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他们也唯有沉默以对,这是他们一向最好的应对方法,他们也再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不知道怎么样吕布猜能够满意。
吕布却突然笑了,“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
他接着说到了一个名字,座下一人惊悚地抬起头来,吕布看都没看他一眼,又继续念道下一个名字,就这样一个个念下去,直到在座的几乎都被他点过名,最后吕布将手中刚才对照着念的那张纸一收,“啪”一声往身前几案上猛地一拍,大叱一声:“以上这所有人,从即日起统统革去官职,贬为庶民,所有职位由并州书院统一分配。”
吕布话音一落,根本顾不得吕布如今那满脸阴沉,这些本不敢言的并州各级官僚中,顿时响起了一声声的高呼:
“温侯不要啊……”
“温侯,我等知错了,请温侯暂且绕过这一回吧?”
“是啊温侯,咱们这些人在并州这些年来,就算没有功劳总该有些苦劳,温侯何必如此绝情要一网打尽?”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但还是讨饶、求情的声音最多,在一片喧嚣声中,显得最是刺耳。
丝毫不理会他们的哭喊、自白,吕布冷笑道:“都到如今这步田地了,还要装作若无其事,既然如此,那某也无需费心去盘查究竟谁有参与其中了,你们这所有人……只要本侯还尚在并州一日,就将永不录用!”
这话一出口,在吕布冷然表情衬托下,是一张张不敢置信震惊无比的面孔,他们不得不信,他们更感无奈,现在就连喊冤都已没有意义,因为吕布从来不是一个会被手下的声音左右的人,更何况他们中的确有人在心虚,而这些人正是刚刚叫喊的最响的那几个,几乎不用多想就该知道他们揣着是什么样的心思,无非就是想着法不责众,想要以此来胁迫吕布,可却不知道吕布的脾气,越是如此反而越是刺激他。
当然全部清除了他们,在并州这么多的重要职位突然空出来,就等于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等着收拾,这还是因为他们自己迫于压力在任上这最后一段时期做得都不错,如果对此毫无准备,那就是自乱阵脚,吕布才不会干这样的蠢事,他既然做出这样的决定,自然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也有把握,而他心中的底气,最主要却是经过这些日子走入正轨的并州书院已经产生了第一批“实习生”。
之所以这么快速自然不是荀爽用了什么异乎寻常的手段,而是这些人本身家境都不错,在进书院之前,他们就已经各自就受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教育,来到书院之后只是需要专门的治理地方或者其他专门的能力的培养,自然大大缩短了时间。
这些人的能力暂且还不好说,毕竟纸上谈兵又不是赵括的专利,但他们的学习确实已经可以结束,如今这个机会正好可以当成他们的实习。
荀爽作为并州书院的院长,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对这些学员第一批入学和即将“毕业”的学子他也倾注了不少的心血与感情,自然也是最满意和最有信心的那一个,虽然还不至于向吕布打着包票说他们可用。
对于此,在之前私底下召集几位心腹的商议中,陈宫就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担忧,“这些人只差现实的实践了——说是如此说,可真到了位置上,在书院中的学习还有几分能够切实运用上就不好说了。若只是几个位置上也就罢了,可这一次替换下的人实在太多、位置实在太多了,其中更不乏像是长子县这样重要的县城,而且若是有人在前期先带着一下,也会好上一些,可现在却都要他们立刻就独当一面,这就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良乐也沉声道:“公台所言不错,乐也觉得主公此举还是心急了一些,即便那些安排都已经到位,可在此之前,还是要给他们一些适应的时间。”
贾诩去了西河郡,田畴也赴任云中二郡,吕布现在手下最可重用的四位谋士,就五原太守陈宫和军师祭酒良乐在侧,至于路粹等人虽然也都能够提些意见,却还是不如这二人。
而良乐这算是极少地赞同了陈宫的意见,这也至少说明吕布手下的气氛还是良好的,有竞争却绝不是纯粹为了竞争而竞争。
但吕布最终还是直接拍板,算是少有的在一件事情上没有听取陈宫他们的意见,而是“一意孤行”。
事实上他不知道正是他这样的决定,反而让陈宫与良乐心头愈加臣服,因为不是谁都有这样的魄力和果决,更别说吕布并非无脑做的决定,很多时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非常时期自当用非常手段,如果说一个明主需要具备的几点要素,有独到和远见的眼光、用人不疑的信任,还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那吕布显然都具备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目标朔方()
