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记者把问题抛给罗教练,罗教练又把问题抛给了聂旋风。
“是的,我和罗老的感觉是一样的,小强现在的长考。我估计他现在并不是在寻找妙手,而应该是在寻求更精确的应对手段吧。。。”
“这话怎么说?”
面对张大记者进一步的询问,聂旋风详细解释道:
“这样说吧,要寻找棋盘中隐藏的妙手,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你必须有破绽可寻。换句话说,假设一个人下的棋根本没有破绽,那其实就没有了产生妙手的土壤。比如今天这个局面,我认为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有了这步“一路立”以后,黑棋通盘都变得奇厚无比。反正按照我的水平,目前还没有找到黑棋棋形中的任何破绽。因此面对这样的局势,我认为白棋目前是找不到反击余地的,小强下出妙手的希望应该也不是很大。”
“那么小强现在在长考什么呢?难道现在是白棋危险了吗?”
“小强现在应该只是有点难办,但要说危险还谈不上。事实上如果要客观评价目前形势的话,我认为应该还是两分吧。李石佛这步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妙手。他这步棋的作用,其实是改变了棋盘上的格局。当他下出这步棋以前,大家都认为棋盘上将会爆发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可是现在的?由于现在是小强的先手,那么预想中的攻防战就不太可能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考校双方的收束能力。”
“那么小强现在。。。”
“是的,小强现在的长考,我认为他现在就是在思索如何收束局面。这个局面很有趣,如果按照正常的划分,由于棋盘上还有2块棋的死活问题悬而未决,那么现在就应该还属于中盘阶段。可是由于李石佛的这步好棋。他好像主动放弃的进攻,那么这样一来,整盘棋好像就提前进入了官子阶段。棋局进行到现在,棋局的构思。作战的思路等等都已经退居了次要的位置。现在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考校严密性和精确性了。谁的行棋越严密,谁下出来的棋越精准,我认为谁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这样的认识,我想小强现在应该也想到了。他现在的长考,应该就是在这个方向上进行考虑。”
“可是。。。”
“放心!虽然说在这个方面上李石佛非常强。但是你别忘了,在这个领域小强也很强,他的思维之慎密一直让人惊讶。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俩在这个领域的比拼,在这个领域较量的结果吧。。。”
那么事情的进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棋局的进程并没有出乎聂旋风的预料。当李小强结束长考之后,但他开始在棋盘上落子。他确实没有找到很好的反击手段,而是和李石佛展开了漫长的官子争夺。
虽然说并不情愿,但是李小强也没有办法。当然,李小强的“不情愿”,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忌惮李石佛的官子功夫,最主要的原因,是李石佛的这步好棋让李小强完全失去了主动,这才是让李小强不愿意面对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石佛的这步棋,其实也是发挥了“控制流”的精髓。把棋盘上所有的“奇思妙想”都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本身就是“控制流”的特长之一。比如像现在这样,有了这步棋以后,李小强好像完全被“控制”住了。他现在必须按照对手的节奏来行棋。
因此当李小强重新梳理过整个局面,当他充分意识到这点,他就必须转化自己的思路,继续和李石佛小心翼翼的周旋。
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的继续,棋盘上的争夺也显得胶着而漫长。到了下午4点半左右,棋局一共进行了150手棋左右。在最近这段进程中,两位对局者都发挥了极高的水平。他们的很多招法,都赢来了观战室内的阵阵赞叹声。到了这个时候,本局最后的胜负,好像也到了必须见分晓的时候了。
“啧啧。真是大开眼界啊,这两位年轻人真是厉害。在最近这段时间中,我们研究室提出了很多不同意见,也摆过很多个参考图。不过当看过他们的实战进行以后。却发现他们实战的招法,才可能是最佳的选择。这真不亏是争夺围棋世界冠军下的棋啊。。。”
到了下午接近5点,虽然说两位对局者的表现受到研究室的一致好评。不过现在也只有山田记者一个人在那啧啧称叹了。山田记者由于对胜负没有什么立场,因此他反而显得比较客观,他最关心的是棋局的内容。但是观战室内的中韩人员呢。他们现在就没空去评价双方的具体招法了。在这个时候,大家最关心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形势到底怎么样。
“曹国手,现在白棋的两条大龙也已经完全活透了。而石佛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自己相应的利益,那么您现在认为,目前的形势到底怎么样呢?石佛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吗?”
