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方才就一直在注意着这边情况,这时候是专门跑出来打圆场的,吕布望着郭嘉也带着些好奇和别样的心思,他们的确是第一次见面,郭嘉也定然想不到自己在吕布心中获得的是“终于见到了”这样的想法,不过他打岔……哦不,是打圆场的作用的确是起到了,吕布的注意力有些转移到了郭嘉身上来,竟然暂时没再理会曹操,只冲这天生郭奉孝道:“文若倒是常与某提到郭奉孝之名,说起来本侯也是久仰了啊。”

    听他提到荀彧,郭嘉和曹操的脸色都有些细微的变化,要知道郭嘉当初第一个与曹操推荐的人,就是当时还是吕布俘虏的荀彧,没想到现在人家成了当朝太尉手下重臣,曹操只听过郭嘉的简单介绍并没有深切感受过荀彧的厉害,倒没那么深的感觉,郭嘉心中却是深以为憾,他一直觉得自己如果可以做曹操手下张良的话,那荀彧就是曹操手下萧何,作用更加重要,地位可能也会更高,不过他没有一丝顾忌,毕竟如鲍叔牙、管仲那样的先贤早为他们这些后辈做了好榜样,只可惜这也只能成为一种奢望了。

    吕布和曹操这边本来就是在场众人关注的焦点,别看底下这些文武互相之间推杯换盏,好不热闹的样子,但都不过是客套礼节一样,酒鼎搁到嘴边也只是微微沾湿了一点,没有谁真会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时机放浪形骸。

    郭嘉倒算是唯一的例外,刚才也颇引得一些人注目,就像是之前确实听荀彧提到过这郭嘉的荀攸就带着好奇和惊异的目光暗自注意了一番郭嘉,这时候听到吕布说的话,他面色古怪了一会儿,就迅速敛去了,他识得轻重,就算明知道吕布满口都是瞎话,也不会当着外人的面故意去拆自家主公的台,何况他挺好奇吕布这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只要继续看下去就行了。

    郭嘉哈哈笑道:“能得温侯如此赞赏,天下又有几人,直让郭奉孝都有些飘飘然了哈。”

    吕布一本正经道:“不必飘然,本侯只是想试试看能否将奉孝招揽过来而已……”

    郭嘉一怔,被一口还未吞下去的酒水生生呛着了,模样好不狼狈,曹操再次整个人都不好了,眼光能杀人一般,直直瞪着吕布。

    结果换来的是吕布跟着瞪大了眼睛,口中还咋咋呼呼道:“不会吧,本侯只是个玩笑调节气氛而已,难道孟德你真的同意了?”

    曹操:“……”

    郭嘉:“……”

    荀攸:“……”

    ……

    秋风萧瑟,河东大地上,一片了却生机的枯黄笼罩。

    在那广袤无垠的平原中,一队骑兵缓缓从中践踏而过,他们个个脸色疲惫,双眼中却带着一些兴奋和希望的神采,当头一个,一身银白盔甲,双肩还披带着一条锦袍。

    这越是到北方、又不是在水边,那气候可真是又干又冷,呼呼刮过的北风,直叫人忍不住打着哆嗦,尤其是身上铠甲根本无法避免凉气的侵入,让那些身强体壮的将士都要忍不住打起哆嗦来,若是在驱马奔驰中虽然受风刮过更要感觉冷得厉害,可那银甲锦袍的青年男子却似完全感受不到外面天气的凉意,看起来并不多见雄壮的躯体里,却似藏着一个随身的火炉。

    说是青年,不过从面上青涩来看,其实大概只有十六七岁,也就在少年与青年的交界点上,只是脸上神色庄重肃穆,却不似一个普通少年,而一双眼中也已不可避免假带了些看透世事的苍凉。

    这少年却不是那名闻凉州的关西第一猛将、原凉州牧槐里侯马寿成长子马超又是何人?

