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子霄此时当然知道,他想要贩卖私盐牟利,根本没多大可能。
上一次,在扬州的时候,李子霄就曾受到德王雇佣,打击过私盐贩卖。
相比起那些经营了上百年的盐商,他贩卖私盐,根本就没有优势,所以一开始,贩卖私盐,就是被李子霄放弃的。
但是,此时的李子霄却神秘的,笑道:“你们说,若是我能把手中这包粗盐变成精盐,能不能赚钱?”
“什么?”
这下子轮到关明夕和林雨落两女,惊呼起来。
关明夕的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连连摇头道:“这不可能,老爷莫不是在诓骗妾身,将粗盐变成精盐之法,简直闻所未闻?
那些大盐商都没这个本事,这简直和点石成金没什么区别了,粗盐变精盐,那岂不是几文钱变成了一百多文嘛!太夸张了。”
“是啊,明夕说的没错,妾身也不相信。”林雨落附和道。
也难怪两女会不相信,要是粗盐真的能够变成精盐,这么暴利的买卖,那些盐商怎么可能放过。
看到两女不相信的表情。李子霄又嘿嘿的笑了起来神秘的说道:“你们跟我来,现在你家老爷就让你们见证一个奇迹!”
刚刚李子霄想到的发财大计,就是提炼精盐,用粗盐提炼精盐!
既然贩卖粗盐不赚钱,那他就贩卖稀有的精盐,反正他知道大规模产出精盐的办法。
只要他手里有大量的精盐,就不愁夺不回市场,大不了就打价格战,别人的精盐卖一百多文一斤,我就买五十、六十文一斤,我看老百姓买谁的。
而且,李子霄手里有军队,就意味着他不怕那些盐商跟他耍混,玩硬的,只能跟他正常竞争。
但正常竞争他怕谁,到时候败的一定是那些盐商,最后那些盐商想要从李子霄手里拿精盐赚钱,一定会乖乖跑来跪舔他。
至于用粗盐提炼精盐的法子,对于李子霄来说,可谓是十分的简单。
李子霄在后世上中学的时候,就学过这点知识。
在古时,盐的种类,一般有三种,分别是井盐、湖盐和海盐。
其中,井盐的质量最好,也俗称精盐,但是由于它的开采周期过长,且成本高,产量一直也提不上来。
因此,井盐的价格,也是异常的昂贵。
而湖盐的质量,虽然也算是强差人意,但湖盐的产地主要在青海和新疆等地。
不仅路途遥远,运输不便,这一路上的风险,也是异常的高,特别是这些年陕西沦为乱军的大本营,几乎没有商队敢走陕西了。
可是走陕西这条路,正是青海盐贩入中原以及沿海的最近路线,现在很多盐商值得走蜀道,那道路真心难走。
而质量最差就是海盐了,它是人们利用阳光,来暴晒海水,或者是用火来烘烤制成。
质量差不说,一些黑心的盐贩子,甚至还要在这些粗盐里,混上泥沙来谋取利益。
不过由于海盐生产方便,价格便宜,它也是绝大部分普通民众使用的盐类,也就是李子霄见到的粗盐。
李子霄一路小跑来到了,内院中的一个小厨房里,两女也是姗姗来迟。
到了厨房后,李子霄立刻把两名正在在厨房里干活的老妈子,赶了出去,并严令若无他的命令,绝对不许任何人进来。
把人赶走后,李子霄立刻忙碌了起来。
他先是找来了一个小锅,倒上了小半锅水,然后把手里的那包粗盐,倒进锅里后,用筷子不停的搅拌。
待到粗盐完全溶解到水里后,他又取来了一块棉布,放在一个大碗上,然后把锅里的水,倒进了大碗里过滤。
等到李子霄把盐水,倒进大碗里过滤后,棉布上立刻就呈现出了了许多杂质。
接着,李子霄又把过滤好的盐水,重新倒进小锅里,放到灶台上开始用猛火。
他又拿着一根不知从哪顺来的木棍,在锅里使劲的搅拌着。
随着水份的渐渐蒸发,不一会儿盐水就变得稠密了起来,锅沿上也结了一层雪白的盐花。
再后来盐水变成了浆糊状,当锅里的水完全烧干时,盐水变成了,像细沙一样细小洁白的白盐。
忙碌的半天的李子霄,顾不得擦去额头冒出上的细汗,伸手就从锅里抓出了一把雪白均匀的细盐,放在了早已看得目瞪口呆的两女面前。
李子霄有些得意的,问道:“雨落,明夕,你们尝尝老爷我弄出的这些精盐,和咱平日里吃的精盐,有什么不同?”
两女强忍着内心中震惊,分别伸出芊芊玉指,沾了点精盐放进嘴里,慢慢的品尝着其中的滋味。
特别是林雨落一直负责厨房,经常下厨做菜,对于这些盐的好坏,更会分辨。
她缓缓的闭上美目,良久才再度睁开,便笑着对李子霄说道:“恭喜老爷,你确实找到了一条发财好路!”
