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静毕竟是文士,这一路狂追连大腿内侧都被马鞍磨得一片血肉模糊,等到这里已经是精神萎靡根本无法行动,最后只得让李世民一个人来见王泽。
李世民虽然年轻却因为见过不少大场面也不怯场,因为年轻力壮,在一路追赶的沿途看到了夏国内部的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情况。
从河套之地一直到武威沿途都只是夏国占据时间并不长的领土,这些土地在大隋帝国时期都是以贫瘠闻名,可是如今在夏国手里短短十年时间就大变模样,处处都显现出富庶之地才有的模样。
别的不说,光是河套之地和贺兰山下的大片平原上那密布的农田,还有沿途各地草原上数不清的牛羊马匹就已经足够让李世民羡慕非常了,掌握了全部马场的夏国完全可以用骑兵碾压整个中原各势力。
而李世民一行人一路上奔波的宽阔驰道居然从夏国一路修筑到了敦煌郡,据说这条道路与起源于河中之地的驰道之间仅有高昌到敦煌之间八百里没有修通。
如果道路连通,届时这条道路从东到西足足有两万多里长,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让人非常吃惊的工程,听夏国士兵的语气夏国居然还在用钢铁铺设更加快捷的道路。
过去隋帝国内部的大臣经常以夏国不修入学王道,而以奇技淫巧立世,如今看看夏国的成就让李世民真想对那些死抱着圣贤书不放的大臣怒吼,让我们也赶紧把这些奇技淫巧抢回来吧。
沿途的所见所闻已然让李世民耳目一新,等到见到王泽率领的这支军队时,他的心里更是充满了吃惊和羡慕之情。
因为夏军的行军需要,还有五万骑兵在更前面数十里路的地方行军李世民只见到紧跟着王泽大军的数千名骑兵,其他十多万人都是步军,但光是眼前的步军就已经让他心里暗自揣摩。
夏国步军人人身上都穿着板扎的制式军服,腰间的横刀、背上的弓弩倒是很寻常,不过这些冷兵器在夏军中都已经是少数,大部分夏军士兵肩膀上的火枪才让他觉得惊奇。
因为火枪对阵骑兵的局限性,夏军也不可能全部改变成火枪兵,目前夏军中火枪兵与冷兵器士兵的比例大概是二比一。
平均每五十名士兵就配有一辆四匹挽马拉动的大车,车上装载的都是夏军士兵的铠甲武器和粮食等辎重。
就在距离李世民百丈外的道路边上还能看到数百部由重型挽马拉动的沉重火炮,对于这种当初在辽东战场击败隋军起到决定作用的武器,李世民更想多看几眼,不过很可惜带路的夏军士兵很快就避开了这些武器。
虽然没有看清远处的战争之神,不过夏军的辎重却被李世民看的清清楚楚,车上装的满满的,每辆大车上除了武器还有士兵们十五天左右的粮食,这样夏军只需要在沿途每隔数百里设立一个物资储备中心就可以了。
最让李世民惊讶的是,当中原各国最强大的李唐政权的士兵还在为吃饱肚子而努力的时候,夏军的士兵们居然已经厌倦了补给中的肉食罐头,他们开始追求更新鲜的牛羊肉。
心里想着这些李世民心情越发沉重,不过当距离王泽仅有百十步的时候他还是努力打消了这些念头,毕竟自己将要面对的是全世界最强大帝国的皇帝,还是要保证自己的恭敬心态。
“你们都撤了兵器吧!”
王泽笑着对程彪摆摆手让他们赶紧把手里丈二长的斩马巨剑收掉。
眼前的李世民还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虽然努力做出严肃成熟的模样,可是在王泽看来依然是一脸的稚嫩,尤其是看到王泽身后那百多名近两米高的宿卫军士兵全身铁甲,手持丈二斩马巨剑时更是有些局促。
想想自己刚刚穿越的时候还很是担心眼前的这个孩子对自己的威胁,如今想想居然觉得有些好笑,哪怕在史书上的伟大人物面前,自己也是他们必须恭敬对待的一员了。
“见过陛下,二郎虽久在中原,但是对陛下的威名也是仰慕已久了!”李世民虽然震惊,不过很快就镇静下来恭敬行礼道,充分显现出一副世家子弟应该具有的素质修养。
“坐吧!”在李世民躬身行礼后,坐在一张马扎上的王泽拍了拍身边的另一张马扎对李世民笑道,“在我面前不用紧张,其实我老头子很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的!”
不等李世民回话,王泽继续道:“其实你的来意不用说我也知道,有耐心听听我啰嗦一下么?”
第610章 跟李二的一席话()
“早在刚刚击败突厥和隋帝国那三百多万大军的时候,我就可以挥军南下直接攻占整个中原的,不必怀疑当时的我是不是有那个能力,可是在击败隋军后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暂时打消了这个主意!”
说到这里王泽忽然笑了起来。
“早在刚刚占据三齐之地时,就有人向家父和我建言:三齐之地可为王霸基业,南阻群山、东滨大海、北据大河、西枕岱岳,天险如此远胜关中之地天府之国,又有大海交通海外可谓天时地利尽在于此。
当时三齐之地虽然远不如北周、南陈幅员辽阔,但是因为百多年未有战乱,向来富庶、人丁繁庶,如果需要也能武装的起来数十万兵马,当可南联陈国,西连北周,一同攻灭北齐争夺天下!”
