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语毕,泪水就从严太傅眼中滑落,一滴一滴滴落在宫殿光滑的地板上,景炎帝心间一痛,张了张嘴,一个音节也没能发出。
严太傅显然也不想再听皇帝说什么,他一步一步往外走,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掉,他双手打开大门,站在外面的白公公听到声响回过头来,看到眼睛赤红,老泪横流的严太傅一怔,然后就小心翼翼的上前问道:“严太傅,您这是怎么了?”
严太傅定定的看了白公公片刻,才转动头颅,把他往旁边一拨,一步一步的往外走。
白公公吓了一跳,忙上前扶住他的胳膊,叫道:“哎呦,严太傅您这是怎么了?杂家叫步撵来抬您……”
严太傅挥开他,哑着声道:“不用。”
力气之大,直接把白公公挥退了三步。
白公公没料到已年迈病重的严太傅力气会这么大,很是诧异,这一愣神的功夫,严太傅已经走出了好几步。
知道对方固执,白公公到底没敢再上前要求对方坐步撵,却叫了两个内侍和两个侍卫跟在后面,只要严太傅力有不逮立马将人接住。
严太傅似乎对身后的人和事完全无所觉,他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往外走,白公公在后面看着觉得严太傅的背脊弯了不少。
念头一升,白公公就自嘲一笑,严太傅年纪这么大了,背弯本就是正常的。
白公公转身回宫殿,但一条腿刚迈进门槛,一只杯子就冲着他的头飞过来,白公公不敢躲,只能微微低头,让杯子从他头顶飞过,皇帝威严的呵斥声响起:“滚出去!”
白公公心惊胆颤的往后退出门,重新将门掩起来。
这一天,严太傅一人从崇政殿走到皇宫大门,来往回禀事宜的官员见状都微微诧异,继而恭敬的立于一旁行礼,严太傅就好似没看见他们一样从他们跟前一步一步走过。
众人虽然惊诧,却只以为严太傅是为当下的局势忧心,而很久以后,见过这一幕的官员回想起来才明白,那时的严太傅是何等的痛彻心扉。
严太傅步履蹒跚的走到宫门口,侍卫见他摇摇欲坠,忙上前要扶住他,被严太傅一手推开,他几乎是自虐般的走出宫门,严家的总管接住他摇摇欲坠的身体,忍不住低声抱怨道:“老太爷,皇上怎么让您走出来?”
要知道严太傅自上了年纪后,每次入宫,作为皇帝的老师,他都是可以乘坐步撵或软轿的。
严太傅没回答,而是扶着总管的手,回身仰望这座宫城,满眼的悲凉。
第522章 逝()
严渡跪在严太傅的床前,“砰砰”的磕头,哭道:“父亲,您这是让严家背负万世的骂名啊。”
严太傅胸膛急剧的起伏了一下,然后又平复下来,最后归为死寂,他扭转头去看严渡,固执的道:“去把笔墨纸砚取来。”
严渡咬住嘴唇,跪地不起,严太傅气得指着他喝道:“连你也不听我的话了吗?”
“父亲,大周亡,您若是要严家全家殉葬,儿子纵然心中有怨,也必定不敢反驳,头一个饮鸠的就是儿子,可,可这封折子不能上,您就是把儿子砍了,儿子也不能让您写这封折子,儿子不敢下去见列祖列宗,不敢去见世宗皇帝啊!”严渡悲鸣,头“砰砰”的磕在地上,血从额头滑下脸庞。
严太傅一口血吐出来,指着儿子说不出话来,半响,他才捂着胸口气喘道:“你以为,你以为老子愿意背负这样的骂名,你以为我就想将严家推下万丈深渊?景炎帝,是你老子推上去的……”
“可这个江山姓郭,不姓严,”严渡怒吼道:“他若是早听父亲的,大周何至于此,他现在要听您的,要您负责,早二十年前干什么去了?”
