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时保不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堂叔称兄道弟。这种失礼的事若是发生,就是往门楣上抹黑,传出去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除了明辈分外,长辈的名讳是要避讳的,这是其二。某人生了一个儿子,欣喜之下取了名字,几年之后才意外发现儿子和好友的祖父同了名——像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在士族阶层的。取名要避讳,日常交谈也要避讳,而这些都得是要在背过家谱后才能门清。所以士族子弟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背自己家的家谱,还要背别人家的家谱。家谱背得越多,身份越尊贵。成人后迎来送往,若能遇到一个人,一听他的名字辈分,就能说出他近三族的宗亲,那才叫出师。
背家谱之因还有其三。如今赵国的士族阶层除了衣冠服饰外,子弟们日常全部以佩玉,印鉴表明身份。若失去这两样东西,流落在外,只要能背家谱也能证明自己的身份。因为家谱这种东西从不外传,平民不可能知道。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背家谱对于一个贵族子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事。
以前秋静淞在家时背过自己家的家谱,而一直被放养的程茂林和程婧却未必能够接受到这种教育。冯昭大概也是猜到这种情况,所以才给“十四皇子”送来了这种年礼。
能在此时送来自家家谱的抄本,他不可谓不有心。
冯家的家谱一共有三册,了解到他的想法,秋静淞简单翻阅过后,对程婧说:“家谱对每个家族来说都乃珍贵之物。冯昭能送来,代表的是一份极度信任。我们要好好保管,不得遗失损毁,不得抄写修改,不得许予旁人,看完要尽快还回去。现在你我二人分隔两地……如此,便由我先拿回山上去,看完送下来,等你背完后再还回去,可好?”
程婧自然点头,“我听皇兄的。”
“在这种地方还能读到家谱,极为不易,你不可懈怠,一定要抓住机会背熟记清了。”
“嗯!”
秋静淞看着程婧眼睛里没有轻视,不疑有他,这才小心的将其放到一边。
到这会儿,她的心也定下来了。
程婧便接着把玉家送来的包箱打开,将置于最上层的食盒拿了出来。
“这里面好像是吃的。”
秋静淞歪了歪头,将盒盖打开后,看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白团子后惊喜地张了张嘴:
“是松花浮元子!”
姐妹俩异口同声,又同时抬头,相视一笑。
玉家的本家建于高山之巅,府苑周围长满了马尾松。马尾松开花期间采集的花粉叫松花粉,味甘,性温,无毒。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也可以酿酒。玉家人经过几百年,把松花粉掺入糯米中,研制出了一道老少皆宜的小吃——松花浮元子。这道菜,每个玉家人都会做。玉家祖训有言:每年中元节,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玉家人在的地方,桌上一定要有这道菜,用来警醒玉氏子弟不能忘本,不能断根,不能枉顾兄弟情义,不能忘了家中老父的敦敦教诲。
想到每年玉书言做这道菜时的样子,秋静吸了口气。思绪这么一乱,对舅舅玉春明为什么会送这种东西来的考量倒是没有了。
程婧看着她,不知怎么,突然说:“你怎么了?你很担心吗?别难过了。明年的,不用玉家寄了,我来给你做吧。”
秋静淞觉得程婧每年能吃到浮元子就是难事了,哪里还会做这个?只是她再抬眼看去,只觉得程婧的表情神态都像换了一个人。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熟悉感。
刚才的那种语气,似乎也不对劲。
秋静淞皱着眉,等看着程婧的眼神里探究之意加深之时,对方却突然浑身一怔,打了一个寒颤。
秋静淞一惊,“婧小妹?”
程婧晃了两下头,眨眼,似是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没说一样看着食盒里的白团子问:“皇兄,浮元子我们现在要煮了吃吗?”
秋静淞皱眉,觉得此事十分怪异。
刚才程婧那是怎么了?
程婧似乎根本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许久没有听到秋静淞理会自己,她抬头,看到秋静淞在走神,不由得扁嘴撒娇,“皇兄,我在问你话呢。”
秋静淞也不想吓到她。她笑了一下,摸了摸她的脸,小声问:“在宫中,姨娘每年年节也会给你做这个?”
“她是没有什么心情。”程婧一下子坐好了,老实答话:“是祖父每年派宫女送来的。”
这已经不是秋静淞第一次听到程婧提到玉阁老了。
她便借机会问:“玉阁老很关心你们吗?”
“每年也就这么一次。”程婧说着,突然笑了,“我觉得那个老头是个怂蛋。女儿被人欺负成那样了,他都不敢吭声的。”
“是吗?”秋静淞笑了笑,并没有什么情绪在,因为她也是没有怎么见过这位外祖的。
“嗯。”程婧抓住秋静淞的手,话头一转,兴冲冲地说:“皇兄,你说,当年娘亲和姨娘未出嫁时,在家中,是不是也像我俩现在这样,同坐一桌,吃着团子?”
