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先把团队磨合好,等《哈利波特》开拍了就让他们去美帝学一下人家的技术。这部戏拍完,技术学到了名声也打出去了,就不愁没活干了。
就算没活干也不怕,我们啥都却就是不缺剧本,没生意就自己做。我这边可是有几百个创意呢,他们一单别人的生意都不接,光做我的剧本十年都做不完。”
电影特效就是电影的衍生产品,是依附于电影存在的技术,所以电影市场的大小决定了特效技术的发展情况。
试想一下,电影市场不景气,不赚钱,大家都不拍片了,特效公司能赚钱?只有市场大了,电影赚钱了,才会有人投钱做特效。
美帝特效为什么先进?原因很简单,人家拍出来的电影能在全世界发行,特效投入的钱能收得回来,有那个资本去发展特效。
特效技术高超,制作出的电影画面感就更强,又反过来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的人多了电影自然就赚钱,赚钱了就能搞特效,这是个良性循环。
中国就是个反面例子,空有一个全球数一数二的大票仓,却成了好莱坞的半殖民地。每年美帝只用十几二十部电影就抢走了过半票房。而剩下的一半由国产的数千部电影瓜分。
国产电影的票房几乎都是国内产生的,在海外市场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国内票房就是全球票房,能在国外大把捞钱的凤毛麟角。
不赚钱自然没人敢拍大片,没人拍大片特效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国内特效技术不行,偶尔有人要拍大片也几乎都去找国外的公司了。
还有一些特别‘勤俭持家’的影视公司为了节约钱,搞出了一个五毛钱特效。钱是节约了,可国内本就不规范的市场也这些人搅乱了。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找国内特效公司,拍出来的效果还不错。虽然和好莱坞还有一定差距,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流的了。
这不是自吹自擂,国内特效工作室多如牛毛,虽然大部分都是骗钱的,但有少部分是有那个技术的。好莱坞很多电影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把一些业务外包给国内的特效公司,国内特效制作水平如何就可见一斑。
但任何时候都不缺乏从洋媚外的人,明明国内特效团队能做到的事情,还巴巴的跑到美帝去抱别人家的大腿。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一是国内特效市场太混乱,大家都失去了信任。在一个就是崇洋媚外了,宣传的时候重点强调是花了多少美刀,请的美帝哪个著名特效公司制作的,逼格马上就上去了。
总之一句话,国产电影不给力,影视公司不敢制作大片,只会在小成本上做文章。导致特效公司赚不到钱,制约了国内特效技术的发展。这是个恶性循环。
在美帝最近正流行一项活动,那就是在往上分享阅读《哈利波特》的视频。
这项活动的起因是,一位妈妈拍摄了一段儿子阅读《哈利波特》的视频传到往上,留言称:“好生气,哈利波特抢走了属于我的爱。”
视频里,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坐在沙上看书。他的妈妈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他的注意力,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难怪她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母子俩的日常互动吸引了大把人的关注。很多妈妈也被这种温馨触动,突然开始组团上传“孩子读书”视频。只用了不到一周就有超过两千分视频被放到往上。
有人质疑这是炒作,理由是圣马丁出版社有前科,他们会用这样的宣传说法一点都不奇怪。
可是这个说法丝毫都不影响妈妈们的积极性,管他是不是炒作呢,反正这么做很酷就行了。
如同病毒一般,这种行为迅传遍全美。一时间,引起妈妈们的争相效仿。最开始是阅读《哈利波特》,后来又出现了《七夜童话》。最后发展成为阅读其他书籍或者做其他事情。总之这股风潮算是彻底刮了起来。
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炒作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汤姆森出版社的手笔,和陶应双达成合作协议后他们就做了这件事情。过程很简单,找个家庭塞点钱拍段视频放到往上。然后让人去炒作。
然后找更多的家庭拍摄视频,在找媒体报道一下。读者们不知不觉就被引导了。
一月十六日,美帝最具权威性的甲骨文数据公司准时公布了上一天的各项统计数据,其中就包括文学作品的销量。
《拯救地球2》当天的销量为十四万六千册,这个数据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这部书确实够延续了上一部的经典,有这个销量很正常。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名字出现了第二名的位置上。是的,在发行半个月后,它被人从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拉下了马。
更让人惊讶的是,把它拉下马的不是别的作品,而是一直不被看好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前一天,《哈利波特》的销量为十四万七千册,只比它高了不到一千册。但不管差距多小,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
如果说前几天口碑变好是个逆转的话,那现在把对方踩在脚下就是妥妥的逆袭。从不被看好被嘲讽被辱骂到把对方踩在脚下,《哈利波特》只用了半个月。
