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种全盘被压制的情形下,在由典韦和阿依木共同率领的一支于夫罗军千人骑反压制住附近的去卑军就尤其显眼了,连在后方督促的去卑都已经注意到并且派更多人专门围上去,但典韦却是越杀越起劲,浑身更好像有着用不完的力量。
就在马上典韦早就换开了一把普通的军中长戟,却发挥出了死神镰刀一般的威力,一边收割着周围去卑军将士的性命一边哈哈笑道:“爽快哈哈……太爽快了!”
典韦并非是一个嗜杀的人,但他杀人的手段其实一直很暴力、很残忍,此前在战场上的他终究有所压抑,因为那面对的还是汉人,只不过立场不同、各为其主,可现在面对匈奴人那就完全没有这些顾忌了,就是吕布在他离开的时候也特别嘱咐了:“遇到匈奴人,千万不要心软,当杀便杀,杀他个翻天、血流成河……”
此时的典韦才算完全放开了自己,没有束缚没有顾忌,他一路屠杀过去,留下遍地的尸血那惨状连身后的于夫罗手下匈奴兵们都有些不忍看了。
而在典韦身旁不远出,阿依木的表现从他身旁倒下一堆的敌军尸体可以看出,其实不见得逊色典韦多少,可因为没有那样疯狂而残暴,那些尸体死状也没有那么凄惨,大大降低了他的威慑力,尤其是在与典韦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
而这时,在于夫罗大军最后面帅帐下的匈奴单于于夫罗却在与其弟左贤王呼厨泉赞叹:“当真是不世之猛将!若如此能人,能够归为我麾下,那真是一大善事。”
呼厨泉摇了摇头,“可惜弟依兄长之言几次与其接触,都一无所获,他对那吕奉先忠心耿耿根本不为所动,况且以咱们如今的境遇,想要招揽他,似乎也……”
“这在情理之中,否则那吕奉先怎会蠢到让他跟着咱们回来朔方,定然是对他极其放心。不过能得如此猛将一心追随,这吕奉先真是何其幸也。”说到这,于夫罗长叹了口气,似是羡慕又多少表达了些无奈。
当然更多的还是忧心忡忡,因为纵观全局,虽然典韦和阿依木都以个人之勇武,支撑起了一小片于夫罗军的战团,可从整个战场全局去看,去卑大军依然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去卑军的人数。
不过这还不至于让他们呈现压倒性的优势,还有一点重要原因是经过了几分清洗、又小施了几般手段之后去卑对于全军的掌控力空前加强,他的心腹从上到下安插全军,使得一军能够达到令行禁止,而这是当初于夫罗贵为匈奴单于却也做不到的事情,虽然这有一定的外部压迫因素,但去卑的厉害也可见一斑,似乎没有于夫罗压制的他,就像是出笼猛虎一般势不可挡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典韦之智()
(新的一周正式开始,更新也有点儿步入正轨,刚刚差点睡着,所以这章过了十二点,勿怪……)
看到这一幕,于夫罗心里说实话很不甘心,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从新选择,他一定不会让去卑当自己的右贤王。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人是会变地,可能是随着环境,随着时间流逝,随着一些人一些事的变化而变化。
去卑难道一开始就是如此吗?那时候的他对于夫罗的忠心未必没有,而野心,则是显得有些可笑,可是是于夫罗自己给了他机会,而他把握住了。
如果于夫罗没有听匈奴老王地,率军去迎击吕布军,如果他事前小心点,不轻视吕布,而没有落入其陷阱中,那么现在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
说到底,在去卑自立这件事情上,于夫罗颇有点儿自作自受。
而这场决战的结果自不必多说,其实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什么少见,而一旦有则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就是因为其难度太高,而且有着其特殊与不可复制性,最关键在于这不止要己方士气如虹、发挥超强战力,主帅指挥出色、调度有序而将士用命,再配合上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因素,更需要敌人的配合,例如内部矛盾、主帅骄傲轻敌等,这一切在这场决战中都没有发生。
整个草原战场上,除了典韦和阿依木那一块儿呈现出了与别处截然相反的态势,凭借着这两人强大武力的威慑,硬是让这边的于夫罗军将士压着去卑军将士打,其他地方甚至从整个全局来看,于夫罗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一点除了在人数上他们无法与对方比拼之外,还因为他们的士气随着与去卑军的多次摩擦都是输多胜少最大的一场胜利却也同时是一场惨胜这些都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哪怕在战前于夫罗曾经凭借着自己的声望激励他们,似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到这个时候更多的人会想,若非他们兄弟当初陷身于吕布军中,给了去卑机会,又何至于今日?