林雨落这番话,算是间接证明,李子霄提炼出来的这些精盐,品质一点都不比外面那些盐商贩卖的精盐差。
“这……,那些精盐转眼就被老爷变成了精盐,虽然分量有所减少,但价值却提升了几十倍,这足以让利润也提升几十倍啊!”
身为商贾之女的关明夕,深知这些年朝廷由于战乱,陕西和四川井盐很难运到江南来。
看看此时江南一带的精盐价格,是多么的昂贵,就可以知道了。
若不是亲眼看见李子霄在自己的面前,将一包廉价的粗盐,提炼成了精盐,她说什么也不会相信,世间竟然会有这么神奇的事情。
关明夕此时郑重的对李子霄,说道:“老爷,妾身没想到你竟然,会这么一门神奇的技巧,能将粗盐变化成精盐。
不过,妾身观这门技法,虽然神奇,但却极为简单,任何人看了一边后,就能学会。
因此,妾身以为若要大规模的生产精盐,咱们就必须择一处隐秘之所,秘密生产,同时老爷派官兵驻守,不让外人打探到秘密。
否则,若是此法泄露出去,老爷的赚钱大计可就要功亏一篑了。”
“当然了,这点你家老爷早就想好对策了!”
李子霄赞许的,看了关明夕一眼,不愧是家学渊源,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李子霄点头说道:“徐州南面二十来里地外,有一座云龙山,那里靠近黄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本来为夫打算在那里再设一处军营的,现在我改主意了,我要在那里建立一个大型的炼制精盐的工厂。
并且,要派一营重兵牢牢把守,绝不允许任何一人擅自出来,只要能给我们数年时间,我们就可以赚取到一笔天大的钱财!”
李子霄没指望这种简单的炼制精盐的法子,能够一直隐秘下去,早晚会被外人知道。
但在没有泄露出去的这段时间里,足够李子霄狠捞一大笔,甚至到时候,李子霄还可以拿这门简单的技术,和那些大盐商做交易。
“老爷切不可大意。”
关明夕继续提醒道:“老爷可知那些江南的盐商,个个都有着天大的神通。
咱们贩卖的精盐数量,若是不多也,就罢了,若是贩卖的精盐数量太多,影响到了他的利益。
他们必然会察觉到,最后便会查到老爷的头上,如此一来,他们必然会对付你,到时候我们不凡与其合作,我们以技术入股……”
“哈哈!明夕果然继承了你父亲的商业头脑,这点你家老爷也想到了,不过不要急,咱们先很赚一笔再说。
真等那些江南盐商知道了,到时候他们自会来求我,要是他们想跟老爷玩硬的,到时候老爷会教他们做人的。
闹到最后,这些盐商还得乖乖的,来找老爷我合作。”
李子霄心情很好,兴奋的说道。
(本章完)
第363章 商业税()
363炼盐场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李子霄说干就干,反正此时部队整编的事情,大体都已经忙完了,剩下的就是新兵训练,这是需要耗费时日的。
部队的琐事,李子霄就全权交给卫宏,此时卫宏已经被李子霄任命为副帅,在负责新兵训练和日常部队琐事处理。
其中,可不包括部队的调动,一队以下的部队调动,卫宏可以不用请示李子霄,但凡调动一队以上士卒,必须有李子霄的手令。
有过后世经历的李子霄知道,军队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任用的手下必须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
李子霄哪怕到了徐州城,整顿徐州都指挥使衙门,那么忙碌的时候,他都坚持每隔两天就到城外大营巡视一次。
绝不能让自己太过疏远部队,这是李子霄一直谨记的,这乱世,手里的枪杆子才是一切。
北征之战结束后,参与此战的戚威,罗超,周大柱等将领,全部被封了官职,李子霄更是给予了大量的赏赐。
有功必赏,这是白龙军的规矩。
而卫宏这个最早跟随李子霄的老人,也被李子霄提拔到了副帅的位置上,李子霄看中的就是卫宏均衡的水平和大局观。
要是轮勇武,他比不过李天霸,罗超,论领兵打仗的谋略,他也比不过戚威,刘重,但论忠心,他绝对是最高的。
单单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足够了,李子霄不可能将部队交给自己不信任的手下。
卫宏之前降服陆远,洪生两人,几乎为白龙军拉起了一个水军营,而李子霄北上痛击鞑子的时候,也是卫宏在后面调度,坐镇。
可以说,卫宏要功劳有功劳,要资历有资历,要忠心有忠心,也是此时李子霄最信任的心腹,提拔他到副帅,白龙军无人有异议。
此时,没有战事,李子霄将军队的事务,交给卫宏掌管后,自己便回到需要整顿衙门事务,以及准备赚钱大计。
至于徐州的民事,李子霄也暂时没去管,反正有邱广明在,此人能力还不错,徐州一直被其经营很好。
而永城作为李子霄的老巢,他并没有放弃,此时在永城还有一营白龙军,毕竟那里众多作坊暂时需要保护。
而永城县令王永,这老家伙很识时务,此时已经坚定的抱住了李子霄的大腿,永城在其治理下也算稳定。
更主要的是,永城经过李子霄两年的经营,开垦了大片荒地,修建了数道水渠,引进了数万流民,分建村落等等措施。
再加上,李子霄干掉了大部分地主,分发土地,承诺三成税赋。
