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军足足有十万之众,当然不可能只攻打一面城墙,他们早就从一些隋军斥候那里得知,北平郡仅有六千多守军,这样一来夏军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兵力优势从四面进攻。
仅仅半个时辰的功夫,骑马赶来的夏军步军就将利用战马驼来的床弩、小型投石器卸载下来,甚至还有不少郑氏火箭弹。
“轰”
一根郑氏火箭射到了城墙上,炸塌大块的泥土,没等城上的守军士兵松口气,几乎就在同时数百枚火箭弹就轰击到了上面。
城墙上顿时一片狼藉,于此同时其他几面城墙也都响起剧烈的爆炸声,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场面的府兵们顿时乱成一团。
他们可能一个个身怀武艺,可是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场景,新兵蛋子也是需要时间来成长的,城墙上乱成一团,队率校尉们一边组织大家躲避一边维持秩序也是一片手忙脚乱。
就在这时,夏军开始潮水一般涌向城墙,城墙上的守军怀着悲愤的仇恨心情准备狠狠给这些夏军一个回报。
可是他们没有料到城下的夏军刚刚冲到距离城墙还有五十步左右忽然又退了回去,紧接着又是一轮新的火箭弹射到了城墙上,同时还有用床弩发射的大量霹雳雷。
仅仅两轮的爆炸,四面城上守军加起来就已经有上千人失去了战斗力,直接被炸死的人虽然不过百人左右,可是那些被扎伤炸的失去胳膊、腿的伤兵在那里不住的哀嚎,更是能沉重打击隋军的士气。
“大兄,张将军忽然下城头了!”
紧盯着张健的李二斌忽然发现张健带着自己的一队亲兵从城头上悄悄下去,他立刻给自己的堂兄汇报。
“果然,看来他是知道这城池守不住悄悄溜了!”李大郎当即眼冒凶光,“既然这样就别怪我们了!”
他当即联络自己身边的折冲府士兵,一般关中的一个折冲府也就是数百一千人左右,因此李氏兄弟二十多人加上周围都是不远处的乡亲,他们很快就达成共识:这城守不住得投降。
很快一面不规则白布代替的白旗升起来,这是李大郎曾经在长安做伙计的时候曾经听自己的掌柜说的,只要自己在跟夏军作战时升起白色旗帜投降,那么夏军就不会再进攻你。
当然这个前提是你是真的投降,如果是虚晃一枪欺骗对方,那么无论如何夏军都会集中兵力将你消灭,无论你逃到天涯海角。
北平郡内的守军总数仅有六千人左右,因此每一面城墙也就是不到两千人的样子,西面的城墙因为夏军数量最多才有两千人布防,光是李大郎一个折冲府的同袍就有近千人。
因此当这些人决定投降的时候,其他一千多人根本无力反对,而且大家也都发现张健的突然消失,所以很快城外的夏军就在李大郎等人的协助下攻进城来。
北平郡是一座小城,东西也就是四里路,南北只有不到三里路当张刚率领着数千名骑兵冲进城内的时候,这座城池已经势不可挡的陷落在夏军的手里。
其他三面城墙的守军见夏军已经入城,也很快就失去了抵抗的信心,陆续成为夏军的战俘,仅仅一个时辰的功夫整座城池就被夏军全部攻占。
原本准备化妆离开的张健不料李大郎早就让人盯着自己,自己刚刚下城墙不久夏军就进了城,刚刚化完妆的他也成为了夏军的战俘。
攻占北平郡在张刚的意料之中,不过城头上的隋军突然成建制投降这还是夏国与隋军作战一来的第一次,因此他很快就命人带来了始作俑者的李大郎。
“听说大隋朝廷一向宣称我夏国乃是夷狄之国,生食人肉!凶残无比!”张刚笑眯眯的问道,“可是你怎么会毫不犹豫的鼓动守军投诚呢?而且你还知道只要竖起白旗就会免遭打击?”