严太傅目光晦涩,严渡毫无畏惧的回视父亲的目光,坚定的跪在地上毫不退缩。
严太傅叹息一声,道:“若是和谈成功,大周就还能再延续下去……”
严渡嘲讽一笑,“不过是苟延残喘。”
“留得青山在,就有再起的可能,”严太傅的声音几不可闻,“皇帝也老了,几位皇子年纪也已经大了,你们可一定要擦亮了眼睛,不要走父亲的老路……”
严渡的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父亲,半壁江山再去半壁,大周还能剩下多少?若是保不住大周,严家就真的要背负这卖国的骂名万世,儿子不敢赌啊,况且,几位皇子之中,您看谁有力挽狂澜之势?还不如,还不如……”还不如就让这天反了,说不定还能保住汉家的江山,总不至于会落到胡人的手里。
严渡咽下最后一句话,但意思却表露了出来。
严太傅睁着眼睛定定的看着帐定不说话,这天晚上,父子俩谁也没能说服谁。
严夫人在外面急得团团转,见儿子严复呆呆的坐在台阶上一动不动,就恼道:“你们到底是怎么了?倒是给我一句话,别叫我干着急啊,你父亲和你祖父在里头僵着,你怎么也呆坐着一动不动?”
严复垂下眼眸,自嘲的一笑,严夫人见了就气恼的拍了他一巴掌,“你们祖孙三人到底怎么了?”
严复哈哈大笑起来,眼泪溢出眼眶,他定定的看着母亲,道:“母亲,过几天,严家就不再是书香传礼的典范了。”
“你胡说些什么?”严夫人吓了一跳,喝道:“我们严家治家甚严,从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你再敢胡说,娘叫你父亲请家法教训你。”
“随便吧,”严复起身往外走,道:“您也劝劝父亲吧,别跪了,磕了也是白磕,祖父拿定主意的事,谁都劝不住。”
严复跌跌撞撞的往外走,边走边大笑道:“我严家可是诗书传礼的大家……”
坏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回临安城,除了北边,袁将军和齐修远有输有赢的守住了防线外,其他的地方传来的都是坏消息,城池天天都在失去,官员们脸上越发的严峻,再不见笑容,就连官眷都沉寂了下来,心惊胆颤的等着前线的消息。
齐浩然已经带兵出城,前去隆兴府。
严渡请了假在家侍疾,严复干脆都不请假,直接旷工,这让他的上峰和同僚很是诧异。
因为严复属于五好青年,工作也很努力,连请假都很少,更别说像这样的旷工了,但想到这几天皇帝不断派往严家的太医,众人就自以为理解了,可能是严太傅真的不好了。
真是屋漏偏逢雨,这种关键时候失去一位三朝元老对大周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而此时,严家。
严太傅气息微弱的躺在床上,他认真的看着底下跪着的长子和长孙,半响才道:“这就算是我的遗愿吧。”
严渡瘫坐在地上,红着眼眶问道:“父亲就不为严家想一想吗?”
“忠孝自古难两全,你们就当我是个不孝的人吧,去把笔墨拿来。”
严复“嚯”的抬起头,“祖父,您这只是忠于景炎帝,并不是忠于大周,更不是忠于这个国家。”
“闭嘴,”严太傅脸色染上潮红,恼道:“把笔墨拿来。”
严渡深深的给他磕了一个头,到底孝压过心中的家族责任,起身将笔墨纸拿过来,又在床上支了一张矮桌。
严复从头至尾都跪着,眼睛通红的看着祖父与父亲。
严太傅手微微颤抖,却还是拿起笔在纸上落下,他要写两封折子一封信。
一封主张与西夏金国和谈,陈述其中的利弊,一封将和谈的底下一一写下,他虽答应和谈,却不想将底下的条件交由景炎帝制定,他怕,他怕大周在此事后真的就一蹶不振。
最让严太傅为难的则是那封写给袁将军的信。
袁将军的志向他知道,更理解,因为他是他的半个学生,收复失土一样是他的梦想,他做梦都想收回故土,他一直以为总有一天袁将军会替他实现这个梦想,所以他在朝中对他多有维护,更是想尽办法的支持他。
可是现在,却要由他说服袁将军同意和谈,严太傅觉得,这笔前面的两封折子还要难。
同了解袁将军的志向一样,严太傅也了解袁将军的固执,在某些方面,他固执得向头牛一样,即使抽打到皮开肉绽也绝不回头。
严太傅这三天来一直在想这些事情,下笔很快,不过一个时辰就写完了。
他落下最后一笔,浑身的力气就好像被抽光一样仰倒在床上,严渡大惊,“父亲!”
