所以带着一种准备接受挑战的心里才去看的,而现在的这些观众们呢,他们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啊!
所以,在仿佛像是模仿主人公因为顺时性失忆而导致的生活碎片化的各种错乱剪辑一出来之后,很快贾鸿渐就能发现观众们有点好像看不懂似的——他们吃爆米花的速度明显降低了!一般来说,这应该是被吸引了注意力之后的表现,对吧?不过,观众的注意力能持续多久呢?能持续足足一场电影么?半场的时候会有人忍不住而离开的么?会有人睡着么?这片子,票房真的能够达到斯皮尔伯格的期望么?
第两千六百零一章 保障()
贾鸿渐并没有太在意观众们的反应,说不好听的哪怕观众们都骂这片子是烂片,难道贾鸿渐以后就不跟诺兰合作了?他是见识过诺兰才华的,所以自然他就不担心现场的情况。稍微把注意力放在了电影上,贾鸿渐发现这片子跟他印象里面的“炫技”的形象呢,还是稍微有点点区别的。具体说来的话,那就是各种复杂的剪辑,各种故意打乱了时间线的叙述呢,说不好听的就是诺兰玩儿花活,故意炫技。要是说的好听呢,那可以说是诺兰故意通过这种剪辑,来在大荧幕上重现了主角的那种碎片化的生活——每天醒来都只记得自己老婆被杀时候的事儿,后面的事儿都给忘了,这可不是碎片化的生活?可不是各种迷茫?
所以,往好里说,这诺兰就是在用他的剪辑来让荧幕前面的观众感受到那种主角迷茫和碎片化生活的赶脚!这够酷够大师的赶脚吧?但是问题在于,就像是用手提摄影机故意在追逐场面里面拍的摇晃来显现出来那种紧张感一样,往好里说是为了传达赶脚,可是用多了那真不讨喜。而诺兰这个剪辑呢,说实话是有点为了炫技而故意剪得各种花里胡哨的,就跟摇晃镜头用多了似的。
当然了,这种炫技的做法呢,贾鸿渐虽然并不是太喜欢,但是说不上讨厌,毕竟诺兰这导演今年才30岁整。这岁数完全算得上是青年导演吧?人家稍微有点炫技,这也正常嘛。毕竟30岁和二十**岁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一个二十**岁的天才导演拍了一个小文艺片儿各种炫技,大家也都是能理解的。
这种炫技相信随着诺兰年纪的增加,到了以后也是会慢慢的消失的,就像是蝙蝠侠系列里面,那各种故事诺兰也没有各种打乱时间线进行叙述,对吧?整体还是按照线性的路线进行叙述的,对吧?而在《盗梦空间》里面,虽然也有好像是打乱了时间线的设计。但是更多的是采用了故事本身的设计,通过所谓的梦境不同来塑造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来说就没有什么刻意的炫技了。
话说回来,整个片子播放到了现在。剧院里面走的人并不多,就那么一两个人走了,其他的人倒是还在座位上看着,不过看着背影,好像是有十来个人快睡着的样子。对于这种观众反应,诺兰明显也有点紧张和无措。想来这个年代的诺兰毕竟只有30岁,虽然技术上水平上已经进入了一流的层面了,但是心理上还是有点缺乏经验。
在贾鸿渐看来,如果他是诺兰的话,在知道了自己的片子是500万成本之后。同时知道自己玩儿的还不是典型的商业片儿,还是一个炫技的文艺片儿的话,那显然不能指望观众反应太强烈,不能指望票房火热的一塌糊涂,对吧?所以要是贾鸿渐。他现在绝对心情安定的一塌糊涂——反正有旁边的贾鸿渐老总来支持自己,反正自己手里已经有了一亿美元投资的电影正在制作了,还怕啥?哪怕现在这么一部《记忆碎片》票房是零,难道贾鸿渐会临时取消诺兰指导《唐僧的玄幻之旅》的资格么?显然不可能啊!临阵换将这是疆场大忌啊!