    要说与大部分同龄人相比,即便是身处在这汉末乱世天下里,马超的经历也绝对称得上是丰富绝伦,就是南方庐江那差不多年岁的“小霸王”孙策也不能与之相比。

    他年少成名,家世也不错,可惜遭逢巨变,近乎家破人亡,艰难脱逃出来之后,只能再谋出路,比起来至少孙策当初家人因为没有陪在身边,所以并没有受到什么威胁,只是他与孙坚父子还有几位家将比较艰难而已,比之如今的马超已经要好多了。

    此外,他还受到了一个武将恐怕很难忍受的屈辱的经历,曾经的手下败将却堂堂正正战胜了自己,哪怕只是一招半招的差距,也叫骄傲的他无法接受,这简直是从天堂岛地狱一般的心理落差,没有当场崩溃已经是他心理素质够好了。

    当然丰富的经历对于人的成长成熟是一件好事,曾经马超是一个意气风发少年将军,多少显得冒失、轻浮了一些,现在却多了一些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沉稳,思考也更多了,当然另一方面也显得更加阴沉了。

    不过若真要说,马超宁肯不要这些经历,也要换得自己失去的那些亲人,尤其是父亲马腾,虽说父子二人关系一向疏淡,但到底是血脉相连,便是那真正的胡人,也不乏有重视这人伦亲情地,何况马超只是有部分胡人血统。

    如今他马家不仅马腾这一家之主死了,马超的那些后母也都死的死失散的失散,剩下马超、马铁还有马岱这个虽非同胞却是本家的兄弟,至于另一个亲兄弟马休也是在乱阵中走散,不知了生死。

    现在的马超惶恐然如丧家之犬,之前就在凉州四处躲避,后来干脆跑到了关中京畿左近,所谓最危险之地也很可能最是安全,马超说不出这个理却也有这种想法,而在此潜伏这段日子后的事实也证明他想的不错,若是吕布、贾诩等人在此坐镇,必然是在内外都不会放过;但现在在长安内的是谁呢?段煨是也,这段煨乃是昔年太尉段颎兄弟,此人生性多疑,不容于京兆官场,性格上也多走极端,更是刚愎自用,让马超在眼皮子底下好好地都不曾发觉倒也不稀奇。

    其实对于大部分本地官员来说,此时京畿内真正的实权人物,还是韦端,这韦端乃是长安名门韦氏家主,年届不惑,要说也是一个有能力手段地,否则也无法操持的韦氏这样一个名门大家井井有条、闻名朝野,本人也被征为京兆尹。

    不过那却已经是在董卓入主雒阳之前的事情了,董卓掌权之后,便令段煨入京兆节制韦端,韦端一面不欲与董卓为伍、为其效力,一面为家族计却又不愿太过得罪,遂便称病不起,而那段煨也是个胆大妄为、权欲熏心的主儿,竟然干脆冒领了京兆尹事务,对于韦端之情不予理会,而后董卓被驱出雒阳,到得长安之后,也曾想过去请韦端,随后却又屡屡因事未能成行,直到董卓被迫退出雒阳,之后更是丧身于河东,朝廷经历从董卓时期到吕布时期的转变过渡期,只是吕布也无暇顾忌凉州、关中之事,是以京兆尹仍旧由段煨占着,且因为段家在朝中人脉关系,段煨这等人竟然也未曾遭到弹劾,稳稳坐着位置。

    不过段煨只是在明面上占据着位置,事实上暗地下一些关键事情京兆文武们还是以韦端为主地,只是对于马超的事情,韦端在知道之后也没有做什么表示,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时候马超离开京畿而进入这河东郡,当然是有其目的,为了预防万一,他还先派了庞德前去探路,自己等人则暂在此等待消息。

    不过周遭气候糟糕,让人的心情也跟着变得极差,像是马操一路上就一直在骂骂咧咧,这时候也不知道话题怎么又扯到了吕布的头上去,只听马操在那恨恨骂道:“好他个吕布,需要咱们的时候上赶着求上门来,起了冲突,便也不言语一声,就弃之如帚了。还与那阎行合谋,若非少将军机警,恐怕之前就着了那阎行与曹性的道了,现在想来都还是顺不过这口气来。”

    马超没有理他,这厮说话想事就是个不经大脑的,要跟他说清楚不可能,完全就是浪费自己的口舌。

    当初那西凉羌之事,说起来还是他们主动先去求着吕布地,正好那时候吕布也需要他们帮忙将羌人驱逐出上郡,双方碰在一起完全是必然的巧合;现在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吕布是什么人物,当朝太尉,三公之一、位极人臣,在朝中那是一言九鼎之人,而他们呢?

