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比起当镇长来说,那是轻松太多了。
比如刘远,他刚到大河镇的时候,是李东宝在当镇长,他这个记当的就比较艰难。最开始,他几乎是被完全架空。
后来,他就是一直在和李东宝的权力斗争中艰难的行使记职责。可以说他这个记在那段时期是非常艰难的。一直到赵长天上位之前,他都不轻松。
但当赵长天当上镇长之后,在初期,两个人之间不但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且还是同一派系的干部,他就开始轻松起来。
但是,在后期,两个人发生矛盾冲突之后,他这个记又开始艰难起来。
如果不是被调到开发区工作,估计他的处境比起在李东宝时期也强不了多少,甚至可能更差。毕竟赵长天的手段可是被很多事情证明了的,比起李东宝有过之而无不及。
(兄弟姐妹们,大家真是太给力了,在没有官方推荐的情况下,我们重新杀回了新总榜,在都市频道更是高居第一。在此,刀锋谢谢大家了
距离9月8日下榜还有三天,希望我们能一直能停留在新榜上,还需要大家的继续支持。
:
第六十七章 掌控者()
赵长天与刘远刚当上记时截然不同,镇长和重要的副镇长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和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而另外两个副镇长,巴不得赵长天能给他们抱大腿的机会呢。
而且,赵长天这两年在大河镇,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已经确定了他的威信,是名副其实的强势人物。甚至可以说,其它领导根本就没有和他叫板的资格。
在这种情况下,他这个记想不轻松都难。
张秀芳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在被赵长天重用之后,再加上两个人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知己关系,导致了这个女人的工作热情甚至不亚于胡利。
能力加上工作积极性,张秀芳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镇政府的日常工作,几乎不需要赵长天操心。
胡利就更不用说了,这个小矮子就仿佛身后总是有人在拿鞭子鞭挞一样,整个人似乎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
至于提前得尝所愿的张向东,在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副镇长宝座之后,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在他心里有一个目标,自己绝不能表现得比那个小矮子差。
张秀芳对于胡利、张向东与赵长天的关系心知肚明。
原本,她对于这两个人的印象并不好,固然有以貌取人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不喜欢两个人太过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阴沉,一个火爆。她不喜欢这样的男人,更不喜欢这样的干部和同僚。
但也许是爱屋及乌,也许是做了镇长之后,视野和格局发生了变化。她对这两个左膀右臂,逐渐改变了印象。经过几天的工作之后,她开始佩服赵长天的眼光,对他的识人之明大为敬服。
这两个家伙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而且,也许可能同属赵长天一系、都是被赵长天提拔的干部,也许是赵长天特别交代过的原因,这两个家伙十分配合自己的工作。
在各种场合,他们十分注意凸显自己这个女镇长的权威。这种态度上的支持,让张秀芳很快树立了个人的权威,开展工作如鱼得水。
让一些等着看年轻女镇长笑话的人,大失所望。这不能不说是胡利和张向东的功劳。
在这一点上,张秀芳对赵长天的感激又加深了一层。
事实上,赵长天需要的不仅仅是感激,他更需要的是镇政府能够做出一些象样的政绩出来。
如果说当初他提拔胡利,有培养心腹和任人唯贤的因素在内。那么,对于张秀芳和张向东,除了立场问题,则考虑更多的是对方的能力。
只不过,胡利给他带来了意外惊喜,小矮子的忠心和毋庸置疑,而且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作为一把手,如果在用人上完全任人唯贤,仅仅考虑对方的政治立场,而不考虑能力,那这个一把手的上升空间肯定是有限的。
当然,仅仅能力强,但立场上摇摆不定,不懂得站队的干部,赵长天是不会重用的。对于缺少政治智慧的人,在官场是混不长久的,早晚得出事。
任用忠心的手下,同时还要让手下形成良性竞争,这才能考验一把手的政治智慧。
胡利和张向东的竞争模式就是赵长天的一次尝试。
很多做官的大道理,赵长天都懂,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需要逐步的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可以说,张向东与胡利之间的竞争关系,基本上是在赵长天的潜移默化下培养起来的。是赵长天官场理论上的一次重要实践。目前来看,这次实践是比较成功的。
‘让手下以你的目标为目标,以你的理念为理念’,这在赵长天看来,是为官的至高境界,也是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
眼下,他经常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只要实现了这个理想,那所谓的政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大河镇,就是他这个理想的试验田。张秀芳、胡利、张向东等人则是实验对象。