所以在手头有一个大项目存在的时候,怕啥成绩不好啊?哪怕现在丢人了,回头咱大项目做的好了,那一切不都全部扳回来了么?当然了。从某些方面来说,贾鸿渐是比较老油条的,要是他的话肯定觉得无所谓,然后没脸没皮的就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然后回头在做大项目的时候各种拼命。但是看起来诺兰显然要稍微青涩一点,也许是因为一直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所以不像是贾鸿渐曾经经历那么丰富,所以没磨练出来那么厚的脸皮吧,现在的他显然是还有点脸皮薄,还有点受不了这种刺激!
随着电影的进程不断的推进,并没有更多的观众离开或者是睡着。至少还留在放映厅里面清醒观看的观众们那还是认真的在看着的。毕竟他们也是买票进来的,而且进来之前看着海报之类上面写的故事简介,也能猜到这可能是一个小制作文艺片儿,也算是有相应的心理准备了。诺兰此时闭着眼睛单手划十,好像在祈祷着不要再有观众离席了。
看到了这里,贾鸿渐趁着诺兰祈祷完了之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伙计,放轻松,哪怕这次票房再差,我也不会不让你导演《唐僧的玄幻之旅》的,一亿美元的片子怎么都是你的。你有才华,我相信你。所以这种小片子成绩再差都无所谓,放轻松!”说实在的,贾鸿渐这话说出来那简直就是给了诺兰一个最大的保障了!一般来说老板可能是不会给这种保证的,因为这样一来可能他们觉得会让员工们丧失了“上进心”。但是贾鸿渐并不担心这一点,所以他才给了诺兰保障。
诺兰听到了这里,当时就感动了。“真的?”他仿佛还有点不敢相信似的,“那真是太感谢贾总了……我……太谢谢了!”“呵呵,不用担心,文艺片儿嘛,刚开始都是这样的,毕竟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和氛围,就不是一个能够静下来看艺术的氛围。所以观众们刚开始反应不高,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相信你这部电影的品质,我相信你这个电影会慢慢的有口碑的,放心吧……”贾鸿渐继续宽慰诺兰道。
“谢谢……”诺兰此时被贾鸿渐一劝之后,果然安心了很多了。的确,他这个片子可以说是第一次公开上映的片子,以前的那个《白夜追凶》的片子怎么说都是一个独立电影,说白了也就是类似地下电影,根本没有公开放映的资格,只能是跑到各种电影界的独立电影展示的环节里面放出来给观众看。所以这么一个《记忆碎片》实际上是他的第一部公映的影片,这也是为什么他千方百计要炫技的原因——就是因为没自信,生怕花招玩儿的少了吸引不了观众啊!
这边贾鸿渐安慰诺兰的时候,剧情也在一点点的前进,很快这电影就已经快到了结尾部分了。随着彩色的和黑白的两个不同时间线的故事靠的越来越近,果然一些之前睡觉的观众醒过来之后也不禁被吸引了。到了最后大结局,当主角发现自己原来才是杀了老婆的杀人犯,原来杀了老婆是为了骗保,而他一直以为是杀人犯,然后想要追杀的那个人,原来根本不是坏人!只是主角觉得对方可能知道了自己杀老婆骗保的事儿,所以想要杀人灭口而已!
这种神奇的结尾,就像是妮可基德曼的《小岛惊魂》一样,那绝对是来了一个神奇的逆转!在《小岛惊魂》里面,妮可基德曼是觉得好像他们家的房子里面一直闹鬼,结果到了最后才明白,原来不是房间里面有鬼来干扰妮可基德曼和孩子们,而是说妮可基德曼和孩子们就是鬼!他们在妮可的老公战死沙场之后,全家人就一起自杀了!只不过变成鬼了以后,忘了已经自杀的事儿,当成没自杀过一样的在正常过日子!然后他们还看不到新搬进来的住客,反而以为他们这些住客弄出来的声音和动作是鬼!
