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摇了摇头,“本侯找你们来,并不是为了商议,而是要下达一个新的命令,立刻传令三军,掉头南下,咱们先去大城县,与君明汇合……”(。)
第一百五十四章、计赚于夫罗()
(元旦快乐!)
良乐虽然嘴上那样说,不过是为了在吕布面前藏拙,心里已经猜到了吕布的想法,可真地听到从吕布嘴里说出来,他还是不免有些惊讶。
不用吕布继续说下去,他也能够推测出接下去的步骤,这等于是将之前的所有计划全部推翻了,不再是直捣黄龙、速战速决,而是很有可能拖入持久战。
虽说以大城县的地理位置,刚好临近西河郡北,是吕布自己的地盘,后勤补给方面倒是不用操心,可战争这种事情,拖得太久也是不好,不说物资总归都是在消耗,逐渐激发起来的士气也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减,又终归是在客地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都不占据,到时这仗要如何打?
吕布自不知道良乐已经将自己想法猜了个**不离十,他这都是为了配合典韦在心中所述,而虽然在信里面还不能够将所有全说清楚,只是详细陈述了一份事实,但他的意思,吕布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相比于傻傻的直接在战场上与去卑决一生死,吕布左思右想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先找块地方稳妥下来,然后徐徐图之才是上计,这也是在临近朔方之后才临时更改的决定。
除了典韦和间谍组的信报,还有一个人的话对他至关重要,那就是路粹。
说起来路文蔚算是追随他最早的一个文臣,没有之一,他是在雒阳时,就由蔡邕引荐给吕布地,而不管是贾诩还是陈宫都是在那之后才渐渐顺服于吕布,在那之前严格说他们都还不算是吕布的人,更别说连出现都排在路粹之后的良乐等人了。
但贾诩、陈宫、良乐乃至于田畴、逢纪,这一个个人都凭借着他们的真才实学还有吕布对他们的看重,后来者居上,纷纷超越了路粹的地位;可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很多都还不如路粹来得与吕布亲近,毕竟他可是在吕布还在董卓麾下、甚至可以说没有透露出半点儿能够于天下诸侯争雄的野心、实力甚至是潜质的时候,就已经跟着,怎么也算是“共过患难”,光是这份资历就可以压倒如今吕布麾下一大批新人。
当然如果只计较资历,吕布也不可能一直安排他在自己身边处理文务,殊不见郝萌、魏续等资历更老、时间更早的几个现在都渐渐脱离了吕布集团的核心。
而从事这个职位看似地位不高权力不大却是主公近臣,重要性毋庸置疑,就是因为路粹的谋略、智计、眼光以及口才都远不如其他人,但他也有一个其他人员比不上的,就是他的笔锋,作为从事很适合。
吕布现在要的就是举贤任能、人尽其才,虽然这也只能说是尽量做到,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路粹会在行军到成宜的关口,私下找上自己,与自己一番交心。
不管是前身那个吕奉先,还是来自于后世的灵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重感情,尤其是路粹这样追随日就一直忠心耿耿又专心做事不理其他的手下文臣,更为看重,而路粹一直以来都做尽了本分,却很少有这样与吕布私下的谈话。
而且一开口就是让吕布都要吃惊的言论:“温侯要进军朔方,粹不知是对是错,但粹却觉得温侯这般精进,必然好事也会变成祸事,尤其是温侯此次之所以昂然出军,恐怕不只是因为此次是一次上佳时机,还因为内心膨胀,已经有些目中无人了吧?”
听得路粹这么说,吕布表情一下子愣住,但心里面却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他原本对这个路粹没什么印象,不记得历史上是否有这么一个人物,完全是因为蔡邕的举荐才任用他,后来路粹也逐渐被贾诩、陈宫等人的光芒所掩盖,可就单凭着今日他敢在自己面前说出这样“大胆”的话来,吕布对于他的评价就要立刻提升一个档次。
吕布毕竟不是从前那个吕布,有两世经历,甚至还有两个灵魂的融合,虽不敢说已经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但他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懂得自省,而对于此次悍然出征自己的心思,他也感觉到了这点变化,当然有时候这就是一层窗户纸,别人不从外面捅破,自己就不可能从里面捅穿出去,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先在自己面前揭开这一层的却是这个一直以来在身边却始终不太起眼的路粹路文蔚。
不过细想想,这些没道理贾诩、良乐他们看不出来,可吕布的气场太强,而且所谓“君心难测”,他们显然也是顾虑到这一层,所以或许是打算在随军路上再慢慢提醒自己,或者干脆到必要时再说,不过贾诩和陈宫不在此处,所以就是良乐担负此“重任”。
当然以现在吕布的心性,就是路粹这么毫不留情直接说出来,他也说不上生气,反而更是欣赏,“文蔚,看不出你还有做一个诤臣的潜质啊!”
