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朱子清一下被问住了,作为一个文人,他还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李小平并不是故意卖关子,也不是故意吊他胃口,所以直接就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一个文人来说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开创流派。”
“你们……丑陋流派,我终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了。”朱子清又不笨,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岂能想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康夫这些人虽然都已经功成名就,在业内拥有巨大声望。但都面临一个困境,上面有前人大山般压着,本身又面临瓶颈。想突破实在太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另辟蹊径。”李小平接着说道:
“然后他们在《丑陋》上看到了突破的可能性,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中国。
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们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看法,才发现原来丑陋这个题材还有这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于是我们就一拍即合决定组建丑陋学派。”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算是每一个文人最大的梦想了。这三者不要说全部都能做到,哪怕做到任何一个,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松下康夫几人已经功成名就,在各自领域都是一方旗帜性人物。但他们都没办法摆脱前人的窠臼,不管多么努力,都是在为前人打补丁。
看起来享誉一时,身后就不好说了。青史留名也有很多种,有一种是一笔带过,有一种是浓墨重彩。
松下康夫等人的追求就是在史书上占据更多的笔墨。成一家之言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但成一家之言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从古至今,能成一家之言的凤毛麟角。
陈启明的《论语正义》是,高析的《论语解析》是,朱子清的《文化苦旅》算是触摸到了门槛,《论语别裁》标志着成一方大家。
他们是在正统文学下自成一家流派。
《丑陋》如果真成学派,算是剑走偏锋。不入主流,但也弥足珍贵,足够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作为学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肯定能留下重重的一笔。
“开创学派是好事儿,可是找我过来还搞个什么标准出来是什么意思?”朱子清问道。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虽然是合作关系,但内部也存在竞争,谁都想当学派的领袖。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只能找你这个创意人来当精神领袖。”李小平无奈的说道。
朱子清也是无语,这学派还没影呢就开始争权夺利了,你们确信这个学派能发展壮大?
“虽然丑陋最初是我提议的,但研究发展都是你们在做,我基本没有什么贡献。把最大的功劳让给我,你们愿意?”
“你以为你这个精神领袖是白当的?”李小平笑道:
“一个学派想发展壮大,要快速传播,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足够优秀的作品以及足够影响力的成员。你朱子清不管是在学界还是在普通人中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让你当精神领袖,可谓是一举多得。”
说白了就是要借助朱子清的名声壮大丑陋学派的声势。被利用了,朱子清生气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复杂。
成一家之言,这是所有文人的追求,朱子清也不例外。
虽然已经有了《文化苦旅》和《论语别裁》,但这种学派开创者的名头绝对没有人嫌多。
至于这些人能不能把所谓的丑陋学派搞起来,他是一点都不怀疑的。通过刚才的交流他能看得出来,这些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对丑陋是真的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想法。
经过发展完善,拥有更深含义的丑陋一旦成型。到时候《丑陋的岛国人》、《丑陋的美帝人》等等作品同时问世相互声援,将会在学界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
声势被炒作起来,拥有完整的学术思想以及创作标准,丑陋学派必将势不可挡。
而作为学派的创意人、精神领袖、标准的制定者,朱子清将获得更大的好处。
可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朱子清付出的是名声,收获的是更大的名声。
同时,这件事儿也再次为他敲响了警钟。
不可否认,作为穿越众,拥有一个世界的知识。哪怕他不停的提醒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里,难免会产生一些骄傲自得的情绪。
今天,这些人为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哪怕前世他在孤陋寡闻,也知道《丑陋》并没有形成什么学派,反而因为原著过于消极,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列为禁书。
在这个世界,《丑陋》才出现一两年,就有人要以此创建学派了。还不是空想空谈,而是有依有据切切实实的在行动。
这一事实再次告诉他,‘土著’并不土,他这个穿越者实在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如果不抓紧学习提高真实水平,光靠前世的东西是走不远的。
怀着复杂的心情,朱子清返回了自己的住处。接下来几天他什么事情都没做,每天都去李小平家听他们交流,观察事情的进展。
毕竟这是关乎声誉的大事儿,他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好处不是那么容易拿的,万一失败了呢?
