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了一些上风,可是张山山滑溜无比,只要不是一剑拿下,往往就被他逃了过去。看来要分出胜负,非得千招以上不可。
……………………………………………………………本章完………………………………………………………
第六十三章 烽烟再起()
第六十三章 烽烟再起
这天山山先生到武学院去授课,却发现气氛有所不同,好像不少人都带着担忧似地严肃,有的年轻人则是异常的兴奋。
课前,孟老将军让人来叫张山山,叫他完事过去一趟。
进了课堂,下面一帮学员在那正议论呢。看他进来赶快招呼他,问他知不知道,蒙古人又要打来了。
仔细问问,有的说蒙古大军已经集结待命,有的说蒙古军正在筹集粮草,有的说蒙古军已经开始行军。
看他们说得乱七八糟,张山山也没有再问,想着等一会去问老孟吧。
下了课去见了老孟,老孟一脸的严肃,召唤他坐下。
跟老孟一聊,果然是这事。原来是江北的探子报来,蒙军正在大力筹集粮草,湖北的蒙军也有异常的调动,所以大宋军方怀疑,蒙军很有可能于不久后来犯。
“这次恐怕比上次要更严重。听说,这次蒙军调动南来的人数差不多有二十几万人,加上湖北和沿江原有的二十几万人,差不多有五十余万人,其中仆从军的数量减少了不少,补上来的许多是西域调来的精兵。”老将军道。
张山山也知道,上次战斗是用*武器杀了个蒙军一个意外,这次恐怕没那么容易赢了,甚至蒙军也会想到用这些招数。
还有,上次杀伤的许多都是做炮灰的仆从军,真正的蒙古精兵只是杀伤了三万余人,并没有让蒙古大军伤筋动骨。这次用蒙古人自己的的精兵替下许多仆从军,恐怕战斗力会提高不少。
山山小将军低头沉吟了一会儿,说:“孟老,现在湖北在蒙古人手里,蒙军向来都是从湖北过江后沿长江东进,是吧?我看这次很可能还是这样。”孟老点头。
“其实上次我们打得很被动,轻松就丢了江西和安徽(南部),让蒙古大军直接打到苏南和浙北,十分危险,也造成很大损失。所以这次,我看可以在这里做文章。”山山小将军的手指向了鄱阳湖。
第三天,军方召开了高级参谋会议,孟老将军、张万载、谢枋得等高级将领和官员出席;会议上,许多高级将领对将要进行的对蒙作战都发表了意见。最后,山山小将军也出席发言了,虽然他在这里属于小字辈,可是在上次作战中立下大功,又是孟珙爱将,却也没人敢小看与他。
小将军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一、将主要战场放在江西鄱阳湖以西,特别是要利用鄱阳湖及周围水系的条件大力阻挠蒙军行进。1。死守九江城这一主要渡湖地点,不至万不得已绝不弃城。2。在鄱阳湖内多置水军阻止蒙军渡湖,或在后期扰敌补给线。3。山上也要多派小股军队伺机滋扰。4。尽量死守南昌城,阻止蒙军绕过鄱阳湖。
二、在江西、安徽进行彻底的坚壁清野,能收的粮食都收上来,除大军用粮之外,全部送到后方去。这样使得蒙古军不得当地就粮,补给线变长之后将更容易打击它,蒙古五十多万大军,一旦粮草出了问题将不战自溃。另外,当地老百姓也要彻底疏散,因为民夫在战时也属于重要资源。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认为他讲的很有道理。
有个白面儒将提问:“数次大战,九江城城防已遭破坏,是否能守得住是个问题。另外,如何防住蒙古军从其它地方渡湖?
