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随着远程武器的普及,慢慢出现了凸字形的结构,例如突出城墙一段的马面等结构,就是为了形成交叉火力,消灭躲在城墙下方偷偷挖掘城墙的敌人。
而陈信现在修建的棱堡则属于是凹字形,最外圈没有任何的突出部,全体人员都躲在纵横交错的内部使用侧射火力杀伤敌人。
最重要的是,陈信修建的棱堡抛弃了以前的那种高大的城墙,最外围除了一天3米深的壕沟,内部大量的掩体都只有成年男子胸部位置高。
没有通过实战检验,也不知道己方修建的棱堡有没有纰漏。
哪里有射击死角,哪里会是敌人进攻的重点,一概不知,于是陈信就决定来一次演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习(第九更)()
这一天,陈信带着各参谋和直属部队军官站在棱堡内部新建好的一座塔楼上,观察着下方的演习。
此次演习,对决双方分为红蓝两个阵营,防守方为“红军”,进攻方为“蓝军”。
一个连的“红军”依托着棱堡,防御“蓝军”的重兵进攻。
在军堡内部的守军忙得热火朝天。
“射击。”在军官的命令下,一个火器班躲在胸墙后面,只装了火药,没有装铅弹的火枪在整齐的爆响声中,发射了出一股股浓烈的烟雾。
高处炮台上,一门同样没有装填铁弹步兵炮,也对准了远处进入射程的“蓝军”。
近处一队蓝军躲避着黑洞洞的枪口,慢慢移动到了一处安全地带,突然,一名火箭筒手出现在了拐角。
火箭筒抗在肩膀上,瞄准敌人后大喝一声“好”,身后负责点后的战士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然后把手搭在前方人员左肩,表示点火成功。
没有装填箭头并且在前段包上了破布的火箭筒,一根根连续不断的射出。
顷刻之间,不远处的那队“蓝军”全部中箭,无一漏网,按照规定他们已经“阵亡”,只好各自捂着被射的有些青紫的部位,骂骂咧咧的退出了演习。
一个多月以来,无数挨了军棍的战士深深的记住了陈信所部的纪律。
十几只鹰隼在天空中分散开来,不断的盘旋着,一声高亢的鹰啼,引起了下面一些新兵的注意。
这些神鹰是将军驯养的,简直聪明到不可思议。他们望了一眼天空,然后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了远处塔楼。
其中一只鹰隼紧紧的盯住“红军”一个火器班,记录下每一次火枪齐射的方向和枪口直线上敌人的距离。
然后飞到塔楼上,在地勤人员面前停下,在地图上用爪子划拉出简单的线条。
地勤立刻根据划痕重新作图,并送到下层的指挥部内。
指挥部内,站在窗口的陈信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回过头看了看身后的众人忙碌的身影,满意的笑了,自从年初开始培训的学生们终于成长了起来。
陈信转身来到堪束身边,堪束只是点了一下头,然后接过一个卫兵从楼顶送下来的图纸开始工作起来。
按照规矩,在工作的时候,是不需要站起来行礼的。
堪束先是根据图纸上标注的情况,按照演习规定的各种火器在各种距离上的杀伤率图表,换算出敌人的伤亡,再命令身后等待的传令兵前去外面的战场传达命令,要求“已经阵亡”的队伍或人员退出演习。
战场上不断有骑兵拿着令旗来去,一队队的士兵被命令退出演习。
战士们全部遵守规定,不敢有丝毫的犹豫。
很多时候都不是全员退出,在传令兵宣布“阵亡”士兵人数后,“蓝军”队伍也也没有丝毫的犹豫,从左至右的报数,排在前面的逢单或者逢双人员自觉根据通报人数下场。
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无数次的军棍已经养成了大家听从命令的好习惯。
有问题可以申诉,但是必须等到战斗结束,战场上,无论任何人,只有服从命令这一条路走。
战斗进行的很快,毕竟是演习,无法模拟出真正战场那种血腥惨烈,进攻部队只要按照军官的命令不断的想办法,一边寻找棱堡的火力薄弱点,一边冲锋。
就在战斗开始不到2个小时,棱堡外围就被一个排的“蓝军”突破了。
虽然按照真实的战斗场景,此时棱堡内部还能够居高临下继续反击,把敌人赶出去,但是,今天不是来争胜负的。
陈信下令“我宣布演习结束,各中队带回,下午休息,总结今天演习的经验教训,晚上加餐。”
然后转身对众参谋说道“下面就是你们的工作了,把今天演习时各班排连射击的各项数据统计出来,明确标注在地图上,我要知道敌人是从哪里靠近棱堡的,哪里有死角漏洞。”
“是”众人一起敬礼。
陈信转身出了塔楼,临出门前瞥了一眼参谋们桌角已经堆积如山的图纸,心中再次哀叹“军队真的是吞金兽啊。”
这个时代的好纸实在是太贵了,指挥部内几十个参谋今天一天用掉的中等纸,已经够200户三口之家吃穿一年了。
虽然指挥部内的这些纸没花什么钱,全是惩戒营从朝鲜各处抢劫而来,但是库存已经不多,随着朝鲜北方地区逐渐的稳定下来,以后也没地方可抢了。
