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李小强认为:适当的时候远离围棋中心,对于自己的围棋修行未必是有害的。与此相反,对于自己这个重生者来说,这样做可能更有利一些!

    李小强的理由非常简单,在一定的时间内,远离职业围棋的世界。这可能更有利于自己的思考,有利于自己加深对围棋的理解。

    这不是李小强在狂妄自大,也不是他在标新立异。李小强认为,自己的想法,应该是非常有道理的。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的做法应该非常“科学”。

    一个人的围棋水平,或者说一个人的“棋力”,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样的问题看上去好像很玄乎,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李小强认为,所谓“棋力”,无非就是“基本功”加“行棋思路”而已。不管你的围棋天赋如何,不管你是职业高手还是业余爱好者。任何人的“棋力”,如果简单的大而化之,应该都是由这两部分组成。

    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对于围棋中的“基本功”,怎样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关于这一点,人们应该是有共识的。特别是职业围棋,它和业余围棋区别的最重要一个特征,就是对“基本功”的要求,划出了一个相当高的基准线。例如后世的业余6段和职业初段,他们对于围棋的理解,应该是没有什么差距的。真正将两者分割开来的,还是围棋的基本功。

    只是很可惜,人们虽然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不过对于“基本功”的理解,好像产生了很大的偏差。李小强甚至认为,韩国围棋强盛了几十年的时间,除了因为他们出现了几位天赋卓绝的领军人物之外。他们的强大,还是强大在“基本功”上面。

    这样的看法好像有点匪夷所思,韩国棋手下出的棋,往往给人一种“棋形不正”的印象。几十年来,这点一直被围棋界所诟病。他们那样的棋,怎么反而是“基本功”好的表现呢?李小强认为,只要认真品味和比较一下,自己的这个看法,应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李小强一直认为,后世所谓的“韩国流”,还是脱胎于日本围棋理论。它本身是并没有自成体系的。而韩国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破坏”!

    日本人在追求“棋道”的道路上走了几百年。他们的成就谁都无法否认,确实也是成果丰硕。不过日本围棋也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太追求“正道”了。而忽略了对“邪道”的认识,表面上看,追求围棋的“正道”,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由于中国围棋一直也在学习日本围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围棋的这个缺陷,大家也一直没有发现。直到“韩国流”的出现。才给大家补上了这一课。

    到了后世。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当韩国棋手下出一步“棋形不正”的棋后,被中日围棋界大加指责。哪怕韩国棋手凭借这步棋赢了一盘棋后,通过后面的复盘研究,大家也可以找出这步棋的很多破绽和漏洞。甚至可以得出很明确的结论:韩国棋手的这步棋,无论如何都不算是好棋云云。

    的确,通过后面的研究,中日围棋界的研究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他们的这步棋,很可能就是“邪道”。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中日围棋界往往输得不服气,认为又被韩国棋手“搅局”成功了。如果中日棋手应对正确的话,那么结果就会如何如何。。。

    这样的情况,在后面的几十年出现过很多次吧?让李小强遗憾的是。在很多的报道中,他只看到了中日围棋界的“不服气”,而没有看到反思。就算有一些“反思”,好像也“反思”错了地方。

    李小强一直认为,碰到这样的事情。与其在其他方面找原因,不如反思一下“基本功”的问题吧。

    大家下围棋的时候,追求“棋之正道”当然不会错。但是仅仅知道“正解”,并不能说明这个人的“基本功”就是好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日棋手的欠缺,或者说中日棋手的短板,往往就体现在这种地方。

    例如具体到某一个变化,对于其中的一步棋,很可能中日围棋界早就有定论:在这个时候,下在a处,是正解,而下在其他地方,那就是邪道。好吧,我们就当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我们也同时相信,围棋界既然敢下这样的结论,对于这个变化肯定也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说中日围棋界对“邪道”一点都不了解,那也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出于对“棋道”的追求,中日围棋界往往只对下在a处的变化敢兴趣,对这里的变化研究很深。如果人家下在b处呢,c处呢?不能说没有研究,而是研究得比较浅而已。而“韩国流”不一样,他们的“正邪观念”非常淡薄。无论是“正道”还是“邪道”,他们都是一视同仁。更有甚者,有部分棋手往往对邪道更感兴趣。。。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对于一个具体变化,有一个“正道”和若干个“邪道”。由于围棋理念的不同。中日棋手可能对“正道”研究了50步,而对其他若干“邪道”都只是研究了20步。而韩国棋手呢?他其实也知道某步棋是“正道”。不过他的研究没有中日棋手那么深,对于“正道”,他只研究了30步,而对其他若干“邪道”,可能都研究了40步以上。。。