山山小将军:“城坏了可以修好,只要银钱和人力到位。至于为什么要死守九江,因为这个地方地形平坦、附近湖面水文条件好、湖面窄、各种设施也齐备,是大军最合适也最可能的渡湖地点。”
“还有,我的另一个想法,就是在九江城大量杀伤蒙古军,损其锐气、伤其根本,要知道蒙古民族不过二百余万人,是死不起人的。其它的地方也不是不防,只是主要防守几个要点,大量杀伤、迟滞敌军;主要的防守力量,还是水军。蒙古铁骑平原无敌,但是一下了水,嘿嘿”
另一个青年将军问:“鄱阳湖那么大,即使有数万水军,也难以防住。要是蒙军寻机找船渡湖怎么办?”
“其实我毫不怀疑我大宋水军的能力,蒙古军即便是百万雄狮,在水中也不是我军对手。”那边水军大将军王大志高兴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猛捋小胡子。
“但是也需防备,就是上次出现过的,有汉奸勾结蒙古人给蒙古大军提供情报、物资、船只和向导的问题。我建议军方联系地方衙门和密侦司,对所有北来人员、富户、大中商户和船户都控制起来加以审查,有通敌嫌疑的全部抓起来,宁可抓错、不可放过;船只都要控制起来,撤到湖东岸或长江南岸。”山山小将军镇定自若道。
“这样未免牵连太大,沿江很多做北边生意的,也不见得都是通敌民心可畏啊。”一个兵部官员在那嘟囔。
“抓错了也不要紧,调查好了还他们清白就是,不过要战后才放。上次我曾随孟老将军清查过沿江一带的汉奸,几乎一半的商户多多少少都有输蒙违禁物资的行为,甚至还有提供军械的。这些人在战时不一定就干出什么来,还是提前关起来的好。”
“各位老帅,”他转向孟珙等:“我建议我们军中也应该调查一下,上次那个石万鹏不就是”
孟老将军等深深点头。有些在座将军虽然对可能遭到调查不大满意,但多半还是能理解的。
又有人问:“如果蒙军避开九江,绕湖而过又待如何?”
山山小将军:“因为绕湖而过要多走上千里的路程,而且湖南部水沼众多,并不适合大军行军。所以我估计蒙军开始还是会试图渡湖,渡湖不成才会南下。如果南下的话,蒙军也会面临我数条防线的层层阻击,特别是南昌城,其城高墙厚,不下于金陵城;即便蒙军过了南昌,我军还可以依托山区、大湖和山区进行周旋。”
军事会议一连开了三天,最终拿出了一个详细的作战方案。山山小将军说的那些多半被采纳了。
……………………………………………………………………………………………………本章完………………………………………………………………………
第六十四章 朝堂交锋()
第六十四章 朝堂交锋
(最近光速更新、吐血加更啊,求票票、鲜花、收藏。。。各种求。)
又过两日,孟老把作战计划拿到朝会上‘过堂’,几个重要的将领都在,山山小将军作为特邀嘉宾也出席了。
整体气氛还是好的,至少投降派没那么嚣张了,这也是上次打了胜仗给大家打了一些底气。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是太学院长为首的一伙腐儒。“呜呼!国虽大好战必亡”这老头出场倒是颇有气势。“主不可愠而兴师”、“兵者,国之大事也”一串串圣人的话振聋发聩,不过说多了也闹人。
后来被闹得不行的众臣提出让众位大儒效仿圣人,赴江北去说服、教化蒙古人去,众位大儒马上就看向天花板成了闭嘴葫芦。(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真的有孔孟等诸子周游列国、游说众王的历史)
贾党这伙人自然还是要反对的。首先出场的是奸臣谢同,他从一个“财政部长”的角度大叫没钱,没钱修城、没钱养兵、没钱打仗。