    现在马超也没有那个精力去跟他解释这其中的区别了,何况马操这么说,最好是手下全军将士都是这么想,如此他们才能够同仇敌忾,面对势力庞大的吕布,首先就不能够畏惧。

    其实马超对于吕布没有多少恨意,也并不责怪他,他真正的仇人还是阎行,只是因为此时阎行就在吕布那一边,他也不得不与对方走向了对立面,即便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力量完全不是吕布的对手。

    不过他也不是全无希望,此时吕布远在河北,自己要做什么这是最好的机会,除此之外就是还需要一个盟友,历数来去,也就只有此时占据着河东一边角落的这一个势力符合他的要求了。

    说起来也是奇怪,河东与河南距离并不远,只要吕布想,这些人必然无处藏身,可也不知道是吕布念着当初的什么交情,或是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竟然在之后能抽出人手抽出空来的时候仍对此处置之不管。

    但马超也不去考虑那么多了,不是这样也没有自己这次来的机会了,总之看起来是件好事,不是么?(。)

第五十二章、不欢而散() 
司隶河东郡,秦始皇帝推行郡县制时始置,汉初沿袭秦制,属天下并行郡国之一,汉武帝时设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化为十三刺史部,河东郡归属司隶校尉部,治所在安邑县,此处同时也是汉代典农中郎将所在。

    河东郡下辖有二十县,其中除了郡治安邑以外,还有闻喜、临汾、平阳、永安及解县这几县颇为知名,且不说除了汉代双子星将卫青和霍去病以及汉宣帝刘询岳父霍光的平阳县,就这解县中,就出了关羽、柳宗元这一武一文的两大历史名人,不过此时关羽远没有吕布印象中那条历史轨迹里知名,没有达到相应的地位,更没有正式登上历史的大舞台,顶多只能算是时人较为熟悉的一员悍将,往后更不可能被公推成神、成就武生光辉;柳宗元那更是五百年后的人了,所以这解县,在目前来说除了河东本地,还多不为人知。

    不过此时此处,却将聚起一团风云,由此更有可能引动天下局势,这全因在此处蛰伏着那曾经跟着董卓一起入主雒阳、霍乱朝纲霸道天下的一班人物。

    在这些人中领头的,文的有李儒这个鬼狐称的军师,武的则有华雄、徐荣、张绣、徐晃等名气都不小的大将,再加上下面还有拢共不下于四万人的精锐西凉铁骑,或者说是西凉铁骑的余孽,这其实也是一支在当今天下间不会逊色于多少诸侯的势力。

    可惜他们在来到河东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够夹起尾巴做人,即便当初天下诛董的风头渐渐散去,也还是谨慎小心,能够幸存留到今日都是殊为不易,毕竟不管是西边的马凉州还是东边的吕奉先,都不是好相与的,任一个真要狠下心来对付他们,他们能逃得出去都已经算是好结果了。

    尤其是吕布,他花了数月时间在雒阳培养自己的好名声,这些全都被李儒看在眼里,在他看来只要吕布想,完全可以对自己这边下手,然而他最终并没有动手,这要么就是真念着一些旧情,要么就是在他心中对天下的布局时机还没有成熟,当然他更愿意相信后者,不只是因为在他心中吕布再不是曾经那一个骄傲武夫,而是横越北方的大霸主,还因为前者会激发他的感情进而影响到他的判断。