严渡慌乱的爬上床扶住父亲,严复也滚上来抱住严太傅的胳膊,即使再生他的气,这人也是他们的父亲/祖父,从小带到大,怎么可能就完全只有怨气?
严太傅呼吸急促,紧紧地抓着严渡的手道:“父亲对不起你们,可,可却是不得不为之,你,你帮我递上去,若是不想为官了,就,就辞官回去吧,做一乡翁也好……”
严太傅抓着严渡的手微松,眼睛慢慢的闭上,胸膛再不起伏……
“父亲!”
“祖父!”严复抱着祖父的身体往外大喊道“御医呢,快叫御医!”
严渡抱着父亲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啊啊”的悲愤叫着,进来的太医摸了一下严太傅的脉,皆惋惜的摇摇头。
第523章 祭奠()
严太傅的折子一递上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时候与金国和西夏议和不异于卖国求存,朝廷有一半的官员激烈反对,剩下的一半则半是沉默,半是赞许。
严家被扯入漩涡之中,一天的朝会下来几乎都是官员斥骂严太傅的声音,但可惜,今天严家一个都没上朝,而这也正是大家更加愤怒的原因。
严太傅久不上朝了,但严渡却是二品大员,此人竟然也缺席,明显是为推卸责任,所以大朝会一结束,就有官员恼怒的结伴要去严家砸门。
大周朝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当权者忌惮百姓造反,却不忌惮他们的言论,所以百姓甚至可以往皇宫门口砸臭鸡蛋而无罪,只要不拿铁具在宫门口示威就行。
官员可以叫嚣着皇帝是昏君,也可以当着皇帝的面群殴,因为恼怒而跑去大臣家砸门自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当年秦相一力促成大周与金国的和谈,割地送岁币后就被不少官员往里面扔臭鸡蛋,秦相恼怒却也只能暗地里给他们使绊子,明面上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愤怒的官员们冲到了严家大门口。
严家大门紧闭,一个御史当先一步砸门,愤怒的嚎叫,因为严家是书香传礼之家,严太傅和严渡更是一直支持袁将军等将领收复国土的主张,还是一众清流的领导人,大家对严太傅的“叛变”也更加不能接受,因此都很激动,有的官员甚至当街跌坐在地,哭喊道:“老师,你毁我大周啊!”
御史边砸门边哭道:“老师,你给我们一个解释,为何要卖国求和?我大周半壁江山被金国所窃,如今西南一带也落入西夏手中,难道要置那些百姓不顾,您出来给我们一个解释!”