从表面上看他说的似乎是事实,因为连年的战争造成了极大的花费和破坏,国库耗费极大,上次战争仅仅安置流民一项花费就达到数千万贯,更别说更为庞大的战争费用了。此时国库几乎已经见底。
这事大多数武将是不大懂的,他们只知道你拿钱拿物来我去打仗就是。于是文官各位又为筹款辩论起来。有的说实在没有就朝大户借,给利息便是;有的说卖一些公营的产业,比如矿山、码头之类;有的说加征‘战争税’
朝堂上是这个特点,有人提什么肯定就有人反对,被反对的又要辩解和反击,两方辩论得唾沫横飞、一塌糊涂。
过了好久,官家看文官们在下面纠缠不清,正在厌烦之中,看到了山山小法师在旁边悠闲地靠着柱子在打盹呢。他想这小子脑子灵活,没准会有些鬼点子,就点了张山山,让他出来说两句。
山山小法师被叫起来,先打了个哈欠。装着稍稍琢磨了一下,就当场提出了他的意见:一、战争税可以加,但主要应着落在富户上,小民应少加,灾区不加。二、金矿等朝廷主要的日常财政来源,轻易不得出卖,但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比如楼堂馆所什么的可以租、卖一部分暂时筹出一笔款;有些公营的设施比如码头,可以出租或‘承包’给个人经营,允许个人收费。三、向大户借一笔款子。四、号召大家捐款。
当时山山法师就提出,愿意捐出两年的俸禄;接着一干武将在老孟的带领下也站出来捐出一年或两年的俸禄(不过这些要在‘特别军费’里出的)。
一干文臣稍稍默契了一下,也提出愿意捐出半年到一年不等的俸禄。
此时山山法师又提出,家中有生意的应该多捐,同时代表升仙大药房捐出一百万贯;孟老等高级将领也提出,虽然本人不直接参与商事,却愿意向家族中从商者劝捐若干。
一干文臣在这方面当然是想一毛不拔,纷纷说家中没什么生意、年景不好不赚钱、已经交了税不必再捐、这属于与民争利、纯属抢劫之类的屁话,反正就是不捐。
于是山山法师就拿出个账本来,上面写着贾党主要成员家中及其家族生意的概览,特别是资产及收益的规模(这都是和官家串通好的)。官家看了看装作惊愕万分:“原来诸位爱卿这么有钱,几乎个个富可敌国,看来这次战费就要请各位贡献一些了。”
众文臣自然要争辩一番的。
山山君此时又拿出账本若干,上面是历次查抄沿江非法经营违禁物资的商家名单及经营金额,其中就有不少是贾党的亲族之类。
证据呈上去官家佯作大怒,连连说要追究、要追查到底之类的话。众位文臣自然又是一片辩解之声,还把矛头指向了山山法师和军方。
山山法师又强调了这些事件是证据确凿、无可置疑的,而且指出这些经营本身就有一些文臣直接参与或在其中牟利。至于各位指摘的“贪wu查抄款项”,山山君指出已经入了内库了。
这时候贾党及众文臣才恍然大悟:是官家和山山法师合伙想黑他们。看官家那个架势,左手拿着证据右手拎着菜刀,你要不拿钱就别想过关,也就被迫纷纷表示愿意说服亲族捐助若干。
至于出租出卖公产的事,当然是没人反对,有不少人还琢磨着想在这方面占便宜呢。
钱的事情暂时解决了,再来讨论别的。
贾似道与高松两个铁杆投降派站出来,又老调重弹地提出要跟蒙古和谈,还说无非是割地赔款之类,给他就是了,反正都捐了这么多。高松还恬不知耻地又提出“和亲”一事,贾似道舔了舔嘴唇却没有附和。
山山小法师正记恨这事呢,闻言举起拳头就向高松冲去,高松见势不妙转身就跑,两人在殿内你追我逃。高松本来轻功不错,可吃亏在逃跑路线总是被众武将有意无意地挡住,于是没多久就被张山山捉住,按在地上一顿暴打。众武将也在那假意拉架其实顺便踹一脚,殿后还传来玫瑰大公主的声音:“打得好!”
