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先生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上天排到人间的棋待诏。。。”(。)
ps: 说两句:
1:这一章写得有点割裂,请大家别见怪。谨以本章纪念仙逝的吴清源先生。
2:作者其实是在上传了昨天的章节以后,才知道吴先生仙逝的消息的。这章码起来也非常艰难。在本章节中,其实也剽窃了很多棋友的“原创”。因此特地在这里说明一下。假如这位棋友也看本书的话,希望他不要怪我。因为他写的这段话我非常喜欢,所以我几乎是全文引用。
3:按照本书的正常进行,最近是要介绍一下加藤正夫的棋风特点。考虑到加藤先生在90年代后期有个小爆发,那个时候再找机会介绍一下吧。
4:最后就来个俗一点的吧。现在是月初,希望大家多多投票支持。特别是保底月票和推荐票什么的。多往本书上砸一点吧,别让本书的成绩太难看了。谢谢大家!
第三五八章 宿命的对决()
“。。。半目!我认为这不是李石佛幸运的半目,也不是赵治勋先生没有运气输掉的半目。可能在中盘后的某一刻起。。对!可能就是我们刚才觉得有点怪异的那2步棋。事后看来,那2步棋真是好棋。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个半目已经就被确定。从后面的进程我们能够看得很明白:赵治勋先生清清楚楚地在李石佛半目的网里挣扎,可惜的是,他最终还是就范了。。。”
这是在中国棋院内部的一个小型挂盘讲解大厅。目前正在挂盘讲解的是李小强。看他那个样子,他好像正在对“赵李之战”最后的决胜局做着“总结陈词”。
当李小强以2比0的比分击败加藤正夫先生以后。在京城进行的这最后一盘比赛其实没有中国人什么事了。不过这毕竟是中国棋院开张后首次承办世界大赛。而且这场比赛的规格很高,是世界大赛的半决赛。这场比赛的看点也有。因此依然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不过对于众多的中国棋迷来说,大家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场比赛了。尤其是当李小强再次闯入决赛以后。
“是“富士通杯”决赛重演,赵治勋先生获得向李小强复仇的机会?还是世界棋坛上演“青春风暴”呢。。。”
诸如此类的标题充塞于国内的各大新闻媒体。
可能也就是出于这种轻松的心态,也不知道是哪位想出来的馊主意,李小强估计:华领队的嫌疑最大。他建议让李小强来讲解这盘赵治勋和李石佛的比赛。反正在这两个人当中,肯定有一位能够成为李小强决赛的对手。那么让李小强提前讲解对手的对局,那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大家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这个好玩。因此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李小强才走上这个解说台的。
当然,这个毕竟是外国人之间的比赛,因此中国棋院并没有大张旗鼓。挂盘讲解的地方也选择了一个比较小的房间来举行。混进中国棋院来听李小强讲解的棋迷虽然有。但是人数并不多,大多都是非常资深的棋迷。相比之下,反倒是围棋圈内的人士居多。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李小强讲棋的过程中。倒有不少日韩的电视记者在来回穿梭。原来对于日韩两国的围棋界来说。他们对这盘比赛就非常重视了。他们都会对这盘比赛进行电视直播。比如现在在日本,就是由石田芳夫九段在电视上讲解这盘比赛。他在讲解的时候,他就经常可以转述李小强的意见。比如他在讲解的时候,他就可能这样说:
“对于目前的形势,我的判断是这样的。。。但是根据比赛现场传来的消息:中国的李桑判断又是不同。他摆出了一个不同的下法,他的判断又是如何如何。。。”
到了下午5点多钟,赵治勋和李石佛的比赛终于下完了。这样一来,李小强的讲解工作也终于接近了尾声。
“听过你的讲解后,尽管我的心里早就有了准备。不过说实话,当真正确认赵治勋先生已经输掉这场比赛后,我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才多长时间啊!就在不久以前,赵先生在我心目中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怎么就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你们两位就分别把他击败了呢。我有种偶像被击落的感觉。小强,我很想问你一下:李石佛的技术特点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他到底强大在什么地方呢?”
