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有很大的胜算。
可吕布军却出现在大城县……
于夫罗溃败后率领残军也是退守大城县,因为大城塞的缘故,加上去卑也担心被别人有机可趁并没有对于夫罗再趁胜追击,才让于夫罗能够苟延残喘。
如今吕布军的踪迹被发现在此处,让去卑不禁想到是否是那于夫罗与吕布开始合作了,毕竟之前吕布放于夫罗回归就让去卑不得不怀疑此二人是否都勾结在一起了。
“继续探查进一步的消息,务必要弄清楚如今大城县内部的情况,尤其是于夫罗与呼厨泉二人的处境……”去卑一边吩咐着,一边脑中飞速想着,最后又道:“还有要加强戒备,尤其吩咐要小心来自于朔方、广牧二县可能的突袭。”
这副将也不是笨人,所以立刻就想到去卑是觉得这有可能是疑兵之计,大城沿线本就是重点戒备,倒不用太过担心,如此就不可不防来自于其他方面的攻击。
他立刻心悦诚服的点头拳握于胸前,郑重道:“谨遵单于令……”
没错,而今去卑也自认南匈奴单于,尽管只有他这方人才会承认。
这时去卑不知又想到什么,又叫过了副将在他耳边这般那般耳语了一番,然后才让他退了下去,而去卑却莫名开始神色惆怅,四十五度角仰望,当然望到的只有帐顶。
……
吕布在大城县驻扎下来,看上去却像是一副要长久停留的样子。
因为于夫罗和呼厨泉这一对栾提家族的兄弟同时也是如今大城县内匈奴人的最高领导人在手中,所以吕布就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般,镇服了大城境内的匈奴军民,让大城县处于一个微妙的平静状态中。
这样当然不保险,所以吕布还是让手下军队开始逐步接管大城县的防务,然后将大城匈奴军一一变成俘虏。
不过吕布并没有忘记他可不是来到这里定居地,而是率兵来此打仗地,所以看似并不在意心急但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命人关注着临戎去卑那边的消息。
既然已经占据了大城,自然不可能荒废着不用,若是战场放在这里,那么渐渐将其掌控在手中的吕布就等于拥有了地利,至少也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他的策略便是先等待,等待去卑主动出击,而他后发制人。
至于大城塞附近的一些动静吕布又怎么可能不清楚,他的间谍组早就已经在周围渗透,并将那些可疑的敌军斥候、探子们监控起来,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让他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自由行动,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他们的行动简单推断出敌人的战略意图,虽然比较麻烦并且中间可能会有误差,但关系却很重大。
而根据这些斥候逐渐向南尤其是大城塞内移动的迹象,吕布与良乐等人都认为这是对方想要进一步探查消息的信号,而显然这个时候去卑也是在犹豫,他要先进行试探,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才会据此采取下一步行动。
也是因此吕布对此并没有什么应对,而是任由顺其自然,甚至不介意适当适合“无意泄露”一些对方想知道的消息去,只要能够达成引君入瓮的目的。
吕布相信去卑如果知道自己在这里并且还将于夫罗控制起来的话,他不可能还坐得住,势必会在短时间内有所行动,而大城县很快就将成为他们的主战场。
吕布最终决定根据典韦的建议以大城县作为根基当然早就设想好了一切,不仅是他慎重考虑后觉得在朔方郡这块现今对他来说已经相对陌生的土地上冒进不是一件好事,尤其若要对并不能够占据优势的去卑军交战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徐徐图之,而最合适的地方也就是大城。
此外大城县的环境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就在其城外不远处有一处关口,名为大城塞,算是大城县对外的一个重要隘口,而且其军事战略价值十分重要,当整个朔方郡都被南匈奴人或者原先的汉人所占据的时候,这种重要性无法显现出来,但只要吕布进驻大城,借着此塞却能够至少先拖住去卑。
拖住不是最终目的,却能为他换来更多准备的时间,甚至吕布还可以做些别的什么。(。)
第一百五十八章、激战大城塞(三)()
还是夏季,但在山谷口的劲风吹拂,却令人感觉不到丝毫的炎热,反而带去丝丝的凉意,就是厚厚的兵甲也无法遮挡,但这却大大减少了将士的燥热感,就像是上天专门恩赐予的福利。
这山谷口处,就是朔方郡内有名的大城塞。
大城塞位于朔方郡南部大城县的北边,是朔方郡甚至整个并州北部一处重要关口,而实际上大城塞就是构建在通往大城县的必经之路上的一条狭窄山谷上的一座城门建筑,从外到内也不过就是隔着一堵墙,尽管这堵墙确实非常厚。