这个数据惊呆了所有人,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以为是甲骨文公司搞错了。为数不少的人打电话过去求证,但得到的结果却让他们更加难过。
事实无法改变,很多人开始寻求自我安慰。这只是一个偶然,《哈利波特》走了狗屎运,明天它就会被《拯救地球2》从第一的位置上狠狠的拽下来。
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多么恐怖的一部作品,注定要失望了。不,应该说是绝望。
第二天,也就是一月十七日《拯救地球2》的销量没有大的波动,依然保持在了十五万册左右。真正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哈利波特》,它单日销量不多不少恰好达到二十万册。
这个数据别说《拯救地球2》的粉丝不敢相信,就连《哈利波特》的粉丝一样不敢相信。
如果这个数据出现在第一天,或者出现在一周以内,大家都会惊叹又一个幸运儿出现了。可这个数据偏偏出现在第十六天。这是图书出版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件事。
不过很快就没有人在纠结这个数据的问题了,一个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话题摆放在了所有人面前。《哈利波特》的销量真有可能超过《拯救地球2》。
哪怕是昨天,要是有人敢这么说肯定会被人喷的连狗头淋血。可是今天这个命题却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媒体上,而且还是头条。(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现象()
美帝人还没有从第十六天二十万册这两个数字带来的震撼中清醒过来,第十七天的销量让所有人都呆若木鸡。
艾德莱德也坐蜡了,事先他可是一点都没把《哈利波特》放在眼里。还把这话当着媒体的面说了出来。
前几天他销量特别高的时候虽然没有在说特别难听的话,但也说了不少嘲讽的话。
更严重的是自己的粉丝还去人家公司门前闹过事儿,还把人打伤了。
销量上自己一直占优势还就算了,没人会指责胜利者。但现在胜负之势已经发生逆转,这事儿很有可能会被人翻出来,到时候就变成自己羡慕嫉妒了。
他还能猜到,第一个这样报道的肯定是当初支持自己的那些媒体们。他对这些人的秉性太了解了,为了新闻无所不用其极。
同时他也觉得很无辜,我老老实实的出书招谁惹谁了。你们非要把两本不相关的书绑在一起。
还有圣马丁出版社也一样,你好好的做你的宣传不行吗?干嘛把我牵扯进去。
当初支持艾德莱德抵制《哈利波特》的人也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咸鱼真的翻身了?这也太打脸了吧。
喜欢这本书的人则是欢呼雀跃,看吧看吧,我就说这部书很好看。
这个时候网上关于这部书的评论也彻底翻转过来,好评占据了大多数。
喜欢这部书的人终于不用担心会被人骂了,开始行动起来,到处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到处推荐这部书。
“这部书真是太好看了,我太喜欢了,你真应该看看。”
“什么你还没看,那真是你的损失。”
“哈利波特不是儿童书籍,全年龄段都可以看。我们全家都喜欢这本书。”
网上的口碑不光能影响网友,还能影响到媒体。更何况陶应双还给媒体塞了很多少钱。
于是媒体上的报道也基本换成了好评。很多评论员也分分在自己的阵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然大多数也是好评。
半个月后达到二十万册确实很让人惊奇,但大多数人都以为这已经是它的极限了,第二天肯定会降下来。
哪怕是这部书的铁杆粉丝也都认同这个说法。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它的销量可以更高。
但哪怕这些看好这部书的人也没相反第十七天的销量会这么高。
这一天的销量不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提升了三五万册,而是直接翻了个倍。
二十万册的基础上翻一倍是多少?四十万,整整四十万册。
第十七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销量直接跳到了四十万册的高度。这个数据远远超过了《拯救地球2》的最高值。
到了这个时候,反应在迟钝的人都知道。这部不被他们看好的作品很可能是一本现象级著作。
当这个结论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继而是不敢相信。
现象级作品固然少见,但也不是没有。美帝图书市场每隔几年都会遇到一部。
现在又遇到一部,按照道理来说应不会这么大反应才对。
其实原因说白了就是,以前的现象级作品全是西方民族的著作。在美帝这些人眼里,理所应当的认为只有西方世界才能出现现象级作品。
但七夜却打破了他们的认知,他们怎么可能会不震惊,怎么可能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还没等美帝人消化这个消息,十八号的销量彻底坐实了这个消息。
单日销量七十一万册。
这个数据犹如龙卷风席卷全美。这次不用塞钱,媒体们也纷纷在重要版面刊登了这个消息,很多媒体甚至在头版头条挤出了部分空间。
“哈利波特,又一部现象级作品。”
“被低估的作品,七夜当之无愧的童话之王。”
“七夜,童话之王实至名归。”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不仅仅是童话。”
读者们也被刺激到了,不管喜不喜欢,不管看没看,都在网上疯狂刷新着版面来表达自己的震惊。
被震惊到的不只是美帝,世界上大多数主流国家都被这个消息震撼到了。
美帝是世界霸主,在这个国家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能传遍世界。一个外国作家一个中国作家的小说在美帝登上了畅销榜首,单日卖出七十万册,还有比这更惹人眼球的新闻了吗?