说这话的是国家队的张璇七段。她也是李小强现在的讲棋搭档。在真实的历史中,现在的张璇好像应该是跑日本留学了。不过今世不知道为什么,张璇并没有这样做,她依然留在国内。
由于年龄和段位的关系,李小强本来是需要称呼人家一声“张老师”的。不过考虑到她是未来的常夫人。那么李小强这声“老师”是无论如何都叫不出口。不仅如此,其实现在常韧圣他们看到张璇的时候,也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张老师”。每当李小强看到这种情形,他都憋不住想笑。
好在现在的李小强也不怕被人说他没有礼貌了。的确,这就像这盘棋的挂盘讲解一样。那肯定是李小强充当“主讲”的角色。而未来的常夫人呢,她很自然的就会把自己摆在“捧哏”的位置上。
“他的棋。。。抱歉。他的棋我现在还真的说不清楚,我也弄不清楚他围棋中的秘密。我这样和大家说说我的感受吧,大家都知道,李石佛最强的是他的官子。他的官子。好像能把中盘以后变小的棋盘又给放大了,或者说,他给围棋的均衡增加了一个小数点的精密度。他的那种下法,很可能让均衡的围棋达到一个极限。。。”
“哎呀,听你这样一说,你好像对他的评价很高嘛!听你话里面的意思。他的这种下法,好像都能够达到开宗立派的高度了。他,他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是的,我一直有一种感觉,李石佛最大的长处,可能是他那种更科学的官子。而运用这种下法的前提,是更精确的形势判断。在这之前,是很少像他那样思考围棋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说他是开宗立派也不为过。”
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周围有很多围棋界的专业人士。这也是李小强第1次公开说出自己对李石佛围棋的认识。不过很可惜的是,李小强的话未必有多少人听得进去。
是的,因为李小强说的是围棋。是拥有几千年道艺的围棋,是世界上最为悠久和灿烂的围棋!围棋散发出来的理想和哲学的气息,能够迷惑大多数人的眼睛。能够压倒现实的非情。让人无法相信一位16岁少年说的话。
虽然说这位少年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冠军。甚至有很多人认为,他很可能很快就能拥有自己的第二个。不过他说出来的话,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不敢相信。
“呵呵,我怎么感觉小强你现在是在打心理战呢?你把李石佛拔那么高,又摆出一副很了解他的样子。如果你这话传到人家的耳里。你这不是给人家施加了心理压力吗?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哈哈哈哈,我们小强果然不亏是棋盘上的巫师啊。大家看大家看,这不决赛还没有开始吗,我们小强就提前放出一个大招了。。。”
“就是就是啊,我们的小强。那是狡猾狡猾滴。。。”
听到张璇说出那句话以后,现场的气氛变的活跃。大厅了响起了一片欢快的笑声。在这个时候,李小强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说话好像是搞错了地方。
这个是什么地方呢?这个是自己的主场!有那么多棋迷跑来听自己的讲解。他们是冲着赵治勋和李石佛来的吗?不是的,他们是冲着自己来的!在这些中国棋迷心目中,无论今天是谁胜出,也无论这个对手有多厉害。他也只是李小强的对手而已。是中国棋手的对手而已!
“小强,今天的挂盘讲解我看就到这里吧。我代表广大棋迷感谢你的精彩解说。那么我现在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看你现在决赛的对手也已经确定了。我看你还是面对广大的棋迷。自己展望一下最后的决赛吧。。。”
必须承认,其实下围棋的人都很聪明。比如现在的张璇,她就能够很好的把控现场的气氛。然后问出来棋迷最想听的问题。在这样的场合,那李小强肯定也不会让大家失望。在这时候,只见他微笑着对棋迷说道:
“。。。我刚才说了,李石佛很强,我并没有赢他的把握。我也承认,正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我和李石佛的竞争,应该会是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么对于我们俩的第1次碰撞。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不行不行,小强你现在也学会说这些客套话了,我们想听点干货。。”
面对现场棋迷表示的不满,李小强继续说道:
“好吧,那我现在就跟大家说实话吧。大家知道,我和藤泽秀行先生的关系很好。他老先生很早的时候就很看得起我,那么为了报答他,我是不会让他的预言落空的。。。”
“哈哈哈哈。。。”
听到李小强这样回答后,现场的棋迷再次笑了起来。当然,凡是都有例外。比如在今天的现场。尽管今天来场的大多都是资深棋迷。但是也有一两位菜鸟棋迷混进来的。
“藤泽秀行先生说过什么预言呢。。。”
当这个话还没有问完的时候,自然就遭到了周围棋迷的白眼和鄙视:
“你这个笨蛋,那当然就是秀行先生早几年前说过的“名言”:李小强第一,李石佛第二嘛。。。”
第3届“东洋证券杯”在中国棋院的比赛就这样全部结束了。不管最后的结果有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也不管大家产生多大的“不真实感”。两位16岁的少年杀出重围。由他们来争夺职业围棋世界冠军的情形终于出现了。
特别是本次“东洋证券杯”,在当代顶尖高手几乎全部出动的情况下,李小强和李石佛的脱颖而出更是让人无话可说。接下来的,自然就是看他们两位的表演了。
“小强,你看我这次的文章标题怎么样?”
