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张振岳带着三万大军离开南洋之后,叛乱的欲望也因此变得愈发强烈。
大明崇祯四年三月,以文莱王和爪哇王为首的土王势力发动的叛乱,马来王和吕宋王也参与了叛乱,不过他们的意志显然不如文莱王和爪哇王那么坚定。在进攻吉隆坡和吕宋城遭遇守军沉重打击之后,他们就选择了投降,最后的结果是这二个土王被处决,王位由其家族旁支子弟接替。
而文莱王和爪哇王就没那么幸运,他们组织了四万叛军,计划攻下星城和雅加达。结果首先在星城被大明南洋水师洪旭一顿痛揍,死伤惨重,随后他们转攻雅加达又被宋小鲁和乌恩其联手击败。爪哇王兵败自杀,随后爪哇叛军投降,宋小鲁毫不客气把爪哇给灭了,取消了爪哇土王世袭,将参与叛乱的土王和三大土司都夷灭九族。随后爪哇的地盘被分给了积极出兵协助平叛的苏门答剌王,和最先投降的马来王。
而拒不投降的文莱王最终被宋小鲁亲自带兵攻破文莱城,文莱王世系灭绝。至此,东南亚十王变成了八王。除了高棉王、暹罗王、安南王、缅甸王和苏门答剌王之外,其余三王还被毫不客气的剥夺了军队,南洋的局势至此彻底稳定下来。。。
第035章大开眼界(三)()
第035章大开眼界(三)
“儿子乖,叫爸爸”张振岳看着四岁的儿子喜滋滋的笑道,而明彦宏却根本不搭理他,而是跑到布木布泰的身边,紧紧的抱着布木布泰的腿。不过小眼睛从始自终都盯着哭笑不得张振岳,不置一词。
张振岳突然有种愧疚感,做为父亲,无论是彦宏还是彦凡,自己都过问得太少了。他调头对吴六一、贝蒂尔斯、古雷斯三人道:“你们今天不用跟着我了,我要好好陪陪我的儿子,至于执政官那里,你们派人去打个招呼,就说我军务繁忙,改天登门拜访。”
弗雷德里克最近对张振岳的态度很是殷勤,一直以来,他都想把这个执政官变成世袭执政,可是当初搞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那帮子人形成的势力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这让他很是头痛。他现在需要张振岳的支持,而张振岳在执政官的几次试探之后也明白了这家伙的意思,他并不急着表态,实际上张振岳也有自己的想法。帮执政官那是没得说的,但是拿好处也是必须的,而且张振岳本质上是个怕麻烦的人,他可不希望在送执政官再升一步之后要和当年的西班牙人一样面临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这样麻烦和棘手的问题。游击战争的破坏力是不容小觑的,张振岳可没打算在欧洲陷入烂泥塘,大明还等他回去挽救呢!
在大明,已经在家赋闲差不多一年半的萧严最近有些时来运转的意思。由于大明如今是烽烟四起,西南的土司,西北的农民军,东北的建奴,那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由于体制的腐败,本身能打仗的军队就不多,还得四处出击,如此一来,大明的兵力就显得不敷使用了。宣府总兵一职空缺多日,一直没有安排人,而这个时候突然传来山东登莱兵变的消息,崇祯皇帝差点忍不住就要崩溃。
“温体仁,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毛文龙公忠体国吗?你不是说毛文龙满门忠烈吗?为什么他的儿子,他的部将会在登莱地区造反谋逆?”崇祯帝再也顾不上什么涵养了,大声斥责着已经成功挤走周延儒登上首辅之位的温体仁。
“想来是因为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他们为毛文龙鸣不平来着!”温体仁慌不择言道。
崇祯帝是真的怒了:“哈哈,你到还真的是会说,袁崇焕朕已经杀了,这些人还有什么不平。要是按照你这个说法,那祖大寿、何可纲他们是不是也该有样学样兴兵造反啊?简直一派胡言。”
温体仁连忙低头道:“臣失言,臣有罪,还请皇上责罚。”
说完温体仁看了身后的梁廷栋一眼,梁廷栋连忙出列道:“皇上,微臣以为,当务之急,应当是派遣朝廷大军前去征剿,以免山东地方糜烂。”
这算是声东击西,转移皇帝的注意力了。果然,焦头烂额的崇祯帝立刻把温体仁的事情丢去一边了,逮着梁廷栋这个兵部尚书问道:“现在朝廷兵马四出,已无可用之兵,你,有何良策?快快说与朕听!”
