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小童养媳-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歇了一会儿,小小揉着酸痛的腿先去烧了锅热水。让自己和陈氏泡了个脚,擦洗一下身子解解乏,赶紧又准备起晚饭来。

    施州俗谚道:“吃了五月粽,才把寒衣送”意即吃过了粽子。便是真正脱下冬装的时候了。这大山里头春来迟迟,就是五月间,早晚也是凉的。只有午间稍热一点。

    陈氏手中钱财所剩不多,小小也一直惦念着生财的门道,苦于一直没法子回去将自己的辣椒苗苗挖回来,心里暗暗着急。

    天赐天佑两个在家读书,天赐还好,性子本就沉稳,天佑跳脱。相邻的官塾里头都是跟他差不多大小的小子,时常偷偷离了家去找他们玩。不过两三日功夫,便熟识了。

    这一日午间,他便领着两个刚认识的小伙伴往家里来。规矩他也清楚,没敢让人进后院。只领到前院东厢房里,偷偷进去后院叫小小倒两杯凉茶来。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小小点头应了,送了茶过去,转身还是告诉了陈氏。

    孩子交朋友这事,做父母的一定得把关。若是交上那些爱瞎玩胡闹的朋友,指不定就将天佑带歪了去。小小送茶过去,见那两个孩子虽然衣着朴素,但是也浆洗得干净。坐姿端正挺拔,说话也彬彬有礼的,心里便有几分好感。

    陈氏听了还是不放心,悄悄走到前院东厢房外朝里看,见他们三个小子小大人似的你问我答,心下好笑。捂着嘴便退下来了。

    正好此时赵明礼家来,见了她还没说话,她便朝东厢房指了指,赵明礼心中疑惑,推门一看,唬了三个孩子一跳。天佑口称“爹爹”,那两个孩子慌忙作揖口称“先生”,细细一打量,便知道陈氏出来干什么了。

    回头留了饭,便去后院告诉陈氏:“两个小子都是住在北城外的,离着府城十来里地的挂榜岩。想是午间回家吃饭不方便,天佑才领了家来。在学里都不是淘气的,夫人不用担心他们带坏了天佑。”

    陈氏想了想,便跟他商量:“天赐倒不说,天佑虽然聪慧,可到底年岁在这里,不如也莫再拘着他在家,出一份束脩,送他去官塾读书,也有些个玩伴,省的他成日偷偷朝外跑,还以为我不晓得呢。”

    赵明礼一想,也有道理。虽说天佑的进度比这些孩子快点,可到底只有这般年岁,若是管得紧了,他反而不愿意学习,不如将他放到官塾里头去,孩子有个朋友也好。只是这样一来天赐就孤单了,他的进度,县试还差了点火候,比官塾里头的小子又超前了许多,只好先拘在家中。

    留了两个小子吃饭,小小便琢磨着加个菜。饭是已经煮好的苞谷糊糊,里头掺了碎米,又好吃又扛饿,再者本就是连晚饭的一同预备下的,倒是不愁不够。若是吃得多了,晚间再蒸几个苞谷面馒头,也能对付过去。

    不过这加菜,还是得请示主母才是。小小进来问了,陈氏略一思索便道:“炒两个鸡蛋罢,这上学也是件辛苦事,让孩子们吃好点。”

    小小依言下去准备了。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情,也不知道这官塾里头有多少午间不回家的小子,若是陈氏两口儿同意,午间供几个小孩儿一顿饭食,收个几文钱,多少也是个收入。

    既存了这个想法,待送走了客,陈氏歇过午觉起来,小小便去寻她。

    陈氏正好也有事找小小,这天气渐热,爷们儿洗浴下到河里也未尝不可,但她一个女子,总不能下河去洗浴。再省也不能省这一遭钱,她寻思着买个浴桶回来,就想跟小小商量一下这浴桶的问题。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小小一听也微微皱了眉。先不说往浴桶里头提热水,就是洗完了之后,将脏水倒出去也挺叫人犯愁。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两人在后院几个屋子看了一遭,最后决定将浴桶放置在西厢房的杂物间里头,略微收拾收拾,拿扇屏风一隔也就是了。

