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侨扛献撸俊

    看着院子里剩下的这些深处高层的文官、武将都面带疑惑,王泽知道今日必须将事情说清楚,他先命人将郡守府内的闲杂人等清出去才高声对诸人讲:“诸位先生,我东海各岛的重商主义仍然是不变的!还请我细细说明!”

    见院内所有人都屏声静气的侧耳倾听,王泽高声道:“自古以来我华夏皆以农为本,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莫过于此,如此我济州岛首以农为根本,只有有了稳定的农业,我们才能有足够的人手去工场做工,然后重商将各地的财富流通起来!”

    “但是诸位要知道,自古以来无商不奸,虽然有少数商人的品格确实高尚,比如郑国弦高便是一个例子,可是弦高这种品德高尚的商人太少了,其他商人大多是囤积居奇、低买高卖,以汲取普通百姓的血肉为生,虽然商业很重要,可是对于商人的管理却需要严格管理起来。”

    说到这里王泽看着樊文仲等一众文官,郑重的对他们说:“如今我东海各处还处于草创时期,不管是法律法规还是各方面都还有很多漏洞,而这些商人向来擅于钻漏洞,如此一来不管是对我东海各地的未来还是为了其他各方面,都要对他们进行一些限制!”

    听到王泽的这些话,樊文仲也终于想明白了,现在王泽的政策就是商业要保护,商人要限制,当然对于自己一方的东海商会和南洋商会还是需要好好保护的。

    最后王泽低声对诸人说:“如今济州岛各处的土地都是我山寨各处将士的家业,虽然大多不能耕种但也是难得的牧场,如此优良之地怎能让他人觊觎!”

    樊文仲等人倒没觉得什么,但是孟显、楮宏航、许宁等人却对自己军队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土地非常珍惜,虽然济州岛是姜川那帮人打下来的,可是大家早已经是一家人了不是!

    如今济州岛的土地虽然是分配给各家的,但是当初王泽为了保证政权初建立时的稳定性,是不允许私下里进行土地买卖的,而且如今济州岛的土地随着对秦津、长州等地的开发,土地价格并不高。

    但是在外来商人的诱惑下,万一有民众眼光短浅,一时贪图便宜将可以流传子孙的土地卖掉,那么以后又是一个个不稳定因素,而且那些商人现在又不是自己国家的国民又哪里有资格购买这些土地呢!

    在得到王泽的详细解释后樊文仲也就是释然了,看来自己吸引外来商人在此定居的打算落空了,不过岛上日渐发展起来的毛纺织和皮革制造业还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如今岛上光是工人在百人以上的工场就有十几个了。

    跟诸人细细说完自己的打算后,王泽一回头就看到站在走廊下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的刘清和何伯,刘清依然是仙风道骨,而何伯一脸黝黑的皮肤看着王泽笑开成一朵灿烂的黑牡丹。

    何伯头上的冠带早已经取下来了,一般只要不是在公众场合何伯都不喜欢穿的太严谨,身上穿着的是青州产的上好提花丝绸做的夏衣,还是年初王勇亲自安排人送来的,在这炎热的夏季就适合穿这种衣服。

    王泽在来到郡守府之前就已经知道何伯这一年来根本就没有闲着,加上过去何伯的副手燕南天燕老大如今在秦津负责农业方面的事情,冯静这个何伯的嫡传弟子又是个技术宅,闲着整天陷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去,于是何伯越发的忙碌起来。

    在何伯的指导下岛上百姓根据土地的墒情(土壤湿度)进行耕作技术的提升,水选、溲种(拌种)等种子处理技术被投入使用,另外牲畜粪便和庄稼秸秆混合沤制后产生的农家肥料的使用让岛上略显贫瘠的土地肥力提升了一大截。

    济州岛虽然只有十万亩耕地是可以种植粮食的,但是在何伯的指导下今年竟然收获了近二十万石粮食,按照济州岛上十五万人平均每人一天一斤粮食的消耗,这就是十五万人近半年的粮食需求量了。