官家看殿内一片混乱不禁有点生气,欲待制止却又把嘴合上了,等山山小法师那暴雨般几千拳几万脚都打下去了,方才假意震怒:“住手!住手!一个个的在大殿上打架,成何体统!”
山山小法师被臭骂了一顿,然后官家勒令他滚蛋了。
张山山正不想在这呆着呢,告退之后直接去了玫瑰宫,和玫瑰温存了一会,然后拉着玫瑰上老太后那混饭去。小玉玉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摸来了,大家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倒是让老太太高兴得很。
吃完了饭小玉玉拉着山山哥哥不让走,非让他陪着玩一会。没办法,山山哥哥就牵着小丫头奔了皇后宫。
到了皇后宫,和皇后两人眉来眼去几下,就在院子里陪着小玉玉玩耍起来。
这次玩的是跳皮筋,其实山山只是上一世的小时候看了女孩们玩过,自己只能简单跳几下。这次搞了一些牛筋加工了一下作为皮筋使用。
不得不说这是对小女孩的大杀器,不多久小公主就跳得不错了,还玩出了不少花样;最后甚至连许多小宫女也参与进来,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小雨皇后在庭前看着女儿和山山在快活的玩着,嘴角微微上挑、脸上透出一种温暖的光彩。
(作者新浪微博昵称:网络作家蓝吹雪。欢迎光临。)
…………………………………………………………………………………本章完…………………………………………………………………………………………………
第六十六章 战火中的温柔()
第六十六章 战火中的温柔
山山君赶回了江西前线。根据前敌探马回报,蒙古大军已经开始在湖北长江南岸集结,准备向东进发。此时宋国大军已经弓上弦、刀出鞘,静候蒙古军的到来。
这天早上,宋军九江大营帅帐中人影憧憧,孟老将军和许多将军在这里听着来自前线的情报,策划着下一步的战术。
“报!”一名探马把情报送进帅帐。
“我军水军同蒙古大军在湖北发生水战,我军虽占上风,杀伤数千人,但未能阻止蒙古大军过江。”
“我军一只奇兵突袭蒙军汉口粮草大营,遭蒙军阻止,未造成严重损失。”
“蒙古大军先锋8万人已从江夏出发,第一日行军30里!”孟老向各位将军通报。
“蒙古军乃百战之师,此次起倾国之兵来犯,各位不可等闲视之。当然也不必惧怕,我们拥有地利人和,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孟老说道。
众将军在研究着来自前方的情报、在一起议论着战场之事,帅帐之中一片嗡嗡的嘈杂之声。
山山小将军研究着情报之时,外面有个士兵进来找到他:“张将军,外面有人来找。”
外出一看,是一名低级军官,是南门校尉派来的。山山将军问将起来,却是把他吓了一跳:那边传话说,两名女子随补给队而来,在南门被拦住,说是山山将军的家眷,特来告知。
张山山第一个想法就是,又是玫瑰,也只有她才会干出这事。于是山山小将军怒冲冲奔向南门,两手摩擦生热,打算把某屁屁打成十六瓣,再把屁屁的主人绑了送她滚蛋。
可是当他来到南门军营,看到那两个女子时,他傻了。那不是玫瑰,是月英。
不像对玫瑰那样粗放,为了营造梦幻需要,山山对月英向来是温柔攻势为主,自然不能在大庭广众之间如何如何了。于是强按着心头的怒气和不解,把月英领到了他的住处。
九江城条件尚不如金陵,又进驻了几十万大军,几乎是将军满街走,城内自然是拥挤不堪。此时山山君只有一个很小的房间,这还是看在他是军方知名人士的份上。
进了房间,张山山才有时间拉着小手细细地观察月英。只见她似乎比以前稍稍长高了一些、成熟了一些,显得有些消瘦,憔悴的小脸满是风尘之色,却难掩大眼中的灵气。
轻轻把月英搂入怀中,两人细细体会着对方的气味。月英把小脸埋在爱郎的胸膛之上、用力贴上去,手臂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