“可是最后我没有同意!”
王泽说着看了李世民一眼,他缓缓道,“因为我觉得中原的汉民自从汉末黄巾之乱后就一直遭受这战乱之苦,数百年连绵不断的压迫,哪怕我夺取皇位也必然绕不开那些士族豪门,必然受其摆布,这样一来我又何必搅和进去?
我就想我们华夏千年来不断地遭受外侮,先有春秋的东胡、犬戎、山戎,秦汉又有匈奴、鲜卑,随后又有汉末之后的乌桓、五胡、柔然、突厥、高句丽、契丹、吐谷浑、吐蕃这些不断崛起的敌人!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不能在国家最强大的时候一鼓作气,将这些外侮全都彻底解决呢?连武功最盛的秦始皇和汉武大帝也不能彻底解决来自北方大漠草原的威胁。
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不是历代帝皇不愿意去做,而是确实做不到,来自这个庞大帝国内部的掣肘太多了!虽然一统天下后的中原帝国是那么的强大,但是他内部的敌人更多。
皇室内部的权力纷争,自诩名门清流的士族豪门把持着朝政,贪得无厌的地方豪强极力压榨着最底层的民众,他们这些人不断地趴在国家和民众的身上汲取这个民族的精血,哪怕是皇帝想要做事情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也会被彻底打倒。
当我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知道如果自己参与到争霸中原的游戏中去哪怕我努力一辈子也不会让这个持续了数千年的游戏有任何的改变,要想彻底改变这个国家和民族数千年的轮回,就必须自己先跳出去。
因此我就带着几千人远赴海外占据了济州岛想要开拓一个新的国家,哪怕不能有什么建树也能为我麾下的部众开辟一个新的家园,以躲避中原数百年不断的乱世纷扰!”
“幸好我运气比较好,当时东海的倭国、百济、新罗都只不过是民众数十上百万的小国,他们相互之间又征战不断这就给我了机会与他们周旋,当我有了数万兵马后先灭倭国,再灭百济、新罗,一步步攻灭了东海各国。
然后再经略勿吉黑水之地,这样一边扩张领地一边开拓经营南洋、西洋的商贸,国力迅速增加,经过二十年的经营居然连当初的东海霸主高句丽也被我消灭,从此一跃成为东海强国!
就像是种下一棵小树苗一样,一开始我只是想要建设一个我们汉民能够当家做主的国家,可是这棵小树居然迅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到这时候我就不甘心仅仅有一个自己的国家了。
既然整个辽东乃至黑水、勿吉之地都被我攻下,虽然民众还很稀少但论面积也不逊于中原王朝了,所以我就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改变中原数百年就有一次改朝换代的能力!
不过这时我还有很多敌人,西面大草原上还有强大的突厥、南面更是有统一中原的大隋,西洋、南洋上也有无数眼红我经营东西方海贸庞大利润的敌人,可是我不愿意输,只要能够增强我夏国的实力我都会去做!”
“所以我一边在海外屯田经营,经略南洋群岛,开辟西洋航路,甚至是大封诸侯国都是为了增加我华夏在这整个世界的实力,哪怕造下那无边的杀孽我也无所谓了!”
“陛下威名远播四海,世民佩服!”李世民沉默了许久只说了这么一句。
“说是这样说,其实你们那里恐怕不少文士骂我是血腥屠夫了吧!”王泽摆摆手止住了李世民的辩驳,他不在意道,“其实我也不在乎那些腐儒的看法,屠夫就屠夫了,彼之英雄吴之仇寇,我必须是异族的仇寇,那么才能当好华夏的大英雄!
当初五胡乱华之时,诸杂胡争相杀戮让北地汉人十不存一,当初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杀我们汉人,我们也可以报回去!只要能让华夏强大下去,哪怕有再多的人阻挡我也要击碎!
要想有改变中原的能力,击败大隋帝国只是一个前提条件,更要有改变削弱中原那些士族豪门的能力,而要想让这些士族豪门变弱就得想办法让中原的百姓减少,特别是依附于这些士族的百姓数量变少!”
“难道陛下帮助中原百姓跳出千年来轮回命运的手段就是让他们在战火中去死么?”李世民听到这里不软不硬的问道,“从隋帝国败亡到如今死伤的百姓也有数百万之巨了吧!”
对于李世民的嘲讽口气王泽丝毫不以为意,他笑道:“你当然不会知道在原本历史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没有我的话等你们李唐一统天下死去的百姓更是远超如今数量的近十倍,死去的百姓何止数千万,如今有我至少死亡的百姓少了大半!
中原百姓虽然安土重迁,可是如果有了更好的前途他们也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但是正是有你们这些官府还有士族豪强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千方百计的阻挠他们离开家乡。
当大隋帝国变成几个割据政权的时候,士族豪门们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就已经非常弱,这时候我就可以用夏国最为廉价的粮食跟这些割据势力去换取百姓的自由迁徙!”