虽然他还有《文化苦旅》和《论语别裁》支撑,不至于一蹶不振。但失败总归是失败,没有人愿意失败。
了解的多了,他的心才算逐渐放进了肚子里。这些人确实不简单,也都是真的在把这件事儿当成生死大事在做,而不是在玩笑。
随着交流,新丑陋的大体框架逐渐完善。朱子清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可行性非常大。
他在这里为新流派的事情忙碌,外界也没闲着。
关于朱子清被武大开除的事情也是逐渐发酵。和之前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情起朱子清,认为情有可原,武大的处理办法太简单粗暴了。
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出现一股风潮,号召大家去武大官网请愿,让他们收回处罚决定。
当然,相应的人并不多。嗯,也不算少,毕竟朱子清的粉丝基数在那里放着。
而各大媒体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大多都对这股风潮进行了报道。报道里对网友的这种行为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然后,不知不觉就营造出一种朱子清被开除是不应该的,是值得同情的。
武大顺势响应的民众的心愿,发表了第二份公告,大意是:朱子清的行为确实应该开除,哪怕他是名人也不行。学校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地方,不能为了一个人置规矩于不顾。
但考虑到大家的意愿,以及朱子清在校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学校决定授予朱子清荣誉校友称号。
对于这个决定,网友满意了,认为自己的请愿得到了重视。媒体也满意,一连串事件为他们创造了无数的新闻。粉丝也满意了,虽然被开除,但荣誉校友弥补了一切。
唯一不满意的估计就是那些黑子了,但这个时候,没人会在意他们的意见。
然后,这出闹剧就在皆大欢喜之下画上了一个句号。
第七十七章 势成()
势,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摸不着看不见又确确实实存在。势,很难形成。一旦形成了自己的“势”四两拨千斤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用力气挣钱很难,用钱挣钱很容易。没有形成‘势’的时候做事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有了‘势’无往而不利。
一个人想形成自己的势很容易也很难。
容易在于,你有几个钱有点人机关系就可以说自己有了‘势’。只是这个势是‘小势’只局限于一个小圈子,作用也小,也容易被外力所打散。
难就难在要形成‘大势’,大势影响范围大,威力无可阻挡。与之相反的,能成大势者凤毛麟角。
文人要形成自己的‘势’也很难。
不要把写作当成多么高大上的一件事情。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一件事儿,作者是可以培养的。
某大学学者随机抽取部分人群,对这些人进行严格培训,最后发现这些人都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这些人的文章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和文学圈的作者作品相对比,处在中等水平。也就是说这些流水线上走下来的‘作者’的水准超过了文学圈半数的作者。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要说我瞎吹了。无数的牛人大拿说过,写作是要靠天分的。一个大拿可能是出错,那么多大拿怎么可能都出错呢。写作靠的就是天赋,怎么可能批量生产呢。
而且,如果作者能批量生产,为什么没有机构这么做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批量生产作者的不足之处了。他们是用固定的模子生产出来的,也被模子限定住了。比起‘天然’的作者,他们缺少灵性。而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灵性。
没有灵性的作品只是堆砌起来的文字,乏善可陈。
而且一个模子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相似之处太多。一大批相似的‘产品’冲击市场,最终大家都没饭吃。
所以这个实验最后的结论是:作者是可以培养的,作家是不可培养的。
也不要把写作想的那么简单,入这一行容易,想混的好很难。大部分作者也就挣个茶水钱。
所以作者群体大部分都是兼职,写作只是业余爱好。真正的专职作者连百分之十都不到。(在不算网络作者的情况下。)
说的夸张点,百分之九十的作者都只是堆砌文字的‘工匠’,他们的作品能不能卖得出去,会不会受欢迎全看运气。也因此,在文学圈这些人无所谓‘势’不‘势’。
剩下的百分之十是属于有灵性的作家,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他们是构成文学圈的中坚力量。这些人用作品为自己构筑了‘势’。
灵性作家里有极少数把灵性具现为了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影响更多的人。这种人就是大师。大师必然具备‘大势’。
毫无争议的,朱子清已经初步具备了‘大势’,他欠缺的只是时间的发酵让自己的‘势’壮大。
势是天然具有向心力的,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会越滚越大。当你的‘势’大到一定程度,好处会不争自来。
松下康夫等人主动找朱子清当‘丑陋学派’的精神领袖就是为此。他们想借助朱子清的‘势’,但他们‘借势’的行为又会反过来壮大他的势。
