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其中也有一个值得探讨的地方,那便是张绣只领着一万人马出来,河东李儒等人却毫无反应,也不知道这到底是经过他们首肯、由张绣过来打前站的,还是他们毫不知情只是张绣瞒着他们干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张绣对于吕布肯定是没什么好感的,原本吕布曾经星夜跑去挑战他与胡车儿,这就已经是结下了一层私怨,只是当时两人分属一营,张绣也是一个识得时务看得清局面之人,但随后吕布离开,没有了所谓的同僚、袍泽的关系,张绣也不用再顾忌他对吕布的敌视,但也仅此而已,再之后叔父张济的死,张济、张绣叔侄的感情在西凉军中都是闻名的,张济视张绣如己出,而张绣也早就视张济如父,吕布和他算是结下了杀父之仇,这也算是让两人真正完全站在了对立面,而且绝然没有再转圜的可能。
不过真正令贾诩在意的一点却是,是时阎行并不在金城,反而是带兵就在京畿一带,本来可以很快驰援,谁知却等到曹性手下兵马损失殆尽之时才抵达地方,而这时候马超、张绣联军也不好过,大概他们也想不到曹性会是那么硬气的性子,宁愿拼到自己没有了一兵一卒,也绝不放对手轻进半步,一如当初在并州时候为吕布善后干的一样。
阎行的举止不得不令人怀疑,甚至说都可以不用怀疑,贾诩有很大把握,他必定是怀着别样的心思,唯一不确定的是,他只是为了求存,还是有更大的野心。
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已经要触及到了吕布的底线,不说曹性这个被吕布看重信任有加的将领,就算其他普通的将领,阎行也不应该也不能够这么做,而后面肯定会找机会问罪于他,若不抓住责罚,还不知道下一次会怎么样呢。
“那对河东那边……”这时陈习的开口,让贾诩从与阎行相关的思路中暂时退出来,这才想到了相比起对阎行的处置来说,现在怎么定位李儒他们、以及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董(董卓,这里指董卓留下的这部分势力)马合流,陈习再重复了一遍,贾诩蹙眉沉思了片刻,便道:“先看看他们接下来的动向,再做决定,吾想就是太尉那边知晓了,也定会是如此地。”
见贾诩将吕布都搬出来了,陈习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而且他也觉得如贾诩所说,吕布也是会这样说,毕竟他与那边的复杂关系,陈习也有耳闻。
其实从心底里,贾诩是不太愿意与李儒为敌的。
或许是因为惺惺相惜吧,虽然这种词用在他身上似乎有些怪,但也不得不说跟随吕布日久,他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想着为老母尽孝明哲保身的贾文和了,而且依照他对于李儒的了解加上一些推测,李儒应是不知晓张绣的举动,不过后续会如何可就难说了,毕竟……
贾诩摇摇头,他不会知道此时李儒同样在摇头,而且满脸的苦闷,是那种有苦所不出的郁闷,这同样是因为张绣私自领兵与马超一起攻击曹性一事,而且现在当事人就跪在他面前底下请罪,模样倒是挺诚恳,不过在座几个脸上都没有什么好表情。
按照李儒等人的原意,他们是真不愿意主动去招惹吕布地,当然要他们主动屈服于吕布也不可能,毕竟彼此的确是仇怨深深,尤其是当初吕布离开,尽管现在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其中缘由,可要说没有点儿埋怨也不太可能,像是华雄就是其中典型,他一直觉得如果董卓当初能够大度点儿容下吕布、吕布能够留在董卓麾下,或许他们今日早就一统天下了——好吧他想的是很美好,只是因为对其中许多内情还是了解不明而已。
另外像是徐晃这样的就不免有些暗怪吕布当初干嘛没有将自己带走,虽说“子不嫌母丑”,但原本他对于董卓就没有多少忠心,毕竟他一直以来跟着的就是杨奉,是杨奉对他有知遇之恩而非董卓,在杨奉遭到董卓贬谪他反而晋升之后二者便闹翻了,或者说杨奉撇开了徐晃,而此时的徐晃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诚心追随的人了,后来还继续跟着董卓也只是不愿在那时候调换码头,董卓死后跟李儒他们混在一起则是因为道义,如果有投向吕布的机会,他肯定不会扭捏。
说来说去,几个主要的高层心里面对于吕布还是采取敬而远之、不愿主动招惹上去的原则,可惜现在已经被张绣打破了。
就是李儒也没有想到,当日大家议论不出一个结果来,不欢而散之后,张绣居然疯狂到私自调兵就跟着马超去“点火”了。
现在想想这也怪得他,董卓死后他虽然以自己的威望令大家还能聚在一起,可更像是一个在一起的松散的联盟,像是徐荣手下两万人、徐晃手下数千人马、华雄手下也有万余人,剩下就是张绣手中万人,平素也都是归各自主将辖制,所以张绣领兵出征李儒等人竟然是后知后觉,等知道的时候想要阻止都来不及了,再听到他们的消息之后,就是现在这样了。
其实张绣干了也就干了,说起来也是没有旗帜鲜明的将他们拖下水,可这又有什么区别?
