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出魔入佛-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净涪先劝说了杨元觉几句,才顺着杨元觉手指的方向往魔门那边望去。

    这一眼看见,净涪本尊还没怎么样,识海世界里的魔身就嗤笑了一声,说不清什么意味地道,‘这也太惨了吧……’

    佛身也是摇头,低唱了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不怪净涪态度变化异常,实在是魔门那边,真的是很有些凄惨。

    景浩界中,佛门虽然开始分裂,但到得目前为止,妙音、妙潭等六分寺名义上还是归属在天静寺之下,以天静寺为尊。道门则一贯以天剑宗为首,其他几个宗门跟在天剑宗之后,也算是齐心。但魔门……

    自留影老祖之后,天魔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位手段、修为、力量足以统摄魔门各宗的弟子了。在当年净涪还是‘皇甫成’的时候,是由‘皇甫成’冒头,将魔门各宗打压下去,完全镇在自己座下。但现在却不然。

    现在净涪早早入了佛门,皇甫成当年也为了避开所谓的“命运”而按着北淮国一贯的传统拜入道门天剑宗陈朝真人座下,留影老祖久久没有找到让他心动的弟子。

    就算后来出了个沈定,也只是因为净涪交给他的《天魔策》而被留影老祖收为记名弟子。

    记名弟子……

    当年顶着留影老祖唯一亲传弟子名头的‘皇甫成’在天魔宗的日子都格外艰难,更别说只有一个记名弟子名头还算不上真正弟子的沈定了。

    更何况,沈定还没有扭转天魔宗各方意见,真正地摆平天魔宗,成为天魔宗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就已经被净涪投入了妙音寺的封魔塔,镇压四十六年。如今,四十六年可都还没有过去一半呢……

    沈定之后,留影一直闭关,更是无暇整顿魔门,再加上魔修本来就不是安分的『性』格……

    一整个魔门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分裂了,谁都有自己的想法,谁都有自己的算盘。在这样的情况下,魔门又怎么可能出现一个统一的声音?

    以往的时候,道门、佛门还因为各自的关系乐得看见魔门闹成这般模样,但现在不同了。

    现在,景浩界需要魔门的力量。

第699章() 
嗯; 劳烦亲们等上一个小时  许是经过一整天的调整适应,又或许是皇甫成不在跟前; 净音对皇甫成的态度软和了很多。

    他甚至还低声询问皇甫成的情况。

    昨日皇甫成和左天行之间那并不隐蔽的隔阂; 净音自然也是看到了的。他并不担心皇甫成的心情如何; 他只怕皇甫成会迁怒到他的小师弟身上。

    毕竟听左天行说; 他那师弟可是皇朝十八皇子,自小娇养,脾『性』不小。他这小师弟修行闭口禅; 『性』情平淡温和; 真被欺负了只怕也不放在心上。

    净涪听着净音的问话; 心里明白他的意思; 含笑着点头或是摇头,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净音看在眼里; 心里却还是担忧,盘算着今日还得再仔细看看。

    也不知道,他们还要在这里待多久?

    净音心里想着; 面上就『露』出了点形迹来,净涪看在眼里,低垂了眼睑拨弄佛珠; 一看就知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两人各自出神,一直到他们走入阁中法堂; 在各自的蒲团上坐下; 耳边钟声声声; 才收敛了心神; 端坐如松。

    清笃禅师在法座上落座,目光往下一扫,便将净音净涪两人的动静收入眼底。但他却并不以为意,长白的胡须抖动,手一扬,向旁边的沙弥示意。

    那边站在铜钟边上的沙弥会意,手上用力,长木敲响铜钟,钟声长鸣。端坐在大木鱼身后的沙弥拿起木锤,一下一下敲动大木鱼。

    大木鱼敲响,接着法堂中所有僧人沙弥也都熟练地拿起木锤,敲响身前木鱼。

    整齐规律的木鱼声一下接着一下,连绵不绝。木鱼声下,又是洪亮整齐的诵经声,间或还夹杂了几声钟声。

    随着木鱼声、诵经声、钟声齐起,整个法堂中的佛像都似是被唤醒一样,在袅袅檀香中睁开双目,目中有金光闪耀。随后这金光自上而下,愈渐扩大,未几,化成一人高光圈。金光接连勾连,光圈也越渐壮大,直至将整个法堂拥抱起来,又辉映至藏经阁内外,统照天地,端旳肃穆宏大,涤『荡』心怀,震慑邪魔。