当然大城塞一直都有专人守卫,在之前自然是由此处占据的南匈奴人把守,只是那时候因为整个朔方郡都在南匈奴之手,且南边毗邻的上郡羌人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此地防卫力量也不多,而吕布在接管了大城县防务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开始对大城塞动刀,这里的匈奴守卫因为有呼厨泉的命令所以很顺从没有丝毫抵抗就自己解除了武装——实际上就算没有以他们那点人也根本无法抵抗,然后便全由吕布麾下的并州士卒们取代。
骑兵守城总有不利,哪怕大城塞十分艰险,因而这些派来守城的将士都是由曾经的黑山贼降众组成,而主将则是由请缨前来的曹性担任。
在上一次吕布入河北曹性守城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而他也是少数几个能够让吕布完全可以放心交托的人,毕竟张辽、高顺这几人都不在这儿,而王成、季昭也都有各自使命。
不过鉴于上回在雁门时曹性受到的创伤让吕布多少有些后怕,此次则是将典韦也派到了他身边去,随身保护,当然必要的时候典韦也要负担起其他重任,譬如曹性万一还是不行伤退需要人顶上,那他就是不二人选。
这一次大城县的处理已经让吕布开始相信典韦能够独当一面,当然也需要给予他更多锻炼的机会,相信典韦自己也会有自己能够独领一军出征的愿望,这恐怕是这时代这天下大多习武男儿共同的愿望。
大城塞所在的山谷很狭窄,而阻隔的城墙不止厚,还很高,寻常的云梯都很难架上去,这也是大城塞难以突破的一个地方。
不过再坚固的城防也不可能毫无漏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城塞不过是汉人根据天险地利依山而建的防务设施,也会有缺憾之处,一个最大的缺憾便在于在靠近城楼部分的山崖壁坡度十分平缓,甚至在其中一个缓坡斜上过去还有一片平地。
对于这处明显的防守漏洞曹性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早早就派人在此构筑了一个简单的防塔,平常的时候可以作为观测、瞭望台,能够一起高度优势提前预见周围的军情、险情,而一旦爆发战役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制高点,尤其是在敌人要攻上城楼的时候,他们从旁侧箭雨突袭,必然能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吕布早在送曹性离开的时候就嘱咐他,去卑若想要取大城县,大城塞几乎是必经之路,在大城县与朔方北部其他地区之间接壤大部分都是山区,唯有大城塞这一处坦途和捷径,所以他必须要时刻做好将有敌人攻打的准备。
曹性也不敢掉以轻心,在做好了常规的防务之后,便开始开动脑筋设想敌人将会从何处发起进攻。
“就算去卑本人不知道,可他军中必然有人是朔方郡本地人,就应该会知道大城塞之事,也该知道城塞那些常规防务,甚至有哪些漏洞还可以钻……”说话的是曹性此行的副将,一个名为窦云的将领,据说他祖上曾是皇亲国戚,也就是文帝、景帝乃至于武帝时期都颇为鼎盛的后戚窦氏一族后代,只不过他属于旁支,因为避祸而迁至并州,他也是那次纳贤令中被发掘出来的有一个并州而且是九原县本地的英才,至少潜力非常不错,而且谦虚肯学,也很得曹性赏识,这次干脆将他召来带在身边。
对于窦云所言曹性还是比较认可地,点了点头,又转向了典韦,笑着问道:“不知君明对此有何见解啊?”
虽然与典韦认识不短,可两人接触着实不多,曹性对他还是比较好奇地,尤其是此次吕布获取大城县他可以说是居了首功。
不过在大城塞这些日子以来,典韦也一向显得很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丝毫看不出他是导演出大城县易主巨变的“元凶”,而曹性也是千方百计想要让他开口,目的嘛,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令他失望的是典韦似乎丝毫没有表现自己的**,被曹性当着诸将领面这样直接问,也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就摇了摇头,“韦对此地也不甚熟悉,恐怕说不出什么好的见解。”
曹性讪笑一声,没有多做纠缠,而是道:“若要性来说,大城塞最大的漏防之处,或许就是咱们一直以为最保险之处。”
“嗯?”此言一出,众人皆是目视于他,面露迷惑。
典韦却是心中一动,面孔上倒是不动声色。
曹性扫视众人一眼,接着道:“在本将军到来之前,温侯曾经暗自嘱咐过,一定千万要小心大城塞各处防务安全,务必要做到没有明显漏洞,尤其在那些已经有注意到的地方。”说到这里,他突然一笑,却是转开话题道:“来到大城塞之后,某开始还对温侯所言有些不以为然,但等到在周围转上几圈,尤其是刻意在几处哨口徘徊,诸位猜某发现了什么?”
大家自然都是不知,继续用那疑惑眼神看着他,曹性轻咳一声,这才揭晓谜底道:“某发现咱们的防务看似森严牢不可破,可却有一个地方大家都忽略了,某之前也忽略了,那就是城楼两边崖壁上。”
曹性越说,众人反而是越糊涂了,他们自然不可能都呆在塞内哪也不去,四处走走是必然地怎么就没有曹性所说的发现呢,尤其还是在两边崖壁上,早就被划为重点检查范围,还有什么可说的?