从目前这一段时间几个人的表现来看,他的这个理想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检验,从效果上看,是比较成功的。
在一个镇长和两个分管主要工作的副镇长的带动下,大河镇镇政府的领导班子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在仕途稳步上升、为官理念逐步成型的情况下。赵长天开始考虑另一条阵线上的发展,那就是钱途。
赚钱的渴望,对财富的渴望,对赵长天来说,丝毫不亚于来自于权力对他的诱惑。
权力让他感觉充实和成就感,但金钱与财富却能够令他满足,令他可以做许多想做的事,另他可以更好的享受人生。
虽然因为自己走上了仕途,就必然要在商业上减少精力、减少时间上的投入。但自己的两个弟弟已经逐渐展现出了潜力和锋芒。赵长天相信,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在自己的培养和熏陶下,他们可以逐步成为令自己满意的执行者。
事实上,赵长天在商业上,把自己定位为指导者和幕后掌控者。
远大装修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完成了先期的原始积累,两个弟弟的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赵长天感觉已经到了下一步跨越发展的时机了。
从八十年代末期到整个九十年代,是民营企业的大机遇,当然也同时蕴涵着大风险。
在这个时期,一大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迅速崛起又快速衰败。对于赵长天来说,他的目标是自己的家族企业在迅速崛起的同时,要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规避那些潜藏的风险。
思路成熟以后,赵长天到了顺城,会见了两个弟弟。兄弟三个在一起谈了很久,中心问题是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以及安排下一步赵长江和赵长河的一些具体工作。
事实上,更多的是赵长天阐述他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赵长江和赵长河对于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
:
第六十八章 集团构想()
当听完兄长的宏伟构思之后,把赵老二和赵老三震得不轻。
原本,在他们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大哥的带领和指引下,迅速成立和发展了一个年赢利在几百万的大公司,已经宛如神话一样。当初跟着大哥从乡下走进城市发展,他们哪里会想到有这么一天呢。
而且,上海之行,又不可思议的赚取了一个多亿的巨额财富。
从当初的跑线做客运,一路走到现在,赵家兄弟早已把大哥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人物。在私下里,兄弟二人谈论大哥的这些大手笔时,只有崇拜和敬佩。
但即使是这样,赵长天在兄弟俩心目的地位,几乎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无人可及的层次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为大哥这次构造的宏伟计划而震撼。
在赵长天的计划中:五月份之后,远大公司将更名为远大集团,实现多元化经营。
远大集团成立之后,将分别成立地产分公司、饮分公司,与装修公司鼎足而立,成为远大集团的三架马车。
具体到各个分公司的目标上,地产公司今年的目标是开发一、两个小型楼盘,以达到熟悉地产业务的具体运做和经营为目的,为明后年大举进入地产行业做出先期准备。
装修公司在资质升级为一级之后,除了继续稳固和扩大在顺城及周边地级市的市场份额之外,将正式进军明阳,力争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公司的经营方向,将以运做大型装修项目为主,努力争取具有技术含量和影响力的地标性装修项目。
新成立的饮公司,将同时上马保健和矿泉水项目,但今年将主要以前期筹备为主,目标是找到合适的水源和保健配方。
在未来的集团人员分工上,赵长江担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兼任饮分公司的经理,赵长河担任集团公司副总,兼任新成立的地产公司的经理,刘立本担任集团副总,兼任装修分公司的经理。
在集团公司成立之后,将开始大规模招聘相关人才。同时,要在顺城建造属于远大的办公楼和办公区域。
“大哥,当初你告诉我和二哥多留意房地产市场,原来就是为今天做的准备啊。”
被大哥宏伟的蓝图震惊之后,赵长河恍然大悟的说道。
“做装修行业,不是没有发展前景,但毕竟有其局限性。现在,装修方面的业务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而且你们两个现在都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再加上我们有那么多的资金可以动用。
综合这些条件,是时候进入房地产领域和其它利润大的行业了。”
在赵长天的记忆中,再过几个月,也就是1993年6月23日,国务院某位重要领导会突然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场,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
这次经济上的调控,将使全国3万多家房地产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一大批房地产公司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但对于赵长天来说,别人的风险正意味着他的机会。
他的优势在于,他了解历史走向。他将提前知道国家将要出台的相关政策,所以他可以规避某些风险。
