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说?”
“人家秀行先生当年好歹一年还能赢4盘棋,可是你这家伙呢,现在两年才能赢5盘棋,就快成为2年才赢5盘棋的好汉了。”
“哈哈哈哈。”
李小强笑得很开心:“我说张大记者,你这话可不能乱说,咱两熟归熟,你敢乱说的话我照样可以告你诽谤。我怎么就成2年只赢5盘棋的好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去年的“应氏杯”是怎么回事?”
张大记者再次被憋得说不出话来。
时至今日,李小强的确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统治力。曾经的国内棋坛“全冠王”,李小强曾经把国内四大挑战制头衔聚于一身。但自从2年前被古大力夺走“棋王”和“国手”以后,李小强不仅未能重新夺回头衔,他的领地进一步被年青人蚕食就在去年的时候,李小强再次丢掉“名人”头衔,因此到了现在,只有蝉联次数最多的“天元”头衔还留在李小强手中。
同样比较凑巧的是,去年从李小强手中抢走“名人”的,恰恰就是这次来势汹汹的挑战者孔二杰。凭借这个五番棋,孔二杰也成为继马小飞,李石佛,古大力之后,第4位能在番棋赛中击败李小强的棋手。同样凭借这一役,让接下来的“世界棋圣战”决赛赛果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李小强在国内棋坛的统治力逐渐消失,在国际赛场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去。
在各项世界大赛中,最近两年不断传来李小强输棋的消息。如果在在早些年,“李小强输棋就是新闻”的话,那么从去年开始,李小强的输棋好像就不再是新闻。
尤其是两个韩国人举办的世界大赛,“lg杯”和“三星杯”,由于比赛节奏越来越快,比赛用时越来越短,李小强在这两个比赛中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杯”,在早年的时候,李小强算是和“三星杯”很有缘分的,前3届“三星杯”都被李小强一个人包揽,可是到了现在,李小强已经多年没能染指“三星杯”了。
不过话说回来,李小强的统治力虽然逐渐消失,但在最近两年,李小强的表现也并非全无亮点。其最大的亮点,就是他刚刚和张大记者提到的第6届“应氏杯”。
去年结束的第6届“应氏杯”,最后冠军奖杯落入李小强囊中,他在最终的决赛中击败韩国棋手崔毒夺冠,决赛的比分是3比1。
从对手到比分,这个冠军本来不值一提,在李小强获得的众多冠军中,这算是比较普通的一个。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个冠军又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奇迹般的4连霸!这个“应氏杯”冠军,就像是李小强职业生涯的一个注脚。”
这是在去年李小强夺取这个冠军后,媒体给出的一句评价。应该说这句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也比较到位。
虽然由于“世界棋圣战”的出现,“应氏杯”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应氏杯”的冠军奖金毕竟在所有世界大赛中排名第二。更重要是“应氏杯”是4年一届,李小强从第3届比赛开始,就从没让这个冠军旁落,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李小强第一次夺得“应氏杯”的时候,那一年正好是1997年。那一年,正好是围棋界公认“李小强王朝”的开始。因此李小强再次捧起“应氏杯”,确实具有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
这个冠军,让李小强从1997年开始,确保每年至少有一个世界冠军入账。这个冠军,让“李小强王朝”得以延续,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哪怕是直到现在,“李小强时代”也远没走到结束的时候。
同样的道理,因为这个冠军,这让李小强不承认自己是“2年只赢5盘棋的好汉”,因为这个冠军,这让接下来的“世界棋圣战”决战更加充满悬念。
尽管挑战者来势汹汹,但没人敢轻言李小强必定失败。
“小强,你就给我说实话吧,你这次一定要跟我说实话,不能像上届比赛那样忽悠我,你认为自己这次有把握卫冕吗?”
李小强笑笑,他当然知道张大记者是什么意思。
在上届比赛中,赛前李小强曾高调表态,宣称自己知道古大力的弱点,因此对自己的卫冕充满信心。在比赛之前,包括张大记者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相信李小强这句话,认为他这只是那种比较低级的心理战。结果在比赛过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李小强还真知道古大力的弱点啊,那时候的古大力,在李小强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上次是那样,那么这次呢?
“你少给我嬉皮笑脸,你就给我老实交代吧。”
李小强想了一会后,正色对张大记者说道:
“和你说实话吧,孔二杰和古大力不同,我看不出他有什么明显的弱点,也并没有十足赢他的把握,不过我还是要说,对于接下来的这场决赛我还是充满信心。这样说吧,我也许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我有着必胜的信念。”
“这。。。这可不像平时的你,我说小强,你能给我说明白一点吗?”