“会的吧?双生姐妹,肯定要亲密一点。”
“那我们今年就拿糖水来煎浮元子。”
“好啊。”
程婧转头就要喊侍婢进来,秋静淞也没拦她,等侍婢拿着东西走了,秋静淞拉着程婧的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来,细细问道:“今年冬天这么冷,你一个人,可有照顾好自己?”
程婧把头靠在秋静淞肩上,点头,“皇兄,你放心吧,我这里一切都好。”
她知道秋静淞的决心,所以现在已经不说让她下山的话了。
秋静淞用眼角的余光小心地打量她,又问:“那你最近可有睡好?”
程婧怔了一下,如实说:“我……虽然有点不习惯,不过之前还行。但是就是最近,我那天不小心听衙役跟易大人说,雪下得太大,都有乡间的农户因为积雪太厚导致房屋倒塌被压死了……我想到你,一直不放心,就没怎么睡好。”
难道是因为这个吗?
程婧也听出来了秋静淞口吻里的担心,她又笑了一下,说:“皇兄,你不必担心我,我现在知道你好好的,就不再害怕了。”
秋静淞扶着她的额头,思考片刻后说:“正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今天便去跟师父说,以后每天麻烦巧姐上山看我一次,好安你的心。”
程婧点头。她下意识地,又再次像落水之人抱住浮木那样死死地抓着秋静淞的衣袖。
“最近我觉得有些不对劲,不管有事没事,傍晚的时候,我们请个大夫来把把平安脉。”
“我听皇兄的。”
秋静淞拍了拍程婧的胳膊,示意她坐好。
程婧起身,趁机把玉家送来的另外一份礼物拿了过来。
一打开,竟然也是一本家谱。
程婧笑话,“这是怎么了?他们都像是约好了一样。”
“别管他是什么用意。”秋静淞把东西拿过来看了一眼放到一边,“反正啊,只要知道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就行。”
程婧点头,当她正傻笑的时候,阿季回来了。
他看着两个妹妹,她们的脸上都是那么的快乐。
“简直太没良心了……”嘀咕了一声,阿季揉了揉眼睛,也跑过来坐到秋静淞身边,学着程婧那样,靠到了她的身上。
听着她的心跳,阿季闭上眼睛,轻声说:“静凇妹妹,我有句话想告诉你。”
秋家人不要你也没关系,反正程家人不是也没要他们吗?那些混账怎么打算的已经不重要了,不管怎么样,我们三个人相依为命,能好好地活下去就好。
56。以气,练道()
正月初七; 百官修沐。
容澈有约,一大早便赶着出门。容晏在送完他出门后; 来到正院给秋明几请安。
每日三拜; 这是容晏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伏在地上; 诚心的祝愿:“愿母亲今年能够身体康健,万事顺心如意。”
秋明几伸手,虚扬了一下; “起来吧。”
自入京起,她脸上就鲜有笑容,今后又何谈万事如意呢?
所以容晏也只是满心地期盼着。
秋明几待他坐好后,提了口气,轻声问:“今日你修沐; 可有什么打算?”
容晏本来想说就在家里读书了; 可抬头对上她的眼睛; 察觉到她的脸色后,连忙选择闭口不言。
果然; 只听秋明几继续说:“奉阳冬日虽寒,但今日无风无雨,这种天气,出去访友也是合适的。”
容晏能听出来; 母亲这是不想让自己待在家里。
难道是有什么事情吗?
心里想着,面上; 容晏十分顺从地说:“据说荣兴街今天晚上有灯会; 所以孩儿想看完后再回来。”
秋明几眨了眨眼睛; 似乎是在回忆。她道:“荣兴街的旁边,就是东乐坊。那处乃烟柳之地,若有人邀请,你去看看也无妨。只是切记自持,自爱,不要乱了为人章法。”
容晏脸上一热,耳朵都臊红了。他紧张地握紧双手低头回答:“孩儿明白的。”
秋明几轻声“嗯”了一下,这才说:“我会吩咐下人给你留门的。”
“劳母亲费心了。”
“今日初七,我早上无事,做了点七草团子。既然你要出门,就顺路去给你老师送一些吧。”
容晏看着被婢女送上来的食盒,拿了放在自己跟前,本来是该告退之时,他却因有心还多嘴喊了一声,“母亲。”
等秋明几朝他看过来,他才说:“母亲,灯会上必会有很多以往不曾见过的小玩意儿,母亲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秋明几眼神晃了晃,道:“你若有心,便给我带个纸兔灯吧。”
“是。”容晏低头,他势必会将此事连着母亲的嘱托一起放在心里。
秋明几没有送人出门的习惯,容晏也习惯了她这个习惯,回房换了身衣服,他便孤身提着食盒走了。
待他走远,方才给他拿来那个食盒的婢女躬身回到秋明几住处回复消息:“夫人,公子已经走远了。”
斜倚着软塌的秋明几将紧握在手中的木扇打开,勾唇一笑,“去把正门打开吧。”
有人出门访友,自然就得有人开门迎客。
容晏走过两条长街,来到董府门前。
和往常一样,他来到东侧门前等候,本想着可能要待一会儿,可哪知道,他走近时,正好碰见董府的管家送客回来。
董博也没想到这一大早的容晏就来了,他相当惊讶地唤了一声:“晏公子。”
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容晏回头,看到是他后连忙一笑,“博叔,老师在吗?”