使得去年永城县一年的粮食产量,竟然差点赶上半个徐州府的粮食年产量,着实吓了李子霄一大跳。
百姓第一次在上交完了税赋,以及偿还了白龙军赊给他们的种子,耕牛等物后,手里竟然还有余粮。
这在过去,简直就是难以想象,以往他们在上交完地主的田租之后,估计连过冬的粮食都剩不下多少。
正是因为如此,此时的永城县多大十几万人口,家家都挂着李子霄的画像,百姓更是给李子霄立了长生碑供奉。
在永城县,如果谁要是敢说一句李子霄的坏话,绝对会被周围路过的人群打成狗头。
可以说,永城县是李子霄最扎实的根据地,白龙军上万将士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来自此县。
这种情况下,李子霄绝不可能放弃永城,哪怕它归属河南府,在李子霄调任徐州府后,李子霄依旧留下一营兵马驻守。
对此,河南府衙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假装不知道,谁让此时李子霄风头正劲,没人愿意得罪这样一个实权将军。
钱广元此时被李子霄找了个理由,塞进了邱广明的知府衙门去了,捞了个六品通判做做。
对于李子霄塞个人进入自己的知府衙门,邱广明还真不好意思拒绝,否则和李子霄撕破脸皮,他这徐州知府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而李子霄之所以,将钱广元塞进知府衙门,当时是为了不久之后夺权做准备了。
但这个时候,李子霄给钱广明的命令就是,多看多想,不需要他做什么事,而且李子霄相信,邱广明也不会交给他重要的事情做的。
而当李子霄想出提炼精盐后,去了每隔几日,就到徐州城外大营巡视几圈外,便全身心的投入到炼盐中。
崇祯十二年五月末,这个时候的徐州,天气已经转热。
此时,徐州城南二十来里外的云龙山,这座一向荒寂的土山上,这些日子来了许多人。
他们当中有木匠、铁匠、石匠,以及泥水匠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他们在山上不停的忙碌着,经过上千名工匠一个多月的建设,山上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建筑群。
赵腾此时正站在工地上上,仿佛正在对着一群工匠催促着什么。
一名像是小头目般的工匠,苦着脸说道:“赵大人,现在的工期已经很紧了,要是再加快进度,小人真的是赶不过来啊!”
赵腾板着脸,说道:“不行,再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继续完成所有建筑的建设,到时候会里立马开工了。
这是将军下达的死命令,你们一定要在十日之内完成,否则本官受罚,你们也逃不了。”
“赵大人!”
这名工头急得差点要给赵腾跪下了,他焦急的说道:“真不行啊,盖作坊那可是大事,小人可不敢马虎,真的快不了。
我手头就这点工匠,要是因为求快,造出的作坊房子不合格,日后出现问题,小的怎么对得起将军啊!”
“真的不能再快了?”
赵腾看到这名工匠,快要哭出来的神情,心下也信了八成,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实在是,这是他被李子霄从白龙军调出来,重点吩咐完成的任务。
难得得到李子霄的赏识,赵腾当然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将心思都放在这个任务上了。
赵腾沉吟了一会儿,又缓缓对那个工匠头,问道:“若是本官再给你添加五百人手呢?”
“再给小人添加人手?”
这名工匠头脸色一喜,想了想答道:“您若是再给小人添加五百人手的话,那倒可以试一试。”
“不是试一试,是一定要按期完成。”
赵腾肃然道:“这个工期确实是很紧,但是只要你们能保证质量,如期完成的话,大将军已经下令了,会给你们的赏钱加倍。”
“此话当真?”
这个工匠头一听到,赵腾这最后一句话,眼里顿时闪动着亮光,赶紧说道:“若果真如此,小人也拼了。
小人多辛苦一下,也让手下人多辛苦一下,一定按期保质保量的,把这些房子作坊盖好。”
白龙军招募这些工匠干活,都是支付银子和粮食,甚至是猪肉牲畜的,而且待遇特别丰厚。
赵腾不禁晒然的,笑道:“好了,你们赶紧做事吧,本官再四处看看。”
说完,赵腾又开始在山上巡视起来。
云龙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也足以容纳两三千人,在这里做事。
李子霄把提炼粗盐的地方,放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距离徐州城够近,而且易守难攻,而且隐蔽。
为此,李子霄还派了五百士卒,驻扎在山脚下,把云龙山牢牢包围了起来,绝不允许云龙山上的任何一个人下来,更不许其他人随意上去。
到目前为止,李子霄已经挑选了八百户流民,并和他们签了契约。
契约中规定,他们要在云龙山上至少要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