    此刻,远在净涪禅院里至今还在酣睡的皇甫成却是面目扭曲,神『色』狰狞痛苦,看着令人心悸。可饶是这样,皇甫成却还在熟睡,任由豆大汗滴自额间冒出又打落,任由青筋怒忿又伏下。

    还在净音院子里练习剑招的左天行却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他一手持剑背在身后,一手结印立在胸前,双目微阖,神『色』间虽然偶有挣扎可还是平和安详。

    一阵风倏地吹起,等到风落下,菩提叶静静垂落。而树下,站了一个陈朝真人。

    他负手站立,远目看着静立在空地上的左天行,不发一言。

    等到法堂早课结束,金光内敛,声音静寂,左天行从定中回返,原地却已经不见了人影。两个院子里,只有他一人茕茕独立。

    左天行眨了眨眼睛,左右看了看,敏锐捉住那一缕正在飘散的剑意,心下一定,接着一整心神,敛息回看自身。

    灵息在经脉中奔涌回环,腾转挪移一应和往日无异,甚至比起往日还要更顺畅遂意。

    可见受益匪浅。

    左天行心中一叹,感叹此行不虚,也感激师尊对他的这一番回护。

    他毕竟不是真正初入仙途的孩童,他自己的情况自己心里清楚。这次时空回流到底是让他心中诞生了一丝心魔。当然,他不怵心魔,可有这心魔在,到底还是有隐患。

    虽然他仙路一向走得顺畅,但他从来不会小看任何人。

    左天行抿了抿唇,伸手扬剑,继续自己的早课。

    还躺在榻上的皇甫成此刻也已经安静下来了,就见他一个翻身,再度沉入梦境,犹自无知无觉,睡得踏实。

    早课结束后,清笃禅师将净音净涪两人领回了自己的禅房。

    陈朝真人并没有出现。

    清笃禅师自己在首座上坐了,又看着他们两人坐了下来,叫人端来早膳,才挤眉弄眼地笑问道:“昨日里还好吧?有没有和小师弟们来个秉烛夜谈?”

    净音正『色』答道:“左师弟虽年幼,但『性』情不错,可堪为道友。只是”他沉『吟』了一会儿,看了净涪一眼,又对清笃禅师道,“弟子看着,左师弟和皇甫成师弟似乎有些隔阂?”

    清笃禅师一扬长眉:“哦?”

    净涪点头,将昨日下午的事情两师弟的事情简单交代了一下。

    他说话用词虽然客观,可单凭他对两人的称呼就足以看出个亲疏远近来。

    清笃禅师听着,看了净音一会,视线一转,落在了净涪身上。

    净涪抬眼,点头证实。

    清笃禅师唔了一声,伸手撸着长须,沉『吟』片刻。

    之后,他看着净音净涪两人,问道:“你们对皇甫成心有不喜,为何?”

    他问得直白,净音听了,一下就愣在当场。

    净涪眨了眨眼睛,低头坐在那里。

    清笃禅师见状,哈哈笑出声,又问:“你们因这不喜,心中便对他多了几分偏见,对他便多有偏待,可有?”

    净音细想片刻,默然点头。净涪抬起视线,迎上清笃禅师的目光,点头又摇头。

    清笃禅师再度大笑,笑完之后,提点两人道:“我辈修行,修的是一颗剔透慈悲佛心,七情不掩其光,六欲不遮其『色』。如今七情蒙心,六欲入眼,当如何?”