梁廷栋哪来的什么良策,思来想去只能冒着得罪温体仁的风险道:“臣以为当启用原宣府总兵萧士毅,此人威望可以压服宣府精兵,定能为陛下讨平山东乱军。”
“萧严?”崇祯皇帝不由的怔了一下,这是自己皇兄留给自己的可用之人。忠诚还真的没得说,可惜是个死脑筋,这袁崇焕明明是个奸细,是个祸害,这家伙居然认为他是忠臣。
崇祯皇帝突然想起来,这个人好想已经被自己投置闲散差不多一年半了,自己为此还特下密诏,不许往宣府派任总兵。当时想的是此人老老实实到自己跟前认错,然后身为君父的自己好生宽慰几句,接着继续委以重任,可这人居然真的乖乖在家带孩子了,实在是老实的可以。
如果崇祯皇帝知道谢尚政就是萧严在赋闲的时候亲手干掉的,恐怕他就不会认为萧严是忠臣了。事实上,皇帝没想到,不等于温体仁他们没想到。只是这个萧严背后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复杂,而且还有一个绝对会为他出头的南洋王张振岳(张振岳远征欧洲对朝廷是保密的)。一想到这里,温体仁就觉得不值得用自己现在的富贵去对付这样一个人,风险太大,而且意义不大。
现在梁廷栋病急乱投医居然建议起复此人,到没有他担心的会惹温体仁生气,相反温体仁觉得给这么一个凶残的敌人找点活干,免得来找自己麻烦是个好事。当然,如果这个敌人被敌人的敌人打死了就更好了。
所以温体仁立刻说道:“萧士毅忠臣也,虽然性格孤傲偏执,但对皇上你绝对是忠心无二,而且其长于战阵,屡立奇功,可为陛下驱策往山东破敌。”
既然首辅大人都没意见,那么大家也没什么可说的,纷纷附议好了。
萧严接到圣旨时也是大吃一惊,这个时候领兵去山东,他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这大明的将军不好当啊,历史上为什么会有贼过如梳兵过如洗的说法,究其根本就是朝廷出征的大军没有健全的后勤保障制度,为了避免军心溃散,基本上纵兵抢掠也就是诸多将领不可避免的选择了。萧严知道自己得罪了谁,所以他决定还是陛见一次,如果没有足够的军粮,跑去山东那就是去吃败仗的,这样的傻事他没兴趣干。。。
萧严在为出兵烦恼,张振岳却在荷兰建议执政官暂时不要搞什么世袭执政官,因为他觉得接下来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和帝国军的将会进行一场影响欧洲历史的决战。
事实上古斯塔夫二世已经向荷兰派出了使者,而执政官这一次比历史上更慷慨,不但答应出钱,还会派遣援军协同作战。当然这个援军不会是什么尼德兰民兵,而是四个月前击败了帝国军的欧亚联合军,古斯塔夫二世国王陛下对此表示十分满意。。。
第036章大开眼界(四)()
第036章大开眼界(四)
张振岳最终答应了荷兰执政官的要求,出兵跟瑞典人一起去和帝国军决一死战。
但是张振岳很快也谈到了自己的难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补给的问题,虽然这个时候帝国军已经不可能派出第二支部队来打阻击,但是从荷兰到决战地,差不多要穿越大半个德国,这沿途基本上都是补给困难的地带(所有的诸侯都在等待战争的结果,他们会在结果出来后跟胜利者握手,在此之前,他们选择中立,包括不给过往军队提供任何补给)。
所以最终出动的是司令部直属的重骑兵团以及二个师属轻骑兵团,三支部队六千人,外带一个由炮兵和步兵军官组成的三百人观战团,就这么六千三百人开过去了支援瑞典军了。
同样面临后勤保障问题的还有萧严,虽然在面圣的时候和崇祯皇帝说了这个情况,而且还讨到了手诏,但是出于周全考虑,萧严最后只带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出征,至于孙传庭的天狼军则因为陕西战事告急,已经改调陕西了。
从宣府出发到山东为止,萧严的担心变成了事实,虽然有皇帝的手诏,但是沿途各地官员都在百般推辞,拒绝给萧严的军队提供军粮补给。这里头温体仁的功劳大大的,他这个首辅没少给地方上打招呼。
没关系,萧严也不是好惹的人。没办法提供补给?好吧,那我就借了,借了用了再还可以吧。
可这借的方式未免太过粗暴了一点,一堆大兵把县衙府衙一围,没有粮食可借那就谁也别想出来。这般流氓作派,谁人敢不借?