这种一直追逐杀人犯,想要把杀人犯绳之以法,结果最后发现自己才是杀人犯的神奇结尾,真心让现场的观众们那都震惊了!一个个的在电影结束了之后都还有点缓不过神来呢!等了大概十来秒钟,当这些观众们缓过神来了之后,虽然他们没有什么站起来朝后鼓掌之类的,但是那也是赞叹着一个个起身慢慢走了出去,那架势看起来大家还都在彼此讨论呢!
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场面,贾鸿渐知道这片子口碑肯定会起来的。哪怕没有大场面,哪怕可能没办法达到什么上亿票房的神奇成绩,但是贾鸿渐脚着,斯皮尔伯格所说的一千来万的成绩应该是能够达到的吧?毕竟这口碑起来了,美国的文青也会来看的嘛!像是美国这边的电影票价在这个年头一般是10美元左右,真心不算贵。虽然不是在暑假的黄金时段,但是在有了口碑之后,避免什么影院一日游之类的,那还是应该可以做到的。甚至慢慢的积累口碑变成了长尾效应一样的细水长流也不是不可能啊!
很快,当上映的首日数据出来了之后,的确发现这第一天虽然观看的人数并不多,但是第二天第三天的人数却是慢慢的多了起来。这人数已经多到了每场差不多能坐满半座了!这样一来,基本上影院就已经不太会几天一周就把电影给下线,毕竟这样的电影也是稍微能让他们赚点钱的!当然了,也就只是赚一点钱而已,想要这样的电影在黄金时段全面上映,一下子占据好几个放映厅什么的,还是不太可能……
第两千六百零二章 憔悴()
大概一周左右下来,这诺兰的电影呢,那看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虽然说不是场场爆满,但是现在的人数呢也比坐了半场的人还更多一些,差不多到了四分之三个放映厅都能坐满了。这完全可以说是做到了非黄金时间段电影能做到最好的成绩了!而这样的一个成绩,倒是也让院线方一个个的开始改变了态度,开始一个个的尝试把这个电影稍微安排一两场到了黄金时间。
同时呢,在福尔摩斯网站旗下的个人网站上,一个叫做森…杜旺的用户建立的一个叫做“烂番茄”的个人网页上,对这个电影也给出来了不错的评价。森…杜旺建立的这么一个个人网页呢,那现在在美国影迷圈子里面相对还算小有名气,因为这杜旺哥们儿在网站里面介绍各种电影的信息、新闻,同时也给个中电影打分。打分归打分,他这人还是比较客观的,同时也留出来了一个给其他的影迷打分的小投票。
在这个非黄金时间段上映的一系列电影里面,诺兰的这个《记忆碎片》还真的得到了还不错的评分——这个评分是用一种类似“戏演的不好,所以观众会往台上扔烂番茄”的构思来弄得,但是在整体评分里面,则是按照番茄的“新鲜度”来评价一个电影的好坏。也就是说如果新鲜度特别高,那就证明大家觉得这个电影不错,所以扔新鲜的番茄上去让“演员”们拿着回家炒菜吃,如果电影很烂呢,那大家扔的就是烂番茄了。
而《记忆碎片》在这个烂番茄网上所得到的新鲜度有多少呢?足足有98!也就是说就至少现在已经看过的观众里面,给《记忆碎片》高分甚至满分的人那是相当的多!而这么一个投票的结果,不仅仅一下子印象了其他的观众们,不仅仅是一下子吊起来了他们的胃口,同时也让很多影评人有了兴趣——实际上影评人也不是每一部刚上映的影片都看的,也不是每一部小制作的影片都看的。在看到了这个电影的烂番茄新鲜度这么高之后,一些在传统媒体上面开专栏的影评人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了。然后,传统的媒体上就不断的开始出现了关于《记忆碎片》的影评了。
就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