于是本就处于劣势的于夫罗军,在战前将领层中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猜忌,这无疑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而于夫罗与呼厨泉就算知道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知道在战前稳定最重要,虽然这种稳定也很危险。
当去卑在战场上属于自己的帅帐下最后一次站起来,挥舞起了全军压上的令旗,决战也到了最后时刻,最终于夫罗军毫无疑问的大败而回。
这一场大败正式宣告了在南匈奴中,属于于夫罗、属于他们栾提家王者的时代已经注定要过去了,新的王者去卑已经诞生。
不过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新的王者还没有坚持多少时间,就被迅速淹没在了历史中,当然这是后话。
……
朔方郡的夜,在典韦看来与并州别处倒是有很大的不同,虽说他也曾在西河郡这个南匈奴曾经的大本营呆过,但也是在长子城、离石城这些城池内,在空旷的草地上直接在一大片帐篷中过活却还是第一次,不过这也正是草原异族逐水草而居的天性,也是与汉人最大的不同。
阿依木倒是很习惯于如此,毕竟在这点上鲜卑与匈奴没什么两样,不过自从吕布说过他像是缩小版的典韦之后,在有意无意间,他自己都没有觉得自己似乎开始着重注意并且甚至在某些方面模仿起典韦来了。
就像是此时典韦没有入睡,在仰头看着头顶那片灿烂的星空,他也是有样学样,就在帐篷外典韦身旁也跟着躺了下来。
典韦一言不发,他也不说话,不过他的思绪虽然没有那么复杂,汉人的很多事情也弄不太明白,却知道此刻典韦是在思考、在犹豫。
说起来也怪,若论起兵法,阿依木或许说不出什么头头是道的道理来,但他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却是吕布麾下许多将领都比不了地,可在典韦面前,他还是要敬陪末座,这可不是因为典韦在此行中算主导地位,而是典韦却是表现出了比他更高一等的果决与处事能力。
在吕布麾下诸将中,若论及武力典韦当居首位,可要说智慧及其他能力,就很不显眼了,可这不代表他真就如他表现出来那样驽钝不堪,这或许不过是他的一层伪装,因为吕布手底下的聪明人已经够多了,而作为一名武将,同时又不像是张辽、高顺和曹性这样一开始就追随吕布深得信任的心腹,典韦适当的藏拙也是必要地,至少从今次来看吕布对他很放心。
而这一次一路过来,阿依木也基本上是以典韦为主,而且事实也一次次证明,典韦的心思远比他的外表要细腻得多,考虑问题也比较全面。
就像是这一次,阿依木知道典韦刚刚回了吕布的信,而后就又收到了吕布的回信,但从那之后就陷入了沉默,总是蹙着眉头也不知道在考虑些什么。
“阿依木,你说咱们如果在温侯到来之前,送他一份大礼如何?譬如说,这大城县……”
大城县也就是典韦他们现在所在,也是于夫罗败退之后暂留之处,位于朔方郡最南方,算是龟缩在角落苟延残喘,可这么一个地方对于劳师出征的吕布来说却可以作为一个立足点。
吕布将亲征这件事典韦自然也不会瞒着阿依木,所以他并不奇怪,倒是典韦的建议让他立刻不解道:“为何?”
阿依木在鲜卑族里的时候,不管是从最开始的小兵,还是到后来的万夫长,他一直都是听命于人的角色,很少能够见到他完全自主做决定的时候,也是因此最后一个响当当的鲜卑勇士却最终被迫流落异乡,甚至差点被一个匈奴纨绔杀了,那死得就真是窝囊了。
典韦微微一笑,不过他笑起来明显比面无表情的时候要难看多了,因为本身肤色就偏暗黄,一双眼睛向外暴突,有点像是死鱼眼睛,嘴里更包裹着獠牙一般的门齿,一笑起来张开嘴就像是露出獠牙的鬼怪,面目更添几分狰狞。
当然阿依木已经习惯了,也就不会像是第一次见到那样险些也被吓到,就听典韦道:“依照温侯所说,他要亲征朔方,如今正是好时机,可在韦看来,朔方之战一时半会不会开始,开始了更不会很快结束,如此温侯必然需要有一个落脚点,或者是后方,最好就是在这朔方境内,还有比这大城县更合适的地方么?”(。)
第一百五十三章、里应外合()
其实与阿依木说这么多,典韦之前的犹豫就证明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他当然不是畏首畏尾的性格,否则当初也不会为友报仇直接去杀朝廷命官,可他也很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真这么做了,那这可以说是典韦追随吕布以来,第一次没有完全遵照吕布的命令行事,若是最后成功也就罢了,失败的话当然也用不着吕布,于夫罗就先不会放过他。
其实典韦之所以会升起这样的念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吕布此时不在朔方郡,哪怕从自己的信件中得知了此时此地的一些消息,却还是不如自己身处其中感受深刻,也就因此有一些判断就会失准,或者说这会让他不轻易冒险,因为把握不大,风险却很大,就是贾诩与陈宫在旁,也不会同意。
典韦倒是不介意自己去冒一个险,反正最后不管成功失败后果都是自己去品尝,就算失败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吕布的计划,最多就让吕布进击朔方郡失去了突然性,当然这世界上很多后果都是事前无法预料的,典韦也不能够保证。