“你不要问我,我现在根本看不清。我和你说实话吧,在1个小时以前,当石佛刚刚下出那步“一路立”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双方实空上的差距还比较大。但是在我的内心最深处,我还是对石佛更有信心。不过到了现在,当我看过石佛对手的表现之后,我的信心反而有点动摇了。啧啧,这两人都表现出极其高超的水准啊,这分明是出神入化的技艺啊。石佛的官子功夫非常厉害,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的,我更是有切身体会。真是没有想到,原来李小强的官子功夫也这么厉害。至少从这盘棋的进程来看,他在后半盘的表现完全不承多让。是和石佛并驾齐驱的水准。因此你让我现在来评判他们的胜负,我认为我根本就做不到。我现在只能说:混沌不清,棋盘上的形势完全是混沌不清。今天的棋局很可能就在半目之间摇摆,谁胜谁负都有可能。至于最后的胜负结果。我看还是等他们终局的时候,让胜负之神来决定吧。”
在韩国棋手这边,曹燕子是这样评价目前形势的。而在中国棋手这边,当聂旋风面对张大记者的询问,他用一句话就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你现在不要问我,问了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只能说。如果这棋换我上去的话,我执黑黑棋输,我执白白棋赢不了。现在看来,由他们两位坐在这里争夺世界冠军,那确实是有他道理的。起码在这一阶段,他们俩确实展现出高人一筹的水准。对于目前的形势,我认为谁能获胜都很正常。同样的道理,我认为无论是谁输掉这场比赛,都会让人觉得惋惜。”
“今天这盘棋的胜负,很可能就像是上帝在掷骰子。他的骰子落在哪一边,哪一边就会赢。聂先生,您是这样认为的吗?”
下午5点钟多一点,李小强和李石佛的争夺也进入了最后的尾声。在这个时候,棋盘上的形势依然是非常胶着,一片混沌不清。研究室内依然没有人能够看清最后的胜负。一直在密切注视棋局进程的山田记者突然向聂旋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面对山田记者的问题,聂旋风很肯定的回答道:
“没错,现在就是上帝在掷骰子。本次决赛到底会不会下到最终的决胜局。我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对局者在决定了,因为他们双方都下得很好,他们的表现根本让人无法指责。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幸运之神这次到底会青睐哪一方吧。。。”
上帝的骰子,这次到底会掷向哪一方呢?
下午5点半左右,这场艰苦的拉锯战终于结束了。在对局室内,当李小强面对“盘面6目”的结果,他并没有表现出平常输棋后的那种难过。与此相反,这一刻的李小强显得很平静。他平静的看着面前的对手,看着这位自己的同龄人。
“这就是所谓“一生的对手”吗。。”
第3届“东洋证券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随着李小强在第4局比赛中半目落败。整个系列赛即将迎来最终的决胜局。(。)
第三八零章 李小强的逻辑()
“。。在昨天刚刚结束的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4局比赛中,我国的李小强七段未能把握住赛点,他遗憾的以半目之差负于韩国的李石佛。这样一来,两人将在明天进行本次五番棋决战的第5盘较量,以决出心的职业围棋世界冠军。”
“。。。在一场令人窒息的大战中,李石佛冬季山脉般的雄浑冰封了初夏阳光般强烈的李小强!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即将迎来了最终的高潮。。。”
“。。。精彩绝伦的比赛,让人热血沸腾的碰撞!请大家记住,目前正在韩国举行的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这也许是世界棋坛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有两位天赋卓绝的天才少年正在棋盘上尽情挥洒各自的才情。到底谁能够领先一步呢?就让我们屏住呼吸,期待他们决胜局的较量吧。。。”
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4局比赛后,随着李石佛顽强的将比分扳平,这也让本次决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中日韩三个围棋强国纷纷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报道,以上3段话,就是中,韩,日三国媒体报道的内容。
虽说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因此报道的方式也不同。但是经过第4盘的较量后,现在无论是谁都必须承认,随着李石佛的获胜,整个系列赛的风向为之一变,对于最后胜负的预测好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这里面最大的变化,其实就是大家对李石佛认识上的变化。要说在本次决赛开始以前,大家普遍是看好李小强能够获胜的。对于这一点,中日两国的媒体表现得特别明显。韩国媒体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那时候的信心也不是很足,有很多人也认为李小强在实力上要高出一筹。