看着面前跪着的张绣,李儒也有些心软,虽然他有私心,但他的做法的确不能说错,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
“军师,如今你看这……”张绣闹出这事,让徐荣都有些没了主意,只能望着李儒。
李儒揉揉双眼,半晌才伴随着一声长叹道:“伯渊啊,你可真是将我等害惨了啊!”
虽是如此说,李儒的眼中却渐渐坚定起来,而张绣玲珑心思,也听出了话中的别样意思,顿时喜上眉梢……(。)
第五十六章、调兵遣将()
当初曹性奉吕布之命襄助阎行,其实只带了三万军马,而且还是轻骑简从,这倒不是吕布吝啬,也并非是抽调不出更多人马来,须知在雒阳挟扶天子之便,十万禁军、各级宿卫、乡兵都可说是随意吕布调遣,再包括初步稳定下来的十万并州军,在吕布这边,那是绝对不会出现曹操那种招募兵马会不会激起民怨的担心,只是那个时候在贾诩等人的分析下,吕布对于阎行其实就已经有所戒备了,才有这样的保留。
反正对于吕布而言,只派这三万人对于大局毫无影响,实而言之,能不能就此除去马超吕布并不介意,对他最有利的反而是就此形成僵持之势,最好就是马阎双方水火不容,不断地摩擦积累矛盾之后一朝爆发、同归于尽,如此最后当然只有他过来坐收渔翁之利了。
当然他也知道这种设想不太现实,这世界上的利益也不是都那么容易得来的,尤其是此时在凉州阎行这一边的势力明眼人都看得出处于劣势,马家军人多势大,就算是曹性这三万人的到来,也仅仅只能说在兵员的人数上稍微趋近于马家军的六七成,稍微缓解一下阎行的艰难处境而已,如此情况下别说指望他们两败俱伤了,还得要小心处置一个不当就是引火烧身。
但即便是早就有所防备,吕布他们也还是想不到这阎行竟然如此厉害,在曹性那三万人由其调派的情况下,毫不客气地让他们出动去牵制住了马超率领那一部分主力,也不知道怎么竟然还真的做到了,或者这也和之前的事情有关系,毕竟之前马超在单独面对阎行的时候就已经遭遇了个人与大军的双重败绩,对他个人威望也是一个重大打击——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吕布他们会对阎行戒备的起因;而与此同时,这阎行也算得上是艺高人大大,在留下大部队做伪装的情况下,竟然又亲自率一小部分人绕路去偷袭马腾本部人马,最后的结果世所共睹,马腾死了,马家军从此缺了主心骨,此时的马超更是独木难支,再之后的一些事情,也就都不难预料了。
此后的凉州局势便陷入了一片扑朔迷离中,是时马家军唯一的首脑便是马超,而且还有数万可战之兵,结果最后竟然在曹性的一次追击中被冲散,全员都不知所踪了,虽然对其中的内幕有所怀疑,但贾诩还是按照既定策略,派遣了牵招去稳定凉州局势,至于阎行这时候倒是有眼色,只借口金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安居一隅也没有丝毫想要邀功的打算,这令得本来想做些什么的贾诩,最后也只能是以大局为重,先放过了那阎行。
牵招在凉州进行得很顺利,而这个时候曹性却是已经率兵在弘农郡,也就是先帝刘辩被废之后封邑所在,驻扎在此休整。
贾诩这一手用的也是很妙,关中尤其是在京兆地区对于吕布的态度一直不明,甚至是阴奉阳违,对于段煨的空架子贾诩也有耳闻,而京兆韦氏是现在的吕布也不能够去轻动的一个地方势力,他将牵招放在关西、曹性放在关东,也等于是卡住了京畿,就算不能威逼成功,至少也能让对方感觉头疼。
除此之外,这曹性部队当然还带着监察河东之责,同样也算是夹击,只不过这一次是和北面的并州一起,那边贾诩也和坐镇的代并州牧陈宫打过招呼了。
实际上李儒等人说是居于河东一角,这并不准确,应该说是自河东以北,包括平阳郡在内一些区域,也都被他们所占,只是吕布似乎一直没有想要夺回来的意思,任由他们在这里扎根下来,当然他们也都很识趣,一般就只是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倒腾,不敢越界半步。
当时听说曹性领兵自关中回来之后没有回到雒阳,反倒是在弘农屯营,李儒等人就一阵精神紧张,担心这可能是吕布要向他们动手的前兆。
说起来他们对吕布的态度很复杂,不愿意主动招惹上去,但也不会真的怕他,如果必须要开战的话,他们也绝不会退缩或是投降,只是他们不会主动出击,这其实也是李儒见麾下那些将士自从董卓死后便士气低沉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特意定下的方针,因为本身士气就衰落了,再碰上吕布这块大山,其结果不言而喻。
他们手下这四万余人,大部分都是原西凉铁骑残余,只有华雄手下那数千人是从雒阳宿卫中带出来的人马,而不管是哪一部分人,畏缩在河东这一隅之地,且不说他们再难获得当初的地位,心理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部分是因为之前的连番战败直到董卓身死,感觉主心骨都没有了,另一部分却是因为远离故乡,被浓浓的思念之情煎熬着。
在这时候的人,地域观念可是根深蒂固的,若是在外太久,一直远离家乡和亲人的话,那就算是天王老子的命令,也会激起兵愤。