    西厢房外正是靠着山地,顺着墙角挖个小洞,然后沿墙挖一条浅浅的小沟,这污水就直接从房里排出去了,又轻巧又省事。

    至于屋里,在浴桶的出水处接上竹筒,一直连到墙角的洞口,伸出墙外也就是了。

    主意自然是陈氏出的,小小只不过在旁多了两句嘴而已。这事一定,陈氏立即拍板,明日一大早就去买浴桶。

    小小便趁机说起了自己想的那件事,她想得倒也简单,就在外院收拾两间屋子,添置点简单的桌椅板凳,左不过是做饭时多做几个人的罢了,都是孩子,能吃得了多少去?一个人收几文钱也就是了。

    谁知陈氏听了沉吟起来,并未说话,只说等赵明礼晚间回来商议一番再说。

    小小本没觉得这是个多大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怕陈氏整天闲着无聊,给她找点事情做做,哪里能指望赚到许多钱?不过能将自己一家人的饭食带走就算是省了不少银钱了。

    晚间赵明礼回来,吃过饭便钻进了书房,陈氏也赶紧跟进去了。

    小小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好笑,其实陈氏也是挺在乎这件事的,毕竟是个进项。

    陈氏开口说这事的时候,心中着实忐忑。先不提士农工商,商居最末,就是赵明礼本身便是官塾的先生这条,只怕就不好办。别人不知道,她还不晓得么?赵明礼最是好面子的人,若是让他叫学生回家吃饭,他倒是肯的,可若是这吃饭还要收钱,只怕他就不乐意了。

    果然赵明礼一听,就训了陈氏一顿。陈氏本就底气不足,立即生了退意,呐呐几句便退了出来,独自坐在卧室里头发愁。

    小小这法子其实不错,这官塾里头,好些个孩子都是城郊的,午间不好回去,都是从自家带了饭食干粮吃。日日都是冷饭冷菜,若是有口热乎的,价钱也莫定太高,家中父母定是肯的。毕竟能送孩子上得起官塾的,家中定是殷实的。

    她本就是商家女出身,并不觉得行商有何不妥,何况如今手头吃紧,小小这提议一说,她倒觉得甚是合适。没料想劈头盖脑地就叫赵明礼训了一顿,心里越想越觉得憋闷,待赵明礼熄了灯回来安置的时候,她还没有睡,倚在床头满脸愁容想着心事。

    见她这副模样,再是愚钝的人也晓得夫人这是不高兴了。赵明礼上前揽住她,轻声劝慰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你怜悯孩子们不能吃上热饭,便叫小小多煮些饭食,左右不过多几双筷子,能多几个钱?偏要收钱,这叫我做先生的脸往哪里搁?”

    陈氏也不看他,闷闷道:“您这先生倒是全了脸面,如今咱们全家老小吃着老本,只进不出的,怕是再过几日,除了脸面剩下,这肚子就该饿瘪了。”

    赵明礼听了这话,心中有愧,又始终觉得这事不太妥当,一拂袖子,不愿与陈氏多说,自去安置了。

    次日起来,陈氏脸上还是挂着寒霜,赵明礼也满脸不高兴。天佑看了看父母的脸色,也不等父亲,几口吃完早饭就跑了,说是去做早课。赵明礼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来。

    给天赐布置了课业,赵明礼便上官塾去了。陈氏见天赐也安置妥当,小小也收拾好了,便携了她上街去买浴桶,回来又叫了学宫的杂役帮忙挖了排水的沟渠。

    忙活了一天,就是只字不提给孩子们供饭食的事情。

    小小早间见了他夫妻二人的脸色,便知这事可能有些棘手,也明白这件事情不是一日就能谈拢来的,便按捺了性子,打算过几日再说。

    没过几天,这件事却意外地成功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八十五章 学生食堂【三更】() 
五月二十,赵明礼家的“学生食堂”悄悄开业了。一大早,小小就熬了一大锅包谷面夹白米的稀饭,菜是在附近的菜农手里买的,一会儿就会送上门来。