到了第3局比赛结束后,那整个风向更是如此,就在第4局比赛开始之前,赛前的舆论完全就是一边倒,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小强的获胜只是时间问题。不过等到这一局比赛结束后。所有人的态度好像都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我看了昨天的棋谱,这真是一盘内容充实的对局,两位对局者都发挥了极高的水平。扪心自问,假如中国的李小强总能发挥昨天这盘棋的水准的话。他的棋其实相当不好对付,我自认为自己上去很难赢他。可是他昨天却偏偏输了。我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想告诉大家,现在是到了重新认识李石佛的时候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李石佛的认识都不足。虽然我们都口口声声说他厉害。但其实有很多人心里都不以为然。不过通过昨天这盘棋以后,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吧?可以这样说,李石佛很强,他比大家想象的更强!他通过这盘棋展现出来的高超技艺,以及他那独特的围棋思想,可以认为他和李小强一样难对付。他们俩完全是同一级别的选手,最后一场决赛,也完全是一盘势均力敌的比赛。他们俩这是真正的棋逢对手。。。”
以上这段话,是日本赵治勋先生看过比赛后说的一番话。他的话其实很有代表性。在以往的时候,李石佛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其实就是一个“谜”。这就像大家描述在这之前世界棋坛的现状一样:
“在90年代之前的世界棋坛中,日本是超级大国,中国是复兴的古国,而韩国是不为人知的神秘国度。。。”
由于这之前的韩国围棋只能算是“非主流”,因此李石佛在韩国国内棋坛取得的成就虽然引来人人侧目,但是大家对他并不算很了解,或多或少都有点轻视。更由于他那种朴实无华的棋风,他的实力很容易被人低估。可是通过昨天这盘比赛,有了李小强这个参照物以后,李石佛的神秘面纱好像完全被揭开。通过这盘对局。大家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的厉害,甚至能看清楚了他到底厉害在哪里。这样一来,大家的看法自然就会改变了。
“又是“名手”?这已经是第2次了,我说张大记者。看来我的运气真是不怎么样啊。怎么别人下出“名手”的时候,老是要拉我当背景呢,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嘿嘿,这不正说明你的实力强劲吗。你没看到这篇报道上写的,这是因为你的出色表现,才逼出了对手的“名手”。我说小强。这事你也不用太往心里去,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要相信自己并不会比对手差的。再说了,难道你的对手每盘比赛都能下出这样的好棋吗。。。”
比赛间隙日的中午,李小强和张大记者正在聊天。输棋后的李小强看上去心情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现在显得非常平静。等大家吃过午饭后,他甚至和张大记者主动聊起了昨天的那盘棋。
等到第4盘比赛结束后,大家谈论最多的,除了是对李石佛的“重新定位”问题外,自然都会说到他那步充满强烈个人风格的“一路立”。而那一步棋,就是第4局比赛的转折点,是画龙点睛的一步棋,说是这盘比赛的“胜着”都不过分。这样自然就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谈资。
李小强和张大记者现在谈论的,就是日本山田记者写的一篇报道。在这篇报道中,山田记者把李石佛的那步“一路立”,和第4届擂台赛时候,李小强在和武宫正树的比赛中,武宫先生下出的那步“象步飞”相提并论。他对这两步棋都是大加赞赏,认为这两步棋都是能够流传于后世的“名手”。
很明显,虽说山田记者在文章中也对李小强提出了表扬,认为“就是李小强的出色表现,才逼出了对手的名手”。但无论怎么说,这两步棋的主角都是其他人,而李小强沦为人家的背景,因此当李小强看过这样的报道后,他自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所以他才会在那里自嘲。
张大记者一边回答李小强的问话,一边小心翼翼的观察李小强的脸色。
要说等到第4局比赛结束后,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虽然大家还是认为李小强和李石佛两人是“势均力敌”。但是具体到明天的决胜局。很多人的看法其实就不一样了。到了现在,认为李石佛在第5局比赛稍占上风的大有人在。
大家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任何竞技项目,特别是这样的系列赛。“气势”这种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到了现在,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李石佛都已经“起势”。在这种微妙的“气势比拼”中,李小强好像都已经落了下风。特别是和2天以前,在那个时候看来。所有的外部因素都对李小强有利。因此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下,大家稍微看好李石佛也很正常。
“我说张大记者,你别那样看着我,我实话告诉你吧,我没事,我现在真的没事。等下也请你转告陈老罗老和聂老师他们。我知道你是他们派来的,想观察一下我现在的精神状况,随带看一下有没有必要来做我的思想工作。你告诉他们请他们放心,一盘输棋并不能影响我什么。我现在的情况一切都好,不瞒你说吧。等我上盘棋领教过李石佛的手段后,我现在反而更有信心了。”
张大记者仔细观察李小强的表情,确定他不似作伪:
“那就好,那就好,小强你也知道,像这样的心理调节,其实主要都是靠自己,别人是很难帮上什么忙的。陈老罗老他们是在为你担心,但是他们现在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他们才会派我来刺探一下军情。现在见你这样。那我也就放心了。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当上盘棋大家都见识了李石佛的手段后,大家都了解了李石佛的厉害。他起码比大家认为的李石佛更厉害。这我就搞不懂了,你怎么说你现在反而更有信心呢?”
“嗯。这种感觉我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