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对于同学来说,每隔三年,就会有一场聚散,可是有缘分而成为同窗,甚至成为至交好友,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缘分呢?
第210章 石头爸爸的野望()
引资,哦不对,是引子。
我是赵青,中国北方一个普普通通乡村的农民,自打我参加劳动一来,直到结婚后,更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生活清贫,苦中作乐。
家中父母已故,妻子是个知青。
我很幸运,能够遇到她。
我们两个居住的村落,相距不远,可是,真的要是想要见上一面,却要绕过很远的山路,村路。
那天,镇上的集市。
这附近十里八村的,都会放上半天假,去赶集。
在集市里,采买或者说,是换一些应用的东西。
我平时是很少去集市的。
只是那次很是鬼使神差的,去了。
就遇见了她。
天上的小雨一直没有怎么停过,集市里的土道早就被大家踩得泥泞不堪。
每一个进去,出来的腿脚上都沾满了泥巴。
我也不利外。
一个意外的冲撞,我跌倒了,半身沾上了泥浆,很尴尬。
她那时就站在我的身旁,便探手来拉我。
或许这就是书里说的,上天带给我们的缘分。
我躺在泥浆里,从下至上的角度,就看到了她的那双明亮的眼睛,不知为什么,看着那双好像夜里熠熠生辉的星辰一般的眼睛,我被撞倒的激愤、尴尬的情绪一下子就不翼而飞了。
就这样我们相识了。
我没有别的什么本事,知道她喜欢看书,可是如今这个年代,找一本书太不容易了,就算是人家答应卖掉,以我平时在生产队里的工分,根本就剩不下什么,有时候都还要饿着肚子呢。
没办法,只能趁着别人休息的时候,挖一些药材。去换一些钱来积攒着买上一两本书送给她。
乍接触她的时候,似乎也和别的知青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那双眼睛,每次看着她那双眼睛。我都能忘却劳累、烦恼,以及对未来茫然不知的困惑。
我们终于结婚了,婚后的她很贤惠,也很跟我一起吃苦。
小石头出生了,我们很幸福。后来小珂也出生了,我们很幸福。
我不觉着辛苦,因为我很满足这样的生活,夫妻和睦、儿女双全。
如果不是这个变化,可能我们会一直这样平凡、平淡的生活下去。
第一篇:
时间:1987年10月8日。
地点:赵家屯。
具体些:老房子的饭桌上。
今天距离石头出国,有小一个月了。
每天孩他妈吃饭的时候都在念叨,石头在外面能不能吃饱,穿暖。会不会挨欺负?
我说:屁,他是我赵青的儿子,到哪里还不顶天立地?从来只有咱欺负人。何来别人欺负咱?
实际上,大话说说也就罢了。
我也有些担心,毕竟孩子到现在也只不过虚岁才12岁。
村头的马家寡妇上个礼拜出马了。(在农村,出马就是出道的意思,实际上是跳大神的,专门看虚病,所谓的虚病,一般指在医院的现代科学下看不好的病,比如“惊吓、左眼见到鬼”这种)
我偷着给了她二十块钱,让她给石头算了一卦。
吉凶难测。
我觉着这个大神儿不准。
你一个土把式。要是能把外国佬的那地界儿上的事儿也能给断了,你不成了活神仙了?
因此我是不信的,不过这事儿可不敢叫孩儿他妈知道。
今天鱼塘里的秋鱼都卖光了,和老李合计着。又是赚了不少,已经完全超过我俩过去几年种地的收入了。
村长跟我说,我这叫自营经济,算私营的,按照上面的规定不能雇佣8个人以上,算起来加上老李这边的两个帮工。咱这鱼塘、精耕水田,已经雇了7个人了,忙时甚至20多人,这可咋办?会不会违法?
不过陈家丫头给我买的这几本新农业的书可真是不错,帮了大忙了。
不知道将来,这两个孩儿有什么样的发展。
还有。。。算了今天累了不写了。
第二篇:
时间:1989年10月8日。
今天老李的大儿办酒,一应鲜鱼、肉食,自然是由公账上出,管够造。
看着曾经只能靠肉票、粮票计划购买的邻居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憨样,谁还好意思再提什么搞鱼塘、新农业是资本主义的尾巴?
老李喝多了,我也有些晃。
以下这段儿是我醒酒后,强爬起来补写的(石头你以后能看到。)
老生常谈的事,广播里说,安徽的那个搞”傻子瓜子”的老年,已经因为雇工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被调查了,评论说这里面的事儿不小。
我实在是心里没底,只好到县邮局里给石头打电话,毕竟如今这些邻居自家的鱼塘和水田旱田挂靠在我名下企业的统一管理后,雇工早就超过上面有关这方面的规定了。
半个月后,我终于决定,将现有的挂靠农户全部剥离,将整个企业的51%股份交给集体,如果之前挂靠的农户不愿意离开,也欢迎一起交给集体。
虽然弊病又增加了不少,变成集体企业后,很多人又开始了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的生活,不过我倒是又都是办法治他们,毕竟我还是这个企业的带头人不是?