    这学生食堂开业的事情,说来多亏了赵明礼的同僚,那位齐老秀才,再者也是因缘际会。

    端午刚过两天,学堂里头就有两个孩子因为午间吃了坏掉的肚子,上吐下泻。赵明礼和齐老秀才都吓坏了,又是请大夫,又是通知孩子家长的。

    完了俩人闲聊,赵明礼不由说起了自己小时候求学的经历,也是须得每日带着午饭,冬天就是冷的,夏天又怕馊了,实在是可怜。齐老秀才也摇头,虽说往年官塾里头学生不多,可每到夏天总会有一两个孩子因为吃了馊掉的饭菜而闹肚子,实在是件叫人心疼的事情。

    赵明礼回家,长吁短叹老半天,想起陈氏说的让学生吃饭,收点饭食钱的事情,不由得仔细琢磨了一番,到底还是觉着拉不下这份脸皮,又叫了陈氏进门商量。收拾饭食的大小事体都是小小在弄,陈氏哪里说得明白?干脆将小小叫进了书房,三人商议一夜。

    末了,这事还是要问问学正王大人。

    王大人倒是极为赞可,说赵明礼有仁者之心,立时允了。

    于是小小便定了菜单,定了价格,请赵明礼送与学正过目,待学正认可之后,又在官塾宣传了一番。岂料官塾里头孩子乐意吃这午饭的不过五六个,学宫里头附学苦读的四五个秀才们倒是极欢迎。

    五月十五又放了一天端午假。次日小小便照着定的菜单,整治了份例菜送与学生们尝了,大家纷纷称好。小小这才心头略定,定了五月二十正式开业。匆忙回转来安排一应事宜。

    陈氏倒成了打下手的。

    先是封了内院的东南角门,重新将外院东厢房开了个小小角门,这样送菜送米的。也就不用送到后院,直接在前院就可处理。

    东厢房则设了简单的桌凳等物,作为吃饭的场所。陈氏又照着小小所说,令购置了几只大些的瓷盆,一些碗碟儿,这食堂也就算是一应俱全了。

    小小是仿着学校食堂一般的设置,菜品两素一荤。夏天有粥,隔些日子熬点汤,主食有施州人爱吃的“金包银”和包谷面馒头。一份饭菜作价十文,另有咸菜,用大碗盛了置于桌上。任由学生们取食。

    今日算是第一日正式营业,小小极为上心,早早定了一板豆腐,几样小菜,打算肉菜就做个家常肉末豆腐,费肉不多,又是个荤菜。两样素菜,一样打算炒个酸香洋芋片,一样来个清炒白菘。酸香洋芋片。不用搁醋,将小李氏做的酸菜汤汁子搁点进去,又开胃又下饭,往常在赵家老宅,小李氏这样做过,她当时就觉得特别好吃。下过苦功向小李氏讨教。

    清炒白菘说起来简单,但是挺考验人的,不过有个好处就是费盐不多,以清爽甘甜取胜。

    这几个菜,小小常做,很有几分自信。待得菜农将菜送来,她便同陈氏仔细择了,拿背篓装到河边去洗菜。

    陈氏心里也极高兴。如今她倒有几分庆幸,幸亏是将这孩子带回来了,不然指望赵明礼那点子薪俸,一点进项都没有,这一家老小还不喝西北风去?所幸这孩子聪明,而且能干,这才多少日子,灶上功夫从火也不会烧,到如今上得大灶,还事事不用自己操心。

    午间刚将菜品准备好,稀饭已经凉得温温的,第一个客人就上了门。竟然是学正王大人。

    虽说见过一面,陈氏还是颇不好意思,还是小小机灵,赶紧喊了正看书的天赐出来,将王大人请到前院赵明礼的书房坐了。

    王大人捻须微笑,对天赐得体的应对很是满意,不过他今日来的目的不是在此,关键是今日开张的饭食,问清了饭堂的位置,抬腿便走。

    天赐不敢怠慢,陈氏作陪,三人往东厢房去了。

    东厢房里设了两张八仙桌,上头一个小瓷盆,盛着咸菜,旁有条凳等物。靠墙一张长桌,上头设了几个炭盆,烧着炭,架了水盆,里头才是盛了菜的瓷盆。另有一个同样的炭盆上头,架的热水里头是碗筷等物。

    王大人赞许地笑了笑:“这法子倒是好,随时来吃,随时都是热的。且盛一份与我尝尝。”

    陈氏赶紧夹了碗起来,将每样菜盛了一些,端与王大人品尝。他每样尝了一点,点头道:“家常味道,不过这白菘倒是特别清甜,是何妙法,也说与本官听听?”