李小强笑笑:
“第一个理由恐怕不用我说了吧,你知道的,假如这次我卫冕的话,我就能达成5连霸了。。。”
张大记者同样笑笑,这个理由的确不用李小强多说,为了5连霸,李小强肯定会对这个比赛无比重视,他肯定已经对这个比赛进行了充足准备,这是根本不用想就知道的事情。
“那除了这个理由外,还有呢?”
还有什么理由呢?这个时候的张大记者突然发现,面前的李小强突然化身哲学家,他的表情变得迷离,他的目光般的深邃,他像是在回答自己的问题,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还有什么理由吗?如果说有的话,那应该就是我不甘心吧。。。”
“不甘心?”
“。。。是啊,就是因为不甘心,张大记者你知道的,我李小强下围棋已经几十年了,不说虚伪的话,我李小强虽然取得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可是这棋下到现在,我感觉自己越来越迷茫,因为我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
“。。。孔二杰虽然很强,但是他的棋。。。他的棋我还是懂的,至少他下的所有棋,所有棋我都是懂的,从来没有超出我的理解范围。。。”
李小强看着张大记者:“张大记者,我这样说,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吗?”
张大记者默认:
“小强,这,就是你一直孤单坚守下去的理由吗?”
“是的!”(。)
第七七八章 比信心更重要的东西()
2009年年末,孔二杰获得第5届“世界棋圣战”挑战权。随后他和李小强在决赛中展开激战。
这场决赛,引起专业棋士和普通棋迷的极大关注。在比赛进行期间,两人的对决长期占据各大媒体的围棋板块。
“。。。第5届“世界棋圣战”决赛,李小强迎来孔二杰的挑战,在这个冬天,李孔的热战是世界棋坛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很多人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态看待这场比赛。一方面李小强在霸主的宝座上实在是待得太久了,很多人都期待有新的王者出现,另一方面,作为围棋界的传奇人物,作为活着的传奇,同样有很多人希望李小强的传奇故事能够继续。这场世人瞩目的大胜负到底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所有人都在等待答案揭晓那一刻。。。”
“。。。这是一场专业棋手看得如痴如醉,而普通棋迷看得昏昏欲睡的比赛,李小强毕竟是李小强,他的精湛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而孔二杰也无愧于“最强职业棋手”称号,俩人的比赛精彩纷呈,他们俩的对决碰撞出一种不一样的火花。。。”
“。。。刚刚结束的“世界棋圣战”决赛第8局,孔二杰中盘击败李小强。这是一个记录,这是自从“世界棋圣战”创办以来,首次在决赛中下到最后的决胜局。看过前面的比赛进程,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李小强和李石佛的殊死较量啊。唯一的区别在于:孔二杰被称为“加强版的李石佛”,而现在的李小强,他仿佛已经巅峰不在。正是在这一进一退之间,让这场决赛充满悬念,让最后的结果难以预料,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会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场呢。。。”
“。。。看过本次决赛前面的进程,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从双方展现出来的技艺水准来看,必须承认还是李小强略高一筹,他展现出来的高出技艺让很多专业人士交口称赞。但孔二杰胜在更年轻,胜在精力和体力。不仅如此,年轻的孔二杰在本次决赛中还展现出顽强的斗志以及强烈的求胜欲望。李小强的大心脏众所周知,以往只要是进行到决胜局的较量,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下意识就会看好李小强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但这次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同,孔二杰用他精彩表现赢得很多人的信赖,由于他的对手是李小强,因此没有人敢轻言孔二杰一定能够获胜,但面对最后的决胜局,笔者还是决定投给孔二杰一票。。。”
以上这些报道,大致能让人摸清本次决赛进程的脉络。九番棋的前8局,双方打成4比4平。已经4连霸的李小强终于迎来最严峻的考验。
尤其是在第8局终局的时候,当李小强投子认负,郁闷之极的他甚至不顾礼貌没有和对手复盘,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匆匆离开对局室。
面对这种情况,没有什么人敢上来打扰李小强,唯一的例外,那好像也只有张大记者。张大记者追上李小强:
“别垂头丧气呀,这可不像平时的你。。。”张大记者一边安慰李小强,一边在那唠唠叨叨:
“唉,主要还是第6盘啊,假如那盘棋拿下的话,比赛根本就不会拖到现在。。。”
李小强苦笑,自己刚刚输掉第8局,张大记者却提第6局的事,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不过只要了解本次系列赛前面的进程,就知道他这样说一点也不奇怪。
所有人都公认:决赛的第6局,才是本次系列赛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已经完成的8盘棋中,包括3盘“两日制”,3盘正常每方3小时比赛,以及2盘每方1小时的快棋。
3盘‘两日制“中,李小强2比1,3盘每方3小时比赛,孔二杰2比1,而已经结束的两盘快棋,双方打成1比1。这就是双方总比分4比4的构成。如果只看这样的比分以及构成,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但如果结合棋局的内容来看,就会发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为什么当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很多媒体评论“从技艺上来说还是李小强略高一筹”呢?