而且,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他的资金非常充足。即使在国家宏观调控之后控制银行业进入房地产市场,他也不会受到什么大的影响。甚至于,这还将成为一个迅速壮大企业的机会。
吞并或是并购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是赵长天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此刻这些东西却是没有必要和老二、老三说得那么明白。
成立饮公司的构想,来源于他重生前对保健行业的了解。
这个行业具有成本低、技术含量不高、广告投入大、投资回报率高的特点,他曾经偶然的看到过一个关于保健统计数据。
93年的时候,太阳神就实现了10几个亿的销售收入;三株从93年成立,注册资本只有30万元,但到96年的时候,净资产达到40多亿,从94年到96年更是实现了80多亿的销售额。
94年,中国的保健市场总销售额达到了300亿,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而保健的利润非常高,只要操作得当,达到几倍的利润都没什么问题。
虽然在九十年代末期,由于市场信任度下降和企业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导致保健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萧条,但市场容量依然非常可观。
对赵长天来说,这样大的一块蛋糕摆在那里,在自己有能力分上一口的情况下,如果还放弃不管,那实在是不符合他的性格。
如今,赵长江和赵长河都已经成熟起来了。
因此,赵长天只要制定了方向和目标,做出了初步规划,兄弟两个自然会去执行,不需赵长天事必躬亲。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赵长天心理的一些想法和考量,他没有对两个弟弟说。
“大哥,既然决定成立远大集团,为什么一定要在五月份之后呢?”
赵长河问出了赵长江也想问的问题。
“在此之前,你们各自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五月份之前,你们必须要尽可能的完成这个任务。”
在赵长江、赵长河的期待和疑惑中,赵长天非常郑重的安排了令两个弟弟大感意外的任务:年后,赵长江将尽快去一趟香港,在香港注册一家公司,注册资本定在1000万港币,公司名字定为‘东方’。要挑选两个有办事能力的族人一起过去,到时那两个人将留下来一段时间维持公司运转,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暂时不是经营,而是另有他用。
而赵长河要尽快在年前找一个英文翻译,年后,他要带上翻译去一个让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美国。他去那里的目的和二哥一样,也是注册一家公司,注册资金是100万美金,公司名字定为‘天门’。同时带上两个有办事能力的族人一起前去,那两个族人也将留在美国一些时间。
:
第七十章 不想抗拒()
“小赵,你这一段时期的工作干的漂亮,我听说了你在干部大会上的表现,堪称完美。 ”
郭青云以这样一句话做为此次谈话的开场白,定下了此次谈话的基调。
“一次就撤了六个干部,还是在你们镇有一定分量的干部,这可是大手笔。以如此震撼的方式行雷霆一击,委实是大快人心啊。现在,县委县政府不知道你赵长天的人,可是没有几个了,你这一炮是彻底打响了。”
郭青云表示了高度的的肯定,一边欣赏的望着赵长天,连连点头。
“郭叔,如果没有您的全力支持,这起整饬行动根本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你才是最大的功臣。而且如果没有您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干部大会之后,我这镇党委记,肯定是做的不安稳。这一次我得罪的人可是不少,想把我整下台的人估计少不了。虽然您没说,但我心里很清楚。感谢的话我都放在心里,就不多说了。”
赵长天侃侃而谈,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是啊,小赵,我们就像一家人。如果你老是把感谢的话放在嘴边,那就生分了,你郭叔会不高兴的。何况,你这次算是为民除害,不谈私人关系,纯粹的站在一个县委记的角度,我也应该大力支持你。
小赵啊,当初我把你引进仕途,真是没有想到你能成长的这么快。有郭叔在背后支持你,你就放开手脚的大干吧。”
郭青云动情的说道。
如今,他是越来越佩服当初刘常清的眼光了。
当初,刘常清给自己打那个电话,要求自己安排赵长天进入仕途,并对他的评价非常高。那个时候,自己是不以为然的。一个21岁的年轻人,能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认为刘常清过于夸大对方了。
但接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赵长天的表现验证了刘常清对他的评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赵长天的表现已经完全超越了刘常清的评价。
在愉快的氛围中,经过半个小时的谈话,赵长天具体的介绍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郭青云才倾听的同时,不时的表达一些自己看法。
结束了与郭青云的会面之后,赵长天感觉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事实上,他是真的担心自己这次的动作过大,会引来众多的攻击。郭青云的保证,让他基本放下心来。
回到大河镇不久,赵长天主持召开了全镇干部和公职人员表彰总结大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