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策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他正疑惑苏玉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他很快想到苏玉是个姑娘,姑娘家确实喜欢这类的东西,女人都是在乎自己的容貌的。
他以为苏玉想要这东西,便说道:“你若是想要,我可以送你一套。”银楼,胭脂水粉之类的东西最是赚钱,自然要卖的,不过,那都是他娘的陪嫁铺子。
苏玉连连摇头,道:“不不不,我没想要那些东西。”
方策微怔。
苏玉将临时卷好的炭笔放到方策的面前,她眼睛发亮的说道:“你看这个,既然这炭灰可以卷在其中,那眉粉也可以这样,那咱们画眉的时候,只需对着镜子轻轻的画,而不是抹眉粉,你说呢?”
方策闻言,眼神微亮。
苏玉又说了一句:“可以用木头代替卷纸,这样就不用担心它太软了。”这个年头木匠很多,好木匠更是不少,所以,用木头代替倒是简单得很。
方策忽然说了一句:“那胭脂也可以包在其中。”
苏玉点头道:“不过,那得用粗一点的,最好是斜着的,这样才好涂。”
方策问:“为什么要斜着的?”粗的倒是容易理解,可是斜着的,那不是很怪吗。
苏玉歪头说道:“你可以将两种都试一试,到时候就知道了。”
方策若有所思。
苏玉在这站了一会,见方策没啥反应,她不由得有些失落,她本来还将这法子卖钱的,没错,她是钻到钱眼子里去了!
你想想,只需动动嘴皮子就能挣钱,这种好事为什么不做!
不过,现在看来,方策没往那方面想,苏玉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提,既然是朋友,那就算了。
后来,方策差人将苏玉送回了柳阳县,路上还有护卫保护她,这待遇就是不一样!
苏玉觉得,这一段路可比以前放心多了!
苏老婆子见苏玉带了满满的一堆东西回来,惊得下巴都要掉了:“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咱们家可不缺东西啊!”瞧瞧,这半车鱼肉,得吃多久啊,其实,最主要的是花钱!
苏玉道:“这东西全是朋友送的。”
苏老婆了一听这话,喜笑颜开,眼睛都亮了:“你这朋友可真大方。”
260 苏家小店()
东西都是方策送的,多是酒楼里的,苏玉推脱过,但是方策固执的将东西装到了车上,苏主拦也不拦不住,没办法,她只好带着这一车东西回来了。
苏老婆子将刑嫂子叫了出来,手脚麻利将车上的东西搬进了屋里。
苏玉正在跟车夫道谢,还给了车夫一刀鱼肉,车夫一脸欢喜的接了,然后驾着马车走了。
苏主进屋的时候,苏老婆子还特意找苏玉问了是谁送的,得知是原先在安定县开慈善堂的方家公子后,苏老婆子就在苏玉耳边念叨,“反正你现在也没啥事,等过半个月,再去州府一趟,去谢谢人家。”苏老婆子嘴上说谢,可一句也没提还礼的事,送礼的事,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啊,在苏老婆子看来,那方家有银子,占点便宜不值当什么,她巴不得苏玉多去几趟,多弄点东西回来呢。