第三篇:
时间:1991年10月8日。
地点:北京城。
新盖的公司大楼,也已经落成开始了办公。
今年的销售工作,到了昨天已经全部告一段落了。
没想到我几年前还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也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大老板台后,看着脚下的车水马龙感慨。
我带着徐兰,领着小珂,头一次来到首都的故宫旅游、走走颐和园、看看升旗仪式,再逛逛皇城根儿,走一走老北京的胡同,看看四合院儿。
咱是赶上了好时代啊,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好,如果不是先走一步致富,何时能有今天一家人能来到首都这么繁华的大城市开开眼界呢,虽然说石头还在欧洲读书,不过他也真够能折腾的,这几年生产经营总是缺少资金,要不是他的几次关键时刻大额资金的汇款,恐怕这个企业根本就撑不下去了。
我敢说,自从私企、集体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那一刻起,咱这企业还就是极少有的从来不依靠银行贷款发展的那一号。
想想那些疯狂贷款的企业吧,盲目扩张,效率低下,人员冗杂,结果怎么样,黄了多少家,最后吃亏的还是国家。
如今这农林桑渔集团,已经算得上是市内、乃至省内都挂的上好的知名企业了,可是今后的企业发展,要再向前迈进一步,恐怕更为艰难。
这一步迈好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迈的不好,便一脚踏空,万事皆休了。
爬长城的时候,很累,但是很充实。
下来的时候,姑娘提起了远在国外的哥哥,我们一家人都哭了。
第四篇:
时间:1992年4月8日。
地点:
儿子回来了,长得高高的,壮壮的,在我和徐兰的眼中,平安归来,要比什么都强!
何况,看样子,他混得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啊!
混得再好,也是我赵某人的儿子。
我还是要时不时的泼泼冷水,免得他得意忘形了才好。
年会的时候,大家非要我说点什么,说什么新年展望,讲什么大业宏图,其实,在创业之初,我也只不过是想要:
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条黄狗一壶酒罢了。
也就是想过,让家人生活的好一点,仅此而已。
如今,事业有了基础,可以更进一步的时候,再回过头去看看,曾经拼搏过的、过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都还是那么的真实,历历在目。(。)
PS: 石头爸爸的自白:说什么新年展望,讲什么大业宏图,其实,在创业之初,我也只不过是想要:
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条黄狗一壶酒罢了。
第211章 这丫头,真是不错()
公车缓缓启动,双双坐在这种N年没有坐过的县城郊线的大巴车上。
车窗敞开,间或送进来初夏的风,吹动了耳旁那两缕,没有被脑后青春俏皮的马尾辫收走的细长的头发。
即使是素面朝天,却依旧青春靓丽的可人,双双将头轻轻的靠在赵一理的肩膀上,什么也不想,就这样恬静的很是享受这种淡淡的,不为外界打扰的二人世界。
赵一理虽然和当年的死党林小飞老同学见面,有太多想聊的话,不过今天是带双双登门的日子,这个时候,就只好是重色轻友了,约了以后再聚的话后,那边通往赵家的公车也来了,三人于是乎就此分手。
司双双并非对赵家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没有对赵爸如今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却依旧要住在那个小小的乡村里住,而感到奇怪。
在她看来,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很多人之所以不去选择,不在于他不想选择,而是无力做出选择。
生活对待大多数人,实际上是公平的。
都存在顺境逆境,磨练和考验都是一样的,甚至扛过来了,就是胜利者,抗不过来,一蹶不振的,就开始抱怨生活对待自己不公平。
在这方面,双双虽然才刚刚成年,可是看得却很透。
这就是赵一理喜欢双双的独特魅力所在。
她可以和你一起高调的盛装出现在高端的会所里谈笑风生,喝着名贵的红酒,吃着精美的食物,一掷千金;更能够衣着朴素,静静的和你老家的几门穷亲戚闲谈而处之泰然,处处维护你的形象,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的提升,不是你凭空想象就可以的,肯定是要有所经历,有所接触。有所感悟,这才能够形成你自己的人生境界。
双双从小在家锦衣玉食,却也交下了不少的家境条件很一般的普通朋友,更是由帮助老秦叔的的那次事件开始。内心中便埋下了朴素的人生价值观的种子,独自在港求学多年,很多事,很多人的接触,更是让这颗种子成功的成长成为了一刻健壮的苗木。
