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最难的还是怎么样将对方骗出去,李儒那边还在想着怎么样将计就计,成功迫击吕布他们;吕布这边同样是在将计就计,现在看来却已经是成功了,前面制造的假象,尤其是郑玄所做的,起到了极强的欺骗效果。
这时候蔡邕心中已经先松了一口气,才说了那么一句话,吕布却没有那么乐观,面沉凝声道:“如今还不是高兴庆祝的时候,咱们尽快离开这边,对方就算真地中计,也未尝不可能反应过来继而返回来,咱们必须尽快离开此处。”
一行人自然是无有不允,即便蔡邕这时候也不敢怠慢,在吕布的率领下,众人都去将后面的战马都牵出来,然后一个个包括蔡邕在内,都跨上了战马随即就在这步广里大干道上驱马疾驰起来……(。)
第一百零五章、斗智斗勇()
(感谢书友“九幽玄瞑”的点赞~)
雒阳城东部三门,彼此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是等同地,实际上这三座城门正好就是将这座大汉都城的东部城墙分割成为四个部分,而且每个部分的距离都是相等地,也即是说假如是在中东门,不管是去往上东门还是去往下东门的路程是差不多地,当然因为上东门与中东门之间有着步广里、永和里这种贵族、大臣定居的所在,街道上一般也不会出现叫卖吆喝的小贩之类挡路,往往交通会比较便利一些。
而如果是从上东门处往下东门而去,所花的时间也就基本上去中东门的两倍,甚至有时候还要更多,这还得要视这雒阳城东南角的繁华路况而定。
不管怎么说,去下东门的距离更远、花的时间更长是肯定地,但对于现在的吕布一行人来说这却未尝不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若是其他三个方向,北边的谷门因为距离也相当近肯定不会被对方放过,另一座城门又更远直接不予考虑;西边路程更远,而且风险更大,抄近路还得要经过皇宫,很容易横生事端;至于南边那怎么算都是比下东门处要远地,所以算来算去风险比较小、距离又还算近的就是这下东门了。
所以在这一件事情上,就算是吕布不乾纲独断,大家也没法想出其他的路线来。
正如同吕布预计的那样,大概是为了尽快追击上,对方一旦下决定离开,那就去得很快,在吕布一行人小心摸索着出了步广里之后,并没有再发现周围有什么异常,在步广里之外的北面、那条可以直通到雒阳城上东门的街道上也没有发现半个人影,这条街道上显然也不太可能隐藏起对方那好几百人,附近更没有什么明显的遮掩物,也无法形成埋伏,看样子对方是真的离开了。
这时候就是吕布也稍微松了口气,当然最基本的警惕心也还是没有丢弃,然后也不敢再有所迟疑,于是接下来,原本只是缓慢前行的一行人在吕布的率领下,再没有什么顾忌,速度骤然提升,像是乘风而行一般在相对于十几人而言还算是宽阔的大街上疾驰起来。
“踏踏”不断的马蹄声响彻在此刻相对于往常都要显得宁静许多的宽大街道上,道路两边的风景在视野两边飞速倒退,入秋微凉的时节,便是人站着静止不动,都能感觉到流动的风向何况是现在驱马奔驰起来,两边原本还只是顺势而掠的微风登时变成逆势猛刮起来,刺激的人两颊都有些生疼,如吕布等人倒还不放在心上,蔡邕却不得不防着点儿,也幸而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年轻时候的马术还没有完全丢掉,这时候被一群人护在中间,蔡邕行得也还算是平稳,稍稍艰难一些也还是能够跟得上众人的脚步。
而呼啸的狂风更多的还是让人的耳边轰鸣声不断、一片嘈杂刺耳,此外对于吕布而言,却还有另一个效果,风刮得猛烈,反倒是能够让他因为逢生突变虽然一直都能够保持基本镇定但又因为一直保持警惕多少有些发热的头脑慢慢冷却下来,而当整个人都慢慢冷静下来之后,他也才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着自己方才所做的一切判断有没有哪里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说不定其中就有哪个自己没有掌握到却不小心泄露出来的漏洞被对方抓住了,到时候反着了对方的道都还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呢。
若是不想还好,这仔细一想,尽管粗略看来大方向的判断都没有问题,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粗糙了一些,虽然并不致命,关键还是要看对方能不能够抓得住。
当然既然都已经踏上了既定的线路,现在看来也还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吕布也不可能仅凭猜测就贸贸然再行改变,所以依然还是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赶路,只是在另一方面,为了保险起见吕布还是派出了一个护卫去联系上暗中潜藏的城内间谍组成员们,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必须要动用到着一块底牌了。
随着这条连接上东门的大道往西逐渐到了尽头,也就快要到了贯通南北街道的交汇点,看起来这一路真是异常的顺利,可不知道为什么,吕布心中一种莫名滋生的不安感反而越来越强烈,一直到通过了一个左转弯,进入了向南的街道之后不久,他才终于完全放下了心思。