苏主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苏老婆子干笑两声:“壮壮该喂奶了,不知道炉子里的水烧好没,我去瞧瞧。”因为羊奶是直接从羊身上挤出来的,怕有细菌,所以苏玉跟苏老婆子等人说过,要先羊奶先煮一遍才能给壮壮喝。
苏老婆子一开始没当回事,有一次她图省事,直接将刚挤下的奶喂给壮壮喝了,她觉得,都是热的,怕啥。
结果,那天晚上壮壮就拉肚子了,还请大夫来看。
之后,苏老婆子也不敢这么干了,为啥,花钱啊,请大夫,吃药,得花银子,苏老婆子舍不得啊。
那次,苏玉为了让苏老婆子长记性,连看大夫的钱都的让苏老婆子自个出的,苏老婆子可心疼坏了,自此之后,她都将苏玉的话牢牢记在心上。
苏老婆子去煮羊奶去了。
苏玉则是去找叶三娘了,女性用品店要快要开业了,她去点点货,顺便再跟叶三娘商量招人的事,只有一个绣娘,是有些忙不过来,算上她,也只是半个啊。
叶三娘还真给苏玉想出了一个法子:去牙行买两个手脚灵活的小丫头,最好十来岁左右,这可以给叶三娘当弟子,等教会了,就在苏玉的店里干活。
不过,收徒弟也是有讲究的。
叶三娘之所以主动提及这事,主要是想快些开店,毕竟苏玉说了,将每月销售利润的十分之一给她。
苏玉只给分红,不给干股,就算是这样,叶三娘已经很满足了。
苏主在这件事上已经算是大方了。
半个月后,苏玉的店铺开张了,茶馆原本就有三层,一楼普通的布料,二楼是胸罩跟内裤,还有用棉花做的姨妈巾,三楼是成衣,苏玉将脑海中觉得漂亮的,用古代技术能做出来的全画出来了,不过,尽管如此,三楼的成衣依旧不多,一共有五种,每种只有一件,这还是叶三娘赶出来的。
店铺的名字叫:苏家小店。
苏玉想过很多名字,可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太喜欢,索性,叫了个这么简单的名字。
店铺外面还立了一行字,男人止步。
开店那天,苏主只挑了个吉时挂牌匾,连鞭炮都未放,静悄悄的。叶三娘不解,店铺开张不是大喜事吗,这苏姑娘怎么就不按常理出牌呢?
苏玉笑而不语。
不过,这条街上有几个店家特意绕到这边来瞧店里的东西,这几家都是学着苏玉做小吃的那几家,他们以想看看苏玉折腾出什么新花样了,特意过来瞧的,只可惜,店铺门口写了四个字,男人止步,那几个店家觉得新奇,同时又觉得古怪,这卖东西还男人止步,不让进,那还咋做生意?
难不成,是怕被人学去?
想到这,这几人老脸一红,不过,做生意就是这样,啥赚钱做啥,他们也不觉得亏心。甚至还有人想着,既然自个进不来,那让自家婆娘进来瞧瞧。
这人回去就让自个婆娘来了。
苏玉看着店外那些探头探脑的人,有些无语,那些全是男的,越是不让瞧,他们越是踮着脚往店里看,生怕少看一眼就亏了。
这些人凑在一处,将远处的人也引来了,他们纷纷好奇,这是咋了,怎么都围在这,有啥热闹?
就这样,店铺外面的人越来越多了。
“咦,这家店不是关了吗,怎么又开了?”
“是啊,走,进去瞧瞧。”
“等等,你们瞧,上面写着男人止步。”
也有不识字的,抬脚就往里面走,苏玉直接走了过来,将他拦下,微笑道:“这里卖的东西只有女人能用。”就连布匹,大多是女人用的颜色。
那人不信:“我买两匹布给我媳妇,不成吗?”