    净音净涪听罢,各自低头细想,慢慢梳理心头万千思绪。

    见此,清笃禅师也不打扰,只坐在那里,欢快地撸动长须,眉目欢喜。

    净涪心头一动,回想自己当日在皈依礼上所见的清恒,灵台一震,灵光乍闪,刹那空明,又有金光大亮,照彻天地。

    等到心『潮』平复,他自定中出,低头合十,躬身敬礼,谢过清笃禅师。

    清笃禅师毫不诧异,他神『色』一整,点头接礼。

    净涪重又归座静坐,等着净音了悟。

    又过盏茶功夫,净音终于自静中出,肃目对着清笃禅师一礼,谢过禅师,又道:“弟子知晓,多谢师伯提点。”

    清笃禅师同样受了净音这一礼,等净音重新在蒲团上坐了,也没交代他们如何行事,只招呼他们用早膳。

    这早膳也简单,不过就是白粥素包,和他们往日在自己禅房里用的早膳一般无二。

    用完早膳之后,清笃禅师又为他们讲解了几点经文疑难,查问过他们的经文典义,才挥手让他们回去了。

    离开之前,他道:“他们在这里还要再待上一段时间,都是师兄弟的,也不用太拘谨了。”

    净音净涪俱都明白清笃禅师的意思,也都点头应是。

    回去的路上,净音还和净涪叹道:“就当是修行了。”

    对此,净涪只是一笑。

    两人回到各自禅房,看着还在院子里练剑的左天行,又看看净涪安安静静的院子,净音又为难了。

    面对这样一对师兄弟,谁都会更喜欢师兄多一点吧?

    净涪只是一笑,冲着净音和看向这边的左天行一礼,推门进院。

    还未推门入室,就见另一边的窗棂支起,一个头发凌『乱』,睡眼朦胧的脑袋探了出来,瞧见净涪,『揉』拉着眼睛惊喜道:“小师兄,你回来了?”

    两个禅院,霎时安静至极。

    就坐在他身旁的左天行侧眼打量着他,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清笃禅师身后,左侧站了一个同样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的年老僧人,而他右侧,站得却是面『色』冰冷的陈朝真人。

    清笃禅师问了他几句,可皇甫成却愣是没有个反应。清笃禅师皱皱眉,回头望了陈朝真人一眼,回身便和他左侧的那年老僧人见礼。

    “师兄,这小童是陈朝真人的座下弟子,此事不妨就交由陈朝真人自己处理?”

    陈朝真人此时也收回了盯着皇甫成的视线,转头给那僧人行了个剑礼,敛去了一身剑芒,道:“抱歉,清德大师,打扰了寺中小法会是小徒不慎,还请大师包涵。”

    清德禅师转过头来,迎上了陈朝真人的目光。两人定定地对视了一息,他终于笑了,两眼微阖,双手合十,低头回礼。

    “阿弥陀佛,既然如此,这事情就交还施主处理了。”

    陈朝点头:“多谢禅师。”

    清德禅师又和清笃禅师闲聊两句,低头捻着佛珠回去了。

第700章() 
嗯; 劳烦亲们等上一个小时

    程涪睁开眼睛看了两眼,又闭了过去。

    坐在程涪旁边的两个小沙弥本来正在挤眉弄眼地打着招呼,冷不丁被程涪的动作吓了一跳。两人对视一眼; 捂着嘴巴笑得贼溜,但到底坐直了; 不敢再多做什么小动作。

    可是这两个小沙弥年纪也就只有那么七八岁; 一时或许还坐得住,但时间长了就未必了。

    不过他们好歹小心地瞄了瞄上首的老方丈,见他就坐在那里; 什么动静都没有,当下就故态复萌; 两人又玩了起来。

    老方丈还是不管,闭目神游。

    又等了半日,前殿又陆陆续续地进来了两个小沙弥。他们才在蒲团上坐下; 就被那两个小沙弥拉了过去。四个人你挤眉我弄眼玩得很开心。

    但一直等到过了申时; 晚课开始的鼓声都已经敲响了; 这个后殿还是没有人来了。

    皈依礼结束了。

    老方丈睁开眼睛,双眼清明慈和,看着座下的五个小沙弥。

    “饿了吧?”