在双双此时的眼中。赵一理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姐就陪着你,渡过你的漫长人生就是了。
乡间的车程并不短,等这趟公车停靠稳了,从车腹取出托运的行李包的时候,天色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
赵一理前段时间回来过,因此对农村的这些变化,已经不感到什么奇怪,不同的是司双双,她这许多年来。还是头一次来农村。
虽然也知道如今农村的建设越来越好了,可近距离亲身看到的,却更是超出了她的猜测和想象。
新民居已经完全没有了小时候双双的印象中又矮又破的茅草屋的样子,取而代之的却是窗明几净、很多民居更是描龙绣凤、琉璃飞瓦,宽敞的墙院内,几乎家家都停着一辆大摩托车,个别家的院落里,甚至还停着一台轿车,街面上更是水泥铺就,地面微潮。似乎不久前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天气渐渐热起来,还有些水汽在慢慢的蒸发消散着。
见到了赵一理下了车,车站周边的邻居都把他认了出来。纷纷和他打招呼,毕竟是这个村子里长大的孩子,而且还是有了大出息的娃,甚至街头老王叔,还让他家的二小子上前来帮忙。
这王虎头,人如其名。
虎头虎脑的一个小伙子。本来还算是够大方,上来帮忙提东西,可以见到了司双双这个级别的美女,立时就矮了,腼腆的向二人打过招呼,左右手开工,将双双买来的那些山货和小食品,统统提在了手上,很快的向赵一理家奔去。
过了午后的14点后,阳光并不毒,照在身上,反而有种暖洋洋的感觉,因为提前接到了儿子的电话,一家人早早的就聚齐,等着想要看一看,赵一理究竟给大家带回个什么样的惊喜来?
很快,虎头已经飞速的将这段500米的距离跑完,放下了两只手臂上的挂满了的包装袋之后,冲着赵爸赵妈憨憨的鞠了一躬之后,转身便准备跑开。
却被已经长成大姑娘似的赵晓珂,揪住了耳朵,开玩笑道:
“怎么着,虎头!跟我也不说句话呀?”
虎头和小珂是打小长这么大的玩伴,平时就总是欺负着他,但是,让两家家长有些小感动的是,只有小珂能欺负他,别人还真就不好使,要是有人敢欺负虎头,那么第一个站出来的,偏偏还就是赵晓珂,这个男孩子一样性格的女娃子。
虎头对着小珂傻傻的一笑,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两只标志性的小虎牙,清晰而显眼。
赵晓珂一拉他的手,一边回头和爸爸妈妈说道:爸妈我去接我哥一下。
说完,就跳着脚和虎头一起跑过去了。
正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此时的赵青和徐兰却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衣着土里土气的一对夫妻了,经济上、饮食上、生活习惯上的诸多改变,甚至是心态上的改变,赵青也由一家之主到带领着上千员工创下这诺达的新农业集团,久居上位,不怒而威,更是透出了农民企业家的风范来。
而徐兰,本身就是家教颇有章法,算得上是家学渊源了,加上这几年来更是用儿子给的启动资金,在旧城改造后的一个颇具文化气息的位置,经营了一个高档的茶楼,用自己的想法,装饰成了古色古香的那种颇具文化气息的茶馆风格,各个服务员清一水的旗袍美女,茶艺师也是技艺精湛的专业人士,甚至还请了几个琴师。
古琴,钢琴,琵琶,任由客户选听,在这个文化气息并不太浓的城市里,独树一帜,加上赵青的企业家朋友众多。迎来送往的很多高端客户,也都是选择来这个茶楼。
几年下来,徐兰这一身修养自然更上一层楼,穿着也根本就不是农村的风格。脱俗的气质、优雅的举止,端庄的仪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贵妇人下乡探亲呢。
而这夫妇二人今天的这套衣着装束,却是明显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一般,看来颇为重视今天的会面。
不多时。赵晓珂已经手挽着司双双的手,另一边却搂着哥哥的腰,在欢快的节奏下,走过了家门,到了院落中,如今的院落中,距离上一次赵一理回家的时候,又有了些许的变化,便是小轿车,都多了两台。
赵青毕竟是这么大公司的老总了。也不能总是开着那辆多年前的皮卡,而徐兰这边的茶楼生意,也是每年获利颇丰,有一辆好一点的车子代步也是必须的了。
而两个人不管业务有多忙,工作到多晚,却是每天都要回到这个故居来居住,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只有这一个家。
在他们看来,家,就应该有家的样子。温馨、舒适,空气清新,视野辽阔,如此的思维。恐怕是有一些是收到了当时远在欧洲的儿子的影响,在郊区别墅里居住生活,而在城里工作。
虽然有一段时间赵晓珂并不理解爸妈的这种做法,但久而久之,也渐渐的明白了他们两个的用意,就是说。无论你多富有,多有成就,可是家庭的温馨,是最为可贵的。
搬迁,也仅仅是将居所搬走,而不可能将一个家,彻底的搬走。
而此时赵一理带着司双双也站在了自家的院落里,