这还真不是媒体拍李小强马屁,更不能说他们信口雌黄。因为只要对比赛进程有所了解,确实能给大家这样一种印象。在本次决赛中,孔二杰的表现固然进程,但李小强的发挥同样稳定。
决赛前5盘,李小强取得3比2的领先优势。记得当比赛进行到那个时候,舆论风向可不像现在这样,那时所有人都认为李小强优势明显,他最后卫冕应该问题不大。
李小强赢的3盘,几乎全部称得上是“完胜”,以一种碾压性的姿态获得胜利。反观孔二杰赢的2盘呢?他好像都赢得比较惊险。其中一盘双方错进错出,直到最后一个机会才被孔二杰幸运抓住。另外一盘则是在一个非常胶着的局面中,孔二杰依靠一步妙手获胜。
在实战中被人家下出妙手,那当然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的事情。即便如此,那时候大比分依然是李小强3比2领先,同时他在棋盘上展现出充实的内容。
第6局比赛成了转折点。
按照决赛规程,第6局比赛是快棋。其实在那盘比赛当中,李小强大部分时间都弈得顺风顺水,并且早早取得比较明显的优势。
正当所有人认为李小强的卫冕不成问题的时候如果本局拿下,那么大比分将变成李小强4比2,孔二杰如果想夺冠,他后面就需要连赢3盘,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是很可惜的是,那盘棋李小强后面出勺了,一步致命漏算葬送了李小强整盘棋的努力。因为那步漏算,也因为那盘棋的失利,让整个系列赛的风向完全扭转。
大家从那步棋当中,看到了岁月对李小强的影响,他的精力开始不济,他的漏洞开始增多。曾经的“算无遗策”开始消失,曾经的“心思慎密”开始不见。“从不被人逆转李小强”也开始被人逆转。
决赛第7局,虽然李小强依靠自己的大赛经验及时调整过来,排除一切干扰再次拿到赛点。只可惜他的对手也是今非昔比,在第8局比赛中,绝境中的孔二杰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他以旺盛的斗志以及极好的耐心和李小强周旋。
旺盛的斗志加足够的耐心,这是一位职业棋手最好的对局状态,当孔二杰能将这两者很好结合,即便是李小强也无可奈何。
4比4,“世界棋圣战”决赛首次迎来决胜局的较量。
刚刚结束的第8局,几乎称得上是孔二杰的完胜谱。这是在本次系列赛中,孔二杰唯一称得上是“完胜”的一局。更要命的是,这一局偏偏出现在如此关键时候,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李小强自己心知肚明,所以他才会如此郁闷。
不仅李小强郁闷,面对这种形势,这让包括张大记者在内的很多人都为李小强捏了一把汗。大家替李小强担心还有一个原因:
最后的决胜局是一盘快棋。
两年以前,李小强在“世界棋圣战”中击败古大力的那场决赛让大家印象深刻。在那场决赛中,李小强之所以能以大比分获胜,这和古大力不擅长快棋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李小强就是抓住了古大力这个弱点,这才比较轻松的达成“世界棋圣”4连霸。
两年过去了,李小强面临的形势却完全不一样。但是孔二杰和古大力不同,刚刚在“亚洲杯”达成3连霸的孔二杰可是公认的快棋高手。反观李小强呢,他虽然也曾经多次夺得过“亚洲杯”,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反应变慢,李小强在快棋比赛中好像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至少他上一次夺得“亚洲杯”,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
“张大记者,你说我这。。。算不算是报应啊?”
张大记者仔细观察李小强的表情,答非所问的说道:
“还好,还好。”
“好什么?”
“看你这个时候居然还有心情开玩笑,这我就放心了,也让我对你多出那么一点点信心。”
这个时候的李小强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才多出那么一点点吗。。。我就奇怪了,难道现在的我,就真的那么好欺负。。。”
“没人敢说你李小强好欺负。。。”张大记者打断李小强的话,他盯着李小强的眼睛:
“小强,你跟我说实话,最后一局,你真的有信心吗?”
“没有,张大记者我跟你说实话,面对孔二杰这样的对手,面对最后这盘快棋,我现在没有任何获胜的信心。”
“那你。。。”
李小强深深看了张大记者一眼:
“我现在虽然没有信心,不过张大记者我告诉你吧,现在的我,拥有一种比信心更重要的东西。”
“哦?什么东西能比信心更重要?”
“不甘心!”
李小强展颜一笑:
“这次比赛之前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正是因为不甘心,这是支持我继续坚守下去的理由,这也是在我心目中,比信心更重要的东西。”
第七七九章 李小强演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