这却不是因为他终于确定了对方已经中计,自己这一行安然度过这一关后面的路将会好走许多,事实上在转弯过后吕布马上就确定对方根本就没有中计,这也没有什么疑问,因为刚一进入到向南的通道中,在这一行人的正前方视野中就出现了一支拥堵在道路主干道中间但看起来列队十分整齐似乎是严阵以待许久的队伍,就算不去看其中是否有他们认得出来记得住的熟面孔,光看对方这副架势以及那熟悉的统一黑色制式的军甲,就已经足够确认对方就是之前追击他们的那一支队伍了。
不过本来就有之前不断加深的心中不安感打底,吕布这时候吃惊倒没有多少,心态也很快调整过来,大不了接下来就是突围出去,这时候既然已经确定了对方的动向,倒总比心中总是有着一层不安疙瘩在那里折腾自己脑袋要好得多。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考虑到蔡邕的安危,仅凭着跟随在身边这些不俗的护卫们加上自己这整体的战力,不敢说轻松将对方痛歼,但要突围冲出去还是轻而易举地,对于堆放着数百人吕布等人根本谈不上畏惧,之所以还要弄出之前那一系列手段,为的就是尽量保障好蔡邕的平稳与安全,现在这种情况也根本没有什么好想,只有硬闯一条出路了。
在吕布的示意下,众人开始结成了一个简陋的防御阵型,刚好隐隐将蔡邕拱卫在中间,而且尽可能全角度保护好他,而顶在队伍最前方的那四个人,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各自都取出了一面盾牌出来,这说起来还是来自于之前被他们袭杀的落在对方后边的那些个可怜的家伙们,事实上这些人不全是因为懈怠才落在后面,还有些原因是带的东西太多,盾牌刚好就在其中。
而吕布等人不仅抢了他们的马,吕布还让人挑拣了其中几面盾牌收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刚好在眼下这种情况就可以用上了。
区区四面盾牌当然无法照顾到所有方面,尤其是在不排除对方会使用上远程攻击武器弓箭的前提下,他们现在毕竟是身在马背上,移动不便而盾牌的可防御型也会跟着大打折扣。
不过这四个都是死士,此时其实已经做好了做炮灰的心理准备,只要到时候一旦冲锋起来,在这样的街道中战马除非是直接被一击致命,否则根本没法回头就只能带着他们往前冲,这样一来就算是他们整个都成了后面吕布等人的移动盾牌;更何况以这样的环境下箭矢能够发挥出多少效果都不好说,如果都是朝天射,换做别的队伍或许还会畏惧,吕布他们一行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只是与之前一样的是,还需要考虑到蔡邕的周全,于是在距离蔡邕最近四个方向的护卫们也自觉再次望其身旁靠拢了一些,而这时候吕布已经抢先发起了冲锋的号令。
咻!
几乎是在于此同时,对方的进攻也如同预想一般跟着招呼过来,一时间在双方之间那段距离的街道上空,几乎都被射出的箭矢连成片的的箭雨遮蔽住,照在地面的光线都跟着一暗……(。)
第一百零六章、战神无敌(上)()
(感谢书友“cerry leeon”、“孤独1998”、“书友140824233042932”的点赞~)
正如吕布所想,在这条直通往雒阳城南部开阳门的大街拐角处埋伏好的队伍,正是李儒一行人,当然现在彼此都还没有知道对方领头的身份,并不知道真正与自己过招的人是谁,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之前一番斗智,以及接下来的斗勇。
不过与吕布不管是斗智还是斗勇都是冲在最前面不同地是,李儒在这种时候就只能在稍后面些的地方坐镇大局同时旁观战场看好戏。
以李儒的武力值,真要混入战场中那就是自己找死,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作为儒士出身的李儒当然掂得清自己的分量,在不属于自己的战场上根本不会去参与。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直到双方的距离已经只有不到十步,已经近到彼此前排的人都能看清楚对方脸上的麻子了,李儒却还没有与此时其实冲在对方队伍第二前面却又因为身形高大突出异常显眼的吕布照过面。
在双方短兵最终相接之前,李儒只能是下令手下将士们轮番射击,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更最大限度消耗对方的力量甚至人数,不过这街道看似挺宽,却真不适合弓箭手们放开手脚,每一排的弓箭手没法安排太多不说——虽然本来这一次李儒带来的弓箭手就不算多,轮换的时候彼此交替身形的时候还很麻烦,这也就导致甚至有一次轮换的时候还出现了差错。
当然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李儒想要的效果,经过这一番冲锋对方的伤亡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算是冲在最前面的那四个人也只有其中一个垂危、另外三个都只是受了程度不同的轻伤,后面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最前面四人已经最大限度帮他们抵消了很多的攻击。
哪怕李儒很快就当机立断让弓箭手们直接朝天射,也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方的“防空力”之强简直令人惊讶——李儒虽然处于稍后方,但时刻都会有人将最新的战况送报到他这边来,以便与他随时了解情况,同时在第一时间作出应对。