    不得不说就是到现在,在这个有些苟延残喘盘踞在河东这一块儿的势力高层中,如李儒、华雄和徐荣、徐晃等人对于吕布的感官还是十分复杂,前二者是曾经交情不浅的,而且只要想想吕布的做法似乎从中立角度也不好指摘什么,毕竟他们二人中就是再迟钝的华雄,在后来也渐渐通过各种途径而知道了许多曾经董卓与吕布之间不为人知的矛盾和恩怨,知道董卓本身就对吕布图谋不轨也做了许多事情,即便董卓是他的主公,但从道义上来讲,吕布叛出的行为至少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至于李儒还是其中许多计划的制定人人,就更是没办法也没有立场责怪吕布什么了,难道说他不讲恩?那恐怕就变成了是他们不讲理了,正因为知道这些内幕,在面对吕布这个“叛徒”的时候,他们内心也就更显得矛盾,不知道该怎么是好;后两者与吕布虽然没有太多深交,但打从心底里都是佩服吕布地,而且相较于其他人他们多少还是有志于干一番大事业地,当初跟随着董卓也正是为此,若是董卓还在他们或许为了忠诚或许还会一条道走到黑,可是如今……

    至于另一个逐渐上位的张绣,从不知什么途径知道了叔父张济之死与吕布脱不了关系之后,就注定了二人只有你死我活,至于他那个裨将胡车儿也自不用说了,他们反倒算是这些董卓残余部下中对待吕布的态度最为旗帜鲜明的一个了。

    正因为有这诸多模糊不清的想法和态度,所以严格说起来,现在李儒他们这些人内部并不是那么平稳,虽说吕布一直没有对他们怎么样,但时局本就在不断变化,就算是粗神经的华雄也明白不可能这样一直下去,迟早有一天啊他们都必须要选择一条路走,当然他是坚决跟在李儒身后地,但是其他人可就未必了。

    本来这种隐形的矛盾还没有那么快会爆发,可惜就算是李儒也未必会料到西凉局势变化会那么快,原本他的想法只是暂时找一个生存缝隙,就在马凉州与吕奉先的夹缝中,再加上旁边京畿的韦端对于雒阳那边一向都是态度不明——段煨直接被他忽略了,让他可以从容在其中周旋,至少不用那么快就直面其中一方,说不定等时间过了,总能够想出一个办法来。

    可惜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马腾死后,马家军在吕布派出的曹性与阎行的联合之下,一度被逼入了绝境,最后的处境是比现在的他们还不如,虽然不能说是全军覆没,除了一部分投降被俘虏之外,还有一些据说是已经与马超等人失去了联络。

    当然如果说之前因为小心翼翼在京畿那一带也有密布的探子们查探消息所以早就知道马超等人是潜伏在此处,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打得什么算盘,是想要一直就这么下去还是另有谋算,让李儒也没什么头绪,现在他却知道了对方的真正目的。

    就在这解县居住的府邸上,刚还在与家人说着一些体己话的李儒在听说西凉锦马超麾下大将庞德前来求见的那一刹那,将自己所知的一切全部串联起来,几乎是在立刻就厘清了所有的头绪,也顿时有了些想法。

    对于这开门见山就表明自己来处更暗暗提示了自己来意的庞德,李儒并感到不陌生,这也是那马超手下一员悍将,实际上原先在马腾手下之时,这庞德并没有得到什么重用,这倒不是说马腾没有什么识人之明,完全就是庞德为人性情太过耿直,曾经重重得罪过马腾,而且那时候马腾与马超极不对付,父子两个明里私下斗得厉害,庞德因为与马超关系交好,也被马腾视为眼中钉打入了冷宫,没有趁机打压他都不错了,更不用说重用了。

    当然马腾死后,马家军做主的是马超,对庞德这位私交神秘的手下悍将他立刻委以重用,庞德也由此渐渐开始大放异彩,在与曹性的几次较量中都险些占到上风,若非阎行屡屡识破他的行军布阵计策,手段也要略高一筹,几番破坏他的意图,恐怕曹性这个吕布十分信任将手下数万军马都交由他带到了关西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