“如今整个中原各势力治下的百姓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两千万左右,从大隋帝国战败开始外流的百姓数以千万计,想来陛下也快要发兵南下了吧!”听到王泽的一番话,李世民面色一黯。
“哈哈,南下发兵又何必我来做,一统中原的美名可是我留给儿孙们的礼物呀,在他们当政期间发兵中原一统天下,也能让他们在民众眼里的威望更高,我这凶名赫赫的老头子何必跟年轻人去挣抢最后那点功劳呢!”
看着李世民心情沉重王泽笑道:“其实如今的我对于争夺天下反而没有那么关心,现在我更关心夏国治下的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关心孩子们在学堂里有没有受到委屈,关心千百年后的这片山河还会不会那么多森林,眼前这大片的草原还在不在!”
“河西之地水草丰美固然好事,但是牛羊畜牧终归养活不了太多人口,陛下何不择河川水美处开垦耕地,这样也好有更多的粮食呀!”看着眼前大片的草原李世民不解道。
“山川土地皆有定数,河西走廊地处西北终归是干旱,草原就是草原如果为了图谋更多的耕地而把眼前的草原开垦掉,那么不出百十年眼前的草原便尽皆为沙漠!”
看到李世民似懂非懂的点头,王泽忽然来了兴致,他乐颠颠的对李世民道:“所以不仅整个河西走廊,甚至西域绝大多数地方我都会严禁开垦荒地、草原和森林湖泽!
而且整个河西走廊的山脉、吐谷浑大部分地方,天山、贺兰山等山脉我都会设立方圆数千里乃至上万里的国家公园,这些山脉都是保护我华夏西北龙脉的重要场所呀!
甚至日后整个太行山,关中以北的整个高原我都会设立保护区,将那里的民众全部迁移出去,尤其是关中以北那可是黄帝的起源之地,对我华夏民众意义非常,更是要严加保护!”
说到这里王泽认真的看向李世民道:“我老头子啰嗦了这么多,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心里很清楚,自己受命与夏国讲和称臣的条件根本打动不了王泽,人家也不屑于听自己的这些条件。
王泽对中原布局如此深刻,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不达目的必然是不罢休的,夏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也有一统天下的能力。
终于在停留了一日后他就带着受伤未愈的刘文静往金城郡而去,沿途不断看到驰道上一队队士气高昂的夏国兵马沿着这条东西干道一路向西域、河中之地进发。
宽达二十丈的平坦驰道从武威、张掖一直修筑到了敦煌,接连近月足足有十万先头部队已经过去,紧随其后的就是一队队满载辎重的车队从这条路不断西行。
在驰道两边辽阔的草地上,还能看到无数的牛羊群正在一队队牧民的驱赶下向西迁徙,这些牧民都是为大军提供牛羊肉食供给的。
这些驱赶着牛羊西迁的牧民大部分是将要定居到河中之地的,也有一部分是王睿招募到准备迁移到西秦国的百姓,夏国本土日渐增多的人口新分配土地被限制的很严格,而人口稀疏的河中甚至西秦国都能获得大量的土地。
“唉,虽然夏国那么强大,可是我们也不能认命呀,这天下有没有我们李家的份就各安天命吧!”走到金城郡后李世民隔着黄河最后看了一眼对岸,便打马往长安而去。
第611章 横扫波斯湾()
夏国将要集中数以十万计的强大军队西征的消息,在西洋各国商人的传播下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尤其是夏国西征的目标穆烈汗和波斯帝国都很快得到了这个坏消息。
穆烈汗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开始倒是觉得无所谓,反正贝都因人苦日子过惯了,打不过夏军的话大不了再往沙漠里躲起来就是,反正如今自己抢夺的地盘都是从波斯人那里抢过来的,不是自己的丢了不心疼。
这时的穆烈汗还不知道夏军动员出来的数量,因此还抱着一些无所谓的心态。
相比穆烈汗的轻松波斯帝国就慌乱的多了,哪怕被穆烈汗抢走了那么多地盘,但是波斯帝国的领土依然远超后世伊朗的地盘,家大业大的他们哪里舍得这里的坛坛罐罐。
卡瓦德为了保住自己最后一点家底,波斯帝国各地的割据军阀也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大家难得的又一次团结起来,他们动员出六十多万大军一方面继续跟穆烈汗的军队作战,另一方面则是用来抵御来自河中之地夏军的攻击。
这时的波斯人还不知道夏国的作战部队究竟有多少,为了对波斯帝国和穆烈汗作战,王泽光是在本土就先后动员了超过二十万大军,这还不包括河中之地提前发起进攻的十多万夏国骑兵军队。
更关键的是伴随着夏国的宣战,对波斯帝国和穆烈汗发起攻击的并不仅仅是连上河中之地夏军的三十万大军,除了夏国的大军之外还有夏国一系列诸侯国派来的军队。
夏国从来不是一个人作战,从夏国宣战的那一刻起波斯帝国的命运只能是彻底覆灭,这将是一场规模浩大的灭国之战,也是王泽第一次检验各诸侯国的联合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