民政部想要开设纸张工坊,因为工人不够而产量严重不足,劳动力缺乏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了。
无奈之下,陈信只能选择花大价钱去买,朝鲜和后金都因为战乱而无法购买到物资,只能千里迢迢去大明购买,这将又是一笔大支出。
幸好从这月开始,陈信又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物资,改善民生。
五月起,随着袁崇焕在辽西地区重建防线的举措,刚刚完成春耕的黄台吉,已经被吸引到了锦州一带。
后金兵临锦州,赵率教固守坚城,满贵驻守前屯,袁崇焕驻守宁远,山海关附近还有几万人马策应防守,关内还有几万明军在向着山海关集结。
此时,双方正要爆发大战,不拔除了辽西地区的钉子,黄台吉是没有能力来讨伐陈信的,毕竟那里在后金看来是他们的家门口,怎么能够允许袁崇焕在自己门口修建堡垒呢。
上月末,阿敏攻陷了朝鲜王京,朝鲜王李倧带着群臣逃亡江华岛,遣派使臣求和,表示愿意投降。
但是阿敏还没高兴多久,连军队都还没清理完成,就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征程。
游击支队在陈信的命令下,以忠州为基地,在那里拥立了今年才14岁的李倧长子,昭显世子李溰为监国,并不断派兵反攻王京。
双方在汉江北岸大战了十几场,游击支队每次都被打的大败而逃,可是游击支队那种明末流寇的打法极其残忍狡猾。
只要游击支队的精锐力量只要没有一次性全军覆没,很快就能再次拉起一支大军。
而且在一级一级的督战和淘汰之下,随着大批朝鲜饥民的越来越多的死去,游击支队带领的朝鲜老兵也积攒的越来越多。
终于,在疯狂的淘汰杀戮中存活下来的5万朝鲜老营人马,凭借着汉江的地理优势,牢牢的把阿敏大军堵在了南岸。
代价就是10座州县被扫空,无法计数的朝鲜百姓把尸骨留在了汉江北岸。
就在这种黄台吉和阿敏都对自己鞭长莫及的情形下。
陈信决定亲自带领船队出去来一次大采购。
第一百二十九章 快蟹—5()
随后几天,陈信一边安排各部门总结改正演习暴露出来的问题,一边开始慢慢放权给已经开始熟悉政务管理的各部门主管。
民政方面有民政部及其下属各堂,如果陈信不在,紧急事件可以由部长和各堂主管组成的幕僚团投票解决。
军事方面有总参谋部及其下属各司,出兵作战,如果没有总参的命令,那就是叛乱,杀无赦。
这里面有很多重要职位都是生化人担任的,再加上重新整编部队时使用的各种明暗手段,只要黄台吉和阿敏不来找麻烦,陈信绝对不担心对整个集体的掌控。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五月十一日那一天,军情司在辽西地区的密探让鹰隼送来了情报,后金和大明的锦州会战开始了。
得到了消息的陈信立刻命令执行早就制定好的远航行动。
参谋军官在各船负责人的带领下,挨个检查了每一条船上装载的食物和水,保证不会出现飘在海上的时候就断了补给。
之后又检查了一遍船只的维护、船上火炮的保养、各种帆具缆绳的磨损和备件。
参谋们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在检查合格的文件上签字。
之后就是这次出海人员的集结登船工作。
陈信早就知道,在这个时代,水运的便利绝不是陆路所能比拟的,所以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也加入了抗眩晕训练,也就是后世中国装甲步兵的入门级训练—腹部绕杠。
最早整编出来的第一个中队,其他技术说不上全军最出彩,但是在腹部绕杠这一训练科目中全部是评价优秀的人员,能够在海上保证完整的战斗力,这比其他任何战术能力都要重要。
早就做好了准备的第一中队全体5个连外加各直属火力、侦查搜索部队的两个连、游骑兵部队的一个连、警卫排和一些陈信的亲随,分别乘上了10艘最近从南方支队调来的“快蟹—5”式快船。
南方支队占据的丽江作为陈信的造船工业基地,几个月以来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
由于那里本来就有船厂,阴干的木材非常的多,南方支队在那里成系统,批次性的不断改进着船只的性能。
第一批次,只有1艘,是用来熟悉造船技巧的,选用了大明的蜈蚣船作为仿制对象,只是在船帆上加上了滑轮组,减少了操帆手的人数,并且把这一船型改叫快蟹。
第二批次,有2艘,在原来快蟹船的基础上增长了三分之一左右,船体也改成了流线型,速度更快了,并且把原来的平底改为了适合在海上航行的尖底。