苏玉报了个价,她这里的布比市面上的贵,不过,男人若是进来买,那就贵,若是女人买,那就跟市面上的一个价。
其实,苏玉就是不想让男人进店,男人进了店,女客就不会来了。
这价钱把那人给吓走了,他又不是冤大头,才不会花不必要的钱,这事一过,苏家小店的名声就打出去了。
但凡有人提起这个小店,就有人说古怪,说布贵。
苏玉小店也在柳阳县渐渐出了名,头一日,店里的女客并不多,主要还是外面围那群男人,后来,苏玉将店铺的后门开了,正是苏玉原先住后院的门,这样一来,店里的女客多了起来。
那些女客进店之后,大多数先将一楼瞧一遍,然后再上楼,等看到二楼的出售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满脸通红。
刑嫂子跟成婆婆都在楼下守着,苏玉则是帮女客介绍这些东西的用途,甚至还有人愿意试的。
有胆大的女客,直接试了胸罩,看到效果之后,立刻就买了下来,甚至连内裤都买了几条,胸罩还有人买,内裤是极少有人问津的,内裤小小的一条,看着就紧,那些保守的妇人哪里敢穿。
月事带是卖得最好的,有两用,一种是全包,一种是带着半包,这种要跟内裤一起穿才行,要不,全滑下来的。
亵裤宽宽大大的,是卡不住月事带的。
苏玉店里的月事带是卖得最好的,女客都觉得好用,就是,价格有些贵。苏玉之前找木匠刻好的木牌拿了出来,木牌外面刻了阿拉伯数字跟简体字,她故事的,木牌的底下还刻了英文,这是防盗用的。
前三天购买的用户免费发送木牌,以后凭木牌买东西可以打九折。三天以后,只要购买金额达到十两,才会附送木牌一个。
月事带制作起来简单,仿造也容易,有人试着制过,后来放弃了,自个做的不如店里的好用,再说了,这东西便宜,买一个也才几十文,可以用好久呢。
没错,月事带苏玉卖得并不贵,这东西利润薄,她打的是薄利多销的主意,比如那些富贵人家的小姐,肯定是用过几次就不要了,她们月月都会来这东西,一年总得买个几次,你想想,柳阳县用得起这个的多了去了,所以,苏玉还是有得赚的。
让苏玉意外的是,第一个月的时候,陈员外家派了个小丫环来买,过了几日,那小丫环找了苏玉,张嘴就要三百个,小丫环直接拿了十两给苏玉,苏玉拿了银子,三百个月事带她一个一个检查,确实没有问题之后,她打包好装好,让小丫环带了回去。
单这员外府,就让她赚了十两。
第二个月,陈员外府要的数量又培加了,这一次,加到了五百个,苏玉忍不住问了那小丫环:“之前的三百个用完了吗?”
小丫环点点头,一脸严肃的道:“当然用完了!”
苏玉看着她,又问了一句:“你们府上有几位小姐啊,怎么会用得这么快?”
小丫环还是一脸严肃:“有五个小姐,还有两个太太。”她见苏玉还是一脸不解,忍住压低声音,将原由告诉了苏玉:“我们府上有一个刚刚断奶的小少爷和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小姐。”
苏玉的脑中闪过三个字:尿不湿!
苏玉总算是明白了,陈员外府将月事带当成尿不湿来用了!月事带的腰是用绳子来控制的,所以,就算是小婴儿也是能用的。
一时间,她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小丫环脸上带着一丝喜意:“这东西真是好,等到了冬日,就不怕小主子尿在床上了。”
苏这一次,小丫环给了十五两银子,苏玉直接收好,将月事带打包好,然后递到小丫环的手上。小丫环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转头说了一句:“张家跟王府都知道了这事,他们说了,过几日也来买,你最好多备些,免得得罪人。”
她这是好心提醒,苏玉自然接受了她的好意,小丫环走的时候,苏玉还特别大方的送了一个胸罩跟一条内裤。
后来,那个内裤穿到了婴儿的身上,陈员外的夫人特别满意,又令小丫环跑了一趟,买了五十条回去。
苏玉是无意中知道这事的,她真是无语了,小孩子不是应该穿开铛裤吗,包着屁股怎么尿?