“这……”董博皱眉,说话有些犹豫不决,“小人有些为难。”
容晏有些奇怪,又觉得有些好笑,“在就是在,不在就是不在,有什么好为难的?”
董博张嘴,闭口,叹气,到底是伸手把门一推,“公子先进来吧。”
容晏跟着他,踏上了董府的长廊。
董博让他一步,走在他侧后方一边给他引路一边说:“夫人在前院待客呢。”
容晏“哦”了一声:“是很重要的客人吗?”
“是需要打开正门让主人扫榻相迎的贵客呢。”
那肯定是位身份尊贵之人啊。
容晏有些不好意思了,“那我确实来的不是时候。”
“您只是来拜访自己的老师,有什么时候不时候的?”董博这会儿倒看得开了,“而且那位客人可不会在这儿用膳多留。”
容晏一笑,回头笑话这个老头,“刚才您在门口可不是这么说的呢。”
董博只当作没听见。他把容晏领进一间四处挂满用芦苇梗编制成卷帘的屋子,请他坐下后,看着他手里的食盒问:“公子是来给夫人送节礼的?”
容晏把食盒放下,点头,“母亲做了一些七草团子,说,理当让老师尝尝。”
“那您在这儿稍待。”董博一笑,给他端来了一杯茶,“等夫人见完远客,就没事了。”
容晏客气地双手接过,“有劳博叔了。”
这个年轻人的待人接物,真的让人有股被重视与尊重的感觉。
董博老了,很受用这一套,他又给容晏拿来一些点心,让他安坐,“夫人就在前面,也不知道现在怎么着了,我先给你看看去。”
容晏连忙说“好”。
现在身处的屋子,容晏以前没有来过。等董博走后,他拿了架子上的书来看,又喝过两盏茶,等屋子都不再那么暖和时,他起身,忍不住往外走了走。
也是碰巧,他正好隔着木窗镂花看到一身正装的苏今以一种把自己放得很低的姿态拜服在坐于高堂之人脚下。
这就是那位贵客吗?
容晏看着显得那么卑微的苏今,心里突然有些愤怒。
这是他的老师,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是仅此于三公,能与左右丞相平起平坐的正二品大员!
这个人是谁?他凭什么?
若是董博在这儿,或许他能告诉容晏:堂上那个年过不惑的男人,就是商家的家主——商坤是也。
“今年好像也没什么事儿。”商坤翻着苏今呈给他的事记手札,稍稍抬了抬眼睛:“唔……你怎么还跪着?起身说话吧。”
额上已经稍稍冒汗的苏今吸了口气,以一种十分优美的姿势起身,在旁盘腿坐好。
“御史大夫,可不是一个虚职。”不知满意与否,商坤将看完的手札放在一边,转头过来看着她说:“辛苦你了。”
苏今并不敢直视,只是稍稍低头看着地面道:“家主大人言重了。”
端起旁边的热茶品了一口,商坤摩挲着杯沿问:“我听闻,你收了秋明几的儿子为弟子?”
苏今笑了一下,说:“大人想是忘了,其父容澈曾经在御史台为官。下官在之前,与他有些交情。”
“已经快沦落为小门小户的容氏……哼。”商坤把茶盏一合,有些埋怨,“你何必自降身份?”
苏今面色不改,笑意愈浓,“下官认为,一个人的资质天赋,比他的出身更为重要。”
商坤听着,也笑了,“你这种想法,倒与现在秋家掌权人的理念不谋而合。”
苏今感受得到堂上散发出来的冷意,只不过,就这些还不能让她改变自己的想法:“秋家两位尚书都是惜才之人。”
商坤板起脸,到这里,说话的音量都大了一些,“他们惜才是因为他们有底气。就算秋明几不顾门阀之差下嫁,也没有人敢说什么。而你,有那个本事吗?”
苏今只是道:“下官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完全是靠家族及祖上蒙荫,哪里又有别的本事呢?”
这话可以说是十分不妥了。
商坤意想之中地生气了,“苏今!”
“是。”苏今俯身,只做一派温顺模样。
商坤眯起眼睛,言语间有些很明显的威胁,“你做御史台的傀儡大夫,是不是做得太久了?”
苏今一笑,她抬头,第一次直视商坤已经有些浑浊的眼睛,“下官其实也想问,大人一直想要的冯氏粮权,不知道收回来没有。”
商坤被惊得起身,“你……”他抿嘴,咬紧牙关说:“这事你哪里知道的?你给我把它烂在肚子里!”
苏今仰着头,面上有些无畏,“大人不去动下官的权职,就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你要动冯氏。”
商坤提气,又松,他往旁边看了三次,才哑着嗓子憋红着脸对苏今说:“你以为我想管你?你当上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