“我三年前曾经在长安店铺中当过几年伙计!”李大郎知道眼前的是夏国的大人物,他小心翼翼道,“当时我们店铺的掌柜据说就曾经去过夏国,我知道的这些事情都是他跟我说的!”
“哦?不知道你们掌柜贵姓啊?”张刚很是诧异的想了一下,顿时心中有了答案,恐怕那个店铺掌柜不是去过夏国,而是夏国派遣到隋帝国内部的奸细。
果然就听李大郎恭敬道:“当时我曾听人说我家掌柜姓孙,不过也有人说他只是小掌柜,上面还有一个大掌柜姓复姓连于!”
第574章 绝世之战(十二)()
“大兄,看来这大隋真不是夏国的对手,咱们这一回还真是赌对了!”
李二斌手里提着一个南洋产的猪肉罐头,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一边跟身边咀嚼着一块鲸鱼肉的李大郎含糊说着,猪肉罐头的美味让他差点把自己的舌头都给吞了下去。
“嗯?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大郎疑惑的扭头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堂弟,平时这个堂弟表现一向有些憨憨的,可是刚才李二斌说的这番话却很符合李大郎对当前局势的分析。
李二斌刚吞了一大口猪肉,想要说话却差点被噎住,费了好大劲才努力吞下去,然后他用袖子匆忙抹了一把油乎乎的嘴唇,然后才对李大郎道:“以前在家时都听老人说民以食为天,这当兵吃粮也是讲究吃饱了才能打仗!
你看咱们之前守着粮道算是肥差了,可是一天到晚也只有两顿饭,一次只能吃六七成饱,而且吃的东西也都是糙米、麦饭,丝毫不见荤腥!可是你看夏国的将士人家吃的是啥?顿顿有肉啊!”
“人家吃的?”
李大郎不由自主的四处打望,周围大都是自己的堂兄弟和自己那一个折冲府的袍泽,因为他们及时投诚协助夏军快速攻占了北平郡,加上李大郎和连于成那一条线上的关系,因此算是临阵起义享受夏国国民卫队级别的待遇。
这一会李大郎那些堂兄弟、袍泽们都在享用丰盛的午餐,吃的都是北平郡这支夏军刚刚分发下来的各种罐头,都是他们从来没有听过,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的肉罐头。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看到夏军士兵将大量的猪肉罐头、鱼肉罐头、牛羊肉罐头、鲸鱼肉罐头都分给了自己这些刚刚投诚的士兵,自己只留下了一些水果罐头,其他都是吃后来运输来的冻肉或者是海里捕来的鲜鱼。
当时李大郎等折冲府士兵都非常感动,自己只不过是降兵而已,可是人家夏军居然愿意将最好的东西送给自己,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不是夏军士兵的觉悟高,而是人家早就吃够了这些东西。
夏军配置的肉罐头固然都是上好的肉食制作而成,使用的香料、盐巴也都是最好的,不像后世白头鹰帝国使用的都是劣质下脚料制作的午餐肉,在夏国的严格监督下,商人根本不敢偷工减料。
可是这世上就是这样,哪怕是龙肝凤髓你吃多了也会有吃够的那一天,从夏军开始配置肉食罐头一来到如今也已经有了几十年,所以很多士兵都已经吃够了这些对隋军来说是绝世美食的肉罐头。
想到这里李大郎不由摇头苦笑,这还有什么可比性,那边隋军士兵们只要不是打仗的日子连饭都吃不饱,人家夏军这边不仅一天三顿有肉,甚至人家吃肉都已经吃够了,将军们不得不严令每个士兵一顿必须吃多少肉食以保证体力。
“大兄,我就想了!”李二斌这一刻也不急着继续大口吃肉,他兴致勃勃的对李大郎道,“之前夏军的兄弟们不是说了么,咱们都是中原的汉人以后只要成为夏国的国民,立马就有五十亩地,还是每人五十亩地!”