    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当韩国棋手下出一步“棋形不正”的棋。当韩国棋手凭借这步棋赢下一盘棋。仅仅埋怨人家在“搅局”,鄙视人家“不走正道”。这样就够了吗?很显然,这样是不够的。中日围棋界真正应该反思的,还是“基本功”的问题。只有对各种“邪道”也烂熟于心,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幸运的是,中国围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把这一课补上了,而到了那个时候,韩国围棋想在“基本功”上面占中国棋手的便宜,已经没有可能,这样一来,韩国围棋最大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李小强认为:围棋中的各种“邪道”,其实也属于围棋基本功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这个年代的中日棋手是有很大欠缺的。哪怕强如聂旋风和日本“六超”,他们对围棋的理解虽然已经到了一个很高深的地步,但是因为这方面的欠缺。对于围棋的巅峰应该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李小强知道归知道,不过这样的话,在这个年代打死他也不会说出来的。这倒不是李小强自私。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为李小强想想,他现在就一少年,虽然在围棋界小有名气了。如果他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聂旋风和日本六超对一些围棋邪路上的东西研究不深,他们的围棋基本功不过关。。。”

    如果是这样的话,李小强根本就没有资格做自己的围棋梦。他就是一个脑残。

    当然,对于前辈的围棋理念影响不了,不过对自己的同龄人,李小强还是想办法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对于国少队这帮棋手。李小强经常在那里兜售自己的围棋理念。而在这其中。李小强又最喜欢“欺负”常韧圣这个老实孩子。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围棋界再也没有出现“七小龙”的说法了。取而代之的是“八骏”。最有意思的是张大记者,他在自己某一篇文章中,为了形容中国围棋的“大好形势”。想出了一个“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拉风提法。据说就是因为这个提法。让张志东首次受到了他们总编的表扬,为此他还洋洋得意了好长一段时间。而他的这个提法,也渐渐被很多人接受了。

    而李小强,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八骏”中 “一马当先”的那个人。李小强喜欢“欺负”常韧圣,那倒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李小强一直认为,凭借常韧圣的天赋,凭借他的刻苦和努力,假如他对围棋中的邪道了解得更多一点。“抗打击能力”更强一点。那么在将来的中韩围棋对抗中,常韧圣的成就一定更大。哪怕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李小强也愿意给予无私的帮助。

    当然,帮助别人是一回事,自己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当李小强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他再次远离职业围棋的世界。正如马小飞说的那样,有很多人都对他的修行方法来了兴趣,并且都在静静的观察和等待。想看看李小强的“回家**”,到底有没有用?

    而李小强自己同样也非常期待,当他离开京城的时候,同样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训练方案。自己这个训练方法有没有用,就依靠2个月后的“名人战”最后决战来检验实际效果了。

    李小强对于自己想出来的独特方法,那是非常充满信心。同时,当他回到家乡以后,李小强的心情一直不错。套用一句非常俗的话,用“好心情天天相伴”来形容都不过分。

    李小强的好心情来源于林梦雨!

    当李小强在误打误撞下,下出了一步精彩绝伦的“试应手”以后。李小强和林梦雨的“浪漫故事”就不知不觉在翠微中学中流传开了。两人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不过大家仿佛都认定了“李小强对林梦雨有好感”这个现实。作为两位直接“当事人”。李小强当然一直都算是一位大名人,而林梦雨以往都是一位籍籍无名的中学生。通过“老鼠偷油”的事件以后,仿佛在一夜之间,“未来美女”好像也成了学校中的大名人。

    例如赵大宝的姐姐赵芹芹,当她知道李小强的这个八卦故事以后,还特意兴致勃勃的跑去围观了一次林梦雨。等她“围观”回来,彪悍的赵芹芹首次没有对李小强恶语相向。与此相反,赵芹芹还对李小强竖起了大拇指。一副“算你小子有眼光”的表情。

    对于赵芹芹的举动,李小强心里得意。他知道赵芹芹的意思。与其说赵芹芹在表扬自己的“手段高明”,不如说她在夸奖自己的“目光长远”更靠谱一些。

    当升入高中以后,林梦雨正在渐渐褪去从前的青涩,出落得愈发美丽动人了。当林梦雨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大家才突然发现:

    “原来的那个黄毛丫头,怎么就变成一位美人胚子了?”