吕布是笑眯眯地说出这番话来,路粹却多少有些胆战心惊,毕竟来到这里、说出这番话就已经是极大勇气了,还要他像英烈赴死那样慷慨激昂显然不可能,而且他也没弄明白吕布的心思,开始只是觉得自己有必要警醒吕布一下,毕竟做臣属地该干的不就是这些么,到现在就是后悔也没有用了。
“温侯过誉了,粹不过是觉得为人臣子,就当在主公冒进时警惕、疏漏时补救,做臣下的,宏图大计倒是其次,查缺补漏却是必要。”嘴里说的谦虚,其实路粹也在观察吕布的反应,看到吕布的确没什么恼怒,反而很温和地笑着,心里才松了口气。
吕布叹口气道:“此事本侯会认真考虑的;还有文蔚,这是你第一次直言上谏,但本侯不管你此次所来只是一时冲动、还是抱以决绝,希望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路粹立刻就听懂了,而且立刻就理解了,对于昏君来说,恨不能所有人都是捧臭脚说好听的话,可明主却在免不了爱听好话的同时,更愿意听到一些直话、真话,他没有丝毫犹豫就郑而重之点头道:“粹定当以温侯今日言语自勉,再接再厉……”
思绪抽回现实,吕布看了下首的路粹一眼,这个笔锋犀利的文臣经历此事在他心中立刻拥有了不一样的地位,不过现在要说到正事:“此事已决,就此定论。诸君下去之后,就各司其职,务必确保军心稳定、顺利南下。”
话都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在吕布肃穆注视下,诸臣轰然而应:“喏。”(。)
第一百五十五章、开局()
(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更新晚了,真抱歉;不过还是送上了,所以求订阅支持。写到现在可困死俺了,先去睡了……)
“咱们又见面了……”
再次见到于夫罗的时候,吕布与他的身份地位依然没有丝毫变化,吕布依然是胜利者,而于夫罗,依然是他的俘虏、阶下之囚。
于夫罗的视线却死死瞪着吕布身后不远处的典韦,如果目光能够杀死人,此时的典韦早就死了,可惜于夫罗的眼睛显然没有那么厉害,典韦泰然处之就当完全没有看到,这让注意到的吕布心里也不禁好笑。
典韦可不是一个吓得住的人,别说是于夫罗了,就是在吕布面前,典韦也从来没有表现过丝毫胆怯,当然吕布这是不知道典韦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的行为,否则未必会这样想了。
“栾提于夫罗、南匈奴持至尸逐侯单于,生于……”吕布愣了一下,尴尬一笑,直接揭过,继续道:“死于大汉初平二年……”
于夫罗的双眼突然瞪大,旁边呼厨泉的眼中却闪过一道精芒,继而就是疑惑。
吕布这时候才看向了他,沉声道:“于夫罗死后,其弟栾提呼厨泉继承遗志,与大汉温侯、并州牧吕奉先联合驱逐朔方郡去卑叛逆。而后呼厨泉为新的单于,并且于随后将朔方郡归还大汉温侯、并州牧吕奉先,并与其约定永不侵犯,而后率南匈奴余部西进。西边有大片的疆土等着呼厨泉单于去开拓,而他也将承继自匈奴族从未有过的伟业。”然后他后退一步,微笑看着两人,用轻柔让人如沐春风的嗓音道:“不知道两位以为,这段南匈奴历史,本侯背得如何?”
于夫罗二人早就目瞪口呆,呼厨泉的呼吸也似乎有些急促起来,吕布却又继续说道:“当然了,历史也是由人写就的,所以很多时候,只是一念之差,历史或许就截然不同了。”
吕布说了很多,却又似乎什么也没说,可于夫罗兄弟二人的眼神却显示着他们此刻的心思,与刚开始也截然不同了。
这世界上最恶心人或者说最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或许并不是死亡,而是给出一个生与死的选择,是苟且偷生,还是一心求死。
不管是于夫罗还是呼厨泉都是胸有大志之人,他们当然都不想也不甘心就这么死去,尤其是在还未干出一番自己所谓的大事业之前。
不管是匈奴还是鲜卑,亦或者是其他草原民族,他们有一点比之汉人远远不如的,就是他们的制度不成体系,或者说这个体系不够合理,例如兄终弟及,这在中原王朝是特例,可在匈奴人中却很常见,在历史上于夫罗死后,就是由呼厨泉来接替他的位置。
兄终弟及未必不好,但他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比如说于夫罗与呼厨泉兄弟二人,他们年纪相差并不大,如果于夫罗是正常死亡,呼厨泉继位的时候恐怕也当不了几年单于了,甚至可能比他还早死,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他就只能够被动等待?
