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听懂了,这明显是老爹和刘辟都对袁术不信任,认为对方会在自己身上做什么文章,也不点明,只是问道:
“哦?最近这豫州之地可有战事?”
刘辟见孙策不再追问安排路线之事,知道孙策听懂了,便直接将最近豫州的局面讲给孙策听。
“孙将军在时,便有所谓的盗匪滋扰州县,可旁的不说,但凡有些字号的“盗匪”,也没有我二人不知道的。这些人明面上没有统属,实际上就是袁绍忌惮孙将军声名,派来乱我豫州的闲棋。”
“嗯,此事我听父亲提起过。”孙策点头默认自己知道此事。
“现在我等才知道,那只是细枝末节罢了。前日刚收到消息,向来亲附袁术的桥瑁为刘岱所害,如今兖州可说已尽入袁绍之手!”
孙策听了这消息,倒不如何吃惊,可是刘辟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孙策听的一愣。
“袁绍部将周昂如今已经取了阳城,袁术已经令人邀请公孙瓒前来平乱,孙将军在此处留下的一点基业怕是”
第97章 屯田()
孙策惊讶不为别的,只因自己这个小蝴蝶是如此的不给力。把孙坚从这一团乱麻里捞出来这么大件事儿都做了,居然还是没影响到历史大势,这就让孙策很尴尬了!
按理来说,如今孙坚虽然没有明面上和袁术闹掰,但实际上两人已经各走各路,历史到了这里应该有了很大分歧才对。
可该死的还是死了,将死的也还是一骑绝尘、奔跑在作死的路上。
不过说起来也不奇怪,这个时期正是袁绍调动潜藏势力四处出击,为自己平定河北争取缓冲的时候。即便豫州这里不是孙坚,而是其他阿猫阿狗,也是一样,袁绍需要的只是一时混乱,而不是真要将豫州揣进自己的口袋里。
眼下没有了孙坚在旁,光凭公孙瓒派出的公孙越和他那些些攻城能力几乎为零的骑兵,想攻克孙坚经营已久的阳城,希望只能用“渺茫”两个字来形容。
胜负对于孙策来说其实都不重要,可原本应该死于流矢的公孙越,若是因为实力差距直接就被打趴了,最后没死成,公孙瓒还有与袁绍动手的理由,或者说借口吗?
流矢这种事儿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指望这个几率,还不如自己潜入公孙越的大营,一刀把他剁了来的实际。
孙策想着想着,整个思路就跑偏了,貌似起了什么不好的想法
一句话说的孙策陷入沉思,刘辟也有些尴尬,只道年轻人都有爱走神儿的毛病,便没再继续讲下去,而是等着孙策的反应。
孙策想了不多时,把整件事情理顺清楚,才发现场面因为自己而突然冷清了下来,忙看向刘辟,报以一个歉意的微笑。
“小子孟浪,问刘叔父一件私事。”
“少将军有话但说无妨。”刘辟没想到孙策醒转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自己提问,有些诧异,但还是欣然应下。
孙策见刘辟应的爽快,便直接开口。
“叔父先前提到汝南民生之事,不知现在可还有此打算?还有,如今汝南军民中刘叔父与龚叔父是谁在主事?”