就这样,萧严带着一万天雄军非常顺利的赶到了山东,屁股后头自然也跟着成堆弹劾他的奏折,反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
9月11日,张振岳带领着六千骑兵赶到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军队所在地布莱登菲尔德地区。古斯塔夫二世的军队在这里已经和帝国将领蒂利伯爵的军队对峙了四天了,张振岳的军队并非国王的第一支援军。
面临蒂利伯爵不断讹诈的萨克森选侯终于忍无可忍,和勃兰登堡选侯一样,加入了瑞典人的军队,为福音教徒而战。而且萨克森公爵还派出了一万四千名士兵会同瑞典国王去和帝国军作战,这支军队是在9月9日抵达的。
古斯塔夫二世第一次和帝国军队正面冲突,因此他很重视张振岳这个来自东方的军士统帅,因为半年以前,这个神秘的东方人和他的军队击败了帝国名将彭海姆的二万帝国军队。因此张振岳抵达的时候,身材谈不上高大,但却流着浓密胡须的古斯塔夫二世陛下亲自到了军营门口迎接张振宇的到来,并在语言不通初次见面的情况下给了张振岳一个热烈的熊抱。
张振岳的到达使得新教联盟的军队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五千人。
而这个时候,蒂利伯爵、彭海姆伯爵以及菲尔斯伯爵指挥的天主教联盟或者说帝国军队的兵力只有三万九千人,单单从数量上看,新教联盟军已经处于一个相对优势了。
那么新教联盟军的优势仅仅是数量上的吗?
9月16日当天上午,两军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前哨战。彭海姆伯爵指挥的二千哥萨克骑兵在河岸边给试图悄悄渡河的瑞典骑兵当头一棒,战斗十分激烈,最终彭海姆伯爵迫使瑞典骑兵主动脱离战斗。随后彭海姆伯爵不得不执行蒂利伯爵的命令收缩,蒂利伯爵居然任由新教军渡河,然后摆开阵势来和自己作战。
这些都不是张振岳关心的,他到达之后就对瑞典军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参观,因为据说这支军队这个时代全欧洲全先进的军队。
这次参观让张振岳一行人大开眼界,张振岳终于知道什么叫专业了,和瑞典人比起来,自己在军事方面完全就是个业余玩家,能够活到现在只能用奇迹二字来形容了。
相对于欧亚联合军,瑞典军队在细节方面做得更好更到位,不仅仅是统一军装款式这一个小细节。
相对于同时代的欧洲军队,古斯塔夫二世对于装备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或许这跟瑞典地处欧洲边陲,人口有限有关。
古斯塔夫二世的战术思想就是强调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这两点反应在武器上就是长矛从欧洲标准的4。8米变成了3。3米,矛的前端还加上了铁套,防止被敌人砍断。这个时代的火炮十分笨重,需要三匹马才能拉动,而且种类繁多。可瑞典军只有三种标准化火炮,攻城炮、野战炮和团属炮,并且瑞典军的野战炮只需要一匹马即可拉动,二三个人就可以抱起。火柴引火机被齿轮打火机取代,纸质子弹壳的采用极大的方便了士兵大量携带和装填效率。
这还只是武器,在阵型上,古斯塔夫二世摒弃了目下欧洲最流行的“西班牙方阵”,创建了“楔形方阵”。军队被排成了横列队形,骑兵为纵深三列,长矛步兵三至六列,两翼为火枪兵,线式队形取代了方阵。