吕布很清楚这种心理在呼厨泉心里未尝没有产生过,但他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做,可吕布给他的这个机会,就是死亡的压迫与权势的诱惑这双管齐下,看他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希望二位都好好想个清楚,或许本侯的记忆出了问题,刚才那段记错了也不一定?”最后留下这句话,吕布对着南匈奴两兄弟意味深长地一笑,随即便转身离开,典韦也紧紧跟随在身后,留下两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
“君明啊,看来本侯对你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啊。”
吕布与典韦两个大汉走在大城县的街道上,这座县城在匈奴人占据之后算是废弃已久,毕竟其城池作用一直不大,而匈奴人更习惯帐篷里那样可以自由移动的生活,当然也有不少匈奴人住进城内,尤其是那些匈奴人中的贵族,在他们看来住在这城中那些大宅第里也算是一种特权和享受了,不过也仅限于居住,对于城墙的维护、街道的清理就完全不管不顾,这也就使得整座城池透露着一种近乎于荒凉的破败感。
好在是虽然没有修缮,但却也不会过分破坏,大多地方也是维持原样,所以进入城内吕布第一时间派随军匠人们去处理。
老实说这一次典韦的举动的确让他感到惊讶,因为这完全出自于他自己的决定,甚至整个控制于夫罗、呼厨泉兄弟然后让出大城县的计划也是他一手操办,吕布惊讶之余也很高兴。
典韦做护卫忠心耿耿,可却很少有能够立功的机会,这一次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运气的因素,毕竟于夫罗二人虽然对于典韦还有戒心,可或许是因为曾经对他提起了招揽之意,无意识间对他的自由也比较放开,这就给了典韦足够的时机,而他们对他的不重视,与去卑战败后已经处于低谷状态的匈奴单于和左贤王根本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放到他身上,才换来这样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吕布赞赏的目光,典韦不惊不喜,只是低声道:“韦也不过就是灵机一动,却不想温侯居然真地给予信任与配合,此次功成也全赖于温侯。”
吕布哈哈一笑,不禁狠狠拍了拍典韦的肩膀,若是别人这么说吕布会觉得矫情,典韦却总是让人觉得他说话是发自内心。
典韦皮糙肉厚,被狠拍了几下,也是浑然不觉,倒是感觉到了吕布对自己的亲近,虽然一直以来吕布对他也算很看重,可这次又不一样了,只是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他一时也说不清。
而吕布却将目光再放回了这座城池本身,他好似没来由的一阵感慨:“昔年汉武帝北地扬威,驱逐匈奴族,建置朔方郡,泱泱大汉风光不可一世,便是这大城县恐怕也是繁华一片,如今物是人非,汉武雄风已是昨日黄花,汉室摇摇欲坠。不过无论兴亡,最受苦累地,还是天下百姓……”
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有阵伤感,就是重生以来泛起这样的情绪尚还是首次。
典韦却明显有些听不懂吕布的感慨,或许他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吕布会有这样的想法,作为上位者、诸侯君主,有哪一个真正考虑过下层那些百姓的生活和愿望?
心绪只是盘旋一瞬,吕布就抛在脑后了,有这个闲心去想这些,倒不如先解决好眼前的问题再说,“走吧,咱们该去看看下一步要如何走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战大城塞(一)()
(这章属于赶工之作,所以字数不多、内容也不是很精良,只是交代了一些事情,因为今天在上面看店到很晚才下来,差点要来不及,人也颇有些疲惫,中间还稍稍休息了一小会儿,所以……大家见谅,然后虽然写得自己也不怎么满意,但也在尽力补人品,所以还是要厚脸皮求点订阅吧~)
朔方郡,郡治临戎去卑大营。
帅帐中,去卑在豹皮大榻上缓缓坐了下来,瞪着眼睛看着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副将,脸上表情却是惊疑不定,“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副将很肯定的点点头,说着仿佛怕去卑还是不信,又加了一句:“咱们布在大城塞附近的斥候已经进入大城县准备查探进一步的消息,而温侯吕奉先离开五原的消息也已经得到了五原内应的确认。”
吕布设立间谍组,在并州各地甚至雒阳、河北等地方布下暗子,留待日后有用,这可不代表别人就不会这样做,去卑对于吕布的戒备一直都在,所以自然而然就在五原、西河等地也有一些内应,只是因为吕布手下间谍组太过厉害,这些内应渗透不进核心层中,最多只能成为一些边缘人物,甚至此次吕布出军朔方的消息也隔了挺久才知晓。
而这一次早期安排布在大城塞附近的斥候们回报消息,说发现吕布军的踪迹,虽然还未十分确定,可却有一定把握。
而虽然那么反问,其实去卑已经相信了这消息的真实性,可心里还难免抱着一丝侥幸,或许是自己听错了,或许是他一时情急说错了,或许……
如今这些或许全都幻化成泡影破灭了,他的眉头挑动,心里则是涌动着阵阵不安。
老实说如果现在传来的消息是吕布率军强势来袭,顺着朔方到临戎这一线行军,去卑还不至于紧张,甚至可以稳坐钓鱼台。
虽然这一次与于夫罗决战之后他的损失也不轻,但他很清楚吕布就算要来也不可能倾囊而出,而根据自己对于吕布目前兵力的揣测,他能够抽得出来的兵马至多不超过六万,这点兵力对于现在的去卑也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朔方郡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土地,本土作战去卑本身就有极大的优势,更别说这里的地形也更适合匈奴骑兵的发挥,反正怎么说也不会出现于夫罗那样被困山谷的杯具,甚至还具有很大的胜算。
可吕布军却出现在大城县……
于夫罗溃败后率领残军也是退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