(用翻版尿不湿啊。)
明明是卖女人用的东西,结果用在了婴儿的身上,苏玉觉得这店的发展像匹脱僵的野马,有些控制不住。
都这样了,苏玉想了想,既然婴儿也要用,那就改良改良,做个加厚版,加厚版特别好卖。
结果,月事带成了主卖品,内裤其次,再是胸罩,最后是布。
至于三楼,苏玉还没让人上去过,所以,一般客户并不知道三楼那些精美的成衣,一般,她们买下二楼的东西就走了。
导致的结果就是,制月事带的人手不够。
苏玉让叶三娘停下了手中的绣法,连刑嫂子跟成婆婆都帮着一块制作,苏老婆子要带孩子,帮不了。
苏玉要看店,根本就脱不开身,怎么办,只能去牙行买人。
261 一千两()
短短二月,苏家小店的名声就响遍柳阳县,连周围的几个县都知道这边卖月事带兼尿不湿了,不少人专门为这个,大老远的跑来买,一买就是一车。
生意红火了,眼红的自然不少,不过,像之前一样,也有人开始仿照苏玉卖这月事带了,什么李家小店,王家小店,连那货郎的车上都兜售这玩意。
苏玉平常平静,开店的时候就知道会这样了,别人卖别人的,她卖她的。那几家店开始的时候卖得跟苏玉一个价,后来见生意不如苏玉店里的,就开始降价。不少农妇因那几文钱特意跑到另几家店去买。
叶三娘一听这说这事,就急哈哈的去找了苏玉,苏玉只是笑笑:“没事,咱做咱的。”连知县的妻儿都在苏玉这么买,有她们罩着,而且,那些富贵人家,觉得越贵越好,认准了苏玉手上的,压根就不去别的店。
苏玉的生意完全没有影响。
叶三娘发现这个月收到的银子比上月还多后,也没再多说,她带着两个买来的丫鬟开始赶工,不过,苏玉叮嘱过了,就算再急,这东西质量也要过关,还有消毒。
消毒就是先用开水烫,烫完后再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因为大家一次性买得多,所以一般都是隔一个月过来买,苏玉也乐得自在。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又一月过去了。
这天苏玉开店的时候,发现街头吵闹了起来,远远的就听到一个泼辣的农妇正在一家店门口破门大骂:“坏心肠的东西,不过便宜了两文,洗一次就烂了,还怎么用!还不用苏家小店的呢,那是我三个月前买的,洗了四次,现在还好好的。”
那家东家黑着脸道:“胡说什么,我看你是苏家小店请来捣乱的吧!”
那泼辣农妇叉着腰道:“呸,老娘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是王家湾的,你去打听打听,哪个不知道我王辣子,捣烂?我呸,各位听听,这人卖了东西还不认账,竟说我是闹事的,就你家那月事带,里面用的是烂棉花,我可剪开看了。”她说完还将烂棉花拿了出来。
那东家脸都黑了:“我哪用过什么烂棉花,那是旧棉花,不是烂的。”
王辣子听到这话,直接将那东西扔到东家的脸上:“人苏家小店用的可是新棉花,你竟然用旧的,活刻你生意不如他家。”
这东家狼狈的躲开了那扔来的旧棉花,可恶,那东西妇人用过了,肯定沾过血,那东西不吉,竟然敢往他身上扔!
东家气极,怒瞪着这妇人:“这旧棉花不过是去年新采的棉花,哪里就不好了,你可不要挑事,我告诉你,我家妹夫可是在衙门里干活的,我可不怕你。”他说完,还挺了挺胸。
王辣子扬手想打他,可生生忍不住了,民不与官斗,这是人都知道的事,平头百姓可斗不过官府,就算是小捕快,也是他们惹不起的。
其实,王辣子之所以过来,主要是用了这家的东西后,下身痒得很,还生了红疙瘩,这是私密事,她又不敢拿出来说,若是说了,那她成啥了。
王辣子没办法,只好将这口气咽下,她转身冲围观的百姓说道:“这家店是个黑店,大伙千万不要买他家的东西。”
东家进屋拿着扁担将王辣子赶走了。
这事过了,可这东家认定是苏家小店使的坏,要不,咋不说别家卖的东西好,非提苏家小店呢,这不明摆着是想踩着他家打出名声啊。
东家眯了眯眼睛,既然苏家小店这样害他,那他也不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