    这句话,可比其他别的什么都让人精神振奋。

    可不就是饿了么?

    别说那四个一整个下午几乎就在那里玩个不停的小沙弥,就连程涪; 也饿得前胸贴着后背; 一脸萎靡。

    “方丈老爷爷; 我们是不是; 可以吃饭了?”在那么一个停顿间,那小沙弥咕噜咕噜的腹鸣声就在响个不停。

    或许是他开了个头,剩下的四个,包括程涪,腹中也在不停地打鼓。

    这声音在整个清静宏大的后殿里此起彼伏,听着也确实很有几分可怜。

    老方丈含笑点头:“可以了。”

    他才说完,就有几个光头小沙弥捧着饭盒从外殿走了进来,同时还有几个稍大一点的搬着食案。

    等到食案摆好,食盒打开,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勾得他们腹中正打闹的馋虫越加躁动。

    虽然很饿,但四个小沙弥看上去都是被特意交代过的,都很有礼貌地冲着在他们身前忙碌的两个小沙弥点头道谢。

    程涪低垂了眼睑,动作慢了一拍,但也跟着点头作谢。

    两个小沙弥受宠若惊地摆摆手,却不敢说什么,袖手就退了出去。

    虽然都不过只是小沙弥,但殿里的这几个,和他们这些却是不同的。

    喷香的饭菜就摆在眼前,几个小沙弥不约而同地抬头望着上首的老方丈,看着他身前的空空『荡』『荡』。

    坐在第三个蒲团上的小沙弥当先就问:“方丈老爷爷,您不吃吗?”

    老方丈摆摆手,笑容依旧慈和:“我不饿,你们吃吧。”

    坐在第二个蒲团上的小沙弥狐疑地看了他好几眼,不相信:“方丈老爷爷,您真的不吃吗?我这里有的,您拿去吧。不吃东西可不好,爹娘会担心的。”

    老方丈呵呵地笑出声来,又冲着他们摆摆手:“我真的不饿,你们就快吃吧,别担心我。”

    第四第五个蒲团上的小沙弥也都很不相信,依依不舍地看了自己食案上的饭食,也跟着劝说,就差没自己将这些饭菜拿到老方丈面前了。

    程涪一直沉默,静坐不动,却也没有动手取食。

    老方丈一推再推,但最后还是扛不住,只能看着第二第三个小沙弥各自从自己的食案上分出一大半的东西来,挪了一个食案搬到他面前,两个小孩子凑在一起,合用一个食案。

    打赢了这一场仗的四个小沙弥心满意足地昂着头,各自回到自己的蒲团上坐下,埋头大吃。

    在开始吃饭之前,他们甚至还特意看了一直就坐在那里没有任何动静的程涪一眼。

    程涪完全不为所动,只在这一场闹剧结束众人终于开始动手之后,双手合十,稍稍一弯身作谢,才也开始动筷。

    出魔入佛,说来容易做得就艰难。而其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扭转心态。

    魔道掠夺,佛道布施。以大慈悲心普济天下无量苦难众生,他承认他做不到,但最起码,他也要有感激心。

    而能在绝死之局逃出生天还得以消去最后隐患真正做到从头再来的他,确实也应该心怀感激。

    一顿饭吃完,外殿又有小沙弥进来收拾食案。看见老方丈身前的食案,一众小沙弥都是一惊,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急急收拾了东西出门。临走前,他们还特意打量了殿里的几个小沙弥两眼。

    偌大的一个后殿,就只剩下上首下座一老五小六人。

    老方丈看了下方的五个小沙弥一眼,说道:“我是清字辈清源,是这妙音寺里的方丈,你们都是净字辈的弟子,可称我为师叔。”

    这话说完,四个小沙弥一时间有些懵,师叔?老爷爷怎么就成了他们的师叔了?

    虽然想不明白,但见上头笑呵呵地看着他们的老方丈,还是叫道:“师叔。”

    老方丈笑着应了一声,然后伸手拿出一份卷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