“这个我知道,只是大隋均田制一人也能有三十多亩地,这也没什么!”李大郎正在心里想着自己的事,也没有注意倾听只是随意回答了一句。
“唉,大兄你是不是糊涂了?”李二斌不满道,“大隋的均田制虽然一丁能分配三十亩地,可是到如今能分到二十亩就不错了,哪里来的三十亩?再说了等咱们以后成家立业又有了儿孙,这关中又哪里有多余的田地分配呀!
反观人家夏国土地辽阔不说人口也少,我觉得人家也没有必要骗我,这样只要过去肯定就有五十亩地,等我把爹娘接过来,再成家生个娃家里至少也有二百多亩地呀!”
李大郎这回听清了他的分析不过也确实是这个道理,这时李二斌又悄悄道:“大兄你还不知道吧,他们还暗中透露说其实要是愿意去比较偏远的郡县还可以分到更多的土地,至少一人一百亩,在咱们关中除了大地主谁家有这么多地?”
“是啊!”李大郎叹了口气,“这回一定跟着夏军好好拼搏一把,只是咱们兄弟还需要早点把家人接出来才行,不然要是这一次的事情泄露亲族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一刻李大郎真的有些后悔了,倒不是后悔投靠了夏军,而是后悔没有在长安跟着孙掌柜继续干下去,光是从之前张刚的表现来看就知道孙掌柜和那名连于掌柜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要是一直跟着他们干下去岂不是能有更好的成就,不过如今既然及早投靠了夏军也不算晚,跟着干下去也一样会有更好的前程。
正想着,忽然就有一队夏军士兵出现,李大郎顿时起身然后对身边的士兵们催促道:“快点都起来,赶紧看着那帮战俘干活了!”
说着他还大声喝道:“既然已经投靠了咱们夏军,大家伙就要好好干下去,国王陛下不会亏待了大家的,千万别学昨天那几个傻蛋居然还想逃跑,他们难道还能快得过四条腿的战马么?”
说着李大郎还不由羡慕的看向那一队夏军士兵,身上羊皮制成的精致冬装丝毫不透寒风还非常的精神,高大的皮靴、厚实的羊皮帽还有扳扎的牛皮带都让这些夏军士兵充满了威武之气。
尤其是背上长长的火枪更是威力巨大,据说他们背上这种比较长的火枪足可以在近百步距离内击倒一名身穿皮甲的士兵,李大郎相信自己早晚也会配置这种步枪的。
李大郎他们这支投诚的士兵虽然享受民兵待遇,不过夏军并不需要他们立刻上战场,毕竟这样有拿人当炮灰的嫌疑,因此他们现在主要负责在百名夏军士兵的带领下监督上万名隋军战俘修筑一条从北平郡一直通到海边的平坦大道。
就在滦水入海口那里,现在也是跟涿郡一样在修筑一个不小的港口,日后也是这里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港口。
“辽东的援军过来了!”
就在战俘们忙碌着修筑道路的时候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李大郎等人顿时大吃一惊的向海边的防线看去,虽然这里还看不到大海不过已经可以感受到海风的气息,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支庞大的队伍出现了。
“昨天大军才刚刚攻占了北平郡,今天辽东的援兵就到了,这速度也真够快的呀!”李大郎大吃一惊。
“这有什么呀,”旁边一名夏军士兵笑道,“咱们北平郡本来就距离辽东半岛很近,加上前些年就制造出来了成熟的蒸汽轮船,这样一来从辽东那里过来还能不快么?”