而且即便已经在心里面将利害关系分析得清清楚楚,可临到要做决定的时候,典韦还是有些犹豫,或许之所以和阿依木说,不过是想要让他来说服自己,哪怕知道这很难,毕竟一直以来阿依木都很少发表意见。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阿依木听完整了他所述之后,又自己再想了一下似乎终于弄明白了一切,竟然第一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将军所虑,未尝没有道理,不过阿依木所担心地是,以咱们二人之力,哪怕再加上城内一些其他人,就想要颠覆一座大城县?毕竟这于夫罗虽说损失惨重败退回来,但在这大城县中依旧有至少五千人还要往上的兵马效忠听命于他;而且于夫罗对咱们也还怀着戒备,一旦咱们动手,还未接触到于夫罗,恐怕自己就先死在乱箭之中、马蹄之下。对阿依木来说,死倒无所惧,反正这命也等于温侯地,可如此打草惊蛇对于温侯计划终归有些影响……”
别的不说,就这一番话,典韦就立刻要对阿依木刮目相看了,看来这又是一个粗中有细、外表粗犷而头脑清晰的家伙。
阿依木说的不错,大城县作为朔方郡六县之一,也是朔方郡南部最大的一个县,光光是他们可以知道的守军就有不下于五千人,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并没有参加与去卑那一场大决战地,毕竟后方总也要有人守着,更别说是靠近西河郡和上郡这样的后防,去卑那方也是一样,只是他人手充足压力要比于夫罗小得多,而这些人没有参战战斗力保存比较完整,也是最难对付地。
而如果说人数上的劣势还能弥补,那就是趁机接近于夫罗,可问题是于夫罗的戒备之心根本无法消除,想要接近也不容易。
典韦之前的犹豫,其实也有大半是源于此,因为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不过正因为有挑战,做起来才更有成就感,也更能去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而且可以想见,于夫罗并未对他们限制自由,恐怕除了不相信他们会干出这种事情外,也是觉得这种情况成立的可能性太小,不过典韦注定要让他大吃一惊,此刻的他微微一笑,对阿依木道:“若只是以咱们的力量,自然要显得弱势,不过很多时候想要办成事情,借力打力总是最为轻松的手段。”
阿依木似乎明白过来,又似乎不是那么明白,此刻的典韦满脸自信,好像智珠在握,他也不想打扰,只是心里在嘀咕,要真是有把握就好了。
……
吕布计划的行军路线是三军集结后自九原出发,一路向西进入朔方郡然后直捣黄龙。
得益于典韦回信上的讯息,还有潜伏在朔方郡内的间谍组发回来的情报,吕布知道去卑与于夫罗大战一场后,获胜的去卑也需要时间修养,这个时候正是长驱直入的最好时机。
从九原往西一直进,进入朔方不多久就到了最西的朔方县,再一路向西过去便是朔方郡治临戎,当然这些地方如今都被去卑占据,不过他的军队需要休养生息,更不会想到吕布会在这时候突击,所以除了与于夫罗残余所部所在的大城县接壤的边界地方会安排一些斥候巡逻看护,其他地方的斥候力量会薄弱许多,甚至在朔方县一带干脆就没有安排斥候,吕布只要想,完全可以直接率领大军大摇大摆浩浩荡荡过去,他也是这么想的,这对于激发士气无形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就在大军行至五原郡西西安阳县处时,吕布却临时改变了主意,只因为他又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典韦的急信。
“诸君怎么看?”
也不知道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这一次吕布竟然将荀攸也带了过来,不过当然也只是作为旁听列席,其他则都是此次随军出征的吕布麾下重要的文武,良乐、路粹、曹性、王成等。
大军暂时停驻在西安阳县东郊一里地外,而吕布已经升帐将所有人叫过来参加军议,一开始就将这封信件让众人传阅,然后便开口询问。
众人此时脸上的表情各异,显示他们心思也是各不相同,但无疑对许多人来说,更多的都是怀疑,对于那信件中所包含内容的怀疑。
吕布自然能够看得出他们的想法,他微微一笑,道:“典君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本侯再清楚不过,在这种事情上,他不可能会有所欺瞒。老实说,最开始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本侯也是十二分的不信,可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一来是信任典君明此人,二来是心中所述,太过详细了。详细到让本侯觉得不是没有可能性,当然还有三来……”
说着,他又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件,再次在众人中传阅,而这封信与方才不同,却是以在朔方郡布局的间谍组小组长的身份向吕布汇报消息,其中就包含了典韦心中所述及的情况。
及至此时,良乐心中还有怀疑,不过他知道吕布不会无端端将众人找来,更不会无缘无故让他们看这两封信,他不由想到了一种可能,下意识便向问出口,不过很快就又住嘴,然后开口却是问道:“若这信里所说都是真地,那咱们可以让君明他们先控制住大城县附近的兵力,然后再来与咱们汇合,一同迎击去卑?”
吕布摇了摇头,“本侯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