编制方面,瑞典军更是独树一帜,以团为基础,每团8个连队,每个连队除军官外,由72个火枪手和54个长矛手组成。全团包括团属炮兵在内,共1300人。而同时代欧洲,这个数字在3000人左右,即使是欧亚联合军,团的人数也在2000人。
最惊讶的大概是军需体制,这是让张振岳最汗颜的一点,瑞典军设有军需仓库,被配有正规的管理人员。后勤保障细节化到了连一级,后勤车的数量,骑兵连队为十辆,步兵连队为八辆,除此以外一切不必要的车辆都被精简了。
这些东西在后世看来是军事行动中最基本的东西,但是在这个时代,古斯塔夫二世无疑是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和定位。
张振岳对此不禁感慨道:“咱们大明怎么就没有这么厉害的人物呢?”
第037章大开眼界(五)()
第037章大开眼界(五)
张振岳在参观完毕后回到了古斯塔夫二世的大帐:“尊敬的古斯塔夫二世阁下,请允许我,您的盟友,在决战的时候跟随在您的身边。至于我的军队,将有一名非常优秀的将领统帅他们去寻找战机。”
张振岳也是到了瑞典人这里才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来自后世的自己仗着一知半解的所谓知识,搞出了欧亚联合军这么一支半新不新的新式军队,现在这么一看,才知道自己的军队其实离这个时代的顶尖水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不要说和瑞典人野战什么的,单单是和帝国军队的主力交手估计都撑不住。如果自己依然安于现状,不向这些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战争的欧洲人学习,那么将来无论是农民军还是建奴,恐怕自己都很难战胜对手。一定要抱着谦虚的态度向强者学习,不要再动不动以坚持自己的特色为理由去拒绝学习了。
自身的自私、愚昧和顽固比敌人的凶残来得更可恶,更可怕,这不是什么犯错误,而是在犯罪。张振岳没有成为高级罪犯的觉悟,所以他决定明天留在古斯塔夫二世身边学习。
正忙于布置明日会战的古斯塔夫二世可不知道张振岳这么随便一趟参观下来居然得出这么重要的结论,在他看来这个来自东方并且战胜过帝国军的大明侯爵是个值得信赖的盟友,至少人家来到欧洲只是求财,不会和自己瓜分什么领土,所以古斯塔夫二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张振岳的要求。
9月17日,天空刚刚出现鱼肚白,双方的军队就进入了预定的战场,改变欧洲历史的布莱登菲尔德之战的序幕被拉开了。。。
布莱登菲尔德,位于今天德国古城莱比锡以北,是一片美丽开阔的田野。田野间散布着一些小山丘,上面长满了葱郁的森林和果园,历史上有“上帝的果园”之美称。不过很遗憾,这块美丽的地方马上就要变成血腥残暴的阿修罗地狱了。。。
这场本后世称为方阵的末日的战役其实是在一个很不平衡的状态下开始的,蒂利伯爵不愧是帝国名将,他指挥的35000军队和26门大炮早早的就占据了有利地形。欧洲这个时代真的还没有完全开启工业化的大门,光是重炮26门这个数据,就能看出大明帝国的富裕程度,张振岳仅仅是在江南地区,一年就制造了200门大炮,彭海姆的哥萨克骑兵也是败在了如此巨大数量的火炮的轰击之下的。。。
无论是地形、阳光还是风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