吕布对并州还是很有感情的,这不仅是他的故乡,还是成名之地,这种情绪多半也是来自于那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吕奉先残余的影响,来自于后世的灵魂少了曾经的冷酷残暴和刚愎自用,更多了重情与仁义,可一旦这种情感与仁心被破坏,所爆发出来的反应将是很可怕地,更不是一个小小并州所能够承受地。
似乎从那日起,一股恐怖之风就席卷了并州除了朔方、上郡两郡之外的其他所有地方。
但其实这场并州官场的大清洗风暴才刚刚开始,在未来还将持续发挥威力,而吕布却已经不再将心神放在此事上了。
相比之下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便是统一并州的大业,而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对付朔方郡的南匈奴人。
如今吕布坐拥并州七郡,也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一方诸侯了,手下满打满算也有十万有余的大军,已经是一个不容任何人轻易进犯的中等势力,可如果就此轻易满足,停下脚步的后果就是很快被别人赶上。
吕布要做的是让别人追赶,所以他在并州局势还未完全稳定下来的情况下,选择继续扩张版图,甚至严格来说这都算不得式扩张,因为朔方本就含在并州境内,吕布不过是行使自己作为州牧的回收权利罢了。
东汉末年的州牧制,一州的最高长官毫无疑问已经由原本的刺史转为州牧,至于太守则还要在这两者之下,不过到这个时候,汉室风雨飘摇,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刺史不管是地位还是实权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似吕布、马腾这种都是本身已经拥有了一定势力,然后由朝廷加封为州牧。
大汉帝国一共也才十三个刺史部,牧野一州已经是皇权之下了不得的权柄,更别说如今大汉皇权衰弱,州牧就是一方诸侯、土皇帝一般,在当今天下,吕布也算是年纪最轻、资历最浅的一个州牧了。
但这完全不能够满足他的野心,也无法令他在未来的时局中掌握主动,而且这也并非激进,这是吕布召集属下集思广益讨论出来的决议,陈宫、良乐等人都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赞同,就是在外的贾诩、田畴等人,也通过信件与吕布建立的联络中,表示了附议。
对于在朔方郡与上郡之间的选择,吕布所做的其实是一个先难后易的步骤,两者中后者由于凉州马腾的存在令羌人苦不堪言,对于上郡有些不暇多顾,反倒是朔方郡而今驻扎了包括本地匈奴以及去卑所领匈奴大军在内不下于二十万的匈奴军。
这些还都是可战之兵,在人数上吕布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优势,而即便是在士气上,自回归并州之后,先后经历了黑山贼、张扬、匈奴以及袁绍军的战争,吕布军中将士们的精神也几乎一直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似王成这样的疯子都显露了一丝疲态,可吕布却又不得不将他们放在第一个敌人的位置。
这就要提到朔方郡如今的局势了,自从吕布将于夫罗与呼厨泉放回去之后,这可真是如放虎归山,匈奴两兄弟在朔方郡那是如鱼得水,如果没有去卑的存在,那他们就是朔方郡乃至如今的南匈奴族中当之无愧的王。
可惜地是,刚回归没多久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生存挑战,去卑与于夫罗之间,已经是一山不容二虎,于夫罗也没有想到短短时日那个总是在自己面前一副老好人模样的右贤王,和自己完成了角色互换,而对自己也是不遗余力地打击。
战争到来,朔方郡从未有过的大浩劫降临,其中具体无需细表,只是这场对决,最终却是以去卑的胜利告终。
虽说朔方郡本地的匈奴势力不小,而于夫罗和呼厨泉这栾提家的俩兄弟灾难匈奴人中的威望颇高,但毕竟他们离开太久,去卑对于自己手下数万军队的整编已经完成,之所以还迟迟不能够稳定下来不过是因为朔方郡本土势力的暗中抵制,但也只敢在暗中,这就足以证明去卑势力的发展。
而于夫罗二人过来,刚开始的确是带来了朔方郡本土势力的振奋以及去卑麾下一定的动乱,但在去卑以雷霆手段控制下局面之后,局势便渐渐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前进,最终于夫罗二人与去卑两军决战,以一方四万余人对阵另一方足足有近十万人,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去卑这一胜,却也是惨胜,从军略上他毕竟不如于夫罗二人,再加上他的雷霆手段多少还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引起了手下一些反弹,军心不是那么稳定,如果不是他的嫡系最终稳定了局面,结局如何还尤未可知。
而且虽说去卑最终获胜了,但他也并没有将于夫罗大军尽数消灭,只是在朔方郡取得了一个相对比较主动和占上风的地位,若等到于夫罗喘过这口气来,于他还有得纠缠。
也因此,这个时候出兵朔方对于吕布来说正是一个好时候。