这样当然显得不方便,但是没有办法,一方面要保障好自己的安全,不能轻易涉险,另一方面又要尽力掌控占据,只能劳费手下们多跑跑腿了。
不过有这样的效果李儒也已经很满意了,何况消耗对方力量才是最主要目的,李儒也并没有真想要造成多少伤亡,须知道他决定要活捉的蔡邕就在其中,虽然对方肯定会将其保护得很好,但战场上没有谁能对谁的安全完全保证,李儒也不愿意冒险,蔡邕活着比全歼这支队伍对李儒还要更重要。
接下来弓箭手直接退后,换成主力骑兵上前,与对方展开对向冲锋。
这时候已经没有一点儿花巧,是实实在在真刀真枪的较量,李儒对于手下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还是很有自信地,一般只要不是碰到吕布手下那支神秘的飞熊军以及变态的陷阵营,就根本无所畏惧,哪怕是曹操那手下的虎豹骑以及曾经袁绍手下的先登死士那样的精锐中精锐。
不过随后的结果却令他大跌眼镜……
在皇宫外的巷战正激烈打响的时候,在皇宫之内、北宫之中,少年天子的寝宫嘉德殿外同样一场战役打响。
对战双方自然就是以马超、庞德军为主的攻方和以天子寝殿禁军、董承所率领的羽林军残部以及国丈伏完带来的家丁、护院们临时拼凑组成的杂牌军的守方。
比起吕布、李儒这边的对阵,这边的战斗从一开始的规模上无疑就要大上许多,当然场地虽然还是比不得辽阔的平原,不过在嘉德殿外正好就有一大片的空地,原本作何用已经无关紧要,此时正好能够容纳进马超、庞德手下这万余人马,虽然因为都是骑兵的关系,还是会显得有些拥挤,也仍是有部分人要被挤到附近的道路甚至宫殿中去,却也正因此更显得宫殿外的人声鼎沸。
其实不管是从人数上,还是从声势上乃至于最纯粹的军力战斗力上,攻方马超军所占据的优势都很明显,甚至能给人一种不用开战就已经知道结果的即视感,尤其是没有了城墙、宫墙之类的阻隔羁绊,嘉德殿更是充分考虑了作为天子寝宫所需具备的威严气质,所有的布置都是尽量往着彰显着富丽堂皇、豪华宏伟的方向走,自然而然地,能够对于马超、庞德他们造成阻碍的东西是越发的少了,马超手下这些骑兵更是自从进入城内之后第一次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相对应地,小皇帝这边所受到的困难自然也就无形增加许多,基本上就是只能靠人来和对方硬碰硬了。
不过少年天子这一边已经没了选择,碰上马超麾下这一群肆虐的凉州队伍,倒也不知道该说是其幸或是不幸,在除了天子因为特殊的身份还有伏完看起来到底曾算是他们“盟友”可能可保无虞之外,以下包括董承在内的人等性命完全不会被对方放在眼里,肆意屠戮更不会有丝毫的顾忌,这虽然对他们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换一个角度来讲,正是因为清楚明白自己已经毫无退路可走,包括已经被庞德军打出心理阴影的羽林军在内的所有将士们都有一种哀兵的感觉。
都说哀兵必胜,不过那有着多种前提,反正刘协等人是不会抱有多少希望地,之所以现在还坚持着要与对方死战一场,一来是心中难免还带这一层奢望,只是到底是对于外援的奢望还是手下这些士卒们爆种的希望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再一来,刘协作为一朝天子、伏完等人作为朝廷重臣的尊严,也不允许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束手就擒。
当然这时候的小皇帝也不会被允许出现在战场前线,只能是在嘉德殿内偏殿议事处与其他重臣一起等待消息,唯有伏、董与宋那三位要么是领兵之主要么是颇通军事的国丈,才在外主持军队防御作战。
在这段日子以来因为吕布给的那种药物的关系从未有过今日这样清醒的刘协,虽然只是短短时间也只是稍微恢复些精神,却已经恍似想通了许多事情,这时候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出外去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也算尽其所能;可惜不管是三位国丈还是众位大臣们都不会允许,毕竟他们这样的坚持归根到底为了什么,还不就是因为刘协的存在?一旦他在那在那最混乱的战线前沿要是万一出了点什么问题,这仗也就不用再打下去了,甚至他们所有人都干脆就此陪葬去了。
这也令刘协感到颇为烦闷,尽管以他受到的培养教育,其实很清楚这时候自己应该做什么,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一国天子又何止千金?而伏完等人也完全是为他着想,只是想是一回事,要做到对他这样还没有完全泯灭热血的少年还是太难了。
幸好同样有赖于自己所受到的良好的培养教育,就算不涉及到帝王威仪,刘协也是一个标准的贵族,拥有着良好的修养和风度,即便心中有着不耐烦闷,脸上也多少有些显现,但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他却依然能够安安分分坐在那里,焦急却又耐心的等待着外面交战消息传进来。
至于坐下那些大臣,一边是注意力被外面喧哗声震天却什么也看不到的战场吸引,另一方面也不敢轻易冒犯天颜,所以倒也不怕被他们发现不仅破坏帝王威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