百姓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不妨碍他们看热闹,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官员当街大哭,都很好奇的站在一旁围观。
一辆马车停在了一条巷子边,一个精悍的男子停在车边,恭敬的道:“大人,皇上派来的御医一直未出来,严家的下人从昨天开始也一个人都没出来,奇怪至极。”
秦相微微撩开帘子,看着哭倒一地的官员,神色冷凝,冷哼一声道:“蠢货,”他抬眼看向严府,道:“老师上的这封折子只怕是皇帝授意,不过,这也正合我意,倒省了我许多功夫。”
秦相刚要放下帘子让人离开,严府的大门就缓缓的打开,他抬眼看去,满目的白色,他脸上愕然,然后就是面色大变,失态的探出身子,“老师……”
严家上下皆身穿丧服站在门内,门外的官员还满脸泪水,一下就叫门内的人吓到了。
严渡眼睛通红的看着台阶下或跪或坐或站,或怒或悲或恼的同僚缓缓的跪下,严复和身后的严家子孙也跟着跪下,向门外的人磕了一个头。
严渡哽咽道:“家父,家父昨晚已薨逝。”
门里门外皆是一片寂静,严渡喉咙干涩,眼泪横流,他道:“父亲说,与金国西夏议和乃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上对不起世宗高祖,下对不起黎民百姓,更是将严家推入不义之地,但,大周如今烽烟四起,但求边关安稳,方能安定宇内,我大周才不至于亡国,还望诸位同僚嘴下留情,笔下宽容。”
说罢,又磕了一个头。
一个跪在地的官员喃喃的问道:“议和后,我大周真的能保住吗?”
声音不大,寂静中却每一个人都听到了,众人心中怀疑,和严家众人愣愣的对视,对未来都茫然无措起来。
到严家的示威就这样结束了,但离开的官员心中非但没有发泄后的轻松,反而更加沉重,心里就好像堵了一块石头一般。
而严家也挂起白幡,正式操办严太傅的丧礼。
前来参加丧礼的并不多,只有几家亲戚和严太傅的几个学生来了,秦相也亲自过来了,他在严太傅灵前恭敬的磕了三个头,并没有和严渡等人多说话就离开了。
就算严渡做了解释,大部分的人依然不能理解严太傅上的那个折子,而皇上却已经在准备依照严太傅折子上的内容办了。
半朝的官员反对,但秦相却站出来支持,更是发动他能发动的所有力量要促进此事。
皇帝此时也顾不得忌惮秦相了,因为西夏的步伐越来越快,叛匪现在虽被齐浩然挡在隆兴府外,却江南其他地方也有小额的土匪造反,皇帝没有时间可以耽误了。
在皇帝总算是争取下议和之策后,严太傅也要出殡了。
穆扬灵叹息一声,和皇后提出想要出宫祭奠严太傅,这让皇后一惊,却不能自己拿主意,去问皇帝。
皇帝只沉默了片刻就点头答应了。
李菁华不去,她留下看孩子,她对严太傅并没有穆扬灵那么复杂的感情,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世间世事更迭,而她也只远远的见过严太傅一面,印象并不深刻,她不太能理解穆扬灵为他哭一场的感情。
穆扬灵不赞同严太傅的观点和做法,却敬佩他,敬佩他能抗下这个骂名,敬佩他能承担这个责任,在这一点上,他要比景炎帝有担当得多。
只这一点就值得穆扬灵敬佩。
若是再加上这个时代的特点,严太傅就更值得她敬佩了。
她是后来人,在她看来,皇帝是谁都能当的,只要有本事有德行,就是一天换一个皇帝她也能接受。
但这个时代的人不行,在严太傅的眼里,他是大周的人,只有郭家才是正统,所以他要保护自己的国家,但在穆扬灵的眼里,这天下的百姓才是一国,国家是按照地域和人种来划分,不是按朝代来,所以在她看来,为了保住一个大周而割让大片的领土,让那么多的百姓沦为二等公民是错误的。
只是属于时代认识的错误,她不能用自己后六百年的知识去纠正他的想法。
穆扬灵穿上素净的衣服,带着丧礼前去祭拜严太傅。
严家人微微有些惊讶,因为今天来的大多是严家亲近的人,或是还认严太傅这个老师的学生,就连秦相也避嫌的没有来,只是在路边设祭。
而齐家和严家似乎没什么特别深的交情,昨天,齐修远的加急文书已到皇帝的案前,他反对和金国西夏的议和,齐浩然的折子也早两天到了,他同样反对议和,按说齐家应当与主和的严太傅不和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