想借朱子清‘势’的人不只是松下康夫等人,可以说非常非常的多。这不,在朱子清无知无觉之中又多了一群,还是来自美帝的组织。
推理小说没有一个世界统一性质的最高奖项,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世界公认的权威性奖项。相反,具有世界权威的推理小说奖项还有不少。
比如岛国的推理小说三大奖项,英国的歇洛克奖,德国的Deutsche Krimi Preis奖等等。
这么说吧,推理小说水准高的国家,一般都会有具有世界权威性的推理大奖。与之相反的,推理小说荒漠国家是没有资格谈什么大奖不大奖的。
但就西方国家来说,这些推理奖项还是有轻重之分的,其中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莫过于美帝埃德加奖以及约翰牛家的匕首奖了。
埃德加奖又称大师奖,是美帝最具权威性的推理小说大奖。于每年八月初展开评选。
大师奖有最佳小说、最佳处厽女座、最佳罪案实录等十三个奖项。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最佳小说奖。
大奖限定每人每部作品只能获得一个奖项,不能重复提名。每个奖项的评选环节分为四轮。
第一轮是大众投票。只要问世时间在去年六月份到今年六月份之间的作品都可以推荐。得票最高的二十本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是评委会投票。从二十本里选出六本进入第三轮。
第三轮是美帝科幻协会年会员投票,前三名进入最终决战。
第四轮,由评委会决定谁是冠亚军。
毫无疑问,朱子清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以超过前五名票数总和的高票数通过了第一轮评选。
于是,大洋彼岸的美帝传来喜报:“来自中国作家朱子清先生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通过了大师奖第一轮评选,以打破大师奖历史最高纪录的票数名列第一轮第一名。”
《福尔摩斯探案集》在东方的影响力还不是特别夸张,在西方世界的影响涵盖了方方面面。
比如,看完《福尔摩斯探案集》后,无数人开始用书里面的所描述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一切,并把结果放到网上。
有的人没事儿就去大街上闲逛,就是为了观察路人,然后根据人家的衣着打扮、步行速度判断人家的工作、婚姻状况。
有些人根据小说里的演绎法寻找小偷意图伸张正义。
还有些人想当‘大侦探’,用小说里的方法找寻失物什么的。
而小朋友们玩过家家都是在表演小说里的情节,或者你扮演福尔摩斯,他扮演花生,来一场破案大行动。
总之,福尔摩斯已经深入整个西方人的内心。成为他们生活在不了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福尔摩斯探案集》通过第一轮评选,西方人欢庆之余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连福尔摩斯都不能得奖,上帝都会生气。
洛杉矶日报更是这样报道:不用再讨论了,也没有讨论的必要,福尔摩斯必须是大师奖最佳小说。现在来让我们推测一下谁是第二名。
第七十八章 拔高()
“我大七夜就是牛,动不动就上头条啊。”
“谁来数数今年七夜上了多少次头条了?”
“别跑题,难道现在不应该是跪舔我大七夜牛×,连美帝人民都被征服的时候吗?”
“跪舔?楼上真恶心。我是五体投地舔的。”
“《福尔摩斯探案集》我也看了,没觉得特别好看啊。为什么西方人都这么痴迷啊。”
“文化差异呗,这是一个充满约翰牛气息的小说,还是一百年前的约翰牛。欣赏不来很正常。不过,抛开文化差异不谈,仅仅以悬念设置来说,难道楼上不觉得非常经典吗?”
“很明显那位不是推理小说爱好者,根本就不知道推理小说迷人之所在。他只是把福尔摩斯当成普通小说在看。”
“我大七夜稳坐家中,只动动手指头就征服了地球另一端的白皮猪,果然是屌的不行。”
“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一句,还有谁?”
福尔摩斯探案集以毫无争议的大优势获得大师奖第一轮第一名的消息传来,不出意外的在国内引起了又一阵的轰动。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都是发生无数次的事情了,就连步兵我都懒得在这地方浪费笔墨了,所以略过不提。
朱子清的粉丝,一众中立的键盘侠,也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可以说除了朱子清的死黑粉,没有谁不为此感到高兴的。
毕竟,这是第一次有中国推理小说进入大师奖候选名单。朱子清再次突破了一个零的记录。
一个国家民族的自信心的积累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富裕,国立强大,这是自信心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国富民强国家强大之后,开始追求打破各种记录,追平和世界主流国家的差距。
第三阶段是各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所谓的记录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人民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各种记录和奖项。
现在的中国正处在第二个阶段,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唯三拥有完整工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