刘辟闻言,摇头苦笑。
“我二人虽不是同族,却也利害相关,平时没有主事之人,凡事都是商量着来。”
看着孙策诧异的表情,刘辟一乐,继续说道:
“说来奇怪,可确实如此,我二人才望不够,勉强得乡里看重才有了现在这点儿家底,行事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贤侄提到汝南之事,做叔父的也不藏着掖着,现在汝南境内十几万流民嗷嗷待哺,以我二人能耐怕是支应不了几年”
说到此处刘辟眉头越发深锁,孙策却是突然间放声大笑,直笑的刘辟隐有怒色,方才止住笑声。
“叔父莫怪,小侄是笑这次来的真是好时候,前几日临行前与公瑾谈论拓荒屯田之事,还苦于人手不足,如今叔父却在愁人手太多无处安顿”
孙策自顾自的解释着,说的刘辟满脸疑惑,孙策一拍额头,恍然大悟。
“公瑾是庐江周氏后人,周瑜,周公谨。至于屯田之事不如这样,小侄即刻修书一封,叔父可以派人与公瑾联系,我父即刻要前往会稽赴任。如今扬州以南地广人稀,虽每多山峦,但总好过中原战乱之地。相关筹划出门前我与公瑾已有了章程,叔父只管派人前去,到时自能妥善处置。”
孙策一席话,让刘辟听的眼神越来越亮。乱世之人,求的不就是一块立足之地吗?当初为何投入黄巾军中,不就是为了在这中原腹地保住家宅不失吗?
如今黄巾起事已过去数载,董卓挟天子西狩长安,内有袁绍、袁术相争不断,欲占据中原以争天下,外有公孙瓒、韩、马之辈虎视眈眈,随时都可提兵进犯中原。
当年大贤良师张角在的时候,黄巾军号称百万之众,尚且不能与这些累世家族抗衡,如今黄巾军四分五裂,光凭刘辟、龚都这些人如何能与其相争?
惹不起就躲,中国的农民阶级从来不善与人争,如今有了退路,自然喜出望外,恨不得十几万人立刻就渡江去往那避乱之所。
“贤侄此话当真,为何孙将军之前书信未曾提及此事?”
孙策大包大揽说了一通,结果被刘辟当面戳穿,有些尴尬。
“此事还未报于家父知晓,临行前只是安排了千余人觅地试行,若来年收成稳定,才好推广开来,晚辈大话倒先说了出来,让叔父空欢喜了一场,实在罪过”
刘辟闻言,也有些沉默,他也知道这种事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定下来的,如今也算有了头绪,倒比之前没头苍蝇一般四处投靠要强。
“贤侄多虑了,做事求稳是好事,万万急不得,我汝南虽饱经战乱,但也是丰沃之地,靠着前些年的继续,支应个两、三年问题还不大。如今就依照贤侄所言,我先与龚贤弟商议一番,之后再亲去庐江,与那周家公子会面。”
孙策闻言,知道以周瑜的口才,刘辟若真是去了,此时就成了十足十,也放下心来,举杯敬酒。
“如此便恭祝叔父此行顺利,一帆风顺,早日寻得安身之所。”
“承情,也要祝贤侄此次北上旗开得胜。”“叔侄俩”相视大笑,举杯对饮,暂时将孙策北上的险阻抛在了脑后。
开发江南,引进人手乃是第一要务,而如今中原之地流民甚多,但终究形不成规模,大批量的流动人口就只能在这些“黄巾乱民”头上找补。这些人不仅是拓荒屯田的最好人选,同时也是极好的后备兵源,当然,前提是能控制住这些人已经不那么安分的“民心”。
西汉之时,长江以南还是贬谪之地,如今四百年的开拓,江浙一带已经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底子。
只需足够的人口注入,再加上强势的技术支持,或许用不了十年,这句民谚就会真正的流传江东各地,甚至远播天下
第98章 东行()
孙策的江南开发计划就是要在保证民生的基础上,尽量的吸纳北方流民,在保证大汉朝元气的同时将势力向南方扩展。
等到江浙一带开发完成,孙家的触角就可以向湖广一带延伸,从而奠定万世不拔之基。
最大的问题还是此时的大运河没有开挖,北上交通不便,这里就需要靠那些世家大族们“鼎力相助”了,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场酒宴在宾主尽欢下结束,刘辟一路礼送孙策与吴景返回营帐休息。进了分配给孙策的临时大营,孙策却一改之前的笑容满面,反而愁眉不展,被刚刚酒宴之上刘辟提供的另一个消息所困扰。
作为一个穿越者,孙策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观察整个南方大地,这些规划做起来也不难,问题就出在很多意外之上。
这个问题起因还是孙策为孙坚谋取的官职上。这次出兵阳城的周昂,也就是历史上很能打的那个袁绍部将,居然出身会稽郡!