    这个陈氏是知道的,赶紧答道:“并无他法,只是搁的油多些罢了。”

    王大人想了想问道:“放的油多些?那你这一份菜十文钱,岂不是要亏?”

    陈氏便拿赵明礼说过的话来答:“不过是给不能回家吃午饭的孩子们提供点便利罢了,又不指着这个发财,怕甚亏本?”其实赵明礼的原话,是训诫她跟小小:“不要指望靠这个赚取多少银两,失了我这当先生的脸面,只要能让不能回家吃午饭的孩子吃口热食罢了,莫要太贪心。”

    这话王大人听着心头舒坦,哈哈笑了一声,又看了看稀饭和馒头,便告辞离去了。

    出门正好碰到与孩子们结伴归来的赵明礼,王大人又当着孩子们的面将他好一顿夸奖,喜得赵明礼几天都合不拢嘴。

    小小与陈氏也高兴,第一日就有十一人来吃,第二日便是十三人。自家饭食也跟着走了不说,每日里购置菜米花费也不过几十文,陈氏心中默算,这可是翻番的利。一日能赚五十几文,一个月就是一两半银子,这生意又不费她多少事,实在是划算。

    小小听她这番算计,有些好笑。这还没算人工和柴禾呢,还有桌上的咸菜,也是小李氏赠的,未曾花费,若是真要计较下来,一日能有三十文的利就不错了。

    不过见陈氏心喜,她也不愿搅了她的高兴,只是与陈氏商议一些杂事。

    一来是小李氏做的咸菜。学生们都挺喜欢的,也觉得挺下饭,不过两三日光景,竟是去了十之**。如果陈氏也觉得不错,倒是可以向小李氏买些,只是必然不能绕过赵李氏去,这让小小和陈氏都觉得有些为难。

    赵李氏那个性子,原来不知道陈氏底细的时候,都能死撑着要榨陈氏的银子出来,如今晓得陈氏弄的这个食堂,还不跟着贴上来?

    二来是剩下的饭食,虽然小小极力控制,可总会剩下一些,本来这泔水喂猪是极好的,可附近也没有人专门来收,若是运回谭家坝,也没个车子,实在让人左右为难。

    碰上跟赵家老宅有关的事情,陈氏就没了什么主意。平时挺精明的一个主妇,只要事情牵扯上老宅那边,就半天回不过神似的,一丝精明也不见。小小觉得这是陈氏在赵家老宅那边受到的精神压迫太深了,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似的,出了事就脑壳短路。

    赵明礼也没了个想法,如今搬到府城,不用似从前那般夹在媳妇与母亲中间,更没有惹人心烦的大哥,他也能安心备考,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准备秋闱之事上头,憋足了劲要金榜题名。他不止一次地跟陈氏感叹,如今他也不指望再进京赶考,只要考取举人,吏部挂了名,便可以放个小官。到那时,就不是谁走走门路就能将他挤走了。

    说得多了,小小也听过几次。原来这秋闱就跟过去的公务员考试似的,若是想更进一步,自然要进京参加会试,可若是不参加会试,有个举人身份,便可以通过吏部,也就是组织部给安排工作。不过她就不明白,听说赵明礼也是在官府衙门里头做过事情的,怎么就没有想过吏部只是挂名备选,能不能有个前程还是两说。就是放了官,要免,要调,都是上头一句话的事情。赵家并无什么根基,他凭什么就如此自信呢?

    所以说赵明礼骨子里头还是个文人脾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