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当初楚汉相争后期,楚军被困负隅顽抗,结果汉军那边响起了四面楚歌,使得楚军军心大乱、将士无心作战,这也直接导致了之后西楚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
简而言之,士兵也是人,现在又不像是后世,通过各种所谓的政*治教育,能让一些人大半辈子都窝在同一个地方,回不了故乡也没有亲人的陪伴,最后能回去的时候早已经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且“乡音无改鬓毛衰”了。
本身当初董卓他们要领兵退出洛阳,然后回归关西,当时董氏大厦将倾,颇有点儿落叶归根的意思,可当时也是士气最高的时候,那时候保证谁敢阻拦在他们面前,都唯有自取思路一途;但是好景不长,连番变故之下,现在连故乡都回不去了,相比之下那数千宿卫已经算是好地,至少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就是河东人士,其他的人在这地方因为离得近也不至于有那么多不习惯。
在河东这数月以来,李儒也在想尽各种办法激发士气,虽然他自己都还没有想好激发了士气之后要做何用,可惜都收效甚微,有时候还差点闹出了反效果,最后李儒干脆也放任下来,他都不说了,华雄、徐荣和徐晃等人也都只故作不知,也就只有张绣一人偶尔会表露出对吕布的仇恨,这种仇恨自然也灌输给了他的部下。
因为张绣治军不俗,也深受部下爱戴,所以这一万人受他影响极深,此次贸然出兵,与马超那边合兵一处对曹性下手,实际上等于是向吕布宣战,这些将士就是群情激荡,这便是那些日子的灌输起的作用。
即便是在阎行“及时”赶到之后他们吃了败仗,却也没有对张绣的不满,只是觉得那吕布真是“势大欺人”,这让李儒知道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自己一大票人都被那张绣拖下水了,那鸟厮还似乎有些不放在心上,李儒心中也很是不满,只是一来念在张济的情面上,二来张绣才遭逢兵败,他还能够理解,只是他在做出了偏向于张绣的决定之后,实在是不知道这一个决定究竟将会将自己等人带向何方。
想必如徐晃、华雄他们也是同样迷茫吧?
吕布这时候当然不知道他们的迷茫,他也很忙,不过是忙碌的忙。
这段时间从雒阳到河北之间的人马往来十分频繁,这其中一部分是民间交流,类似于并州商会在河北这样地,说起来这一次还是甄姜自己亲自把的关,也算是“夫人尽其用”了;另一部分自然就是军事行动,也就是调兵遣将。
本来吕布只带了六万兵马来到河北,不考虑折损的人,就算直接加上本地受降的那些,想要同时分兵东北和西北两个方位出征,也是捉襟见肘,尤其对手虽然士气大跌,到底还是曾经河北霸主的残余势力,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吕布也不得不重视。
这一次他也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袁绍都不被吕布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三个弱点明显的小辈,但就是如此吕布也不会妄自托大,要以绝对实力碾压,那么兵力是肯定不能少的,所以唯有从雒阳调兵。
当然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这一点上,吕布不得不感慨自己当初将荀彧留下来是多么正确的决定,虽说朝中难保没有这方面的能人,但未必能对自己用心,总还是荀彧这种归服的人用起来比较放心,他也从来不会让吕布担心,事事办的妥妥帖帖,难怪在来信上贾诩都说相比于自己,荀彧来主持雒阳之事更为合适,当然吕布直接驳斥了回去。
至于河东一事贾诩也来报了,吕布并没有理会,说句不好听地,他是真没有将那边放在眼里,贾诩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也枉费自己的重托和信任了,哪怕接下来的对手可能会是李儒。
总之他现在最要紧是尽快解决了河北之事,最少冀州要先平定下来,至于对于青州那边,他也已经放平心态了,曹操想要啃这块骨头,也得要小心不要咯着喉咙才是,尤其是有北海这一个就钉在了青州腹心位置的大郡,吕布相信有过自己的招呼,孔融会好好“招待”曹操地。(。)
第五十七章、十万大军压河北()
大汉初平三年九月末,岁已入秋,北方天气再转凉之后,又在往寒冷的趋势发展。
在这样的日子里,在外为生计奔忙的人群却是络绎不绝,尤其是生在这乱世,需要考虑到的事情也更多,若只是一人温饱全家不饿自是不愁,可大部分人都是有家有口,而且还很难保证一家人中全都是可用的劳力,如此只能够由作为家中顶梁柱的成年男子出去劳作了。
幸好虽然现在天下都不太平,诸侯混战也不少见,但大家都还算是克制,很少有那种为了盲目扩军而招募新兵引得民怨沸腾之例,所以暂时倒也不必产生那种成年健全男子为了逃脱兵役各种藏的事情。
这与汉天子尚在有一定关系,而且在吕布入主雒阳拜为太尉之后,天子的威严相比董卓时期反倒是有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