第三批次,有5艘,增加了一门打10斤铁弹的船头火炮,船体在原来单层甲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轻薄的顶层甲板,并且在最上层甲板中轴线上填上了5门可以360度角旋转的80斤小号佛郎机炮。上次鸭绿江之战,及时赶到的就是这个批次的快蟹。
第四批次,只有1艘,改成了钢铸龙骨,全面加强了结构强度,并且换装了更大口径的火炮,船头龙骨处固定了一门发射20斤大铁球的长管重炮,原来的两桅杆也改成了3桅杆。
这一个型号的船改动最大的地方就是它的辅助动力,原来是有风起帆,无风或者需要加速时,由80名训练有素的水手摇动两侧的40根桨橹。
现在尖细的船尾改成了方形,在船尾水密隔舱处增加了一个铜制的螺旋桨,通过一组固定在最底层船舱,多人自行车式的驱动装置。
这套装置只需要10个人为一组一起用蹬踏踏板带动链条驱动齿轮,齿轮驱动螺旋桨,达到节省人力,增加船速的目的。
这样一来不但能把80名训练有素的水手缩减成了10名苦力,而且把以前摇桨橹的中层甲板腾空了,中层甲板腾空以后,在这里还可以放上几十门火炮。
由于使用了钢制铸造龙骨,船只更加的耐操,这一艘船被南方支队翻来覆去的折腾,不断的在上面实验新的想法。
终于,大家对这一个型号的船型非常满意,最后决定短期内就以这一型号为原型,大量的建造新船。
于是在建造第五批次船只的时候,直接开工了10艘,把库存的木材全部用光了。
这一批次的快蟹被称为快蟹—5,而以前的也同样按照批次命名。
快蟹——5,全长34米,宽5米。
三根桅杆,传统中式硬帆。
厚实的双层夹板。
底层船舱后面三分之一部分是传动装置,前面大半是货仓,用来储存远洋所需的各种物资。
中层是带着舷窗的火炮甲板和水手仓,按照计划要配备30门10斤炮,可是由于火炮产量严重不足,每艘船暂时只配备了2门10斤炮。
不过这一层的船首还隐蔽安放了一门最新研制的发射30斤铁弹的短管重炮,虽然射程很近,但是威力绝对强劲,任何吨位小于快蟹——5的船只被来上1发,绝对当场倾覆。
火炮移到了中层甲板,上层甲板一下子就宽阔了不少,在这一层的船尾增加了一间艉楼,除了当做军官宿舍,在楼上还安装了舵轮,在舵轮后面是一个稍高一点的平台,除了用来保护掌舵人员的安全,还可以在上面安放一门很轻的大口径散弹炮,专门用来从高处清扫敌船甲板上准备接舷战的敌人。
全船只需要10个苦力、10个甲板水手、几名军官就能当做运输船快速开动起来,并且拥有强大的自保能力,装上火炮和炮手,就是一艘在这个时代很强大的战舰,如果再加上一组轮换用的苦力,速度还可以更快。
值班军官大声请示道“报告将军,远征军全体登船完毕,是否起航,请指示。”
“可以起航。”
“是”值班参谋领命而去。
一刻钟后,在一阵阵的号子声中,各船纷纷起锚、升帆,陆续驶出了粗糙的临时码头。
这也是快蟹—5的优势之一,虽然改成了尖底的海船样式,但是在空船模式下,可以在水深1米左右的江河中航行。
在没有装满火炮的运输船模式下,也完全可以在水深2米左右的江河上行进。
不需要担心触底搁浅,一船多用,在现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作用非常大。
第一百三十章 船猫儿()
船队顺流出了鸭绿江出海口,即转向东南。
不过三个小时,就遇到了东江镇的水师船队,几艘草撇船。
陈信嘴角冷笑,发出命令“一字横队,用船头炮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传令官当即吹响号角,然后立在船头打出旗语。
本来成纵队航行的船队立刻改变阵型,齐头并进,一起冲向了敌人。
东江镇水师眼见自己船只数量少于陈信一方,掉头就跑。
可是哪里能够跑得过已经改进了动力系统的快蟹—5,双方距离迅速拉近到了100米,快蟹船上的步兵们纷纷按耐不住,用手中的火绳枪开始打起了排枪。
每艘船上都有1个连,就是四个火器排,大家按照陆地上作战的规矩以排位单位次第发射,18。5mm口径的巨大铅弹不断打在敌船船尾,让敌人的船尾炮完全失去了作用。
打乐不到一轮排枪,快蟹已经追到离敌人不到30米的距离了,在这个距离,火绳枪的准头已经稳定太多了,哪怕在海浪中,船只不断的晃动着,也能达到八成的命中率。
一艘敌船上的军官忍不住骂出了声“他xx的,怎么这么多的斑鸠铳,他们怎么舍得给丘八配上这么多的好火器”。
没人应答他的牢骚,此时船上的众人正在甲板上准备着武器,在他们看来,追击的敌船靠的这么近了还不开炮,应该是想要跳帮作战,抢夺这艘船。
一个脸上有一道伤疤的士兵腰间插着一柄倭刀,手里正在整理着饶钩的绳索,嘴里叫嚣着着“都打起精神来,他们不就是靠着火器犀利吗,等他们追上来了,饶钩一搭上去大家就把他们的船拉过来,等短兵相接了,船上狭窄火器就没了用处,到时候,就是咱爷们亮身手的时候了。”
说着还拔出自己腰间的倭刀挥舞了两下,说道“等会都看着点,看看黑爷怎么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