此时麾下仅剩下不到五万人而且有不少还是伤兵的去卑正是舔伤口的时候,哪怕就算是想到了吕布会来对付他,可也无可奈何,他自然是不愿意坐以待毙,可一方面自己已经是被伤了元气,另一方面于夫罗他们会站在什么立场也是一个令他必须考虑和顾忌的,毕竟作为战败一方的于夫罗虽然手中兵力所剩无几,可他在朔方根基深厚,非是去卑可比,就算潜伏起来也让他无从找寻,更会犹如喉中梗刺,令他寝食难安。
而反之,对吕布来说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让去卑得到了喘息再要攻伐难度就要大大增加了。
至于上郡,对于吕布来说还可以放到稍后解决,毕竟就像是袁绍被河北局势纠缠住没有办法管雁门三郡的事情一样,占据上郡的羌人也同样被西凉马腾那边牵制住了,一时间没有办法对吕布的势头做出什么反应,这正是他的好机会。
更何况吕布还清楚一点,那就是南匈奴的威胁绝对要超过羌人,该先对付哪一个就不言自明了。
此前张辽曾请命出征,当时被吕布拒绝,但其实不用他请命吕布也要出征,只是他要亲征。
并州现在看起来百废待兴,但已经不再是当初需要他时刻坐镇的时候了,尤其是随着牵招、逢纪等人才的归服,吕布有了更多的可用之人,他们可以为他分担许多,而且这些新投过来的人更需要在一个能过多一些自主多一些信任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得更好,再加上有贾诩在暗中帮忙看着,吕布也不怕放手多一些。
吕布正转着这些念头,就在这时,在这会议堂内,一个他绝对不会想到的声音却响起来,开口说道:“吾倒是以为……”(。)
第一百四十八章、荀攸献策()
“吾倒是以为,此时出征朔方不是最佳时机。不错那去卑因与于夫罗之间决战损失惨重,如今正是休养之际,也是其势力最为孱弱之际,是温侯出兵的好时候,值此时机可以以优势兵力尽出直捣黄龙一举将其覆灭,但这只是想法,能否实现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就说这去卑尚还有至少五万上下能战兵力,若被逼急了反戈一击,以匈奴人在朔方之地利加之朔方本地南匈奴人对外来汉人本能排斥自然而然会聚拢到去卑身后的人和,其实就不占什么优势了。而且这很可能将整个朔方郡的南匈奴人硬逼成铁板一块,对待汉人匈奴人可从不客气地。”
“此外不说朔方郡本身攻取的难度就很大,如今温侯治下所拥有的这七个郡,除了五原郡之外,局势都不是很安稳,就是五原郡都出现了太守府的那一出,更别说刚收回没多久的雁门三郡、张扬残余犹存的上党二郡和太守府都是草创的西河郡了。且并州官场清洗之风在续,温侯若在此坐镇还好,若要出征便等于将自己腹地置于险境,那些原本慑于温侯威势,不甘兴风作浪的小鬼们会作何已是可以想见,更遑论始终对此虎视眈眈的董卓、袁绍,尤其是袁绍在河北遭受温侯打击,愤怒之下值此时机反戈一击也未可知。可以说,如今并州是内忧外患共在,温侯此时离开实在殊为不智。”
刚刚是荀攸在说话,他在提议献策?
吕布先是一愣,等意识到了这点之后便是一喜,暗想难道……
可不等他多想下去,荀攸立刻泼了他一盆冷水:“事先声明,吾此次只不过是一时技痒,也看不过去你们这几人凑在一起讨论这么许久还没有定议的样子,才随便提了个意见,不管你们会不会接受,最后都与我无关,也不要觉得吾这般是服了你吕温侯……”
其实别说吕布惊讶,就是荀彧和逢纪两人也感到惊讶,随后听到他的话逢纪是恍然大悟,荀彧却是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荀攸。
逢纪毕竟与荀攸相处还短,或许有些了解但还谈不上深入,至少都是不及荀彧这个叔叔的。
荀彧清楚知道自己这个族侄是个什么样的人,刚才那番作为明显不符合他的作风,所以他才会感到惊讶,但接下来说的话更不符合他的作风,荀彧心中就隐约感觉到,荀攸对于吕布的感官似乎真的变化了。
如果说荀彧心中的“理想型”是曹操的话,那荀攸则只能说还没找到或者说没碰上,对于吕布一开始的恶感不过是因为吕布将他掳来的手段,但随后对于吕布的慢慢接触和加深了解,尤其在知道吕布居然救出了荀爽之后,已经开始产生了一定好感,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于吕布正视起来并且考虑了是否为其效力的问题,而经过这段时间以来的精心考察,或许他内心已经有了主意。
不过荀彧并不会说什么,不管做什么决定,都是自己这族侄自己的事情。
其实陈宫一直对吕布让荀攸他们叔侄旁听很是不满,毕竟他们二人没有顺服,若被其知道了太多吕布这边的事情,哪一日他们离开了去投奔别方势力,那对吕布可是大大的不利,这是他最大的担忧。
吕布当然考虑得到这一点,但他一则想要慢慢感化荀攸二人,通过这样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令二人渐渐融入他的势力中;二则他对于会议的挑选也是有选择的,真正需要避讳的会议当然不会有他们的参加,只有那些即便被他们知道了也无伤大雅、又足够重要而且听上去能够体现自己对他们重视的事情拿出来商议的时候,才能够让他们旁听,这一次对抗胡人的策略便是其中之一。
吕布有理由相信,作为大汉王朝不多的有识之士,荀攸二人哪怕是对自己再有成见,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给自己使绊子,更何况因为荀爽的事他们对自己已经大大改观了。
只是荀彧不是一个爱表现的人,更何况他毕竟没有归附吕布,所以听到想到了,即便有什么话也不会轻易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