可曹性却突然冷笑一声道:“这些匈奴人倒是好算计,自以为得逞,可既已经被某发现了,他们就等着坐那瓮中之鳖吧。”
到这里大家还不知道曹性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禀报声,接着在曹性宣进之后,就见到一名将士急匆匆进来,近前行礼后立刻便道:“启禀将军,军侯发现有异动,特命属下前来禀报……”
曹性一听立刻站起身来,然后对众人神秘一笑,嘿然道:“今晚某带诸位去看一场好戏!”(。)
第一百五十九章、激战大城塞(四)()
夜幕悄悄降临,寂静的黑色笼罩大地,大城塞内外一片安宁祥和,就像是一片热土。
城楼上巡逻的卫士们上下眼皮都在打着架,他们的疲惫可不是装出来地,曹性自从接手了大城塞的防务之后,就令上下谨慎一心,时刻警惕敌袭,不是战争都胜似战争,这对于城楼上守卫的将士们体力、耐力乃至精神都是一个重大考验,哪怕曹性特意将他们分成了几批,但意想中的战争迟迟没有到来反而更是折磨人的神经,让他们时刻在紧绷状态,自然就会在某些时候犯困,只是这个时候到底有些不应该。
而不只是他们,就在那崖壁一处平地上设定的塔楼上面的几个守卫百无聊赖,也颇有些没精神,过分关注的眼睛也泛酸微红,眨了眨甚至还出了眼泪。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崖壁处传来一些细微的动静。
起初只是一些没有规律没有节奏的响动,到最后越来越大声,甚至有几声都惊扰到了塔楼附近的吕布军守卫,他们集中精神聆听了会儿没再有什么发现,甚至有两个跑到了几处去查看也是毫无发现,还被同伴嘲笑疑神疑鬼,毕竟周围实在是没有合适的藏身之处,难道真以为会躲在那石壁里面?
这未免也太天方夜谭、异想天开了,那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也只能是满头雾水地摇摇头走开。
没过多久那动静又开始了,只是响动始终如同刻意一样控制在了一个程度上,并没有谁发现什么异常。
然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塔楼上也开始有守卫情不自禁打起呵欠来,那好似无时不刻都在响起的动静戛然而止,最后化作“啪嗒”一声,好似作为结束的终止符。
这声音终于再次引起了塔楼守卫们的注意,他们一个个重振精神,又是之前那两个人最先走到这动静发生的地方,可还没有等到他们靠近查看个仔细,就听空中“咻咻”两声,那是锋利箭矢破空掠至的声音,然后就是两声惨叫,“噗嗤”利箭入肉入骨,刺穿了他们的生机,迅速化为两具尸体倒下。
这一突然变故令周围的守卫们都呆住了,虽然很快就清醒过来准备行动,可他们到底没有躲在暗处筹谋多时的敌人快速,又是几声飞矢掠空,将这塔楼左近的吕布军守卫生命尽数收割然后很快陷入沉寂。
只是在这片沉寂中,阴影下几道黑影小心而快速地从某个黑魆魆好似洞穴一般的所在蹿出来,塔楼周围自然都有竖着一些火把照明,但这地方正好是在阴影处,似乎是早就有意算计好地一样。
而当一道接着一道的影迹出来,火光终于映照出了他们的面容,与汉人却是迥然相异,他们是一群匈奴将士,打头是一个将领模样的大汉,他低头眺望了一下下方不远处的大城塞城楼处,那边也是灯火通明,映照着来来去去巡逻的守卫,他确实冷笑一声道:“好机会,杀!”
“杀……”
匈奴语的喊杀声与汉语自是不同,但作为与匈奴人打过几次仗也算有些交道的吕布军将士对于这样的呼喊却绝对不会陌生,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敌军来袭。
对于这一点由于曹性早就有吩咐下来,众将士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哪怕还是没有想到敌人的袭击会发生在此时、会发生得这般突然,还是迅速镇定下来并且提起武器准备迎敌。
不过匈奴人既然敢喊出声来惊动对方,就不怕他们早作准备,而且就算准备再多临到头来总会有些仓促,那便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但等到这一批匈奴人马趁着夜色中躲避着火光的照耀沿着大城塞两边平缓的崖壁逐渐接近城楼处,却遭遇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的一幕。
咻!
“噗嗤”一声,其中一个走在比较前面的匈奴士兵身形突然停顿住,接着便轰然倒地,将周围人都吓了一跳,而这却只是开始。
然后就像是方才匈奴人对付那些汉人守卫一般,不知道来自于何方的敌人用他们的箭雨一声声地“热情”招呼着这群不请自来的夜袭者。
当身边一个个袍泽的身影倒下,这些匈奴人包括那个将领模样的大汉全都愣住了,他们所期望的一切都落空了,这根本就不是他们所预见的场景,或者说他们想象中此时的城楼上根本就不该是这个样子地。
不过下一刻那匈奴将领就反应过来,这箭雨袭来的方向根本就不是那城楼,而是在这两边崖壁更上方,他不由抬头看去,心中就吃了一惊,他们头顶不远处就有零星的火把,照耀着一道道人影,还有他们手中被火光映照得分外刺眼和令人心寒的锋利的箭矢。
“快撤退,退回隧道中去……”
随着主将的失声喊叫,这群匈奴士兵们开始仓皇回撤,但他们出来太深,大部分都是来不及撤退,只能先去寻找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