而且周家还是会稽大族,周昂的兄长周昕和弟弟周喁,如今都在当地为官,可以说是势力不小。
周昂是没与孙坚有过正面冲突,可留在阳城的一些潜在势力就难免受到冲击,两家肯定没有历史上那般深仇,但要做朋友却越发难了。
孙策皱着眉头考虑这些问题,一旁的吴景全都看在眼里。
吴景深知此来的任务只是为孙策查缺补漏,因此今夜只是陪席,没有对孙策与刘辟之间的商谈发表意见,这些事儿自有姐夫去处理。
可现在大事已定,孙策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这就让吴景有些不解了。自己这个外甥向来有主见,这对一个继承人来说是好事,可对自己此行的任务却是有妨碍的。
想到这,吴景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问道:
“伯符可是有心事,有事但可说与舅父听,咱们可以一块儿参详参详。放心,舅父只是听听,不会妨碍你做事。”
吴景如此对小辈开诚布公的说话,一点儿没有长辈的架子,可以说是十分的放低身段了。
孙策看在眼里也知道自己的舅父,对人情事故还是掌握很深,因此也不再将问题憋在肚子里,而是将自己的忧虑一股脑的讲给吴景听。
谁知吴景听了,居然哈哈大笑起来,看着孙策的眼神也带上了一丝玩味。
“我还道你小子在愁什么大事,原来就是这个。放心好了,这种事情本就常见,将军那边自有计较。况且他周家在会稽也排不上名号,只是寄于会稽魏氏门下做走马狗罢了。”
孙策听的却是一愣,这个舅父看来并不像历史上那么弱啊。看来吴景和孙贲打刘繇在横江津打了那么久,直到孙策被袁术放出来才一鼓而破,要说里面没有猫腻,孙策自己都不相信
这些世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孙策是真的理不清楚,史书中也不会记录这些乡野之事,只能从朝中官员身上寻找出蛛丝马迹。
不过他面前这个舅父却是此中好手,怎么也是出身于吴郡大族的子弟,吴景对自家事还是十分清楚的。孙策正好借着这次一同北上的机会向吴景请教一番。
次日一早,孙策便与刘辟辞行。刘辟闻讯,特意拨出了一只百人队,护送孙策一行一路向东前往徐州,然后借道青州北上。
孙策此前也准备先向东行,然后沿着后世开凿京杭大运河的路线一路向北,最后进入幽州地界。此时向东取道徐州,正与孙策之前定下的路线不谋而合。
目前徐州正在陶谦治下,而陶谦也算亲附袁术,之前又与孙坚有些私交,因此也不怕此行会遇到什么艰难。
而青州和冀州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了。
如果取道太行山脉以东,青州地界上正是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地带。青州刺史焦和、北海相孔融,一不是什么能吏,二又与自己这方没有交情,根本没办法保护自己过境。
要想安全通过青州就只能硬闯,又或者联络上正在青州平叛的公孙瓒。不过想到这次北上的目的,又不免有些尴尬
如果取道太行山西麓,绕远的问题暂且不说,那边可是被孙策坑了一回的济北相鲍信的地盘。
鲍信这人,孙策倒是不怎么忌惮,他真正顾虑的是此时奉了袁绍之命,正在东郡之内扫荡黑山贼的曹操!
曹操、周昂、刘岱,三处布局已成,将袁术包裹其中。
袁术以为自己可以通过此次豫州平乱联络上公孙瓒,与其南北合击吞并袁绍,却不知袁绍的一张大网已经张开,紧紧地笼罩住袁术占据的中原腹地。
一待袁绍吞下冀州,就是与袁术撕破脸皮,吞并大汉北疆之时!