没有。
“中国作家征服美帝。”
“七夜——我才是童话之王。”
“哈利波特——童话之王的正名之作。”
这样的标题出现在了各国的媒体,德国、法国、北极熊、瑞典、岛国、棒子国……
其中最激动的当属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原因自不用说,‘中国作家征服美帝’这一句话说明一切。
另外一个国家就是约翰牛了。没办法,谁让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他们家呢,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门也在他们国家。
一个中国人写的西方小说,在美帝出版,故事背景却采用他们家的。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大约翰牛历史悠久,代表大约翰牛文化的强势。
这部书还非常畅销,达到了现象级的标准。这是我大约翰牛的胜利。
七夜肯定是我大约翰牛家的拥趸,对我大约翰牛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七夜是个好作家。对这样的好同志我们一定要给予鼓励,给予表扬,给予支持。
获得《七夜童话》大约翰牛出版权的是一家名为温斯顿的小型出版社。
这本童话集的成功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靠着这个机会只用了半年就发展成为一家中型出版社。
能够跑到中国花高价拿下一本童话集的出版社,说明温斯顿出版社的老板赛宾斯。温斯顿是个有眼光有魄力的商人。这么好的宣传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于是,在朱子清和陶应双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大约翰牛家开始了对七夜和他作品的追捧。
本就在大约翰牛家很畅销的《七夜童话》登上英国《卫报》、《泰晤士报》等多家图书的畅销书排行榜。并很快获得了斯马尔蒂斯奖、英国图书奖年度儿童图书等几大奖项。
赛宾斯。温斯顿的动作还不仅于此,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陶应双的联系电话,希望能获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大约翰牛的出版权。
“又一个想要出版权的。”陶应双挂掉电话,表情要多无奈有多无奈,实则心中别提多爽了。
“这都第几个了?”魏知行也是笑的嘴巴都合不拢。
“不知道,应该三十七个了。”陶应双这话够虚伪的,不知道还能准确说出准确的数字?
但听在魏知行耳朵里不但不觉得虚伪,反而如仙音一般悦耳。
因为他本人也好不到哪去,“啊,都这么多了?”
听听这音调,看看那表情,要多做作就有多做作。
“你没答应他们吧?”
“没有,好戏才刚刚开始,这时候答应岂不是便宜他们。”陶应双眉头一挑道。
现在可不同于以往,以前是他们求别人,现在是别人求他们,自然要利益最大化才行。
魏知行也就是这么一提,见陶应双头脑还清醒着就没再说。
“这话已经不是一两次说了,可我还是想说,真不知道子清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你说在国内写自己的东西写的好我理解。在国外写国外的书也这么厉害我实在想不通。这就是学贯东西了吧。”
“学贯中西是没错,可我从来就没见他学过西方这些玩意儿啊。”陶应双回道。
“这话说的,难道你见过他学我们自己国家的东西?”魏知行好笑的道。
“这个……还真没有。每次见他不是吃喝就是玩乐,光听他嘴上说要学习,还真就没见过他是怎么学的。”陶应双摸摸脑门说道。
“所以说天才是无法用常人的标准去衡量的。”魏知行道。
“咱们就别夸他了,反正他也听不到,说正事。”不能夸太多,要不然那小子又要得意了,“杂志社准备的怎么样了,我这边的事情解决了,马上就轮到你那边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魏知行信心十足又夹杂着迫不及待。
原本他们计划是出版社和杂志社一起搞,后来陶应双剑走偏锋惹出不少麻烦。所以他们临时决定杂志社的事情先缓一缓。
两个一起,陶应双那边成功了还好说,要是不成功杂志社也会跟着玩蛋。
分开的话,陶应双失败了杂志社不会受到牵连,成功了还能借用名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白了这就叫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杂志社停摆这么多天一分收入没有,每天的投入却一分都不能少。这种只出不进的情况,魏知行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光他急,杂志社的员工更加着急。光领工资不干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