    如今东海各处的饮食结构和三齐之地已经有着很大的区别了,那就是海产品、禽类肉蛋和畜牧产品在民众的餐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在当年王泽的带动下如今东海治下的各地民众对粮食的需求都没有那么大了,他们都是大量食用海鱼、海菜,各家各户都饲养了大群的鸡鸭鹅,很多孩子每天吃鸡蛋喝牛奶都已经喝怕了,有时候樊文仲都愰然觉得这就是当初圣贤们所追求的大同社会了。

    可是取得这么好的粮食产量后何伯仍然没有满足,因为济州岛耕地比较少,为了更好的提高粮食产量,何伯现在在研究新的水稻催芽技术,希望在济州岛和秦津各地推广水稻的种植,另外对绿肥的使用、轮种和复种,果树裁培和嫁接等技术也是多有研究。

    看着眼前已经显得颇为苍老的何伯,王泽内心有些激动,他拉着何伯粗糙的大手抱怨的对他说:“何伯你看你,这段时间又在操心了吧,农学院的事情你就稍微指导一下,其他的事情放手让大家去做就可以了!而且距离刘道长的神殿那么近,你就应该跟刘道长好好学学养生之术,你看刘道长仙风道骨,都快一百岁了还这么精神!”

    刘清自从前几日接连治疗数百名受伤的少年和士兵后,连着好几天都没有缓过劲来,可是一听到王泽回来了也立刻赶来过来。听到王泽在拿自己开玩笑他也微微阖首笑道:“何兄弟只怕不肯和我这闲人学呀!”

    听到王泽对自己的抱怨和刘清的玩笑,何伯反而开心的笑了起来,瘦削的脸上褶子都挤成了一大片,他呵呵笑道:“我哪能和刘道长相比,人家刘道长是神仙转世,趁着现在我还能给你们帮一下忙就多帮一点,只是许久没有见何亮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何伯毕竟是老人了,现在什么都不缺,只是因为没有娶妻生子,自然对何亮这个自幼随自己长大的侄儿格外挂念,每当何亮出远门他总是一天天计算何亮返回的日期。

    只是这次何亮去的实在是不好说,当初王泽只是对何亮说让他率领那一批武装商船南下探索商路,能探索多远就走多远,一旦事不可为就立刻撤回来。

    自从年初王泽出发去南陈,何亮也率领商船队一路跟随建立补给停靠点,在夷洲北部双方分开后王泽就去了建安郡,何亮则是率领大部分武装商船继续南下,在夷洲南部设立了一个补给点南下之后,到现在都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

    看着何伯一脸挂念,王泽安慰道:“大兄这次去的远,想来再有数月也差不多就要回来了!何伯不妨每日里跟刘老神仙学一学体术导引,如此延年益寿也好让大兄出门时放心呀!”

    看着王泽脸上写满了对自己的关心,一向无儿无女的何伯心里暖暖的,他哈哈笑道:“好好,我就跟着老神仙多练习一下,把身体练好,活的好好地,以后还要看大郎你结婚生子呢!”

    看到王泽又从青州带来大批的上好绸缎,何伯笑着对他说:“等明年这时候你就不用往这里运这些绸子了!”

    看到何伯脸上喜悦的表情似乎是有好消息,王泽也笑着问道:“难道何伯在济州岛上也种植桑麻养蚕了?”不应该吧,岛上如今空余的土地已经不多了,进行小范围的桑麻养蚕业还行,可是要想满足济州岛十几万人和周边各国的需求那就不行了。

    何伯呵呵笑道:“济州岛哪里有多余的土地种这些,是燕老大在秦津发现那里多是山地,用来种植粮食肯定不行,可是全部空起来又太浪费了,正好那里气候湿润降水又多,干脆就用来种桑树养蚕了!”