    自然而然,拥有“独到眼光”的李小强,当然值得赵芹芹竖起大拇指。很显然,这也是李小强心里得意的原因。要真的较起真来。在整个事情中,李小强根本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

    他的“试应手”,是在误打误撞下实现的,根本就。是一种“假浪漫主义”,而他的“目光长远”那就更是不值一提了。如果他不是重生者,以他那点审美能力,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美人胚子”。当然,这一切都无法影响李小强的好心情。这是当然的,人性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的优点,那么当被人表扬他真正优点的时候,他没有什么好高兴的。

    例如李小强,如果现在有人表扬他“聪明”,“围棋很厉害!”,那他肯定毫无反应。只有这种情况,这些东西明明是他欠缺的,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误打误撞下,被人误解为他的优点。那他才会沾沾自喜。

    必须承认,“装逼”永远都是人类最有意思的恶趣味之一。而现在的李小强,明显就处在这样的一种情绪中。

    “嗯,不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好,我的“试应手”总算是下出来了。当然,这和下围棋的道理是一样的,仅仅会玩“试应手”,还不能算是一位围棋高手。后面的处理方法,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水平。例如我和未来美女的关系,现在还处在一种初级的暧昧阶段,而后面我要做的,就要想个办法让这种关系明确下来了。。对对,关键是落实!那谁谁谁就曾经说过,只有落实了,一件工作才算有效的。而我后面要做的工作,就是想办法乘热打铁,让未来美女成为我的正牌女友了。。。”

    这天,在翠微中学高一年级的某间教室中。在下午的一次课间活动时间。李小强再次习惯性的走神了。他沉浸在自己无限美好的yy当中。不过很可惜,他的美梦并没有做多久。赵大宝的声音把他拉回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哈哈哈,我说小胖,你老实交代,你和这位日本女孩是怎么回事?啧啧,真看不出来啊,原来你这么厉害啊。。。”

    李小强转眼看去,只见赵大宝兴冲冲的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本围棋杂志,正对着自己在挤眉弄眼。李小强眼尖,他甚至看到杂志上登载着自己和梅泽由香里下指导棋的大幅照片。

    在这一刻,李小强目瞪口呆。他突然发现,真正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

第二五六章 玲珑() 
在这个下午的课间活动时间,赵大宝抱着两本围棋杂志兴冲冲的走进教室。由于种种因素,在目前这个年代,围棋这种游戏在这个小县城非常盛行,因此围棋书籍和围棋杂志在翠微中学非常常见。

    围棋书籍先不去说它,在这个年代的中国,最有名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围棋杂志当然只有两本:其中一本,就是中国围棋协会主编的“围棋天地”。这本杂志,应该算是中国围棋的“官方杂志”。而另外一本,当然就是历史更悠久,在某种程度上更有文化底蕴的申城“围棋”杂志。

    赵大宝拿进来的,就是最新一期的这两本杂志。

    虽然号称是“最新”,不过在这个年代,媒体在资讯速度方面还是非常落后的。这不,目前第4届擂台赛都已经全部结束了。可是当一名围棋爱好者拿到“最新”一期围棋杂志的时候,上面登载的全部是“旧闻”。

    比如赵大宝拿进来的这两本,其报道的重点,那还是一个半月以前李小强和武官正树在擂台赛上的比赛。想想后世的网络时代,这种事情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在这个年代,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李小强“抢”过赵大宝手中的这两本杂志,大致浏览了一下。很明显,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那两场擂台赛的比赛,理所当然的成为这两本杂志报道的重点。篇幅占了整个杂志的三分之一左右,不仅有对局详解,也有种种比赛花絮。

    让李小强意外的是:这一期的杂志,“比赛花絮”还特别多。例如李小强对梅泽由香里的指导棋,还有李小强和吴先生的会面,当然都算是那次比赛的花絮。在两本杂志都有报道,且占了不小的篇幅。

    李小强仔细想想,倒也觉得这种情况属于情有可原。不管怎么说,在那两场比赛中。李小强和俞彬都输了。作为专业的围棋杂志,棋局的内容当然是报道的重点。不过杂志的编辑和围棋记者也有情感,把两位中国棋手的输棋报道得特别详细,他们内心肯定也是不怎么情愿的。这下好了。既然“正文”的内容不够,那没有办法,只好“花絮”来凑。

    例如申城的“围棋”杂志,用了很长的篇幅来报道李小强和吴大师的会面和交谈。文章的执笔者,当然就是国内的头号“小强粉”,张志东张大记者。在那篇报道中,张大记者极尽肉麻夸张之能事,就差把两人的会面写成“历史性的会面”了。

    在张大记者的这篇文章中,他理所当然的把李小强看成新一代的领军人物。甚至是新世纪的围棋领军人物。而吴清源吴先生,那毫无疑问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棋士。没有之一!

    这样一来,通过张大记者的妙笔生花和刻意引导,确实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哪怕就是李小强自己看了,都有点飘飘然。被张志东这一记马屁拍得很舒服。

    当然,对于张大记者的文章。李小强还是觉得有点肤浅。李小强甚至觉得,张志东根本没有说到点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