二袁相争是孙策乐于见到的,这次北上如果有机会,也会在上面加把火,在南方还没有完全归入孙家治下以前,北方还是越乱越好。
孙策虽然不想北方因为战乱而民生凋敝,可也不是什么圣母性格,连潜在敌人的治下子民都要操心,大不了到时候开放长江渡口,全力吸纳流民也就是了。
不过这次顺路来徐州,孙策却是来送礼的,送的还是年初经过试验效果显著的曲辕犁!
徐州五郡六十二城,但是真正掌握在徐州刺史陶谦手上的地盘并不多。西南和东南都被世家大族所占据,只名义上归入徐州州治,实际上却自成一国一般。否则后面刘备占据徐州时,也不会因为下邳小小一郡的得失而满盘皆输了。
而且此时徐州农业发达,矿产和冶铁却极为匮乏。相反扬州却是有着后世供应整个南方的马鞍山铁矿,虽然还没收入囊中,可放在碗里的肉,自然可以先划入未来规划。而且马鞍山铁矿以数量巨大的露天铁矿闻名,无需投入太大的人力成本,这笔交易绝对是可以做的。
有了徐州作为江东的北部屏障,孙坚那边也好放开了手脚做事,所以这笔买卖也不算资敌。
第99章 陈登()
不出五日,队伍进入徐州地界,孙策辞别刘辟派来相送的护军,带队前往此行的目标地点,位于徐州西南的下邳郡。
孙策这次前来拜访的,正是盘踞在徐州西南下邳郡的徐州陈氏家族这一代嫡长子,陈登、陈元龙。
要说这陈家,可谓是汉代世族生存之道的集大成者。陈登太祖陈亹,官至广汉太守,这还不算什么。可他的伯祖父陈球、陈伯真,那就是官至太尉,正牌子的三公之职了。到了他老爹陈珪,陈汉瑜这一代,也是官至沛国相、陈琮,陈公琰汝阴太守、陈瑀,陈公玮,吴郡太守,全是牧守一方的文官,可以说是大汉文臣世家了。
当然,现在孙策这么一高,陈瑀这个吴郡太守可能是当不上了,不过未来的事情谁又说的准呢?
光这么一看,这一大家子应该是大汉朝的铁杆儿忠粉了吧?可惜不是!
这陈珪、陈登父子,先是身为大汉之臣奉陶谦为主,这倒是还可以接受。再后来,陶谦式微就开始预谋引刘备入徐州,其后吕布攻占下邳,这爷俩丢了家族祖地,就又立刻投到了吕布门下。
后来的事情就明确了,更强力的曹操杀来徐州,吕布一方刚一露疲态,这爷俩就立刻倒戈向了曹老大那边。
说吕布是三姓家奴,这爷俩细数起来五姓、六姓都有了,只看大汉朝和刘备算不算同一个“刘”姓罢了。
不过人品不好归人品不好,这爷俩的眼光和团结到时数一数二的,每次跳反都能成功选中得胜的一方不说,爷俩在政治投机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分歧,向来都是共同进退,可以说是十分团结。
说道政治眼光独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袁术意图篡位之事。
因为有袁绍这么个为人四海的大哥,袁术手下向来缺乏人才。等他有了自立为帝的心思时,第一个想到的谋臣就是陈珪。
为了招募陈珪入幕府,袁术还绑架了陈珪的小儿子以此为要挟,但陈珪这回偏偏就宁折不弯了,还站出来义正词严的以此声讨袁术,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
按说袁术那时因为孙坚身故的原因,可是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势力,没有之一。当时的袁术势力向南统领豫州、徐州、扬州三个大州,共十二个郡,人口更是远超流民遍地的冀州、兖州。身边的文臣武将有几十人,其中还有孙家两代人积累的十数员将官。
就是这样一个空中楼阁,在袁术称帝,孙策叛离以后分崩离析,徐、扬州二州皆失,顿成众矢之的。
这也从正面印证了陈珪此人的眼光独到。
与这样一家子打交道,孙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