    倒也是,后世倭国的丝绸业好像比中国厉害多了,看来这地方山地多正好用来种桑树,而且这些桑地大多是地势平缓一些的山地,其他陡峭一些的山坡地还是要保护的,不然每年从附近经过的台风带来的强降水会引起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既然是自家的地盘肯定要好好保护起来。

    经过何伯的介绍,王泽才知道燕老大的雄心壮志,他要将这里发展成一个丝织品的中心,因为王勇占据三齐之地的便利,在三齐各地迁移了大批丝绸匠人后,原产于山东的大文绫、连珠孔雀罗,阿县的缟,都已经被仿制出来。

    甚至河北产的‘黼黻锦绣罗绮’(即绘、刺有各种精美图案的丝织品)都有望在年前制作出来,虽然还比不上河北产的,但是要比江南的要高级得多。

    厉害呀厉害!正当王泽感叹时,何伯好像想起来什么似地,又对王泽说:“冯静在外面好像有事找你,你快和冯静他们聊聊吧,这孩子说是有好消息!”

第141章 还真是毛事!() 
就在王泽为何伯和燕老大这一年的成果感叹不已时,想不到冯静这个技术宅的老实孩子也有好消息要找自己,不过既然是好事干脆也让大家都听一听,王泽就直接让人把冯静叫进郡守。

    这个当年就有些腼腆的少年,到现在见到那么多人在现场仍然是有许多羞涩,不过看到自己老师何伯鼓励的微笑后也就逐渐沉稳下来,逐一对在场诸位文官、武将行礼。

    在场诸人对这个老实孩子也是微笑还礼,他们也已经从何伯那里知道,济州岛农学院的许多技术都是由这个孩子研究突破的,以后算得上是何伯…燕南天梯队的下一个接班人。

    “冯兄,何伯说你有好消息向我说,不知道又有什么好消息?”看冯静终于和在场的诸位叔伯兄长行完礼,王泽有着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冯静当初和王泽也是相识多年的,见到王泽后他反倒比较镇静了,听到王泽的询问,他兴奋的说:“我已经带来了,就在郡守府门外!”说完就让跟来的一名学生出门而去。

    院内诸人都好奇的看向大门处,不多时就见出去的那名学生和另外几名少年学子牵着五六只绵羊走进了院子,院子里顿时充满了绵羊的‘咩咩’叫声,甚至还有一只绵羊撒了一地的金豆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养分的气息。

    “······”院内诸人见此你望我,我看你的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事给弄得!

    王泽对这也是非常无语,你这牵了几只羊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是听听冯静的说法吧,毕竟技术宅们考虑的事情角度和别人都是不一样的。

    果然冯静对这几只羊的无礼行为好似没有看到一般,也没有注意那几名满脸通红的学生,他一脸兴奋的指着眼前这几只绵羊对王泽说:“小侯爷你看这几只羊和咱们山寨以前饲养的绵羊有什么区别?”

    王泽好奇的凑到几只绵羊身边,看着这几只绵羊也没有什么区别呀,唯一的不一样好像就是这些绵羊的毛好像更细一点,但是夏天的羊毛一向比冬日里的羊毛要粗糙很多,这也用不上呀!

    等等!对了,现在还是夏天这些羊的毛就要比其他的绵羊羊毛细一些,那么等到冬天的时候,这些绵羊的羊毛就会更加的细,这对济州岛不断发展的毛纺织业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只要有了更细的羊毛也就可以制作出更加优良的呢绒,之前济州岛饲养的绵羊虽然冬天的羊毛也很细但是比起后世的细毛羊还是要粗糙很多,现在有了羊毛更加细的新绵羊,看来樊文仲一力发展济州岛毛纺织的愿望不用愁了,

    早在几年前王泽还没有大举攻占济州岛的时候,当时只是曲六郎在岛上购买了土地建立了几个大一些的牧场,那个时候冯静就来到济州岛,在看到这里的气候和土地如此的适合畜牧发展,冯静就立志培育出一种最优秀的细毛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如今终于有了一点成果。