说实话李大郎真的是一点都听不懂这名士兵在说什么,什么半岛啊,蒸汽轮船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理解句子的意思,看来夏国不知道掌握了什么样的技术,制造出来的船只很厉害就是了。
随着军队的接近,李大郎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们,旗号鲜明、兵家犀利,伴随着行军鼓的奔放伴奏,士兵们行进的步伐格外矫健,一看就是一支精锐之师。
其实这支刚刚到来的军队并不是夏军的正规军,只是二线的国民卫队而已,但在场的每一个夏军士兵都不敢小瞧这些二线的军队,因为这些国民卫队里面很多都是退役后又被重新征召的老兵和中低级军官。
说起打仗的本事来甚至比他们这些士兵都要强的多,在这支多达十万人的援军到来后夏军就再也不怕北平郡被隋军重新夺回了。
不得不说夏国拥有的海运优势对夏军的帮助太大了,不仅在夏国运输军事物资上更加便利,甚至在拥有了庞大的船队后,夏军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海运能力在整个渤海湾沿岸机动。
从夏国相对心腹地带的辽南地区运输大批兵力到滦水下游北平郡的速度比陆路行军更快不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体力,更不用说夏军还有大量的蒸汽动力船只可以更加迅速的行动。
在得知新来的援军到来后,黄瑞、姬翔两人都是大喜,这样一来夏军布置在长城以内用来阻断隋军后路的军队就已达四十多万人。
经过一番讨论后,姬翔率领骑兵主力继续负责周围都是平原的涿郡战事,这里更加适合骑兵集群的作战,只留下五万步军协助守卫涿郡城池,而黄瑞则是率步军主力转移到北平郡负责这里的战事,陈瑜依然防守长城一线。
三人负责的夏军数量近乎辽东战线隋军人数的一半,丝毫不再畏惧隋军的到来,就在两人不断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大量的后勤辎重也源源不断通过海路运输到夏军手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军对这片土地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每多过一天夏军对这片土地的影响力就增大一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得知夏军的宣传后开始选择登上海船移民夏国。
毕竟涿郡这里的世家豪族势力还比较大,目前夏国为了击败隋帝国一时半会还来不及收拾这些世家,但是这里的普通百姓却获得了自由,只要迁徙到夏国就有五十亩的基本田地。
相对于夏国已经极大富裕的民众,夏军开出来的这些条件对隋帝国民众诱惑力极大,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超过五十万民众从海港离开。
对于将要离开的这些隋帝国民众来说,战争似乎距离他们很远,不过夏军突然袭取涿郡带来的影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
第575章 绝世之战(十三)()
夏军突然袭取了对隋帝国至关重要的涿郡,随着这个消息的迅速传播顿时震惊了整个隋帝国数千万民众。
因为当初王勇、王泽在大河以北的征战攻伐,河北的普通民众大都知道夏军向来军纪严明,不会出现杀良冒功的现象,所以他们还算好些并不如何慌乱,只是各村寨自顾加强寨墙以防乱军和山贼盗匪为祸。
除了普通民众外,整个河北的浮屠教门、世家豪族、鲜卑勋贵们在得知当年在三齐灭佛的王勇之子派来的大军再次出现在河北大地,甚至还袭击了涿郡连皇帝杨坚都差点落入到他们的手里顿时都慌乱起来。
当初因为王勇在三齐境内对浮屠教门、鲜卑世家的大肆杀戮,对三齐境内的浮屠教门和鲜卑豪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导致其他各地世家豪强在痛恨夏国的同时也格外惧怕夏军的到来。
于是在河北各郡一队队隋军北上防御夏国南侵的同时,也有大批的河北各郡世家豪族组成的车队不断逃往太行山以西,大河以南等这些更加安全的地方。
在他们看来凭着夏军的强大战斗力,整个大河以北、太行山以东都将成为夏军与隋军交战的战场,这个时候还不走可能就走不成了,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世家豪族都逃离,但基本上所有的世家豪强都安排了一支族人离开。
涿郡的失陷让隋帝国与夏国在战略上的交锋顿时落入下风,如果不能及时驱逐涿郡的夏军,不仅辽东前线的一百多万隋军都将陷入危险的境地,甚至夏军随时可以从涿郡南下一举逼近东都洛阳。
对于这样危险的局面刚刚逃回长安的杨坚忧心忡忡,这时隋帝国还有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