在比赛结束后的第2天,张大记者兴冲冲的找到李小强。李小强接过来一看:
“世界棋坛即将上演青春风暴。。。”
要说当李小强和李石佛会师决赛后。那别说是中韩媒体了。就连日本围棋媒体也只能用上类似于这样的标题。
“我说张大记者。你这次的标题虽然也算是中规中矩。但是要我看啊,你这个标题也太平常了。我建议你最好换一个吧”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标题不错啊,要不你自己取一个。。。”
为什么?要说人家李石佛现在才是“青春”。而李小强呢,他就一心理上的中年大叔。因此当他看到这种标题的时候,多多少少总会有一点别扭的。当然,他这个话肯定不会说给张大记者听:
“唉,就算你用上什么“巫师斗石佛”之类的标题都行。反正就别提什么青春风暴。。。”
“不行不行,什么“巫师斗石佛”实在是太俗了。这体现不出我张大记者的水平。。。对了,我现在突然想到一个,你说用“宿命的对决”怎么样?”
“宿命的对决!”
听到张大记者的话以后,李小强突然一愣。在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很多事情。
“小强,小强,你怎么了?”
“咳咳,没什么,哈哈你太有才了,看来你现在也有长进嘛。我和他,可能还真是宿命的相逢。。。”(。)
第三五九章 可能出现的“躺枪”()
1991年12月初,李小强和李石佛分别击败加藤正夫和赵治勋,会师于第3届“东洋证券杯”的决赛。不管是外界说的“青春对决”也好,还是李小强自己认为的“宿命对决”也好。那么对于李小强来说,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是精心备战的时间了。
说实话,其实在李小强自己的心目中,他也不认为现在的李石佛就已经比日本的“六超”他们强。但是真正要和这个对手交手的时候,李小强的心态还是不一样的。
这要怎么说呢?当李小强碰到日本“六超”的时候,他在比赛中虽然也会竭尽全力,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比赛赢了下来。但是在李小强的内心,他其实一直没有把“六超”当成自己真正的对手。
必须指出的是,李小强倒并没有看不起“六超”的意思。毕竟“六超”的年龄就摆在那里,他们的巅峰期也只剩下这最后几年了。再说李小强还带来一点前世棋迷的心态,因此当他在比赛中碰到“六超”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有一点“领教”的心态,“争胜负”的心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烈。反正李小强在比赛的时候,他从来就不用考虑输了以后会怎么怎么样的。其实他在比赛中的很多心思,就是想领略一下他们的棋到底有多强?
事情有趣就有趣在这个地方:其实这在不知不觉中,李小强在比赛中的心态反而更好。最起码在外界看来,当李小强面对强手的时候,他的表现非常沉稳。在他的比赛中,他好像就从来没有什么棋不敢下的。给人一种“敢打敢拼”的感觉。他好像就从来不会因为什么“大胜负”的原因而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
必须承认,很可能就是李小强的这种心态,才让他在比赛的时候总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创造一个接一个在外人看来的“奇迹”。到了现在这个时候,
“李小强有大将之风!”
这差不多已经成了世界棋坛的共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李小强即将面对的,是李石佛!这是李小强一直以来的假想敌。是李小强心目中真正的对手,而且可能是长期的对手。那么在李小强的内心。他肯定不会只是想“领教”那么简单的。
李小强现在的这种心态,其实也体现在他的备战上面。现在距离决赛的时间还有一个月左右。李小强自然是一直留在中国棋院备战。从表面上看,大家自然是觉察不到什么异样。只有围棋队这些人才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李小强对于即将到来的决赛,他好像异常的重视。他平时摆棋的时间明显增多。他做的各种准备也更加充分,更重要的是,他平时“发呆”的次数也明显增多。
用一个词来形容:最近一段时间的李小强,他好像明显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要说李小强那也是经过了“大场面”的。比如在“富士通杯”决赛以前,李小强也是一直留在京城备战。但是在那个时候。大家就看不到李小强现在这个样子了。在那个时候,都是别人替李小强紧张,而李小强自己呢?他那时总是一副风淡云轻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要说那个时候还是李小强的“第1次”。在大家看来,“第1次”时候的李小强反倒很淡定,他并没有亢奋成现在这样。因此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最近一段时间的李小强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小强现在的表现自然是落入了管理层的眼里。对于李小强现在的状况,管理层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从表面上看,李小强现在的表现是好事啊,他目前正在积极备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一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模样。这当然是让人无法指责的。
可是这种感觉其实是很微妙的。比如大家看惯了李小强平时淡定的样子,而他就用那种状态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那么作为旁观者来说,那当然是不希望李小强改变原来的那种状态。
不过总的来说,大家对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