    虽然新培育的这种良种细毛羊在羊肉、皮革等方面和原有的绵羊相比差不多表现并不出众,可是其所产的羊毛却非常优良,不管是柔韧度还是保暖等各方面都超出了现在济州岛本地所饲养的绵羊,真可谓是专门为济州岛不断发展的呢绒纺织而专门培育的。

    想到这里王泽高兴的的对冯静说:“想不到竟然真的被你培育出这么好的绵羊了,好,太好了!”上次王泽派遣凌诚、赵钦前往北海道、海参崴、黑龙江口等更北方去探险的过程中,就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保暖问题。

    虽然当地土著在在天气寒冷时可以利用动物皮毛来做皮衣进行保暖,可是当地的土著才多少人,而王泽以后可是准备往那里大规模移民的,仅靠当地出产的皮毛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庞大的需求的。

    这时棉花还没有在中国普及开,好像棉花还在海南岛和各国皇家的园林中作为观赏植物存在的,在没有棉花的年代,这些细毛羊制作的上好羊皮袄和呢绒可就起到大作用了。

    樊文仲一听到王泽的惊叹,也上前细细观察一番后激动的对王泽、冯静说:“果然比现在的绵羊好多了,哪怕是夏天产的这种粗羊毛也可以制作出很好的毛毯了!不知道这绵羊该怎么推广,还是像以前刚分地的时候那样官府派送么?”

    冯静倒是一脸无所谓的说:“这个我就不管了,反正我已经把绵羊培育出来了,只是现在这种绵羊我还不是太满意,听说北周往西的吐谷浑甚至再往西的西域地区有一种细毛羊,不知道能不能弄来!”

    技术宅的冯静一说起这些来就是一脸激动:“要是能把西域的那种细毛羊弄来,以后咱们的细毛羊有可能会更加好!······”后面冯静又陷入到自己的畅想中去了,混不管现在众人在为这些绵羊的分配吵了起来。

    对于樊文仲来说,最好就是第一时间把这些细毛羊推广开了,他对王泽和在场众人朗声道:“如今济州岛养羊数十万只,今后包括秦津和三齐之地在内的其他各地养殖的绵羊更多,如今冯先生培育的细毛羊一旦推广开,光是羊毛每年足可以为每户百姓创造数千钱的利润。”

    樊文仲的提议得到了许多文官的支持,但是也有官员反对,因为现在细毛羊才只有数百头,要想达到官府按户分发需要的时间太多了,而且这样会造成一些百姓坐等好处的不良习惯。

    最后问题再一次丢到王泽面前,从细毛羊这个问题出现王泽就在思考如何对待这次的事情,见众人争论不休由自己评判。他沉吟片刻后对冯静和在场官员们说:“这个细毛羊不能按照以前的那种官府派送的做法来推广!”

    见在场诸人一脸迷惑不解,王泽对冯静说:“这样吧!冯兄你培育这种细毛羊可是费了很大力气的,而且还有农学院这些教授、学子也都是出了力的,因此你们单独组建一个商社专门出售这种细毛羊的种羊!如何”

    刚刚从幻想中醒来就被王泽和诸人的赞扬弄得一脸通红的冯静连连摆手道:“我和学院的教授、学生们培育这种优良的细毛羊,就是为了让乡亲们的日子能过的更好,怎么能够拿这些羊来卖钱呢!”

    看到冯静一听到卖钱就非常不好意思的连连推辞,王泽正色道:“冯兄,我如此提议并不是为你一家所虑的。你要知道自古以来易得之物百姓向来不甚惜,只有让他们知道这种羊的珍贵他们才愿意去养殖,并且爱惜它们。

    “不然你这细毛羊被官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发派下去所耗的精力、财富太大不说,百姓也不会重视,甚至有些百姓有可能嫌麻烦还会杀了吃肉!”

    王泽这也算是吸收了当年西班牙王室在西班牙国内推广土豆的做法了,当时西班牙包括整个欧洲都因为土壤肥力下降和战乱导致粮食非常缺乏,大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